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参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配合小量西药治疗心力衰竭疗效.[方法]对55例心力衰竭患者采用参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配合小量西药口服,连用15d为1疗程,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显效42例,有效1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4.55%.[结论]参附汤合葶苈大枣泻肺汤加减配合小量西药治疗心力衰竭疗效较好.
作者:李洪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丹参川芎嗪、血塞通软胶囊联合西药治疗稳定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方法]使用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患者分为两组,均采用常规治疗.对照组30例倍他乐克,拜阿司匹林,他汀类调脂药物及硝酸酯类药物.治疗组29例丹参川芎嗪、血塞通软胶囊,观察心绞痛症状、心电图.两组均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显效12例,有效15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10%.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5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80.00%.临床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6.21%.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14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76.67%.心电图疗效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丹参川芎嗪注射液联合血塞通软胶囊治疗不稳定型冠心痛心绞痛的疗效肯定,其作用机制明确,使用安全,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王毅蓉;段琼;喻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稳心散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64例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使用消心痛、倍他乐克、拜阿司匹灵和立普妥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稳心散(药用红参、毛冬青根、田七、降香),上药共研为细末,每次6g,每日3次,温开水冲服.观测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治疗4周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症状总有效率为90.60%,对照组为62.50%,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为75.00%,对照组为47.00%,治疗组症状、心电图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各观察指标治疗后均有不同程度改善,治疗后治疗组各观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稳心散联合西药治疗气虚血瘀型不稳定性心绞痛疗效满意,对改善心绞痛症状、心电图缺血性改变和调节血脂方面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林桂廷;胡水勋;邓荣龙;林永庆;郑尔洪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大承气汤神阙穴贴敷治疗老年便秘疗效.[方法]对60例住院老年便秘患者应用大承气汤(大黄、芒硝、枳实、厚朴、冰片)按1:1:2:1:1的比例配置后打成粉末,香油调匀,制成2×2cm大小药饼,生理盐水清洁皮肤后,敷贴于神阚穴4~6h,1次/d,10d为1疗程.观测大便间隔时间.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42例,好转1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为95.00% (57/60).[结论]大承气汤神阙穴贴敷可有效治疗老年便秘,操作简单,患者无痛苦,值得推广.
作者:李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中药汤剂内服联合热敷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对38例膝关节骨性关节炎患者使用:①中药汤剂内服(药用独活、桑寄生、秦艽、桂枝、细辛、附子等),水煎服,2次/d,1剂/d,临证加减.②热敷散外敷(药用刘寄奴、独活、秦艽、川乌、草乌等),30~40min/次,早晚各1次,每剂药用3d.14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例,显效14例,有效20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40%.[结论]中药汤剂内服联合热敷散外敷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满意.
作者:佟键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冠心病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使用苓桂术甘汤(药用茯苓、桂枝、白术、炙甘草、葛根、石菖蒲、甘松、山楂、陈皮),随证加减.2 剂/d,水煎服.治疗3~5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8例,好转14例,未愈8例,总有效率86.67%.[结论]苓桂术甘汤加味治疗冠心痛疗效满意.
作者:齐泉;范秀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自拟愈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疗效.[方法]将89例患者分为治疗组(46例)和对照组(43例).对照组口服护肝宁,5片/次,3次/d;治疗组给予自拟愈肝散(炙鳖甲、参三七、甲珠、党参、紫河车)共研细末,每服3g,2 次/d,早晚饭后半小时温开水冲服.两组均治疗6个月.观测两组治疗前后肝纤维化4项:透明质酸(HA)、Ⅲ型前胶原(PCⅢ)、Ⅳ型前胶原(Ⅳ-C),层粘蛋白的(LN);用彩色多普勒超声显像仪检测肝门静脉内径,脾静脉内径及脾脏厚度.[结果]两组肝纤维化指标、肝脾彩超指标均有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自拟愈肝散治疗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纤维化疗效较好,安全可靠.
作者:鞠咏纳;闻英奎;张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疗效.[方法]将10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患者根据病情需要给予调整血压、控制血糖、降血脂、降颅压、纠正脱水、改善微循环、处理并发症及支持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疏血通注射液6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川芎嗪注射液1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中静滴.两组均治疗14d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FMA评分及总有效率均高于对照组(P<0.05),并且治疗过程中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疏血通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塞安全高效.
作者:徐昕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结肠炎是一种慢性、反复性、多发性以结肠、乙状结肠和直肠为发病部位的炎性肠病.指直肠结肠因各种致病原因导致肠道的炎性水肿,溃疡、出血病变.症状为腹疼、腹泻、里急后重、时便下黏液、便秘或泄泻交替性发生、时好时坏,缠绵不断、反复发作.本病多虚实夹杂,辨证治疗宜先分清寒热虚实,并注意调畅气机,分型治之.
作者:魏瑞芳;刘学芬;王建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方法]将80例急性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使用银杏达莫注射液2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静滴1次;对照组40例使用丹参注射液30mL加入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每日静滴1次.两组共治疗14d后判定疗效,观测治疗前后血常规、尿常规、便常规、出凝血时间、血脂、同型半胱氨酸、血小板聚集率、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以及肝肾功能.[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总有效率65.00%,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评分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满意,无不良反应.
作者:马丹;蒙冰;李培春;王恰如;蒋媛静;任丁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减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56例)和对照组(48例).治疗组使用痛泻要方(基本方炒白术、陈皮、白芍、防风)加减治疗;对照组口服地衣芽孢杆菌活菌、匹维溴铵治疗.两组均治疗4周为1个疗程,治疗1疗程随访3个月判定近期疗效,对治愈的病例随访1年判定远期疗效.[结果]近期疗效:治疗组总有效率96.43%,对照组总有效率93.75%,两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远期疗效:治疗组复发率12.50%,对照组复发率53.33%,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痛泻要方加减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有效方法,且在复发率方面优于西医治疗组.
作者:涂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葛根汤加味联合电针治疗肩周炎疗效.[方法]对60例肩周炎患者使用葛根汤加味(药用葛根、桂枝、苍术、木防己、麻黄、制附子、伸筋草、稀签草、地龙、马钱子、生姜、甘草)配合电针疗法(取患侧穴位肩髑、肩贞、肩前穴为主穴,配以天宗、中平、阳陵泉)治疗,10d为1疗程,休息2d,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愈34例,显效22例,好转24例,总有效率100%.[结论]葛根汤加味配合电针治疗肩周炎方法简单,疗效满意.
作者:杨周平;马建平;张继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独活寄生汤联合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方法]将72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7例用独活寄生汤配合云克治疗,对照组35例使用美洛西康、柳氮磺胺吡啶治疗.两组均治疗1个月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7.30%,对照组总有效率88.6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独活寄生汤配合云克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疗效显著,值得推广.
作者:秦来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益气化瘀方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治疗过敏性紫癜肾炎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对照方法,将76例患者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6例,盐酸川芎嗪针治疗,治疗组4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益气化瘀方(药用黄芪、当归、三七粉、车前子、大蓟、小蓟、鸡血藤、益母草30g),药物加水500mL,泡30min后煮沸,文火煎,取汁200mL,再加水300mL文火煎30min,取汁200mL再次相兑,日1剂分早晚2次,饭后30min口服.治疗4周为1个疗程.观测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如皮肤紫癜、腹痛、关节痛、乏力等变化.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前后尿常规中红细胞计数、尿潜血、尿蛋白、尿微量白蛋白变化.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效果比较.观测时间:治疗开始前,治疗8周时.[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3.30%,对照组总有效率82.50%,两组比较临床疗效区别不大.治疗组在改善患者神疲乏力、腹痛、关节痛、尿潜血、尿蛋白方面疗效较明显,均优于对照组.对照组在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尿潜血、尿蛋白方面治疗前后无明显变化.[结论]益气化瘀方联合盐酸川芎嗪注射液对过敏性紫癜肾炎(HSPN)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改善患者全身症状,有助于改善尿潜血、尿蛋白及稳定病情,提高治疗效果.
作者:黄志惠;白玉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神衰宁丸联合西酞普兰治疗抑郁症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对照组32例西酞普兰20mg/d,根据病情需要可以加到40mg/d,1次/d.治疗组32例神衰宁丸(石菖蒲、首乌藤、柏子仁、酸枣仁、合欢皮、五味子、珍珠母、琥珀、朱砂、生地黄、墨旱莲、益智仁,开封市第五人民医院院内协定方),5g/次,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6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常规及生化指标、心电图、脑电图、B超等检查,汉密顿抑郁量表(HAMD),不良反应量表(TESS).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临床疗效治疗组痊愈17例,显效8例,有效4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0.63%;对照组痊愈16例,显效6例,有效5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84.38%;两组无显著差异(P>0.05).HAMD、SDS评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神衰宁丸抗抑郁效果良好,与西酞普兰联合应用,明显优于单用西药,克服西药起效慢、副反应多的缺点,提高了患者的依从性,值得推广.
作者:张景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CRF)疗效.[方法]采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按简单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均予常规综合治疗(低蛋白饮食加用复方α-酮酸、应用尿毒清颗粒口服,控制血压,纠正贫血及对症治疗).对照组前列地尔10ug+生理盐水10mL,静脉推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栓通0.45 +5%葡萄糖注射液250mL,静脉点滴,1次/d.观测血肌酐(Scr),尿素氮(BUN),胱抑素C (CysC),内生肌酐清除率(Ccr)、24h尿量及24h尿蛋白等.[结果]治疗前两组Scr、BUN、CysC、Ccr、24h尿量、24h尿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慢性肾功能不全患者的血Scr、BUN、CysC较对照组明显下降(P<0.05),Ccr、24h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升高(P<0.05),24h尿蛋白无差异(P>0.05).[结论]血栓通联合前列地尔治疗慢性肾功能不全有较好的疗效,能有效延缓CRF进展.
作者:骆建平;唐晨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参附汤联合西药治疗扩张性心肌病心力衰竭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入院顺序先后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给予西药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参附汤(人参30g,附子10g,黄芪15g,当归、麦冬各12g,大枣6枚)1剂/d,水煎100mL,早晚口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均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NYHA心功能分级、左室射血分数(LEF).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心功能改善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22例,无效2例,恶化1例,总有效率92.50%;显效11例,有效20例,无效7例,恶化2例,总有效率77.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左室射血分数治疗组显著改善(P<0.01),对照组无显著变化(P>0.05),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参附汤联合西药对于扩张性心肌病心功改善具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朱来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黄葵胶囊联合西药对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蛋白尿疗效.[方法]对40例患者使用常规对症治疗+黄葵胶囊口服,连续治疗16周.分别在治疗前、4周、8周、12周、16周观察24h尿蛋白定量、尿常规情况.[结果]治疗后各个疗程尿蛋白定量均较治疗前减少,治疗周期越长,尿蛋白定量减少的越多.治疗周期越长,总有效率越高.[结论]黄葵胶囊配合常规对症治疗慢性肾小球肾炎疗效显著.
作者:周微;杨秀炜;王爱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复元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自发性气胸的疗效.[方法]将20例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对照组采用胸腔抽气或胸腔闭式引流、吸氧、抗生素预防感染、支持治疗、对症治疗等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复元活血汤(药用柴胡、瓜萎根、当归、红花、甘草、穿山甲、大黄、桃仁).治疗4周随访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100.00%,对照组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治疗组7~15d胸腔积血、空气吸收,平均11.2d;对照组为10~20d,平均16.7d.治疗组平均住院14d,对照组平均住院25d.[结论]复元活血汤联合西医治疗自发性气胸,可提高治愈率,值得推广使用.
作者:薛忠玉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脾胃病的辨证用药规律.[方法]通过分析脾胃的生理、病理特点阐述脾胃病的辨证用药规律.[结果]根据其相反相成的特殊关系辨证用药,疗效显著.[结论]中医辨证治疗脾胃病前景广阔.
作者:姜续杰;刘丰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胸痹心痛根本病机乃“阳微阴弦”,脏腑气血阴阳亏虚为本,水饮、秽浊、痰瘀、气滞、寒凝等邪气侵袭脏腑为标,总属本虚标实,虚实夹杂.
作者:温嘉玮;宫丽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中焦脾胃升降气机有赖于肝主疏泄来斡旋,疏泄太过,则木旺克土;疏泄不及,则木不疏土;两者对于脾的运化均有影响.故脾胃病在治疗时应当注重肝失疏泄的类型,选择合理的方药,终达到治愈的效果.
作者:高亮;王巍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气机升降不仅是脏腑生理特性的体现,也是维持脏腑之间联系的一种基本形式,脏腑之气升降出入是对脏腑功能活动的高度概括,气机升降协调对维持人体正常生命活动起着重要作用.以脏腑经络理论为基础的归经理论,使药物和各脏腑直接或间接地联系起来;“药性必分脏腑经脉,升降出入”,“以药性之运气,合人身之运气而用之,斯为有本”;炮制对药物升降出入之性亦有影响.气机升降出入失常就是脏腑病变基本病理,诸多疾病病机就是气机升降出入异常.因此,临证中必须时时注意脏腑病证气机升降异常,处方用药顺应脏腑气机升降特性.脾胃居中焦,乃气机升降之枢纽;肺主宣发肃降,涵盖气机升降诸方面,所以在肺脾病证的治疗中注重调畅气机、顺应脏腑气机的升降出入特点显得尤其重要.
作者:魏铭;刘立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淋证发病不只局限于肾与膀胱,可由他脏病变转化而致.临证之际,当审证求因,辨证施治,灵活遣方,有针对性的治疗本病,从而获得满意的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许丹阳;马晓燕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后部可逆性脑病综合征(PRES)是一组主要累及后循环的神经毒性临床-影像综合征,可发生在多种临床情况下(娠高症/子癫、器官移植后、化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结合三例临床病例对其病因、机制及影像学特点进行讨论及中医辨证论治.
作者:付莹;程焱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中医对血脉的认识论治动脉粥样硬化,有痰湿致病、血瘀致病、脏腑虚弱致病.辨证分为气虚血瘀证、痰瘀互结证、脾虚湿盛证、肝肾阴虚证等;治疗应多法联用,综合调治,因人而异.
作者:李燕翀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出血性中风急性期也可活血化瘀,且宜及早使用,选择适当药物,掌握合适剂量及合理给药途径,不仅不会引起颅内再出血,而且可改善脑部微循环,降低颅内压,减轻脑水肿,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解除脑组织受压,恢复神经功能,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附应用水蛭、大黄治疗急性出血性中风验案二则.
作者:刘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根据清代医家王清任“久病入络”之思想,从气郁、痰阻、气虚、阴虚等角度论述顽固性失眠久病致瘀,疾病在经久不愈的前提下无论有无瘀像皆可通过活血化瘀之法促使阴阳调和,顽疾得愈.
作者:王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慢性前列腺炎是困扰许多中老年男性的一种疾病,由于发病率的增高引起医学界越来越多的关注.根据中医与西医不同的辨证辨病要点及治疗方法,单一治疗方法应用于此疾病虽然各有特色,但仍难以应对此疾病复杂的症状.故只有多种方法结合运用,发挥西医直观简便的特长,结合中医治标治本的针对方案,才是现代治疗慢性前列腺炎的根本要求.
作者:高铭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与IBS有关的情志因素、情志因素在IBS发病中的可能机制、IBS患者的精神心理(情志)治疗、中医对情志因素与IBS关系的认识四个方面,对中西医治疗肠易激综合征与情志因素关系研究的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韩改琳;孙志广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临床疗效是中医药的生命.建立在严谨、科学基础上的中医临床疗效评价方法,是中医药临床研究发展之重心.目前缺乏科学、客观的疗效评价方法,中医临床疗效尚未能得到国际上广泛认同,严重阻碍了中医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进程.科学、客观地评价中医药的疗效是目前亟须解决的问题.
作者:刘丽辉;李国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急性脑梗死早期不失时机地针刺治疗,可阻止病情继续发展,提高神经系统的自我修复与代偿能力,加速自然恢复过程,缩短病程并为功能恢复打下良好的基础.从头部腧穴、头针、其他腧穴针刺法等方面进行综述.
作者:邓玉霞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痛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治疗具有一定优势.从中药外用、针刺、放血等方面对急性痛风性关节炎的中医药治疗文献做了整理和总结,以期有助于临床治疗及疗效的提高.
作者:李寅;陈岩松;马宝东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眼针联合中药治疗偏头痛疗效.[方法]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院内制剂头痛1号(药用川芎、荆芥、薄荷、羌活、细辛、白芷、甘草、防风等),1剂/d,水煎,3次/d,口服.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眼针治疗.两组以10d为1个疗程,治疗2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9例,显效12例,有效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3.33%.对照组治愈3例,显效5例,有效14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配合中药治疗偏头痛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王瑶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方法]将7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35例.对照组使用天麻素注射液0.6静脉滴注,1次/d;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针灸(百会、风池、颈部夹脊穴、眼针上焦区、脾区),1次/d.两组均以2周为1疗程,治疗1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1.40%,对照组总有效率85.7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联合天麻素注射液治疗痰浊中阻型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性眩晕疗效满意.
作者:田迎春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膝关节炎病因为痰湿内阻、肝血不足、脾气虚、肾虚血瘀、本虚标实、湿瘀为痹、筋脉失养等.临床将其分为脾肾阳虚证,瘀阻脉络证、寒湿阻络证、肝肾阴虚证、脾气亏虚证、湿热阻痹证等.使用温针灸治疗以局部和足阳明胃经腧穴为主,血海、梁丘、内膝眼、犊鼻、阴陵泉、阳陵泉.根据病变及经络循行采用局部穴位温针灸以温通经络,促使气血运行通畅.艾灸燃烧时产生的热量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并适应于机体细胞代谢的活动,免疫功能提供所必需的能量,也能给缺乏能量的病态细胞提供活化能,而艾灸施于穴位,其近红外辐射具有较高的穿透能力,可以通过经络系统更好的将能量送至病灶而起作用.
作者:徐张梅;方宇林;聂贻凡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失眠的疗效.[方法]将5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治疗组26例采用针刺治疗,取百会、四神聪、内关、安眠、三阴交为主穴.对照组24例口服心神宁片,5片/次,3次/d.两组均以10d为1疗程,2~3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30%,对照组总有效率83.3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失眠疗效满意.
作者:胡茜莹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使用彭静山眼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0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5例体针针刺、肌氨肽苷(40mg/次,2次/d)静滴,治疗组35例眼针(肺区、上焦区)30~34号0.5寸毫针在相应眼穴区距眶内缘2mm处平刺,由该区始点向该区终点方向刺入3mm,不行捻转手法,留针10~ 20min;1次/d,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体针针刺及静脉滴注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面肌功能.连续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20例,显效7例,有效4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88.57%.对照组痊愈14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77.1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使用彭静山眼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疗效满意.
作者:曹俊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头针留针康复训练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态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0例患者按就诊顺序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常规治疗(早期护理、避免患侧输液,常规药物对症、支持治疗,消除脑水肿,减轻颅内压,抗感染,维持水电平衡,改善脑循环等)同时步行康复训练.治疗组2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头针(选穴:选取顶中线、偏瘫对侧顶颖前斜线的上1/5,顶旁1线、双侧枕下旁线.)留针、康复训练.均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定量步态参数,平衡、步行功能,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连续治疗3个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步态各参数、下肢运动功能FAC、FMA评分、平衡BBS评分、MBI指数等方面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头针留针、康复训练联合西医综合治疗脑卒中后偏瘫步态疗效满意.
作者:李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国内外很多研究对体外冲击波在医学界的应用做出阐释,但至今仍无定论.以中医思维探讨其在中医推拿科的应用,望发现这一新技术与古老医学的妥善衔接.
作者:魏秀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眼针疗法对心肾不交型失眠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0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治疗组使用眼针疗法,针刺心区、肾区.对照组口服参芪五味子片,严重者予地西泮片.两组均治疗4周进行疗效判定.[结果]治疗组显效18例,有效18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治疗组90.0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9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72.50%.治疗组总的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眼针疗法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满意,值得推广.
作者:刘悦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疗效.[方法]将66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34例采用针刺治疗(取穴:百会、风池、太阳、率谷、外关),对照组口服银杏叶片,1片/次,3次/d.治疗10d随访1年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85.30%,对照组总有效率75.00%,治疗组总有效率优于对照组.[结论]针刺治疗紧张型头痛临床疗效满意.
作者:陈白云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失眠属于中医学的“不寐”范畴,不寐的主要病位在心,由于心神失养或不安,神不守舍而失眠,且与肝、脾、胆、胃、肾的阴阳气血失调有关.实证者,多因肝郁气滞化火,引起心神不安所致.故治疗当以疏肝理气入手,佐以安神宁心.
作者:匡卓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黎凯教授认为“治病必求于本”,眩晕应以从风论治为基础,标本兼治,治风同时或化痰开窍,或调补肝肾,或清火去热,或活血化瘀等;另配合针灸与心理疏导,收效甚喜.痊愈后万不可小觑,应合理饮食,加强锻炼,保持良好心态以防复发.
作者:戚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王鹏琴教授认为,面瘫急性期病位在经络,经气阻滞是本病病机之关键.人的体质各异,对病邪的易感性也不同,在临床将面瘫分为风寒、风热、气虚和肝阳上亢四种证型进行辨证论治.针药结合治疗面瘫,时机是关键,病程2周以内,是面瘫治疗的黄金时期,越早干预,疗效越好.
作者:赵婷婷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陈宝贵教授认为,痛风与传统痹证不完全相合,辨治较为困难.其发病与正气不足和风、寒、湿、热之邪相关.痛风为本虚标实之证,应遵循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正本清流,祛其邪,绝其根的原则.
作者:张菁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面痛是神经内科的常见病,也是疑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工作、学习和生活质量.黎凯教授总结自己近三十年的临床经验,概括面痛的总病机为面部经气不利,以通络止痛为治疗大法,拟方痛宁汤,临床辨证加减运用,疗效显著.
作者:杨喜华;黎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范绍荣主任中医师醒脾汤治疗脾胃病疗效.[方法]对80例脾胃病患者使用范绍荣主任中医师醒脾汤(党参、炒白术、炒白芍、姜半夏、薏苡仁、陈皮、桂枝、焦山楂、破骨纸、砂仁、茯苓、佛手、生甘草),1剂/d,水煎2次分服.治疗2周~1个月随访半年判定疗效.[结果]显效56例,有效20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5.00%.[结论]运用范绍荣主任中医师醒脾汤加减治疗脾胃病,疗效颇佳.
作者:刘晓芳;范绍荣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周仲瑛教授认为,自身免疫性肝炎临床症状类似于慢性乙肝,其治疗的基本思路与一般肝炎相一致,湿热仍是贯穿其病程的基本病理因素,清化湿热是其治疗大法.但又有其自身发病特点,还当参照中医的“痹证”、“燥证”、“阴阳毒”等来治疗,当参入祛风利湿、滋阴润燥、凉血解毒之类的药物.
作者:陈四清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陈华教授认为内伤邪气(不论寒湿,痰热)或原发脏腑疾病相互作用,影响肺脏肃降功能,气不得降而上逆,发为咳嗽;提出“咳之要在于宣降,治痰必先理气”的独到见解,重在肃降,佐以宣发,根据肺失宣降程度,酌配升降药对及调理气机之品;在组方遣药配伍中体现宣与降的侧重,注意宣降药味、剂量比例;脾胃乃气机升降枢纽,痰瘀互结是肺病重要病机,尚须配以活血化瘀之药.
作者:谢苗苗;陈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李旭成认为颈椎病发生常见病因不外乎外风及内风,外风即风寒湿邪侵袭颈部,致使寒凝筋脉、局部肌肉收缩痉挛、血行不畅,颈部肌肉肌力不平衡(颈肌痉挛)导致颈项胀痛,内风多由正气亏虚,肝肾不足,肝肾阴虚,肝风内动;或正气不足,痰湿内生,风痰上扰清窍所致.临床常见外风、内风合而为病;据症状及相关实验诊断,归纳为眩晕伴颈项胀痛型(颈型、椎动脉型、混合型)和非眩晕颈项胀痛型(脊髓、交感神经型),自拟秦葛黄芪汤(黄芪、秦艽、葛根各30g,羌活、桂枝各10g,当归、赤芍各15g,甘草10g).
作者:喻灿;李旭成;王凌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复发性口腔溃疡属“口疮”、“口糜”等范畴,“诸痛瘁疮,皆属于心”,“心脾有热常患口疮……”,多为心脾蕴热型,辨证关键是火热内蕴,火郁发之,热宜清之,治宜清泻脾胃伏火兼清心热,关键是发越伏火,兼清心脾之热,自拟连栀愈疡汤主之(栀子12g,黄连6g,藿香10g,茵陈12g,竹叶6g,防风10g,川牛膝6g,丹参10g,升麻3g,生甘草6g).邪气阻滞使火邪闭郁,虽以痰湿多见,食积、瘀血亦不少,时有相互搏结,应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灵活化裁,忌过用寒凉使邪气冰伏.
作者:王鑫;魏铭;王慧凯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枳实导滞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0例西沙比利10mg/次,3次/d,口服,并按糖尿病常规治疗.治疗组40例枳实导滞丸(黄芪30g,焦白术、茯苓各15g,炙甘草6g,枳实10~15g,酒军6~10g,黄芩10g,黄连6g,神曲20g,槟榔10~20g,莱菔子20g,莪术15g,厚朴10~ 20g,丹参20g)1剂/d,水煎300mL,早、中、晚3次餐前服;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痞满症状积分.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6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90.00%.对照组显效8例,有效6例,无效6例,总有效率70.00%.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痞满症状积分改善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枳实导滞丸联合西药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疗效满意,优于单纯西药治疗,值得推广.
作者:杨铭;付海强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暖肝煎出自《景岳全书》,由当归、枸杞子、小茴香、肉桂、乌药、沉香、茯苓及生姜组成,方中当归、构杞子温补肝肾,肉桂、小茴香温肾散寒,乌药、沉香行气止痛,茯芩渗湿健脾,生姜和胃散寒.笔者运用暖肝煎化裁治疗输尿管结石、室女痛经,疗效满意.
作者:赖炳琴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肝郁脾虚型功能性胃肠病大鼠胃排空、小肠推进功能影响.[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60只SD大鼠编号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空白组(A)、模型组(B)、隔药饼灸组(C)、逍遥散组(D)和多潘立酮组(E)5组(12只/组).A组正常饲养,不做任何干预;余4组均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夹尾+摇晃)连续21d造模后,B组行捆绑束缚30min,并灌服生理盐水(各组灌胃容积均为1mL/100g体重);C组行隔药饼灸30min,灌服生理盐水;D组行捆绑束缚30min,灌服逍遥散;E组行捆绑束缚30min,灌服多潘立酮,连续干预14d.观测大鼠体重和食量、胃排空率、小肠推进率.[结果]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与多潘立酮组体重和食量明显上升(P<0.05或P<0.01),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胃内残留率明显下降,小肠推进率明显升高(P<0.01);三组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隔药饼灸和逍遥散、多潘立酮具有等效性,可促进胃排空和小肠推进.
作者:刘未艾;何亚敏;刘密;刘金芝;常小荣;章海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隔药饼灸对功能性胃肠病(Functional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s,FGIDs)肝郁脾虚模型大鼠胃肠激素的影响,探讨隔药饼灸治疗FGIDs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将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和多潘立酮组5组,每组12只,除空白组外其余4组采用复合病因造模法(慢性束缚应激+过度疲劳+饮食失节)造模,连续21d;再按被试因素施加方法每天进行隔药饼灸和逍遥散、多潘立酮灌胃14d.实验结束后取血清用ELISA法检测胃动素(Motilin,MTL)、胃泌素(Gastrin,GAS)和血管活性相关肠肽(Vasoactive Intestinal Peptide,VIP)的水平.[结果]隔药饼灸组、逍遥散组与多潘立酮组大鼠MTL、GAS含量明显高于模型组,VIP含量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均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但三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隔药饼灸组能和逍遥散组、多潘立酮组一样通过升高血清中MTL和GAS水平,降低VIP的水平从而达到促进胃肠运动的作用,这可能是其作用机制之一.
作者:刘未艾;何亚敏;刘密;李金香;常小荣;章海凤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脑瘫患儿流涎的中西医护理效果.[方法]采用系统按摩、中药敷穴、功能训练护理.[结果]患儿流涎症状明显改善,疗效确切.[结论]本方法对脑瘫患儿流涎的护理效果确切、安全、可靠,年龄越小效果越好.
作者:赵惠梅;刘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在药物内服、中药熏洗、推拿按摩等治疗的基础上加用生活起居护理、饮食护理、内服药护理、外用药护理、推拿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综合护理.综合护理配合临床治疗,可以改善膝关节的活动功能,使KOA患者取得较好的近远期疗效.
作者:于颖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中医护理角度认清失眠及肿瘤热的临床表现及其对肿瘤病人的危害,失眠是恶性肿瘤患者的常见症状,采用中医护理可以改善患者对镇静催眠药物的依赖;肿瘤性发热并不是由肿瘤直接引起,而是肿瘤的全身效应,从广义上讲也是一种副瘤综合征.采用中医理论指导护理措施,解决肿瘤病人因副瘤综合征带来的生存质量下降的护理问题.
作者:张钰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通过对心悸证患者的临床辨证,将其分为心虚胆怯证、心脾两虚证、心阳虚弱证、阴虚火旺证、心血瘀阻证、水气凌心证进行辨证施护,结合入院评估、病情观察、给药护理、饮食和心理调护,依据不同的症候特点给予不同的护理措施,保证治疗措施的有效实施,促进疗效.
作者:陈昱;付天明;王泽贤;梁乃心 刊期: 2013年第01期
从病因病机、中医药辨证分型、针灸推拿、中西医结合治疗等方面简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概况.
作者:孟子惠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肥胖的病因、病机、治疗及转归都与足太阴脾经密切相关.病机总属脾肾气虚、痰湿偏盛,健脾利湿化痰贯穿了治疗肥胖的始终,调理足太阴脾经是治疗肥胖的根本.脾土正常是代谢正常的基础,对人体生理功能极为重要,在治疗减肥机制中发挥主要作用.健脾利湿化痰,脾运化正常,维持人体正常生理功能,病理性的痰、浊、水饮得以消除,脂凝得化.
作者:张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针刺镇痛是针刺主要功效,5-羟色胺(5-HT)、内源性阿片肽、八肽缩胆囊素(CCK-8)是中枢神经参与针刺镇痛的重要神经递质,其含量变化及相互影响了针刺镇痛的疗效.
作者:李甲文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糖尿病足的治疗在临床上多以中西医相结合、内治外治相结合.西医通过介入、手术、自体干细胞移植等具备现代医学优势的治疗方法,提高了对本病的治愈能力.中医药在全身治疗的基础上,可以充分发挥多途径、多靶点的治疗优势,其分型、分期辨证论治;内服中药改善全身情况,局部伤口彻底清创引流,外敷药物取得显著的疗效.但糖尿病足的临床研究仍存在几个问题,亟待解决.
作者:柴政;吕延伟 刊期: 2013年第01期
血管性痴呆是一种由脑血管疾病所导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综合症.随着社会人口老龄化的增长,以及高血压、高血脂、脑梗死发病的日益增加,其发病率也在相应增加,其发病率仅次于阿尔茨海默病,已成为人类衰老过程中的常见病,严重影响老年人的身体健康及生活质量.近年来中医中药疗法在临床治疗上取得了良好疗效.
作者:崔晨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报告使用痛泻要方联合针灸临床治愈结肠癌术后化疗后迟发性腹泻1例.
作者:刘俊涛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针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维丁胶性钙、维生素B12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方法]对3例患者行针灸治疗,取双下肢局部穴位为主,每次从下列四组对穴中选取两组:即血海、梁丘;阴陵泉、阳陵泉;悬钟、三阴交;昆仑、太溪.另选取足三里、外关、委中、承山、丰隆、阿是穴等,交替选穴,每侧肢体每次取8~ 10个穴位.得气后,选取两组对穴及足三里、承山、丰隆、阿是穴等接电针仪,用疏密波,强度以患者耐受为度,留针30min,隔日治疗1次.第1次另加穴位注射治疗,在足三里、丰隆穴各局部注射维丁胶性钙注射液2ml+维生素B12注射液1mg混合液1.5mL.观测临床症状.随访观测疗效.[结果]2例治疗5次,1例治疗6次,均临床痊愈,随访5~10个月,均未复发.[结论]针刺、电针联合穴位注射维丁胶性钙、维生素B12治疗不宁腿综合征疗效显著,值得进一步推广和总结.
作者:马骏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直肠血管瘤(CHR)比较罕见,好发于肛门齿线2cm以上直肠黏膜下,病理特点为直肠黏膜下及肌层内见大量扩张的血管及血窦,腔内充满红细胞;常以便血为主诉,易与内痔、溃疡性结肠炎、结肠癌、肠憩室出血等出血性肛肠疾病相混淆,常规辅助检查难以检出,肛门指诊难以触及,尤其合并其它直肠部出血性疾病更罕见,易漏诊、误诊;便血特点为长期、少量、反复、无痛,病程长,患者多有贫血貌,肿瘤较大者可有肠道刺激症,表现为腹部隐痛,大便次数多甚者频繁便意,黏液便,里急后重等.肠壁黏膜有严重炎症、溃疡、出血时会掩盖血管瘤,肠镜不易检出.异常血流导致平滑肌减少,活检容易引起严重出血,纤维结肠镜需谨慎施行.鉴于肠镜可视范围的局限,以及直肠黏膜出血、糜烂的掩盖性、活检时易致出血的风险性,无创性检查在直肠血管瘤的检查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应尽量将彩色超声多普勒、CT/M砌等检查纳入此类便血的常规检查.
作者:刘钰;田振国 刊期: 2013年第01期
“治未病”之说,不仅基于《内经》,而且见于《淮南子》.《伤寒论》从既病早治,救于萌芽;见微知著,防微杜渐;安内攘外,截断病传;瘥后防复,防贯始终等四方面阐述了“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治未病思想特点,揭示祖国医学的预防医学学术思想虽来源于《内经》,实发展完善于《伤寒杂病论》.“防寓于治,防治结合”的思想一直有效地指导着临床实践.
作者:张芳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探讨中医体检的方法和内容,研究中医体检的优势和特色.[方法]在研究、分析现代健康体检的基础上,着重叙述中医健康体检理念,讨论中医体检的内涵,在中医体检对象的类别中分析中医特色及合理运用.[结论]健康体检对于现在社会的人们越发重要,中医体检理论体系正在逐渐丰富.总结和归纳中医体检的原则和优势特色,为促进中医健康体检理论的发展和完善,以及中医健康体检的广泛应用而做铺垫工作.
作者:鲁静;杨旭波 刊期: 2013年第01期
[目的]观察案例教学法(CBL)在中西医结合内科学肝病教学使用效果.[方法]将164名中西医结合专业本科生随机分为CBL组与传统教学法(LBL)两组,分别采用两种教学方法.[结果]CBL组在学习过程中显示出浓厚的兴趣,明显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加强师生沟通;综合病案分析题及总成绩方面CBL组优于LBL组(P<0.05),基础理论考试成绩方面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CBL可提高学生临床思维能力、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学效果优于LBL.
作者:盛庆寿;农慧;李东发;张红星;陈黎;涂燕云;何善明 刊期: 2013年第01期
制定晚期肿瘤疗效评价标准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一个动态的完善过程,简便、可操性强,才可能易行、得以推广应用.应以患者为中心,以提升生活质量、减轻临终前痛苦、平缓晚期肿瘤进程为目的.打破中西医界限,从病人角度审视疾病和疾病带来的身心负荷,医疗干预措施效果评价以患者感受为中心,不仅仅取决实验室数据的改善.涵盖常规检测、肝肾功能、离子检测等数据异常时患者身体症状表现,根据出现频率及影响程度设定评价量表中的症状条目,并尽可能简化,对反映机体某一方面机能多项症状进行归纳合并.
作者:殷东风 刊期: 2013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