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观察以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急性胰腺炎的疗效.方法 对66例急性胰腺炎患者分为两组进行治疗:对照组以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在西医常规基础上结合中药辨证施治.以自拟方疏肝行气、解热泻毒、活血化瘀法治疗.疗程均为10天.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测指标等改善时间亦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胰腺炎疗效显著.
作者:程红杰;孙志新;李丽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2型糖尿病高甘油三酯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0例患者随机分为2组,在血糖达标的情况下,对照组(30例)在饮食、运动调节的基础上,予吉非罗齐降脂,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活血化瘀通络中药,疗程均为6周.治疗前后用酶法测定甘油三酯(TG).结果 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各项指标均下降显著(P<0.05),治疗组较对照组甘油三酯下降显著(P<0.05).结论 中西医结合治疗能有效降低甘油三酯.
作者:苗桂珍;王燕杰;曹柏龙;朱学敏;王立强;缪娟;李春桂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下肢静脉曲张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23例下肢静脉曲张患者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2个月.观察治疗前后血流变、血脂及主要症状、体征的变化.结果 血府逐瘀胶囊对下肢静脉曲张患者有较好的疗效,治疗前后的血流变、血脂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P<0.01).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可以有效改善静脉曲张患者的下肢血液灌注与回流.
作者:丁为国;姚庆萍;王颖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药内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的疗效.方法 治疗组31例予自拟中药经验方口服,同时以自拟中药灌肠方保留灌肠,对照组31例予柳氮磺吡啶口服,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有效率为96.7%,对照组有效率为74.2%,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在肠黏膜局部充血、水肿、溃疡方面的改善均优于对照组(P<0.01);治疗组1年内复发率为6.5%,对照组1年内复发率为41.9%,两组远期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中药口服配合灌肠治疗湿热型溃疡性结肠炎具有良好的疗效.
作者:张淑伶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中药熏蒸治疗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4例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常规应用扩血管药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用自拟温经复脉汤熏蒸治疗,两个月后对两组的疗效、血管超卢检查及症状积分进行评价.结果 治疗组在临床疗效、血管管腔直径、内膜厚度、斑块大小的改善及症状积分等方面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中药熏蒸治疗能明显提高Ⅱ期闭塞性动脉硬化症的临床疗效,在非手术治疗方面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吴玉泉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白拟通督益颈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91例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予口服盐酸氟桂利嗪10mg,每日1次;治疗组口服自拟通督益颈汤治疗,每日2次.均以21天为1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7.8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5.56%,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 运用通督益颈汤治疗椎动脉型颈椎病的气滞血瘀证,临床疗效显著.
作者:李长聪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中医治疗便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80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用济川煎加减方,对照组40例用酚酞片、甲氧氯普胺,3周后评价临床疗效.结果 中医治疗组总有效率90%,对照组总有效率80%,两组比较,P<0.05.结论 济川煎加减方治疗肾阳虚型便秘具有较好的疗效.
作者:范钦平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加减温脾汤对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治疗效果.方法 将60例维持性血液透析合并慢性功能性便秘的患者随机分为2组,各30例.治疗组口服我院自制加减温脾汤蜜丸(大黄、人参、附子、干姜、甘草、黄芪、肉苁蓉、枳实、白术),对照组中成药六味安消胶囊治疗,两组均以30天为1个疗程,连续治疗两个疗程.用药期间主要观察:①治疗前后大便情况积分.②治疗前后主要伴随症状积分.③两组治疗前后干体重(w)、血清白蛋白(Alb)、血清前白蛋白(pre-A)、血清胆固醇(CHOL)指标.④不良反应.结果 总有效率治疗组与对照组分别为100.%、86.7%,两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治疗组治疗后大便情况积分和主要伴随症状积分较治疗前有明显降低(P<0.01),Alb、pre-A、CHOL明显升高(P<n01),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性差异(P<0.05,P<0.01).结论 在充分透析的同时,口服加减温脾汤治疗MHD患者合并慢性功能性便秘疗效显著.
作者:孔令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在临床中血府逐瘀胶囊治疗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闭经的疗效.方法 选择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月经中断达6个月以上(用药前月经规律)的女性精神病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血府逐瘀胶囊治疗与人工周期治疗,连续观察3个月.结果 两组治疗均取得较好疗效,经X2检验两组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血府逐瘀胶囊对于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药源性闭经疗效肯定.与人工周期治疗效果相当,但由于血府逐瘀胶囊的副作用较少,且对于精神症状亦有治疗作用,故能增强患者服药的依从性,减少疾病的复发,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毛稚霞;张京华;程娟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习惯性便秘是一种独立的病证,尤其以住校女生为多见.我们总结了一套自我按摩调治习惯性便秘的手法,利用课间操时间教给有便秘的同学,通过2年的观察,疗效显著.
作者:田玉玲;丁田机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张仲景的阴阳自和观与<黄帝内经>及道家的养生理论的阴阳自和应该是一源同出,但它是疾病状态下的阴阳自和,具有医学的特质,其外延也应限制在医学范畴内.在<伤寒论>中,张仲景把疾病发生分为阴阳,阴病与阳病各有其特定的性、态、势、度,阴阳自和是阴性与阳性疾病向生理状态的回复,阴病与阳病都有其各自的自和方式,即使经过一定程度的逆治,机体也有恢复的可能.正确理解阴阳自和更有利于医疗实践.
作者:贾万国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傅汝林是贵阳中医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第三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指导老师,曾任全国中医内科学会委员,全国中医血液学会委员.
作者:吴晓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李佩文教授从事肿瘤病的防治工作40年,对恶性肿瘤的中西医治疗积累了大量宝贵的经验.李教授治疗肝癌,根据不同患者的临床表现,在辨证方面大致分为脾虚、气滞、血瘀等证型,在论治方面提出祛湿勿忘益气健脾、疏肝理气酌养胃气、活血化瘀中病即止等原则,并非常重视超前镇痛,防患于未然.
作者:许轶琛;朱世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正常人和颈椎病患者颈椎后伸和前屈肌群相对峰力矩(PT/BW)的特征以及推拿对其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试验分颈椎病组(52例)和正常对照组(48例),每组按性别、年龄相匹配分青年、中年和老年三个亚组.推拿治疗10次,运用等速肌力测试仪分别在90°/s和150°/s两种角速度对推拿治疗前、第一次推拿后即刻及第10次推拿以后进行PT/BW值评定.结果 正常青中老年三组等速运动前屈和后伸PT/BW有增龄性降低的趋势(P>0.05),颈椎病青年组的前屈和后伸PT/BW和中老年组后伸PT/BW均较同年龄正常组降低(P<0.05),经推拿治疗,青年组在第一次治疗即刻后伸PT/BW和10次后前屈和后伸PT/BW以及中老年组10次治疗后的后伸PT/BW比治疗前增大(P<0.05).结论 正常人颈部肌群肌力存在增龄性减弱,颈椎病青中老年患者颈前屈和后伸肌群均存在不同程度的肌力降低,推拿可以改善颈椎病患者颈部肌群肌力.
作者:王艳国;严隽陶;房敏;朱燕;孙武权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探讨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的关系.方法 将冠心病组58例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患者通过中医辨证分为血瘀证组与非血瘀证组,73例非冠心病对象(门诊体检者)做为对照组.进行颈动脉超声检查和中医证候评价.结果 冠心病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占91.4%,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占74.1%:对照组颈动脉内中膜增厚占71.2%,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是49.3%.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冠心病血瘀证患者中92.5%有内中膜增厚,90.0%被发现有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非血瘀证组内中膜增厚占88.9%,粥样硬化斑块发生率占38.9%.两组比较有明显差异(P<0.01).二元定序变量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Speannan等级相关系数为0.5柏,P=0.000,P<0.01,即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与血瘀证显著相关.结论 冠心病血瘀证与颈动脉粥样硬化有一定关系,颈动脉超声检查有可能成为诊断冠心病血瘀证的依据之一.尽早在中医临床上干预治疗血瘀证,可能有助于稳定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减少急性事件发生.
作者:邢亚楠;田金洲;时晶;王晓菲;许永杰;倪敬年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观察调肝颗粒剂对大鼠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的预防作用.方法 将90只大鼠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调肝颗粒大、中、小三个剂量组(即观察组)和甘利欣对照组.观察组分别灌服调肝颗粒剂3g/kg、1.5g/kg、0.75g/kg,每日1次,对照组每日灌服甘利欣0.5mg/kg,每日1次.给药3天后,用CCL4肝损伤法建立大鼠慢性肝损伤模型.连续用药45天后测定血清AST、ALT、ALB、GL0含量,并于光镜及电镜下观察肝组织病理状况,计算光镜下的肝损伤指数.结果 用药预防后:观察组AST、ALT含量比模型组均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6);与甘利欣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光镜下观察,观察组的肝损伤指数均明显低于模型组(P=0.000),与甘利欣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电镜下的观察肝细胞超微结构,观察组胞浆内线粒体、粗面内质网轻度肿胀,或可见嵴断裂现象,比模型组肝细胞损伤程度有所减轻,其减轻的程度与甘利欣对照组相近.结论 调肝颗粒剂能降低CCL4慢性肝损伤模型大鼠血清AST、ALT含量,对肝功能有保护作用,并能改善模型模型大鼠肝组织损伤的病理状况.
作者:张秋云;丁相海;刘绍能;章红英;钱英;黄娟;高连印;付修文;杜宇琼;谭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天王补心丹出自<摄生秘剖>,为一经典名方,由生地黄、五味子、当归、天门冬、麦门冬、柏子仁、酸枣仁、党参、玄参、丹参、茯苓、远志、桔梗等组成,具有滋阴清热、养血安神的作用.原书谓其能治疗心血不足、心神不宁、津液枯、健忘怔忡、大便不利、口舌生疮等症.该方组方精当,功效卓著.近年来,临床使用范围逐渐扩大,现简述如下.
作者:周志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糖尿病和高血压并存是临床常见的现象.据调查,发达国家的糖尿病患者群约有30%~50%合并高血压,我国糖尿病患者群高血压的患病率为55.4%.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临床预后明显恶化,心脑血管疾病、糖尿病肾病、糖尿病眼底病变发生率明显增加.
作者:潘明政;潘宝键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目的 了解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ADR)的发生情况及相关因素,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方法 检索中国医院知识仓库CHKD期刊全文库2002~2007年收载的期刊杂志,对其中43例与脉络宁注射液不良反应有关的文献报道进行分类统计及分析.结果 在所有43例不良反应中,主要的为过敏,共加例,占46.51%.结论 提倡在合理使用中药注射剂的同时,应加强用药监测.
作者:常晓红;于玥 刊期: 2008年第06期
肠易激综合征(IBS)属于胃肠功能紊乱性疾病,是一组包括腹痛胀、排便习惯和大便性状异常、黏液便等持续存在或间歇发作,而又缺乏形态学和生化学异常改变的症候群,又称为肠功能紊乱、过敏性结肠炎、痉挛性结肠炎.IBS分腹泻型和便秘型,本篇讨论的是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辨证治疗.
作者:刘香红;周玉兰;王尚杰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中老年前列腺疾病除排尿异常外,常见睾丸胀痛、少腹钝痛、会阴坠痛、腰尻酸痛等表现.临床根据异病同治原则,按疝气论治效果良好,简介如下.
作者:赵学勤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学习观是人们对学习的看法,创新性学习观则是一种高层次、更具价值的学习观念,它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使学生主动学习、创新学习.在知识经济迅速发展的今天,高校应采取多种思想教育途径培养学生的创新学习观,使学生学会学习.本文从高校开展创新性学习观培养的必要性着手,提出了创新性学习观培养的思想教育原则和途径.
作者:方熙茹;张勇 刊期: 2008年第06期
笔者与已故中医界著名妇科专家刘奉五先生,未曾谋面而敬仰日久.于26年中医妇科临证之间,常闻诸前辈对先生之为人、做事、行医赞誉有加,闲余拜读<刘奉五妇科经验>一书,从中体会先生中医理论之深厚、关爱患者之诚心、炉火纯青之医技,有感而发;特别是对于刘先生辨证治疗妇科常见病、疑难病如习惯性流产、闭经、黄褐斑、盆腔炎等的临床经验,略有领悟,简要述之,窃愿以飨读者.
作者:许昕 刊期: 2008年第06期
医院药学是指研究医院的药品供应、药学技术、药事管理和临床用药的一门科学;是以药剂学为中心展开的药事管理和药学技术工作,以临床医师和病人为服务对象.
作者:傅仕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
于2008年3月赴美进行培训学习期间,通过实地参观考察了美国的社区医院、药学院以及与药学相关的政府和行业学会,初步了解了美国临床药师管理制度和管理模式;美国临床药师的职责、绩效评估与再注册制度;美国高等院校临床药学课程设置等.希望读者通过此文能对美国临床药师制度有所认识,对中医机构的临床药师工作起到推动作用.
作者:祝静 刊期: 2008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