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为综合评价综合运用中药与体针结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临床观察.[方法]对180例耳聋和288例神经性耳鸣辨证的运用中药与辨证的应用体针治疗,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神经性耳聋有效率90%,治疗神经性耳鸣有效率91.7%.[讨论]强调辨证运用中药与辨证运用体针治疗神经性耳聋耳鸣,能明显提高临床疗效,缩短疗程.
作者:李阳;闫祝帆;李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后吞咽困难的治疗作用.[方法]将100例有吞咽困难的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眼针组和对照组.眼针组在对照组应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眼针疗法治疗,2周后观察吞咽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眼针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眼针疗法对急性脑梗死并发吞咽困难有良好效果,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李志;王健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介绍吴纪祖名老中医经验.和中制木法治疗消化性溃疡、温督补肾法治疗颈椎病.和中制木法适宜脾胃升降失常引起之疏泄不畅,横逆犯胃,气机不遂胃脘痛.温督补肾法适宜肝阳上亢,风寒湿邪阻滞经脉为标,督脉失养为本之颈椎病.
作者:洪刘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方法]116例肺心病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西医组)38例采用西医常规治疗,B组(中医组)36例以补肺脾肾、益肺温阳、祛痰化瘀中药治疗,C组(中西医结合组)42例在抗感染、吸氧、纠正水/电解质平衡基础上加用参麦与灯盏花素注射液静滴;比较各组临床疗效和血液流变学指标改善情况.[结果]C组总有效率95.24%,与A组(68.42%)和B组(75.0%)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且在临床症状和体征改善方面也明显优于其它两组.[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肺心脏病有利于改善血气分析指标,疗效确切.
作者:张群;孙学会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冠心病心绞痛血脉瘀阻是致痛的直接原因,本虚标实是主要病机.治宜培补之为主,辅以活血化瘀.中西医结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明显优于单纯西药治疗.自拟养心汤治疗60例,其中,显效42例,有效3例,优于对照组.
作者:姜克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五苓散合痛泻药方加减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IBS)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IBS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以五苓散合痛泻药方加减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对照组30例,用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显效率和总有效率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五苓散合痛泻药方加减联合硫糖铝混悬液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刘浩;李燕;刘锋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随机分为中西医结合治疗组和西药治疗对照组,分别应用中西药结合治疗和西药治疗,治疗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及皮损变化情况.[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组痊愈率、显效率及皮损消退情况显著高于西药治疗对照组(P<0.05,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寻常性痤疮有较好的临床效果.
作者:杨晶露;李升旺;董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0例,常规应用西药洛伐他汀胶囊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中药自拟方调脂汤治疗.[结果]近期疗效有效率治疗组为97.50,对照组为76.67%,远期疗效有效率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前后血脂指标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高脂血症近远期疗效均显著.
作者:张汉祥;祁正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干燥综合征阴虚为本,燥热为标.久病入络,久病必瘀,瘀血是干燥综合征发展和缠绵不愈的重要原因.治宜生津润燥.自拟养阴润燥方治疗36例,其中好转32例,无效4例.
作者:徐文华;祁正亮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口眼(口呙)斜,早期邪盛,宜用活血祛风重剂;后期适当加以补气、补血或固表药物.自拟祛风整容汤,配合局部按摩及热敷.治疗63例,其中治愈53例,好转10例.
作者:李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麻奋石甘汤是清热平喘名方,由麻黄、杏仁、甘草、石膏四味药物线,其中麻黄宣肺平喘;石膏清泄肺热;杏仁润肺平喘;甘草调和诸药.用麻杏石甘汤治疗百日咳、鼻渊、遗尿,均获良效.
作者:沈向荣;程瑶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自拟祛痫汤的治疗效果.[方法]自拟祛痫汤内服治疗小儿癫痫42例,观察其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42例,痊愈32例,有效9例,无效1例.[结论]自拟祛痫汤治疗小儿癫痫疗效满意.
作者:王朝晖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73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92例和对照组81例.对照组采用阿托品治疗.治疗组采用宁心宝与复方丹参片合用治疗.两组疗程均为30天.[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8.9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9.01%,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采用中成药联用治疗缓慢性心律失常,效优、价廉、方便,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作者:孙秀琴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低分子肝素(LMWH)联合葛根素注射液(PI)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将82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普通肝素维持静滴,连用5日;观察组41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葛根素500mg静滴,1次/日,疗程14天,低分子肝素5000U皮下注射,1次/12h,连用5天.[结果]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能有效缓解症状、改善心电图、心肌耗氧明显下降(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联合葛根素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有效、安全.
作者:黄善庆;黄军章;陈丽媛;仇昌智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补肾生血颗粒对慢性肾功能衰竭大鼠改善肾性贫血作用及血EPO、TNF的影响.[方法]采用腺嘌呤建立大鼠贫血模型,随机分为模型对照组、中药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西药治疗组(促红素 EPO)、中西药联合治疗组(补肾生血颗粒、EPO联用).测血RBC、Hb、HCT、肾功、EPO及肿瘤坏死因子(TNF)的指标.[结果]与中药组及中西药联合应用组相比,补肾生血颗粒治疗肾性贫血的效果与EPO无明显差异(P>0.05),稍逊于中西药联合应用组(P<0.05),并能明显降低血BUN、Cr的含量(P<0.01),减轻肾组织病理损害,还可降低血TNF,提高血EPO的水平.[结论]补肾生血颗粒能有效治疗肾性贫血并能明显改善肾功能,提高血EPO含量,还有降低血TNF的作用.
作者:刘海虹;徐立娟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建立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肉桂中桂皮醛的含量.[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依利特ODS柱(150 mm×4.6 mm,5μm);用乙腈-水(35:65)为流动相;流速为1mL/min;进样量:10μL;柱温20℃;采用二极管阵列检测器.[结果]肉桂在0.01023-0.2046μg的范围内呈良好的线性关系.r=0.9999(n=5)平均回收率为99.12% RSD=2%.[结论]较紫外分光光度法更方便、快捷且稳定可行,可作为中间产品的质量控制方法.
作者:高明森;王晓尧;毕臻臻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化瘀通络法组方对急性血瘀大鼠的治疗作用.[方法]采用Adr加冰水造成大鼠急性血瘀模型,测定血液流变学指标、PT、APTT和FIB.[结果]化瘀通络法组方可明显降低急性血瘀大鼠全血低切黏度值、血浆黏度值、红细胞压积和红细胞大聚集指数.并可缩短PT和延长FIB时间.[结论]化瘀通络法组方具有较好的活血化瘀作用;该作用为化瘀通络法组方治疗急性出血性脑中风提供了理论依据.
作者:张赤兵;朱萱萱;邱召娟;吴旭彤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从自拟中药复方的临床研究进展、小柴胡汤加减对降低AFP防治肝癌的研究进展、分型辨治研究、西医治疗进展等方面.综述中西医干预疗法降低AFP防治肝癌的临床研究.指出:应明确中医辨证、诊断标准、确立多种行之有效的辨证分型.
作者:焦克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综述应用中药灌肠防治肿瘤复发的多种方法.指出:中医药治疗膀胱癌的研究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基础研究、基础性实验研究的深度和广度有待深入展开.
作者:李更佐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从诊断、危险因素、相关因素、发病机制及治疗等方面,综述了近年来脂肪肝的基础研究和中医药治疗概况,认为在脂肪肝的基础研究和中医药治疗方面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依然存在一些不足和缺陷.
作者:蒋丽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从冠心病心绞痛、心律失常、心脏神经官能症、病毒性心肌炎等综述归脾汤在心血管病中的临床应用.
作者:胡俊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蒙脱石对防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的疗效.[方法]将100例支原体肺炎、急性扁桃体炎患儿随机分为治疗组60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给予阿奇霉素,按体重5~10mg/kg,加入5%葡萄糖溶液100mL或250mL,同时加入维生素B650~100mg,然后静脉滴注,滴注时间为2~3h,每日1次疗程均为5天.治疗组在治疗前半小时另加蒙脱石口服,每次2~3g,用温开水稀释摇匀后服下.观察两组治疗后胃肠道反应的情况.[结果]治疗组控制胃肠道反应的总有效率100%(60/60),对照组控制胃肠道反应的总有效率87.5%(35/4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蒙脱石防治阿奇霉素所致胃肠道反应疗效确切.
作者:李冰;盛凤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采用半夏泻心汤为主方加减治疗慢性胃炎153例,其中慢性浅表性胃炎35例,慢性充血渗出性胃炎32例,慢性充血出血性胃炎30例,慢性充血糜烂型33例,慢性萎缩性胃炎20例,充血渗出性胃炎并胃黏膜脱垂3例,总有效率96.6%.
作者:孙辉琳;马胜利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内服陈氏愈溃疡汤加减,治宜温中导滞散寒止痛,疏肝理气,消痰化瘀、生肌敛疮平溃.配合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溃疡性结肠炎20例,观察3个月以上,无复发15例,好转4例,无效1例.
作者:李玲丽;赵萍;郭天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中药并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之泄泻的临床疗效.[方法]穴位埋线,取穴:脾俞、大肠俞、天枢、中脘、气海、关元、足三里.再加中药内服.[结果]临床治愈42例,显效12例,有效4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6%.[结论]穴位埋线中药并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之泄泻疗效显著.
作者:李磊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用神农乙肝膏治疗慢性乙肝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90例慢性乙肝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65例,对照组25例.治疗组在基本治疗基础上,给予神农乙肝膏肝区外敷,3月后进行疗效评价.[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相比,肝区疼痛、乏力纳差持续时间有显著性差异.[结论]神农乙肝膏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所致肝区疼痛、乏力纳差,有明显的临床效果,值得进一步研究、推广.
作者:李旭英;向淑珍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人难治性高血压的临床疗效.[方法]通过对使用西药治疗难治性高血压效果欠佳的老年患者,结合中药活血化瘀辨证治疗,观察疗效.[结果]中西医结合治疗在血压下降幅度、理想降压率等方面取得良好效果,能更有效地降血压.[结论]中药活血化瘀法治疗老年人难治性高血压有良好的效果.
作者:黎琮毅;邱琦;欧华军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评价疏肝益脾颗粒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0例轻、中度慢性乙型肝炎随机分为疏肝益脾颗粒组(治疗组)和甘利欣胶囊组(对照组),60天为1个疗程,分别于治疗前后观察两组的临床表现、肝功能、HBV标记物、HBVDNA的变化.[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比较在降低转氨酶上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对部分临床症状的改善及黄疸的降低差别有显著性(P<0.01,0.05>P>0.01);对HBV标记物和HBVDNA的影响方面两组治疗前后及两组之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疏肝益脾颗粒可作为慢性乙型肝炎护肝、降酶、减轻肝脏炎症、改善临床症状较为理想的药物,更适用于有黄疸患者的治疗.
作者:陈赟;郑御雄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以中医辨证理论为基础,论述臌胀患者脏腑关系,辨证施治应用疏肝理气、温中健脾、清热利湿、活血化瘀、温补脾肾、滋养肝肾的方法治疗臌胀.
作者:阎淑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中风复元汤在中风病恢复期治疗中的疗效.[方法]选择本院住院146例病例,经脑CT检查为脑梗塞或脑出血病人血肿完全吸收,病程进入恢复期,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内科基础治疗及康复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中风复元汤,15天后评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4.7%,对照组总有效率82.8%.[结论]神经功能恢复治疗组优于对照组.
作者:刘翠燕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通过运用中药小蓟、白茅根、藕节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临床研究,观察中药治疗慢性肾炎血尿、蛋白尿的疗效.[方法]将已确诊的慢性肾炎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治疗组.两组均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西医治疗基础上根据中医辨证加减方药,予小蓟、白茅根、藕节等煎服,日1剂水煎分2次服.疗程3个月.[结果]治疗组治疗慢性肾炎总有效率为79.17%,对照组为45.83%.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中药小蓟、白茅根、藕节等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蛋白尿疗效确切;以化瘀止血、清热利湿为主、补肾养阴为辅,能有效减少慢性肾小球肾炎血尿、蛋白尿.
作者:朱有光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的疗效.[方法]采用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结果]完全缓解48例,占55.1%;好转35例,占40.2%;无效4例,占4.6%,总有效率95.2%.[结论]温补脾肾,活血化瘀法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张春玲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肾炎蛋白尿病变部位主要在肾,根本皆属于虚.自拟温肾消白散扶助正气,阴阳互补,血脉通畅,肾气坚固,开阖有度.治疗127例,治愈18例,显效75例,好转32例,无效2例.
作者:安照华;车旭东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运用腰痛点治疗腰扭伤、肩周炎、颈椎病、落枕及梨状肌损伤综合征.手针疗法:腰痛点位于手背腕横纹前一寸五分,第二伸指肌腱桡侧,第四伸肌腱尺侧处左右共四穴.
作者:谢文雄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综合疗法(针刺、推拿、牵引、腰椎膏)可促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消除组织粘连及对神经的压迫,促使血管及淋巴回流通畅,改变肌肉的伸缩性.治愈54例,其中显效23例,好转9例,无效4例.
作者:付春爱;王金富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消痛汤配合外敷消肿膏治疗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53例均采用中医分期辨证给予消痛汤加减配合外敷消肿膏治疗.[结果]总有效率达到96.2%.[结论]消肿膏外敷在缓解急性炎性疼痛、肿胀等方面具有良好的疗效,而中药内服与外敷相结合可达到标本兼治的作用,临床效果显著.
作者:王蒲宁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疗效观察.[方法]采用针刺,中药等疗法治疗急性腰扭伤30例.[结果]19例治愈,有效7例,总有效率达86.7%.[结论]综合疗法是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方法.
作者:张日松;孙清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新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疗效.[方法]对应用新身痛逐瘀汤治疗的86例患者成功地随访了60例,平均随访时间7~9年,治疗前与随访时采用JOA下腰痛评分系统评分.[结果]治疗前与随访时JOA评分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平均恢复率为71%.[结论]新身痛逐瘀汤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鞠可心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荆防败毒散在类风湿性关节炎治疗中的意义.[方法]对类风湿性关节炎40例用荆防败毒散+来氟米特(20mg,每日1次,口服)治疗.[结果]治疗4周,两组疗效显效率88%.[结论]荆防败毒散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有较好的疗效,可广泛应用.
作者:楚华;李学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补肾活血法治疗膝骨关节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对42例原发膝骨关节炎患者采用自拟补肾活血中药方治疗,每日1贴,每日2次,1个月为1个疗程,连服2个疗程.[结果]临床缓解9例,显效18例,有效12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2.9%.[结论]补肾活血法治疗原发性膝骨关节炎疗效较好.
作者:刘秋红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普遍存在心理问题,在治疗过程中不能仅仅针对临床症状而忽视患者的心理问题,必须在运用药物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心理疏导,解决患者的心理问题.
作者:刘赓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综合古代典籍及现代医家论述,得出肠易激综合征的病机关键在于肝脾失调;从辨证论治、专方专药、中西医结合、针灸推拿治疗等方面进行综述,肯定中医药在治疗肠易激综合征方面积累的丰富经验及明确疗效,并指出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及展望.
作者:谢彬;张俊;徐进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盗汗是以睡则汗出,醒则汗止为主症的疾病.盗汗以阴虚为基础.当归六黄汤滋阴泻火能力颇强,而阴虚是盗汗的基础,故临床上对于不同证型的盗汗,都可使用当归六黄汤化裁治疗.
作者:许超 刊期: 2009年第09期
从脑论治顽固性失眠,分三型:脑精亏乏、脑神失养,治宜益髓填精,充养脑神,方用首乌黄精汤加减;痰瘀内阻、热扰脑神,治宜清热化痰,活血化瘀,镇静安神,方用血府逐瘀汤加减;肝郁气滞、脑气失用,治宜疏肝清热,解郁安神,方用柴胡疏肝散合龙胆泻肝汤加减.
作者:张恒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研究解郁1号对孤养加慢性应激抑郁模型大鼠血浆NPY、SP、SS含量的影响.[方法]将清洁级SD雄性大鼠60只随机分成正常组、模型组、西药组、中药组,每组15只.应用孤养加慢性应激方法造模,造模结束后尾静脉取血,放射免疫法检测各组大鼠血浆NPY、SP、SS含量.[结果]与正常组比较,模型组血浆NPY、SS含量显著降低(P<0.05),SP含量显著升高(P<0.05);与模型组比较,中、西药组NPY、SS水平明显上升(P<0.05,P<0.01),SP水平明显下降(P<0.05).[结论]抑郁发病与血浆NPY、SS、SP水平变化密切相关,调节血浆中NPY、SS、SP水平可能是解郁1号有效抗抑郁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张丽萍;夏猛;谈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华盖散加味治疗支气管哮喘的疗效.[方法]将55例支气管哮喘病例随机分为两组:中西医结合组(治疗组)29例予华盖散加味,配合西药治疗;对照组26例予单纯西药常规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9.66%,对照组总有效率53.8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P<0.01).[结论]治疗组优于单纯西药常规治疗.
作者:程德华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健康教育在脑卒中治疗上的重要作用日益得到重视,综述近几年相关文献,从健康教育的必要性、对象、方法、内容、收益及中医在健康教育中的实施情况等方面进行梳理,分析认为健康教育在减少医疗纠纷、并发症、复发率、医疗费用及调动患者主观能动性等方面起到积极作用.认为对健康教育的观察指标、评价体系、中医辨证施护等方面缺乏研究,应进一步完善.
作者:王泽颖;王向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观察当归四逆汤合四妙勇安汤对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均采用弥可保作为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当归四逆汤合四妙勇安汤加减.[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当归四逆合四妙勇安汤治疗糖尿病周围神经病变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颜日阳 刊期: 2009年第09期
对麝香、牛黄、冬虫夏草、藏红花、血竭等5种名贵中药材经验鉴别作了阐述.指出:中药采购人员必须掌握专业知识,以保证用药安全有效.
作者:刘凤娜;李婷婷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木通、川木通与关木通为常用中药.三者除来源不同外, 在性状鉴别和所含成分及药性等方面均不相同.由于一字之差, 极易造成混用.近, 许多媒体报道龙胆泻肝丸中关木通致肾损害的消息, 引起了较大关注, 为了确保用药安全,现将其主要鉴别要点简介如下.
作者:张玉珠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运用网络对药物非临床药理研究、毒理实验研究进行实验数据采集和信息管理,围绕以中药毒理实验项目管理为中心的需求,建立中药安全性评价GLP管理与数据信息化软件系统,为中药非临床安全性评价研究提供全面的信息管理系统.项目网络化管理能够确保研究负责人在第一时间掌握研究工作的进展,检查各项实验记录,随时纠正研究方案,通过计算机管理实验研究数据,保证实验研究过程数据的真实可靠、完整全面、不易消除、可追溯性和多重关联性,使得统计分析工作更加方便、快捷.
作者:赵金明;魏洪波;秦文艳;齐越;胡博;吴冰;陈贺;张宏;李科 刊期: 2009年第09期
根据中医对胃脘痛的辨证分型,分为脾胃虚寒型,肝气犯胃型,寒邪客胃型,肝火犯胃型,瘀血停滞型,饮食停滞型,运用辨证施护理论,从生活、饮食、心理及用药等其他方面进行护理,减轻患者的痛苦.
作者:陶凤杰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脑中风主要由气血亏虚,心、肝、肾三脏阴阳失调,忧思恼怒,饮酒饱食或外邪侵袭而致.康复过程包括生理、心理、护理、营养四肢、精神、药物、机械及社会转归.同时要做好肢体及语言功能锻炼的护理.中医情志护理,加强各方面功能锻炼,情志护理,辨证用餐,应贯穿于整个康复训练中.
作者:李英;李纯 刊期: 2009年第09期
老年痴呆症,又称阿尔茨海默病,是发生在老年期及老年前期的一种原发性退行性脑病,指的是一种持续性的高级神经功能活动障碍,即在没有意识障碍的状态下,记忆、思维、分析判断、空间辨认、情绪等方面的障碍.目前尚无特效治疗或逆转疾病进展的治疗药.老年性痴呆患者有的在家里,也有的在医院或者老年福利院接受治疗和护理.学会科学护理老年性痴呆非常必要.笔者采用中药益智散穴位贴敷,益智药粥等辨证护理.通过3年的临床追踪观察,疗效较为满意.
作者:刘士敏 刊期: 2009年第09期
[目的]探讨中医辨证施护对脑中风患者恢复期的护理效果.[方法]70例中风恢复期患者,根据中医辨证论治的理论施以正确的中医整体护理,包括中医生活护理、饮食护理、二便护理、情志护理、功能锻炼康复护理、语言功能康复护理等.[结果]在中风恢复期开展的中医辨证护理,总有效率达到84.3%.[结论]中风恢复患者在接受常规治疗的同时,积极配合中医护理方法,是提高生活质量的有效方法.
作者:刘洁;黄霞;张维维 刊期: 2009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