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国家级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2-7185
  • 国内刊号:21-1502/R
  • 影响因子:0.22
  • 创刊:1994
  • 周期:半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222
  • 全年订价:25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预防医学与卫生学
中国实用乡村医生杂志   2007年4期文献
  • 局部封闭治疗狭窄性腱鞘炎80例体会

    狭窄性腱鞘炎是骨科常见病和多发病,严重影响患者的正常工作和生活.2002年5月-2004年3月,笔者采用改良的局部封闭方法治疗狭窄性腱鞘炎8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路宝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蚕豆病40例诊疗体会

    蚕豆病是红细胞6-磷酸葡萄糖脱氢酶缺陷者进食蚕豆及蚕豆制品或接触蚕豆花粉后引起的急性溶血性贫血.该病在我国南方,尤其是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多见[1].富宁县是地处云南与广西交界处的壮族、苗族聚集地区,是蚕豆病的高发地区.该病多为危重症,需要紧急救治.

    作者:刘雁;周先珍;李生和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吗丁啉联合新络纳治疗糖尿病性胃轻瘫疗效观察

    糖尿病性胃轻瘫为糖尿病常见的慢性并发症之一,有研究发现,1/3左右的糖尿病患者出现胃轻瘫,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患病率更高,可达70%左右01.此并发症的存在大大降低了糖尿病患者的生存质量,临床常用促胃动力药来缓解症状,但往往是单独应用某种药物.

    作者:张璐璐;郑长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糖皮质激素治疗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51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糖皮质激素在中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受到关注.笔者1999年-2004年收治51例重度慢性阻塞性肺病患者,应用糖皮质激素进行治疗,现将其临床效果报告如下.

    作者:周德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卡托普利联合硝酸异山梨酯治疗肺源性心脏病心力衰竭45例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以下简称肺心病)是临床上常见病、多发病,多见于老年人.常为冬春季节发病,气候骤变是其急性发作的重要因素.感染是其心力衰竭(以下简称心衰)加重的重要诱因,病情往往较重,病死率高.近几年来,我们在常规综合治疗的基础上,采用硝酸异山梨酯联合卡托普利治疗慢性肺心病心衰45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美燕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8月龄内婴儿麻疹40例临床分析

    麻疹是由麻疹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以往麻疹主要在儿童中流行.但是随着麻疹疫苗接种的普及,麻疹的发病人群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发病年龄呈两极化发展,婴幼儿和成人的发病率增高[1.2].我院2006年1-6月收治40例8月龄内婴儿麻疹患者,现将诊治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杨胜芬;李春敬;孟连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干扰素与无环鸟苷滴眼液联合治疗单疱病毒性角膜炎

    单疱病毒性角膜炎是眼科常见的和主要的致盲眼病之一,患病率和致盲率均占角膜病的首位.该病是由于单疱病毒感染所致,病程迁延不愈,易反复发作.目前,尚无特殊有效的治疗方法.

    作者:王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静脉留置针在临床使用中的问题

    静脉留置针又称套管针.作为头皮针的换代产品,因操作简单、套管柔软、套管在静脉内留置时间长、不易穿破血管而广泛应用于临床.我科自1999年开始应用第3代直型静脉留置针;近几年,使用第4代Y型静脉留置针.我们在临床使用中积累了经验,现将使用中常见的问题及其处理方法报告如下.

    作者:刘全茂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克霉唑治疗妊娠期外阴阴道念珠菌病的临床观察

    念珠菌病是常见的外阴阴道炎症,也称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是育龄妇女生殖道感染的重要原因[1].妊娠合并阴道念珠菌病是常见的妊娠合并症,发病率约为15%,若不及时治疗,新生儿鹅口疮和真菌性皮炎的发生率明显增高[1].

    作者:张艳丽;崔静洁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病毒唑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与炎琥宁联用治疗疱疹性咽峡炎200例疗效观察

    疱疹性咽峡炎是本地区常见的一种咽部疾病,小儿患病率较高.2002年11月-2005年2月,采用病毒唑及地塞米松雾化吸入与炎琥宁联用治疗本病患者200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军文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药疹

    药疹亦称药物性皮炎,是药物通过内服、注射、使用栓剂或吸入等途径进入人体,在皮肤黏膜上引起的炎症反应,严重者尚可累及机体的其他系统.常见的小儿药疹有4种类型,即:固定性红斑型、红斑性发疹型、荨麻疹及血管水肿型、大疱表皮松解型.

    作者:岳丽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水痘

    水痘是由水痘一带状疱疹病毒所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多见于1~10岁儿童.初次感染该病毒后,引起水痘,以较轻的全身症状和皮肤黏膜上分批出现的斑疹、丘疹、水疱和痂疹为特征.水痘痊愈后,该病毒可长期潜伏在被感染者体内的神经细胞中,当人体免疫功能低下时,可能导致病毒再度活动而诱发带状疱疹.

    作者:田利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湿疹

    湿疹是常见的由多种内外因素引起的一种具有明显渗出倾向的炎症性皮肤病,是儿童皮肤病中常见的一种皮肤病.其临床特点为多形性皮疹,有渗出倾向,对称分布,慢性期有浸润和肥厚,自觉剧烈瘙痒,病情易反复,可多年不愈.

    作者:岳丽爽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血管性水肿

    血管性水肿又称巨大荨麻疹,是一种发生于皮下疏松组织或黏膜的局限性水肿,有些患者在儿童期首发,终生反复发病,甚为痛苦.

    作者:程晓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荨麻疹

    荨麻疹俗称风团,是由各种因素导致的皮肤黏膜血管发生暂时性炎性充血和大量液体渗出的一种常见的皮肤病,造成局部水肿性的损害.本病迅速发生与消退,有剧痒,可伴有发热、腹痛、腹泻或其他全身症状.临床上一般将其分为急性荨麻疹和慢性荨麻疹.

    作者:张思瑶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接触性皮炎

    接触性皮炎是指身体接触外源性刺激物后,如化纤衣着、化妆品、药物等,发生的急性或慢性炎性反应.其临床特点为在接触部位发生边缘鲜明的损害:轻者为水肿性红斑;较重者有丘疹、水疱甚至大疱;更严重者则可有表皮松解,甚至坏死.

    作者:代丽萍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新癀片佐治小儿疱疹性咽峡炎60例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单纯抗病毒治疗的疗效不确切.2003年5月-2006年5月,对60例疱疹性咽峡炎患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新癀片辅助治疗,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石秀丽;李霞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乌梅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更年期腹痛33例

    更年期腹痛是部分中老年患者在更年期阶段的神经症表现[1].腹痛多呈持续性,亦可突然发作,且痛势急迫;疼痛范围多较弥散,常无确切部位;病情时轻时重.更年期腹痛因无相应的器质性改变,故临床诊治有一定难度.近几年,采用乌梅汤合逍遥散加减治疗本病,收效甚佳.现报告如下.

    作者:郭晓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自拟黄柏苦参汤治疗肛瘘术后14例疗效观察

    肛瘘是临床的常见病,需要手术治疗,但术后伤口不易愈合.自1991年以来,采用自拟黄柏苦参汤外洗治疗肛瘘术后患者14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卫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四逆散临床应用举隅

    四逆散出自<伤寒论>,基本方由柴胡、芍药、枳实、甘草4味药组成,具有透邪解郁、疏肝理气的功用,被广泛地应用于临床.笔者按中医异病同治的原理,将其用于临床,取得了比较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吴文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胃肠神经官能症误诊1例报告

    腹痛是临床上经常遇到的症状.一般来说,对于腹痛患者,临床医生多从胃肠道的器质性疾病的角度考虑.笔者曾遇到1例以腹痛为主要表现的胃肠神经官能症患者,曾被误诊为慢性浅表性胃炎而延误治疗.为引起基层医生的重视,并为类似的病例提供参考,现报告如下.

    作者:辛丽梅;王华;王晓挥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实用临床诊疗规范——神经系统疾病(五)第五节 震颤麻痹

    (续上期)1 概述震颤麻痹包括原发性震颤麻痹及震颤麻痹综合征.原发性震颤麻痹是发生于中年以上的中枢神经系统变性疾病,主要病变在黑质和纹状体,目前病因不很明确.

    作者:陈传贤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实用临床诊疗规范——神经系统疾病(五)第六节 偏头痛

    1 概述偏头痛是一组常见的头痛类型,为发作性的神经血管功能障碍,以反复发生偏侧或双侧头痛为特征.

    作者:张廉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乡村医生治疗小儿上呼吸道感染用药情况的调查

    急性上呼吸道感染作为小儿常见的疾病,90%以上由病毒引起,主要治疗措施是护理、对症处理和抗病毒治疗[1],绝大多数患者无需使用抗生素和激素.而在实际临床治疗上却存在滥用抗生素、激素和解热镇痛药的问题[2,3].为了解本地区乡村医生对小儿上呼吸道感染治疗的用药情况,进行了调查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建国;崔明辰;王凤枝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临床执业助理医师资格考试测试题(二十八)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儿科的补液疗法(五)

    (续上期)第五节 儿科不同疾病的补液原则及注意事项1 腹泻的液体疗法腹泻患儿的液体疗法是儿科典型的补液疗法,基本与前述方法相同.

    作者:覃有振;陈国桢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胸部X线片的阅读(二)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一)

    普通X线检查在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中具有重要的作用,其主要的方法包括透视和摄片.在胸部疾病的诊断中,把肺部病变、支气管阻塞改变、胸膜病变、纵隔改变及膈改变的表现称为呼吸系统基本病变的X线表现.

    作者:李春志;张荔华;李佩玲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足底筋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足底筋膜炎通常可导致足跟疼痛,在美国人群中的发病率达10%.每年,全美大约有60万人因足底筋膜炎就诊.这种疾病可影响所有年龄段的成人,无论其生活方式是以运动为主,还是以静坐为主.

    作者:Charles Cole;Craig Seto;John Gazewood;康素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浅谈头皮伤的现场急救

    头皮是指颅骨外面覆盖于头颅穹隆部的柔软而又富有弹性的组织.其前方与面部相接,后方与后颈部皮肤及皮下组织相连,头皮外又有毛发生长覆盖.头皮是脑组织的第一保护层,其次才是颅骨和硬脑膜(图1).

    作者:金延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软产道裂伤的处理与预防

    软产道裂伤是正常分娩、中期妊娠引产术中较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不仅可引起产后出血、感染,还可使盆底组织失去正常的支持功能而造成膀胱、直肠膨出,子宫脱垂,阴道松弛等疾病.故及早发现,给予正确的诊断、处理和预防至关重要.

    作者:潘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国家基本药物用药指导(四)

    四环素类药物[药物类别]抗生素[适应证]1.四环素作为首选或选用药物可用于下列疾病的治疗:①立克次体病,包括流行性斑疹伤寒、地方性斑疹伤寒、洛矶山热、恙虫病、柯氏立克次体肺炎和Q热;②支原体感染,如支原体肺炎、解脲支原体所致的尿道炎等;③衣原体属感染,包括肺炎衣原体肺炎、鹦鹉热、性病淋巴肉芽肿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等,④回归热螺旋体所致的回归热;⑤布鲁菌病(需与氨基糖苷类联合应用);⑥霍乱;⑦土拉热杆菌所致的兔热病;⑧鼠疫耶尔森菌所致的鼠疫.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防治方案》解读

    铁缺乏症是世界各国为常见的营养缺乏症,缺铁性贫血是常见的营养性贫血,多见于育龄妇女和儿童.小儿营养性缺铁性贫血以7~24个月为高发年龄组,且农村发病者高于城市,对健康有极其不良的影响,必须积极防治.

    作者:黄振荣;王淑敏;王柏勋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孕妇尿路感染的用药指导

    尿路感染是妊娠期常见的泌尿系统合并症,治疗原则是支持疗法、保持泌尿道通畅和抗感染.孕妇用药有其特殊性,需在明确诊断的前提下,依据围生期用药的基本原则,选择对治疗有效而对胎儿影响较小的药物.现介绍如下.

    作者:李铁;王珺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阿司匹林在心血管疾病中的应用

    阿司匹林是一种有效的抗血小板聚集药,目前广泛应用于心血管疾病的治疗领域,除发挥抗血小板作用以外,还可预防和治疗心血管系统的血栓形成.由于治疗疾病及治疗目的不同,其用量也不尽相同.现介绍如下.

    作者:谢晓岩;周丽杰;齐国先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灸法在防治妇产科常见病中的应用

    灸法是东方医学的瑰宝,民间应用非常广泛,是集预防、保健和治疗三重功效为一体的一种中医特色疗法.属祖国医学外治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丰富的内容,早在<内经>中已有记载.

    作者:黄芳;曹锐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谈谈高血压治疗中存在的问题

    在一次社区义诊时,遇到这样一个病例:患者为老年人,患高血压病7年,未采取正规治疗措施,仅在自觉头痛或测血压有升高时,间断服药.服药种类较多、较杂,曾服用过的药物有十几种,其中,还有一些非准字号的药物和保健品.

    作者:王桂春;刘兴利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发热

    发热是指体温因各种原因超过正常范围,见于各种全身性和局部性感染以及许多非感染性疾病,如肿瘤、结缔组织病等.体温升高分为高温和发热2种:高温是由散热障碍或产热过多引起,一般与体温调节中枢无关;发热是由于致热原(包括细菌及其内毒素、病毒、真菌、螺旋体等微生物,免疫复合物,激素等)通过内热原(如白介素-1、肿瘤坏死因子)对下丘脑温度调节中枢的刺激,将温度调节点水平提高,但机体产热和散热机制正常.

    作者:黄亮;曹春水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WHO总干事陈冯富珍博士在国际妇女节之际发表的声明

    在国际妇女节之际,我邀请你们与我一起在全世界赞颂妇女.妇女是我们所有社会的支柱,作为领导人,作为提供照护者和作为母亲.然而,在这一天以及在每一天,我们记得世界上太多的妇女不能获得基本的卫生保健.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 世卫组织新报告显示:神经障碍影响全世界数百万民众

    2007年2月27日,世界卫生组织(世卫组织)一份新报告显示,神经障碍,范围从癫痫到阿尔茨海默病、从中风到头痛,在世界范围影响多达10亿民众.神经障碍还包括脑损伤、神经感染、多发性硬化症和帕金森病.

    作者: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