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北京中医药杂志

北京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北京中医
  • 主办单位:北京市中医管理局
  • 国际刊号:11-5635/R
  • 国内刊号:11-5635/R
  • 影响因子:0.71
  • 创刊:198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2-587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北京市优秀期刊奖(96)
  • 中医学
北京中医药杂志   2007年12期文献
  • 手法推拿牵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8例

    颈椎病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多发病,因其临床表现不一,故分型众多.笔者采用手法推拿牵引法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98例,取得较为满意的临床效果.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全部病例均来自2004年1月-2006年1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骨科门诊完成观察内容的患者,共98例.其中男40例,女58例;年龄30岁以下者2例,31~40岁26例,41~50岁35例,51~60岁28例,61岁以上7例;病程在3个月以内者36例,3个月~1年者10例,1~2年22例,2年以上30例.98例患者均进行颈椎X线正侧位及双斜位检查,其中有颈椎曲度改变者50例,椎间隙狭窄者36例,椎间孔狭窄者58例,椎体骨质增生者63例.根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制定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选择病例.

    作者:赵凯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不寐40例

    目的 观察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不寐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40例顽固性不寐患者,予自拟中药方水煎服,每日1剂;西药艾司唑仑(舒乐安定)1片(1 mg)睡前服;并配合针刺神门、三阴交、百会等穴位日1次.对照组40例单纯服艾司唑仑1片,日1次.两组均以5天为1个疗程.结果 服用1个疗程后,第6天两组睡眠质量均有明显改善,没有显著性差异;第28天中药组有明显优势(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顽固性不寐组优于单纯服艾司唑仑组.

    作者:吕翠岩;丁舟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强筋逐痹中药口服结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强筋逐痹中药口服结合肌力训练对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疗效.方法 运用自拟强筋逐痹中药口服结合肌力训练治疗骨性关节炎40例(治疗组),并与复方倍他米松、玻璃酸钠关节腔注射治疗36例作对照(对照组).结果 治疗组轻、中、重度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5.2%、90.9%、8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70.0%、66.7%(P<0.05).结论 强筋逐痹中药口服结合肌力训练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疗效好,明显优于西药治疗.

    作者:顾力军;张志强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温病的辨证技巧

    总结了著名老中医周耀庭关于温病临床辨证经验与创见.指出温病辨证不能局限于温病卫气营血与三焦辨证的辨证纲领,要在熟悉温病辨证纲领的基础上,熟练掌握温病辨证技巧.即:(1)在温病辨证纲领的基础上广泛联系;(2)必须在纲领的基础上进一步充实引伸;(3)学会抓住主证;(4)要知常达变;(5)要善于类证鉴别.

    作者:庞秀花;周耀庭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论桥本甲状腺炎当从肝、脾、肾三脏论治

    从现代医学对桥本甲状腺炎的认识出发,以传统中医学辨证论治理论为中心,深入探讨了该病在病因、病机、临床表现、转归及预后方面与肝、脾、肾三脏生理功能和病理变化规律的密切关系,提出了桥本甲状腺炎当从肝、脾、肾三脏论治的观点,认为桥本甲状腺炎的治疗应以调肝补脾益肾为基本大法,以期为该病的中医诊治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张亚;董健栋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吴鞠通对仲景养阴法的运用与发展

    仲景不仅善于温阳,亦善于养阴.吴鞠通师承仲景,运用并发展了养阴法,其创制的多首滋养阴液及祛邪存津的著名方剂,为养阴存津治法的理论建立和临床应用奠定了基础.文章从清热育阴、泄热存阴、泻火滋阴、酸甘化阴、通阳益阴等方面具体论述了吴鞠通对仲养阴法的运用与发展.

    作者:赖明生;杨禅中;陈润东;杨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郑钦安《君相二火解》之我见

    清代名医郑钦安从学于川中宿儒兼名医刘止唐,医术脱胎于《内经》、《伤寒》.其人聪慧早成,传世之作有《医理真传》、《医法圆通》、《伤寒恒论》三部,传唱于今,遗泽于后人.郑氏一生所学尽在阴、阳、水、火四字,精纯无比,尤善用姜附温助元阳,破除阴霾,挽将倾于既倒,拯陈疴于须臾,诚乃中国医学史上承先启后之大家.本文着重探讨《医理真传》中《君相二火解》的理论,阐述对君火的理解和对相火、真火与郑氏不同的见解.

    作者:叶晓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2003-2006年厦门市中医院住院患者死因分析

    目的 通过对我厦门市中医院住院患者死亡原因的分析,以明暸本地威胁人们健康和生命的主要疾病,提示医疗部门和医务工作者今后的主要任务.方法 对我院2003-2006年住院患者426例死亡病例的原因顺位、构成以及性别、年龄等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肝恶性肿瘤、创伤性颅脑损伤、脑血管意外、慢性乙型病毒性肝炎及肺恶性肿瘤占住院死亡病因的前五位.结论 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及加强遵守交通法规的宣传,强调安全生产,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和饮食习惯,倡导全民健身运动,政府各相关部门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合理配置人、财、物等资源,以降低病死率.

    作者:叶丰艳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带状疱疹的中医药治疗进展

    中医学认为,带状疱疹是由于情志内伤,肝失条达,损伤脾气,脾失健运,饮食失调,导致肝脾不和,气滞湿郁,化热化火循经外发,湿热毒火外伤于肌肤而致[1].初起多为湿热困阻于肌肤;中期为湿毒火盛,灼伤肌肤;晚期为火热伤阴,经络阻滞,余毒未尽.故在治疗上应根据发病的不同时期辨证论治,同时结合疱疹发病的特点及患者个体因素综合考虑.近年来中医对带状疱疹的治疗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并取得了较大的进展,现对其综述如下.

    作者:陈慧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充血性心力衰竭的中医治疗进展

    1概述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目前虽有许多关于CHF的定义,但仅部分强调了该综合征的复杂特征.心衰的诊断主要依据病史、体格检查和适当的实验室检查及对纠正心衰的功能等而作出.心衰作为一个综合征,应包括下面一些特征:(1)心衰症状,出现典型的气短或乏力(无论活动或休息状态).(2)踝部水肿和休息状态下心功能异常(主要依据超声心动图).

    作者:邹冲;司晓晨;朱文静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腰背肌功能与慢性腰痛的康复治疗概况

    慢性腰痛是临床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复杂,但终都会造成腰肌损伤,肌肉功能的下降.腰背肌功能下降导致肌肉活动能力下降,进-步导致肌肉的废用性萎缩,肌力下降.而肌肉废用萎缩所致的变化可导致腰背痛症状的进一步加重,使得活动更加减少,以致成为恶性循环[1].故在慢性腰痛治疗中,腰背肌肌肉功能的康复训练是很关键的.

    作者:吕俊玲;林志苇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芦荟在皮肤科临床的应用

    芦荟(Aloe yea)是多年生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目百合科中的一个属,其种类繁多,有500余种,按用途可分为药用芦荟、食用芦荟和观赏芦荟.药用芦荟主要有库拉索芦荟、好望角芦荟、木立芦荟、中国芦荟及皂草芦荟等.芦荟药用历史悠久,早记载见于古埃及的《耶比鲁斯·巴比路斯》,我国早的芦荟药用记载于唐代的《本草拾遗》.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对芦荟的药性、药理等均有详细记载.1953年后历版中国药典对芦荟都有收载.本文根据芦荟的主要药理作用,结合皮肤病的发病机理,对芦荟在皮肤科的临床应用简述如下.

    作者:杨顶权;白彦萍;吴荣国;邱显荣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对炙甘草汤方证及煎服法的思考

    仲景名方炙甘草汤为滋阴补血、通阳复脉之剂,凡因伤寒,汗、吐、下或大失血后,血气虚损所引起的脉结或代、心动心悸,或虚劳肺痿咳嗽、血气两亏者,皆可用之.联系现代医学,对于各种急性外感热病引起的病毒性心肌炎之心律失常、心慌心跳,效果满意;而对高血压、冠心病、风心病、肺心病等伴发的心律失常,则疗效不佳.在煎服方法上,原方要求用水酒共15升,煮取3升,现可以黄酒代用清酒,水酒同煎,能将溶于酒的有效成份浸出,有利于提高疗效.

    作者:周平安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刘沈林医案研读

    刘沈林教授一贯重视对医案的学习和研究,自己也非常注重对医案的书写,其医案理法方药,丝丝入扣,法度森然,具有很高的学术研究价值.本文将笔者从师三年来侍诊所记录的部分医案予以整理,以图体现刘教授的辨证论治心法.1胃脘痛案一薛某,男,40岁,2004年4月6日初诊.胃脘烧灼,疼痛痞胀,无泛酸、口苦,舌苔白腻质偏红,脉细.姑拟化湿醒脾,佐以养阴和胃法.

    作者:商洪涛;刘沈林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拓宽中医药专业学生就业途径的建议

    因为扩招,中医药专业的毕业生近几年急剧增长,各高校和政府高度重视就业难问题并相继出台了系列的政策和措施.笔者试图通过对这些政策的理解,提出拓宽中医药专业学生就业的途径和方法,进一步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

    作者:李渊;吴至凤;吴盛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中医药院校本科毕业论文质量监控保障体系初探

    在教育部本科教育水平评估后,我校根据以评促建的精神对本科毕业论文质量保障体系的升级建设进行了调研和论证,借鉴各综合性大学和西医院校广泛采用的论文盲检方法,对中医药院校如何在新形势下利用毕业论文提升大学生科研素质,为中医药本科教学管理水平提高进行了有益探索.

    作者:刘隽;徐茵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高校兼职班主任的工作体会

    高校兼职班主任一般由专业教师担任,专业教师缺乏做学生思想政治工作的系统训练,开展工作有一定的难度.本文在总结自身工作经验的基础上,从加强兼职班主任自身建设、加强班风建设和做好学生导师三个方面阐述了兼职班主任的工的工作重点和具体方法.强调兼职班主任要努力塑造自身人格魅力和学识魅力,并在生活、学习、做人等诸多方面给学生个人及班级提供帮助与指导.

    作者:张秋云;张瑞新;王欣苗;季巍巍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光绪皇帝与御医(下)

    清朝的光绪皇帝自幼禀赋虚弱,经常生病.成年后,患有遗精、肠胃病、神经官能症等多种慢性疾病,其中遗精病为严重,并由此引发其他疾病.于是始召天下名医来京诊治.至光绪三十四年春天,病情加剧,复召天下御医诊治.本文即重点介绍了此一段的治疗经过.由于光绪皇帝久病知医,能自拟药方,故对其自恃知医,于御医处方的擅加改动及拒绝服用等情形,亦做了介绍.并连类而及,文中对清朝御医的含义,及其对光绪皇帝的治疗水平也一并进行了评价.

    作者:梁峻 刊期: 2007年第12期

  • 栽培、进口和短缺中药材质量问题现状

    中药材的质量关系到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关系到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近年来,伴随着栽培中药材和进口中药材的大量涌入国内市场,一些药材异地栽培后性状变异较大,一些进口中药材基源不清、真伪难辨或产地加工方法不详,使短缺中药材质量下降,伪劣品增多.这些问题的存在,造成中药材市场的新的混乱,如不予以重视,认真研究解决,将会影响到中医治疗的效果,破坏中医生存的条件,严重威胁人民用药的安全有效.

    作者:张继 刊期: 2007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