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人自2004-2006年用自拟的活血生骨汤对95例股骨头缺血性坏死患者进行了临床观察,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杨丽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以养血柔肝为法,以肝论治,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对130例确诊为膝骨关节炎的女性患者运用自拟养血补肝荣筋汤治疗,每日1剂,4周为1个疗程,治疗2~3个疗程,观察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的改善情况.结果 130例患者显效44例,有效71例,无效15例,总有效率为88.4%.结论 运用养血柔肝法治疗女性膝骨关节炎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和关节功能,无明显不良反应.
作者:王玉明;张胜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活血化瘀涂膜是以纯中药为原料的制剂,治疗由于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出现血液循环障碍,持续缺血、缺氧、营养不良而致软组织溃疡和坏死的褥疮,临床疗效显著.作者自1994年10月-1997年3月对32例三级浅溃疡期的褥疮患者进行了对照实验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和天;郭中良;周萍;于志红;苑慧清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胆汁返流性胃炎是消化系统常见病、多发病.2004年9月-2005年9月,笔者运用自拟疏利和胃汤治疗肝胃不和、胆失通降型胆汁返流性胃炎50例,同期与西药治疗40例对照观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胡卫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过敏性紫癜(HSP)是一种临床常见的毛细血管变态反应性出血性疾病.从1998-2005年,笔者采用根据传统方剂抗紫癜方制成的中成药脱敏冲剂联合中医辨证施治,以祛风通络、清热解毒、活血化瘀为主治疗风热伤络型及风热伤络兼瘀血阻络型过敏性紫癜共118例,取得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柳;刘驰;肖海燕;胡乃平;王忠芬;张姗姗;胡晓梅;刘锋;麻柔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补肾清热毒方对慢性移植物抗宿主病(cGVHD)狼疮样小鼠模型肾组织细胞Fas、FasL的调节作用.方法 模型小鼠于诱导后第4周,随机分为补清方组(10只)、强的松组(10只)、模型组(6只)及未造模的F1对照组(6只).用药8周后处死,采用免疫组化、蛋白印迹(Western blot)和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Fas、FasL基因转录及其蛋白表达情况.结果 补肾清热毒方可上调Fas、FasL的mRNA和蛋白水平.结论 补肾清热毒方治疗狼疮性肾炎的作用可能是通过上调Fas、FasL,促进细胞凋亡实现的.
作者:任文英;王新高;陈香美;陈扬荣;邱全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女,30岁,2003年3月25日就诊.自述近期双足底烧灼样刺痛,痛时皮色潮红,并逐渐蔓延至踝关节处,痛剧时需要放于冷水中方可缓解,复温后易反复,疼痛可持续1h.近日发作次数渐多,可达6次/d,严重影响工作生活.
作者:罗涛;兰桦 刊期: 2006年第11期
1 临床资料所有病例来源为2004年3月-2005年6月我院皮肤科门诊患者.根据傅志宜编著的<临床皮肤病鉴别诊断学>中手足皲裂的诊断标准收集病例.共观察72例,其中男43例,女29例;年龄5~68岁,平均36.5岁;病程15d~8年,平均4.02年;Ⅰ度皲裂21例,Ⅱ度皲裂38例,Ⅲ度皲裂13例;其中因工作中接触碱性物质、溶脂性物质、吸收性物质所致手足皲裂者15例,因手足癣所致皲裂者39例,因手部湿疹所致者18例.排除鱼鳞病、先天性掌趾角化症所致手足皲裂者.剔除不遵医嘱中断治疗者、因疗效不佳而中断治疗者.
作者:骆志玲;陈思宏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史载祥教授从医40年,活用古今医家名方,善治疑难杂症.现将笔者跟师学习期间所遇多发性肌炎医案1则报道如下.
作者:李格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咳嗽变异型哮喘又称隐匿型哮喘或咳嗽性哮喘,是哮喘的一种特殊类型.患者咳嗽多持续2个月以上,常于夜间及凌晨发作,运动、冷空气等刺激可诱发加重,气道反应性测定存在高反应性,经抗生素或镇咳、祛痰药治疗无效,使用支气管解痉剂或皮质激素治疗有效,排除其它因素引起的咳嗽,即可明确诊断.近年来,本病逐渐被引起重视,我院晁恩祥教授治疗本病,疗效显著,对本病的认识,有独到的心得.现介绍如下.
作者:吴继全;陈燕;晁恩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郭子光是我国当代著名中医学家,他认为肾不能代替命门,肾阳不能等同于命门之火,指出命门火衰影响范围大,涉及多脏腑多层次的功能衰退,并结合多年临床经验,提出了4条具体辨证指标:1)多脏腑功能低下.2)畏寒怯冷、肢冷、神疲、面苍白、舌淡白、脉迟缓弱无根、较常人多着衣被.3)体温低,血压低,心率缓慢,代谢低下.4)只用辛热温阳之品疗效不显著.治疗上郭老以益火之源、温阳填精为大法,治疗多种慢性难治之症,效验卓著.
作者:黄金珠;傅春华;骆丽娟;郭子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患者,男,61岁,1996年3月26日就诊.患者罹病多年,素有冠心病心绞痛史,曾在县级医院做心电图和运动试验,诊断为冠心病陈旧性心肌梗死.近年来每因劳累、精神紧张即觉胸前针刺感、憋闷气喘.近日稍加活动即出现前述症状,病情有加重趋势.就诊于当日夜间24时,其妻代诉:患者三更起床小便忽觉眩晕耳鸣、四肢酸软,继则昏仆,不省人事,汗出,面色苍白,即来求诊.
作者:丁春霞;丁春锦;丁予稠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中成药定痛膏、芙蓉膏混合外用治疗关节肿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156例患者运用定痛膏、芙蓉膏混合局部外敷,每日8~10 h,疗程为2周.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3d、治疗后1周、治疗后2周患者关节炎分级情况并观察其疗效.结果 定痛膏、芙蓉膏混合外敷能明显改善患者关节肿痛、局部发热症状.结论 两药混合局部外用治疗不同病因导致的关节肿痛疗效肯定.
作者:张秦;王玉明;王北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我科自1995年6月以来,使用速效救心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王之春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补肺活血法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和对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125例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85例和对照组40例,两组均经缓解期常规基础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汤剂口服.两组均以2周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4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1%,对照组总有效率为90.0%,两组相比,P<0.05;两组的主要症状和体征均改善,但治疗组对咳嗽、咳痰、喘促、气短以及肺部罗音等症状体征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的肺功能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发病次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 补肺活血法能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患者的临床症状、体征、肺功能,减少患者发病次数,并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李玉清;杨春霞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化痰降气胶囊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70例确诊患者按照随机数字法分为2组.其中对照组以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配合化痰降气胶囊,每次5粒,每日3次口服.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疗后肺活量、用力肺活量、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及其占预计值的百分比、大呼气峰流量各指标均有显著改善(P<0.01);两组治疗后肺功能比较,各项指标均有差异(P<0.05).结论 化痰降气胶囊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治疗过程中,能明显改善患者的肺功能,具有肯定的辅助治疗作用.
作者:彭波;王桂珍;李泽庚;张念志;韩明向;季红燕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观察萎实化瘀汤治疗阳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中西医诊断标准的劳力性心绞痛病例120例,随机分为蒌实化瘀汤治疗组(治疗组)及复方丹参滴丸对照组(对照组),疗程均为3个月,观察冠心病心绞痛症状、心电图情况及每周硝酸甘油使用量等方面的改善情况.结果 两组所用药物对冠心病心绞痛症状、每周硝酸甘油使用量以及心电图方面均具有良好的疗效,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蒌实化瘀汤治疗阳虚痰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疗效显著,能明显减少心绞痛的发作,改善临床症状.
作者:张兆元;孙军 刊期: 2006年第11期
成药的功能主治是由其所含成份决定,所含成份不具有的功能,以其为原料的成药也不会具有.个别厂家为了扩大成药的销售量,擅自篡改药品的功能主治.本文例举中成药心脑舒通胶囊、脑血康片及北豆根片的说明书中存在的问题加以说明.目的在于引起医者及生产者的注意,以求达到中成药说明书与药典、药典用药须知内容的一致性,从而正确指导临床用药.
作者:姬鸣 刊期: 2006年第11期
中药饮片质量和调剂工作的好坏关系到处方质量的优劣,关系到中药疗效的发挥,从而影响医疗质量.因此,确保饮片和调剂工作质量是十分重要的.现将作者的观点阐述如下.
作者:赵香粉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探讨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方法.方法 将确诊为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的9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51例,对照组39例.治疗组根据患者临床表现分为四型:气滞血瘀型、湿热蕴结型、阴虚火旺型、肾阳虚损型,主穴:会阴、中极,并随证加减配穴.对照组单纯服用α受体阻滞剂--盐酸特拉唑嗪治疗.两组均以8周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治愈24例,好转18例,未愈9例,总有效率为82.45%.对照组治愈13例,好转9例,未愈17例,总有效率为56.4%.两组总有效率比较,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提示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针刺治疗慢性非细菌性前列腺炎临床疗效确定.
作者:李晨;王洪昭 刊期: 2006年第11期
弱视,指眼部无器质性病变,以功能性因素为主引起的远视力低于0.9且不能矫正者.儿童弱视是眼科临床中常见的眼病,其发病率约为2.8%[1].弱视患儿不但视力低下,且没有良好的双眼单视和完善的立体视觉,升学就业受到限制,影响患儿身心健康.近年来,人们对弱视的病因、发病机理及视功能改变的研究日益深入,治疗方法也有不少进展.本文就近年来治疗儿童弱视的方法进行综述,以示同仁.
作者:张燕;高卫萍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神经干细胞(neural stem cell,NSC)是一类能生成神经组织或源自神经系统,并具有自我更新能力和多向分化潜能的细胞,是近年来的一个研究热点.
作者:付桂香;张岚;蔡哲;谢阳谷 刊期: 2006年第11期
目的 研究制备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的佳工艺.方法 采用对比试验,以挥发油的包合率为指标评价包合方法;采用正交实验,以莪术油包合率与利用率的评分为指标,评价莪术油β-环糊精包合的工艺条件;采用单因素试验,以包合物中的含油量为指标,研究制备过程中添加吸收剂对β-环糊精包合物中挥发油保存量的影响.结果 佳包合工艺条件为:饱和水溶液法,莪术油与β-环糊精之比为1:4,20℃,包合1 h;添加糊精或可溶性淀粉可提高包合物中油含量.结论 饱和水溶液法优于研磨法,添加吸收剂可提高包合物中的含油量.
作者:贾富霞;王地;关怀;王萌萌 刊期: 2006年第11期
黄竹斋(1886-1960年),字吉人,晚号中南山人,又号诚中子.幼时刻苦自学,苦读经史、数理知识,尤喜中医,对中医学术矢志钻研,尊崇仲景学说,以继承和发扬中医学为己任,曾任西安中医专科学校校长.1954年被聘任为西安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主任.1955年奉调赴京,受聘为卫生部中医研究院附属医院针灸科主任,后任该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在仲景学说、针灸学、文献医史等研究方面,著述50多种,成绩甚著.他针药并用治疗中风病,疗效显著.其倡三阳三阴钤百病之说,以现代生理学理论,解释三阴三阳,阐发仲景六经辨证;以六气解六经之属性,用开阖枢释六经之功用.其学术观点至今仍有实用价值.
作者:徐江雁 刊期: 2006年第1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