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7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 中医学
北京中医药杂志   2000年2期文献
  • 关于建立临床中药学的若干思考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基本理论、中药来源、采收、加工、炮制、栽培与驯养,中药材地域特色,中药材品种、质量的鉴定以及中药性能、功效及临床应用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中药学包括中药药材学、中药栽培学、中药炮制学、中药制剂学、中成药学、中药药理学、中药化学等分支.

    作者:赵荣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菖蒲益智汤加减合血栓通注射液治疗脑血管性痴呆临床观察

    脑血管性痴呆在心脑病证中较为常见,中老年人群中多发.笔者拟活血通脉、填精补髓、开窍益智的治则,采用菖蒲益智汤加减合血栓通注射液静点治疗本病,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现将45例临床观察报道如下.

    作者:曹佩红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复方丹参饮在治疗幽门螺旋杆菌(H.P)相关性慢性胃炎中的作用研究

    本文自拟复方丹参饮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30例,并与采用西药三联疗法组对照,以ELISA法监测两组治疗前后H.P抗体IgG指数.结果两组治疗前、后H.P抗体IgG指数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01);而两组之间治疗前、后H.P抗体IgG指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说明复方丹参饮是治疗H.P相关性慢性胃炎的有效方法.

    作者:穆希泉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益气活血汤治疗缺血性心肌病心力衰竭65例观察

    缺血性心肌病,心衰竭早期表现为心气不足,进而阳气亏虚,气虚血瘀,本虚贯穿疾病的始终,标实为其某一阶段的兼症.采用自拟益气活细汤加减治疗,与对照组(消心痛、利尿剂加抗凝阿斯匹林)比较,P<0.05,治疗组明显高于对照组,且治疗后各种症状改善率达80%.

    作者:张志勇;王桂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36例临床观察

    笔者自1994年12月至1999年6月采用中西医结合保守疗法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36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辛芩颗粒治疗变态反应性鼻炎685例临床观察

    变态反应性鼻炎(过敏性鼻炎)是耳鼻喉科常见病,近年来发病率有升高趋势.虽然有许多抗过敏药物对其发作时控制和缓解症状有一定作用,但往往疗效不够巩固,许多药物又有一定副作用.我科自1997年起采用四川志远广和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纯中药制剂无糖型颗粒制剂辛芩颗粒(冲剂)治疗本病,收到较好效果,总结报道如下.

    作者:徐林根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通窍安神汤治疗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42例

    在精神科临床中,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因情志变化,病情缠绵难愈,治疗颇为棘手.为了探索理想的治疗措施,笔者在精神科临床中运用祖国医学辩证与现代医学辨病相结合的诊断方法,用自拟通窍安神汤治疗颅脑创伤所致精神障碍42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孔德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48例疗效观察

    笔者自1992年6月至1999年2月对经纤维胃镜检出的48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属中医分型脾胃湿热型,运用多年临床实践的自拟方健脾清热加味治疗,确有很好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葳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润肺止咳汤治疗干咳85例临床观察

    咳嗽为临床常见病,为肺系疾病的主要证候之一,干咳又为咳嗽病中较为顽固的一种.近年来笔者经过反复研究,通过临床随机选取85例,分两组进行疗效观察,以自拟润肺止咳汤治疗干咳,取得了较好的疗效.

    作者:李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糖肾胶囊在改善糖尿病早期肾损害中的临床变化

    糖尿病合并肾病的发生率,随着糖尿病患者平均寿命的延长而增多.目前,对如何有效地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肾病(DN)的发生及发展的研究越来越受到重视,本研究应用纯中药制剂糖肾胶囊治疗2型糖尿病患者,并对其改善肾功能的作用做了观察,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惠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清肺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临床疗效观察

    自拟清肺汤治疗小儿外感咳嗽90例(同时附对照组47例),治疗组二天内退热者占89.7%,一周内完全控制咳嗽占91.1%,本文结果证实2点:①中药治疗效果确切;②对比结果证明中药显著优于抗生素.对纠正滥用抗生素有参考意义.

    作者:张春英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肾病综合征30例

    肾病综合征是临床上以患者出现大量蛋白尿(≥3.5g/24h)、低蛋白血症(≤30g/L)、高脂血症及不同程度水肿为主要特征的一组症侯群.本人应用中西医结合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利湿法配合口服强的松治疗此综合征30例,取得了较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巍;王继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治疗小儿过敏性紫癜30例

    过敏性紫癜西医应用钙剂、激素、维生素类及抗过敏药物治疗,疗效不满意且病情多反复,中医在治疗上有独到之处,我们对30例应用清热解毒凉血化瘀法治疗的病例进行总结分析如下.

    作者:朱莉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愈疮散治疗下肢慢性溃疡的临床及实验观察

    愈疮散是以黄连、麝香、珍珠粉、血竭、白芨等中药制成的外用散剂.具有清热解毒,化腐结痴生肌作用,主要用于下肢慢性溃疡的治疗.治愈率为50%,总有效率为93.3%.与对照组相比P<0.05,有显著差异.

    作者:康煜冬;张金茹;吕培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马齿苋湿敷治愈全身大面积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皮疹一例

    我院病房运用中药湿敷治疗一例巴比妥类药物过敏引起的全身大面积渗出性多形性红斑皮疹患者,取得较好的疗效,病例简介如下:

    作者:刘继;鲁承业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止崩汤治疗崩漏96例临床观察

    一、一般资料96例均为我院住院及门诊患者,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发布的<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发病年龄12~55岁.其中12~25岁36例;26~35岁18例;36~45岁16例;46~55岁26例,平均年龄32.5岁.病程长者10年,短者8个月,平均3.5年.其中更年期患者22例;青春期患者26例;放置宫内节育环患者32例;慢性盆腔炎患者16例.

    作者:庄美芬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中医治疗慢性泄泻158例总结

    笔者近10年来,以理中汤合真武汤为基本方治疗慢性泄泻158例,疗效颇佳,现总结如下.

    作者:余永鑫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李广钧临证治验举隅

    李广钧教授业医数十载,他潜心歧黄,医术精湛,治病主张辨病与辨证相结合,重在圆机活法.药用简便廉验,切中病机,每能立起沉疴.我们随同临证,受益颇丰,现总结二例如下:

    作者:乔蓉;陈光;卢春茜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实践与体会

    根据人事部、卫生部、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联合下发的<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管理办法>(人发〈1996〉58号)文件精神,北京市科技干部局、北京市卫生局、北京市中医管理局、北京市医药总公司联合下发通知,转发了两部一局的[1996]58号文件,并制定了<北京市关于老中医药专家经验继承实施细则>,我院经上级批准,有三名指导老师和五名继承人参加该项工作,从1997年5月20日进岗至今,两年多来,在中医局.院领导的直接领导和关怀下,在各位指导老师和继承人的努力下,我院继承工作进展顺利,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作者:袁素娴;张立珍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胃肠动力药的研究进展及王氏保赤丸的开发前景

    胃肠动力药能促进有腔消化道推进功能,这类药物的问世,使得胃、肠、食道反流,消化不良及严重的慢性便秘等治疗得到了新的进展,是本世纪后20年药物研究中几个重要的突破之一.

    作者:朱荃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血府逐瘀胶囊治疗高脂血症62例临床观察

    高脂血症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血脂增高既是病理产物,又是心脑血管疾患发生与加重的主要因素.历代中医文献中,尚无高脂血症独立病名,但从高脂血症的临床症状观看,多见头晕、目眩、嗜睡、气短、体倦乏力、胸闷胸痛、手指麻木、舌质暗淡或有瘀点、苔白腻、脉弦滑,多属痰浊血瘀范畴.我们临床用血府逐瘀胶囊观察治疗62例,获得较为满意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建欣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五加皮与香加皮不能混用

    长期以来,有些地区一直把五加皮和香加皮混用.比如,福建省等有的地区认为是一个品种二个规格而混用.<中国药典>(1990年版一部)明确规定五加皮与香五加是两种药材,二者虽外形相似,但其来源和功效存在着较大差异,临床上不可混淆使用.1977年版<药典>把香加皮定为香五加.

    作者:胡燕琴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隔姜灸治疗肾阳虚型精子活力低下55例

    笔者自1991年以来在临床治疗男性不育症的患者中根据精液检查结果和中医辨证选择其中精子活力低下而属肾阳虚者,运用隔姜灸关元、肾俞穴的方法观察55例,获得较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韪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逍遥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进展

    逍遥散首载于宋·<太平惠民和剂局方>,为临床常用方剂,由柴胡、当归、白术、白芍、炙甘草、茯苓、生姜、薄荷组成,具有疏肝解郁、健脾养血之功.原为治疗肝郁血虚、脾失健运所致的两胁作痛、头痛眩晕、口燥咽干、疲乏食少,或寒热往来、月经不调、乳房作胀等症.后世医家在原方基础上加减化裁,广泛用于临床各科.现将近年来逍遥散及其化裁方临床应用情况作一综述.

    作者:唐代屹;郭赛珊;梁晓春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愈糜栓抗炎、镇痛作用观察

    愈糜栓是我院药理室研制的由黄柏、血竭等中药组成的治疗宫颈糜烂的外用栓剂,具有清热解毒、利湿、活血祛瘀、消肿祛腐生肌的功效,对宫颈糜烂的疗效已得到临床初步证实…,我们对它的抑菌、抗炎、镇痛作用进行了实验观察.

    作者:陈忻;龚慕辛;穆阳;高燕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不同配伍剂量对大黄-黄连药对的有效成分及药理作用的影响研究

    大黄-黄连药对为中药清热泻火解毒的代表药对之一,其源于张仲景<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汉代以后该药对临床常用于上中下焦热盛之证,两药经常以不同的剂量和炮制品配伍使用,历代所用方剂如<伤寒论>大黄黄连泻心汤、附子泻心汤、<金匮要略>三黄泻心汤(均为大黄2两:黄连1两),<千金翼方>三黄汤(大黄3两:黄连3两),<外台秘要>三黄汤(大黄1两:黄连1两),<寿世保元>清咽抑火汤(大黄1钱:黄连1钱),<张氏医通>清心散(大黄酒浸2两:黄连1两),<保命集>芍药汤(大黄3钱:黄连半两),<中国药典>小儿化毒散(大黄80克:黄连40克)、当归龙荟丸(大黄酒炒50克:黄连100克)等.由此可以看出,历代方剂中大黄-黄连药对配伍应用的常用配比为大黄2:黄连1和大黄1:黄连1,也有部分方剂大黄剂量低于黄连.一般用于泻热通便的方剂,大黄的剂量大多高于黄连;而用于清热泻火的方剂,则大黄剂量多等于或小于黄连.

    作者:关怀;穆阳;高燕;许艳丽;苏宏宇 刊期: 2000年第02期

  • 宣肺解毒颗粒剂对慢性喘息型支气管炎急性发作期肺通气功能的影响

    本文观察了宣肺解毒颗粒剂对慢喘支急发期患者肺通气功能的影响,并与射麻口服液进行对照,结果表明,宣肺解毒颗粒剂及射麻口服液均能提高肺活量,阻止FEV1.0、PEF减退,从而改善大、中气道的通气功能,对小气道阻力无明显改善,两者之间差异不显著.

    作者:黄娟 刊期: 2000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