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省级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卫生厅
  • 主办单位:辽宁省中医药学会,中华中医药学会,辽宁省中医药研究院
  • 国际刊号:1671-7813
  • 国内刊号:21-1187/R
  • 影响因子:0.42
  • 创刊:1987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2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中国学术期刊(光盘版)全文收录期刊
  • 医药卫生综合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8年10期文献
  • 补阳还五汤与早期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与早期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8例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降颅压、控制血压、血糖、氧疗等对症治疗.对照组44例补阳还五汤(黄芪生40g,当归、地龙、赤芍药、鸡血藤各15g,川芎、红花、桃仁、桂枝、杜仲、川牛膝、桑枝、川续断各10g),1剂/d,水煎300mL,早晚饭后30min服用.治疗组44例,早期康复训练:在患者病情稳定,生命体征稳定3d后,面部神经肌肉、舌部肌肉、肢体锻炼等,被动训练→主动训练,针对性训练(生活能力穿衣、洗漱、行走等);心理疏导;补阳还五汤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QOL、Barthel、血小板聚集率、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随访半年,观测血小板聚集率.[结果]疗程结束、治疗后12周、半年QOL、Barthel、血小板聚集率两组均有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与康复训练+心理疏导联合西药治疗缺血性脑中风(气阴两虚、瘀血阻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远期效果巩固,值得推广.

    作者:黄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化痰通络汤与头皮针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化痰通络汤与头皮针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阿司匹林,300 mg/次,1次/d;长春西汀20mg+0.9%氯化钠注射液500mL,1次/d,静滴;依达拉奉30mg+生理盐水100mL,2次/d,滴注.治疗组40例①化痰通络汤(茯苓、党参、丹参各15g,半夏法、枳壳、橘红、川芎、红花、石菖蒲、远志各10g,甘草炙6g),阴虚加麦冬、白芍;气虚加黄芪;肝阳偏亢加天麻、钩藤,加水800mL,水煎2次,取汁300mL,1剂/d,早晚分服;②头皮针:取病变部位顶颞前斜线、顶中线和额中线,酒精消毒,使用28号1.5寸毫针先由前顶刺向百会1寸,之后在顶颞前斜线由上向下以接力针法依次刺3~4针,使针沿皮向下推进至帽状腱膜下层,深度约为1寸,每针进针点间距保持1寸,医者感到指下松紧适宜且有吸针感时行抽气手法,使针体保持平卧,一手捏紧针柄,另一只手按压进针点处固定头皮,以爆发力将针迅速向外抽提3次后再缓慢退回原处,以紧提慢插为主,反复运针10次,共5min,休息5min,指导患者患肢行被动、主动运动,上述治疗反复3次后出针,1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神经功能评分(NIHSS)、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2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基本痊愈10例,显著进步22例,进步7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97.50%;对照组基本痊愈8例,显著进步5例,进步20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2.5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红细胞压积、NHISS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化痰通络汤与头皮针联合西药治疗急性脑梗死(痰瘀阻络),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幸蓉;刘志鹏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健脾益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脾两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健脾益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脾两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维拉帕米,100mg/次,3次/d;美托洛尔,100mg/次,2次/d;阿司匹林,100ng/次,3次/d;辛伐他汀,40mg/次,每晚口服;心绞痛发作时,硝酸甘油,0.5mg/次,舌下含服.治疗组40例健脾益心方(黄芪、党参、酸枣仁各30g,白术、茯苓、远志、佛手、延胡索、当归、红花、丹参各15g,甘草6g),水煎300mL,1剂/d,2次/d;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心绞痛疗效、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疗效、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胆固醇(HDL-C)、低密度胆固醇(LDL-C)、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2周),判定疗效.[结果]心绞痛疗效:治疗组显效20例,有效11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77.50%;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12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心电图疗效:治疗组显效15例,有效10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65.50%;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9例,无效24例,总有效率4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硝酸甘油疗效:治疗组显效22例,有效10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0%;对照组显效14例,有效8例,无效18例,总有效率5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TC、TG、HDL-C、LDL-C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健脾益心方联合西药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脾两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蓝登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补阳还五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补阳还五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0例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倍他司汀,12 mg/次,3次/d,口服.治疗组40例,补阳还五汤(黄芪生60g,当归15g,赤芍、川芎、桃仁各10g,红花、地龙各6g),水煎400mL,1剂/d,早晚温服200mL;兼肝阳上亢加天麻、钩藤、黄芩各10g;兼风痰瘀阻加半夏制、南星制、白僵蚕各10g;兼肾精不足加首乌制、黄精各10g,枸杞子15g;兼血亏络滞加丹参、地黄熟、鬼箭羽各10g;倍他司汀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4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眩晕症状评分、血液流变学、血脂、中医证候积分、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4周),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愈17例,显效15例,有效5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2.50%;对照组治愈13例,显效7例,有效12例,无效8例,总有效率80.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眩晕症状评分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多于对照组(P<0.05,P<0.01).TC、TG、HDL-C、LDL-C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WBV(H)、WBV(M)、WBY(L)、PV、FIB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中医证候积分两组均有降低(P<0.01),治疗组降低多于对照组(P<0.01).[结论]补阳还五汤联合倍他司汀治疗后循环缺血性眩晕(气虚血瘀),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江雯涵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辩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86例门诊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氨茶碱,4~6mg/kg,3次/d;酮替酚,0.5~1mg/次,2次/d;孟鲁司特钠,5mg/次,咀嚼,每晚顿服.治疗组43例辨证分型,肺热-定喘汤(杏仁、僵蚕、橘皮各6g,芦根各9g,玄参8g,葶苈子3g,黄芩10g,浙贝母12g);肺寒-苏陈九宝汤(苏子9g,陈皮、川朴各12g,杏仁、防风、苍耳子、麻黄、姜干各3g,桑皮、地肤子各8g,旋覆花、前胡各6g);肝火犯肺-泻白黛蛤散(芦根12g,黄芩、橘红、地骨皮、杏仁各3g,丹皮、沙参、麦冬各6g,桑皮9g,钩藤10g);肺气虚-补肺汤(黄芪、姜生、大枣、白芍、沙参、五味子、人参、白术、灵芝各9g,虫草、防风、桂枝各6g);西药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1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喘息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1个月),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痊愈30例,好转11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5.35%;对照组痊愈12例,好转21例,无效10例,总有效率76.74%;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喘息消失时间、呼吸困难消失时间、咳嗽消失时间、咳痰消失时间治疗组短于对照组(P<0.01).[结论]辨证分型联合西药治疗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疗效满意,起效快,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陈娟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消岩汤联合化疗干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消岩汤联合化疗干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72例住院患者按病志号抽签随机分两组.对照组35例多西他赛75mg/m2+5%葡萄糖500mL,静滴≤2h;顺铂75mg/m2(充分水化),静滴,5-HT3受体抗结剂止吐治疗.治疗组37例消岩汤(黄芪炙30g,党参15g,郁金12g,蕲蛇10g,女贞子、姜黄、虎杖各15g,苦参20g,青蒿12g等),1剂/d,水煎150mL,早晚口服;化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生存质量评分、生存期限、CD4+、CD8+、CD4+/CD8+、不良反应.连续治疗3疗程,判定疗效.随访3年,观测生存率.[结果]治疗组CR0例,PR10例,SD19例,PD8例,疾病控制率78.38%;对照组CR0例,PR3例,SD15例,PD17例,疾病控制率51.43%;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生存质量评分、CD4+、CD8+、CD4+/CD8+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2年、3年生存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消岩汤联合化疗干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储晶;葛信国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补肺涤痰汤+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补肺涤痰汤+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18例门诊按就诊顺序号方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59例沙美特罗替卡松气雾剂,1吸/次,2次/d,治疗后漱口.治疗组59例补肺涤痰汤(地龙20g,莱菔子30g,云茯苓、地黄熟各15g,地黄生、沙参生、杏仁、桃仁、白术炒、苏子、枇杷叶炙、甘草炙各10g),水煎300mL,1剂/d,早晚温服;参芪十一味颗粒,2g/次,2次/d,口服;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3个月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第1s用力呼吸容积(FEV1)、FEV1/用力肺活量(FVC)、健康调查简表(SF-36)、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3个月),判定疗效.[结果]FEV1,FEV1/FVC,SF-36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不良反应发生率治疗组11.86%与对照组15.25%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补肺涤痰汤+参芪十一味颗粒联合沙美特罗替卡松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肺肾两虚),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杨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宗气与重症肌无力辨治

    重症肌无力是一种由神经-肌肉接头处传递功能障碍所引起的自身免疫性疾病,与中医痿证接近.宗气为人体气机之根本.重症肌无力发病多与清阳不升,大气下陷有关,病因与宗气相关,病位在肌肉及血脉,患者肺脾肾亏虚致宗气不足,或由气滞血瘀痰凝等因素致宗气瘀滞,病性多虚实夹杂.除了传统的脏腑辨证外,尚需从气的不同层次来分析脏腑虚实及邪正关系.重症肌无力患者均于清晨或傍晚加重,亦可多变.病程迁延,可自发减轻缓解.感冒、情绪激动、过劳、月经来潮、使用麻醉、镇静药物、分娩、手术等常使病情复发或加重;过度悲伤、生气、感冒、急性支气管炎、妊娠或分娩等都可加重肌无力症状.附重症肌无力验案1则.

    作者:冉宁晶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针刺治疗颈源性肩周炎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120例住院及门诊患者按就诊顺序号简单随机分两组.对照组60例疼痛部位注射:阿司匹林、尼美舒利及舒林酸+2%盐酸+8mL丁卡因+3mL泼尼松龙+1mL维生素B1,1次/周.治疗组60例针刺(百会、合谷、神庭、外关、印堂、曲池、肩髃、阿是穴及内关等),结合病情配穴;首选1~5个穴位,0.5寸30号钢针针刺,每隔10min刺入一次,根据病情选择刺入次数,针刺时患者适当活动肩关节,产生紧张感.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生活质量改善、不良反应.连续治疗2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41例,有效17例,无效2例,总有效率96.50%;对照组显效29例,有效22例,无效9例,总有效率85.00%;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疼痛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1).生活质量改善两组均有改善(P<0.05,P<0.01),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P<0.01).[结论]针刺治疗颈源性肩周炎,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朴正茂;王威;裴景春;卜维静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环跳温针灸联合膀胱经下肢腧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目的]观察环跳温针灸联合膀胱经下肢腧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44例住院患者按病历号抛硬币方法简单随机分两组,针刺得气,留针20min,1次/d.对照组22例针刺膀胱经下肢腧穴,承扶、殷门、委中、承山、昆仑,得气,患者可耐受.治疗组30例,环跳穴温针灸,3寸毫针(o.35×75cm),垂直皮肤进针,刺入2.8寸(70mm),局部酸胀感,并有明显沿臀部向足部放射触电感;得气针柄末端插一根圆柱形艾柱(长2cm、直径1cm),点燃,防止艾灰烫伤;留针期间更换3次艾柱;膀胱经下肢腧穴针刺同对照组.连续治疗5d,休息2d为1疗程.观测临床表现、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治疗满意度、不良反应.治疗2疗程(14d),判定疗效.[结果]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两组均明显改善(P<0.01),治疗组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满意度:治疗组非常满意10例,满意11例,不清楚0例,不满意1例,非常不满意0例,满意率95.45%;对照组非常满意5例,满意11例,不清楚0例,不满意5例,非常不满意0例,满意率72.72%,满意率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环跳温针灸联合膀胱经下肢腧穴针刺治疗坐骨神经痛,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作者:李文新;马铁明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韩臣子“调中焦-清源流”“通-调”辨治石淋

    韩臣子认为泌尿系结石形成本源为脾胃运化失司,肾结石归“腰痛”,输尿管结石归“石淋”,脾胃失和是结石源头,治疗应从源头论治,重视“调中焦,清源流”,突出“通”与“调”,配合清热、利湿、化瘀、调气、疏肝、益肾等,以调中焦为基本,预防结石,结合体质,健运脾肾,保护胃气,复其升降,调其气血,使中枢运化和谐,结石无源以生.急性活动期重在“通”,通血脉,畅气机,缓急止痛;静止缓解期重在“调”,调中焦,调整脏腑阴阳平衡,调理中焦脏腑功能,恢复升降出入,清结石形成之源,减少结石生成.常在利尿通淋排石药物中加山萸肉、黄芪、白术炒等健脾肾,助气化.治疗石淋韩师特色用药是鱼枕骨,取其沉降溶石通淋,促进结石排出;结石急性发作常引起胃肠道反应,实证为主,腹满燥实,宜及时泻下通便,承气汤类加减,韩师常用芒硝,一则泻下通便,清除胃肠积滞,二则取其软坚化石之能.韩师认为血尿多为结石阻塞或结石下移,血脉瘀阻,血络破损,血溢脉外,乃离经之血,宜化瘀止血,用小蓟、蒲黄、三七粉、川芎、当归、红花等活血凉血止血,亦是调畅气血,以通为用.临证不局限于所患之病,着眼调整脏腑阴阳,恢复气机升降出入,强调脾胃通调对防治疾病的重要意义,始终注意顾护脾胃,保养胃气,防止苦寒清利药物过多,伤伐正气.附石淋(输尿管结石)验案1则.

    作者:董秀敏;韩臣子;王晴;韩丽霞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万启南辨治内伤发热

    万启南教授认为内伤发热不外乎气、血、阴、阳、肝、湿、瘀等,与气血阴阳失衡、脏腑功能失调有关.临证首辨阴阳,再分虚实,辩明气血,归属脏腑;分为阴虚发热、阳虚发热、气虚发热、血虚发热、气郁发热、血瘀发热、痰湿郁热.理气疏肝泻热-加味逍遥散,郁久化火-龙胆泻肝汤,益气养阴助阳-地黄饮子、青蒿鳖甲汤、清骨散、生脉散,清热化湿退热-甘露消毒丹,湿热并重-苍术白虎汤,祛瘀养血退热-血府逐瘀汤、桃红四物汤,清营解毒退热-白虎汤、清营汤、犀角地黄汤、清疽败毒饮、安宫牛黄丸、紫雪丹.万启南强调辨证施治,攻补兼施,顾护脾胃,辨病与辨证结合.附内伤发热(气血两燔兼气阴两虚)验案1则.

    作者:杨润;万启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牛阳“三仁汤”辨治面部痤疮(肺风粉刺)

    牛阳教授认为肺经风热是痤疮主要病机.肺经风热、肺气不清、血热郁滞集结于面,发为痤疮,归属“肺风粉刺”范畴,与年龄、饮食、环境等多种因素有关.生活习惯改变,饮食不规律,喜食辛辣厚腻或寒凉之品,导致湿热内蕴,循经上蒸,蕴阻于颜面血络,形成痤疮.不同阶段采取不同治法:痤疮初起,重在宣畅气机,兼以化湿;病程较久,可有瘀滞,既要清利湿热,又要佐以活血化瘀消斑.女性特殊的生理情况,在清利湿热的同时要注重调理月经,疏肝解郁.以《温病条辨》三仁汤为基础方,宣畅气机,清利湿热,辨证论治,依证加减.用药兼顾上、中、下三焦,宣气、祛湿、泄热,湿热毒邪无处可藏,三焦通畅,强调更应辨清表里寒热虚实,灵活运用,药到病除,诸症自解.附验案2则.

    作者:潘雪军;牛阳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吴雄志“伏邪”分期辨治智齿冠周炎

    吴雄志教授认为智齿冠周炎治疗难点在急性期症状改善后,反复发作、迁延不愈;发作特点与“伏邪”不谋而合,病邪潜伏,伏而后发,智齿阻生形成的盲袋正是邪气潜伏的关键部位,邪气积聚为巢,难以清除,成为反复发作、慢性迁延关键点;急性期症状缓解或消失并不说明疾病治愈,反复发作说明一味使用清热之品,或将疾病慢性化,伏邪依旧存在,唯有抓住伏邪、斩草除根,方可彻底治愈、不再复发.经方发挥,圆机活法,吴师依《伤寒论》六经辨证,据急性期(少阳热化)与慢性期(太阴、少阴寒化)特点,提出托邪外出、寒温并用总则;强调急性发作只要有阳明腑实就应投大黄剂以通腑,以大便转干为邪气外发辨证要点;临证分步治疗:①甘草干姜汤合芍药甘草汤,针对大便稀溏发作期,或加上等蜂蜜以增抗炎之效;调胃承气汤针对大便秘结、饮食不节所致发作期;四逆汤、附子理中汤收尾;②附子泻心汤合大黄附子汤;③三黄片配附子理中丸;④柴胡桂枝干姜汤针对平素肝郁脾虚之人,疗效甚佳;其中正邪交争之缓急,全在干姜与天花粉之间剂量调平之妙.附智齿冠周炎(牙咬痈,肾阳虚衰,邪伏脾肾)验案1则.

    作者:张玉萱;杨凤珍;吴雄志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虢周科状态医学三偏汤辨治偏头痛

    虢周科教授认为“偏头风”为情志不畅、络道不通.“百病生于气”,治疗“以平为期”.导致疾病不只是生物因素,还有社会和心理因素;情绪是疾病发生、发展及预后的重要因素.状态医学吸收中医天人合一、心身一体、整体观思想,融合中、西医,以状态为纲,以生命健康为目标,中医、西医协同作用,研究人的状态和所处环境,形神统一,恢复正常状态.运用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思想,关注心理状态,与患者耐心交流沟通,心理干预.应用状态医学理论指导临床,能全面综合分析病情,定制个体化治疗方案.运用心身兼顾及三维(西医、中医、心理)诊断偏头痛,创立三偏汤(柴胡、黄芩、川芎、白芍、延胡索醋、木香、石膏生、白芷、蔓荆子、藁本、酸枣仁、甘草),结合心理干预,综合运用倾听、情志相胜、移情易性达到治疗目的.附发作性左颞侧头痛验案1则.

    作者:关天翔;徐颖芬;魏佳;李晋芳;秦秀德;虢周科 刊期: 2018年第10期

  • 重用赭石辨治支饮/呕吐/眩晕呃逆/呕血

    赭石为赤铁矿矿石,打碎生用或醋淬研粉用.治疗肝阳上亢头晕目眩,胃气上逆呕吐、呃逆、噫气;肺气上逆气逆喘息;气火上逆,迫血妄行之吐衄、崩漏.一般/药典/中药学等用量为15~30g,取其重坠、镇逆气作用时用量可加至30~60g.附支饮-饮停中焦(肺癌呕吐)、胃热呕吐(返流性胃炎)、眩晕呃逆(高血压危象)、呕血-肝火犯胃(上消化道出血)验案4则.

    作者:王廷刚 刊期: 2018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