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院在心血管内科、神经内科、血液内分泌内科、骨手外科、优质病房进行了模式病房的试点工作,实行了护士长5次查房,经过1年的尝试,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作者:章萍;刘珊珊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们通过对护理职业损伤的分析,提出防范措施,对护理人员的身体健康有着积极的意义.1.对象调查对象为工作时间0-20年的在职护士.共有89名,其中主管护士7名、护师25名、护士43名、间习护士14名.
作者:刘玉英;梁秀芳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输血是临床的抢救及治疗措施之一.目前国内外普遍使用的一次性输血器,莫菲氏滴管(以下称滴管)内血液平面的位置(即滴管液面位置)在操作常规上未作详尽的规定[1],临床一般将其调至滴管总高度的1/3-2/3之间(以下称1/3、2/3液面).按滴管总高度8cm计算,1/3与2/3液面间其血滴的滴落高度相差一倍;前者血滴的滴落高度为5.3cm,后者为2.7cm;根据重力加速度原理及血液特性,前者血滴受到的冲击及与滤网的摩擦较后者可增大数倍,并势必产生不必要的红细胞损失.本研究的目的是通过1/3及2/3两个典型液面的模拟与对比实验,提出滴管内液面的首选位置,以减少临床输血不必要的成份损失,提高输血的质量.
作者:果海青;梁安珍;李莲芬;关旭明;边红放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微生物以多种形态大量存在于自然界及各种环境中,它们有的有益于人类,有的无害,但部分病源微生物是有害的,能使人致病,造成对生命威胁,在医院环境中容易发生感染是造成院内感染的因素.由于部分病人是带菌的感染源且有隐性感染或带菌者,如果工作人员在操作时不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及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极易引起交叉感染及传染病的传播.院内感染的传播图:
作者:单国惠;王银丽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慢性肝病是影响移植肾长期存活的重要因素之一.近年来,随着各种检测手段的不断完善,国内外许多学者对肾移植供受者乙型肝炎病毒(HBV)、丙型肝炎病毒(HCV)感染、预后、护理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本文就肾移植受者肝炎病毒感染的现状,对肝脏功能、肾功能恢复的影响、临床症状、治疗及预后、护理进行综述.
作者:叶桂荣;于立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目前,随着围产期保健的开展,孕妇的心理监护愈来愈被重视.妇女在怀孕期间,由于躯体因素和社会心理因素的作用,致使发生状态各异、程度不等的心理变化,这些心理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孕妇的身心健康,有的甚至造成分娩障碍,不利于产后的康复,更为重要的是直接关系到胎儿的生长发育以至今后的健康[1].因此,孕妇的心理改变对孕妇及胎儿健康有十分重要的影响.本文通过抽样调查的方法,研究分析孕妇的心理状态,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张缨;周杏仙;潘珠漆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足踝外伤后局部肿胀是临床常见体征,不仅增加患者的痛苦、不适,还增加了患者的心理负担.严重的局部肿胀致使手术延期,错过佳手术时机.自1996年8月至1997年4月,我们应用止血带间歇加压治疗足踝外伤后局部肿胀,收到了比较满意的效果.
作者:李玉玲;李景慧;刘云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白内障摘除术是眼科常见手术,该手术术前需要充分散大瞳孔,并能够于术中保持足够大的瞳孔状态,以利于白内障的摘除.以往多使用阿托品眼液、眼膏或新福林眼液等散瞳剂.自1993年以来,我们医院眼科使用日本产0.5%Mydrin-P散瞳点眼剂,对白内障摘除手术患者进行术前散瞳,收到较好的效果,是一种理想的白内障术前散瞳点眼剂.它既有松弛瞳孔括约肌的作用,又有兴奋瞳孔开大肌的功能,可以充分开大瞳孔,同时,它又是一种短效散瞳剂,不会象使用阿托品眼液那样,瞳孔长时间处于散大状态,不利于人工晶体植入后的缩瞳及瞳孔活动.临床应用证明:0.5%Mydrin-P散瞳点眼剂具有疗效快,散瞳作用可靠,使用方便易行且无明显副作用等特点,是眼科白内障摘除术前散瞳的理想药物.
作者:刘芝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4年至1996年7月,我病区根据名老中医郑新主任医师的经验,研制生产的肾衰灵灌肠液,采用点滴保留灌肠法治疗慢性肾功能衰竭疾病.
作者:李卫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天普洛欣(注射用尿激酶)是一种溶血栓药,它能激活体内纤维蛋白溶酶原转为纤溶酶,从而水解纤维蛋白使血栓溶解.1997年4月至1997年9月我院使用天普洛欣静脉溶栓治疗急性脑梗塞病人10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我们对临床护理进行了总结,现介绍如下.
作者:卢洪敏 刊期: 1998年第05期
血液透析是将尿毒症患者的血液经过透析器等装置清除某些代谢产物及内外毒素的一种体外血循环.当血液引出体外与异物表面接触(如动、静脉导管及透析器)而触发内外凝血系统发生凝血.护士在透析过程中,正确选择使用透析器及抗凝剂,密切观察透析过程中血液运行情况,观察患者贫血改善情况,正确做好透析器的复用工作,及时发现避免透析器凝血是很重要的.现将我院血透室540例次透析中所发生部分凝血的临床观察及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李峨嵋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院于1995年1月至1996年底用高剂量率近距离遥控铱192后装机治疗宫颈癌患者160例.通过对病情严密观察,精心治疗,及时对症处理,无1例患者出现不良反应,都达到了满意的效果.
作者:梁新纪;姜淑文;孟德春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威利FORCE GSU氩气刀是近两年在美国开始应用的新一代高频电刀,其原理是利用高频电刀提供的高频、高压电流,再利用氩气的特性制成.它具有氩气覆盖的高频电切割,氩气增强的高频电凝血和氩气电弧束喷射凝血功能.氩气刀有损伤小、止血性能好、安全、并发症少等特点[1].它已广泛应用于颌面外科手术中.我院自1994年起运用威利FORCE GSU氩气刀对108例颌面部肿瘤病人作肿瘤切除术,取得满意效果.现将氩气刀在颌面外科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配合作如下介绍.
作者:彭莲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开胸手术的创伤和麻醉对呼吸和循环系统影响较大,尤其是老年病人表现更明显,故手术后更易发生心血管并发症.手术后病情的观察和得力的护理措施,是抢救病人成功必不可少的条件,对治疗的配合和健康的恢复十分重要.现对我科1994年以来15例胸部手术后心血管并发症的护理进行了回顾性的总结.
作者:杨丽;朱志红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对尿毒症伴大量腹水的患者,应用血液透析(HD)技术进行腹水浓缩回输,可于短时间内解除或减轻胸腹部压迫症状,缓解心脏负担,而且将腹水中的大量蛋白质经过浓缩再输入血液或腹腔,提高了血浆胶体渗透压,利于水肿的减轻,对浆膜腔积液包括腹水的再形成有防治作用,另外,可大大减少患者对外源性蛋白质的需求,避免过敏反应,节省费用.从1993年1月至1995年2月,本院应用3种透析方式对16例尿毒症行腹水回输,共56次,效果满意.
作者:柴彩云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7年10月,应香港护士训练及教育基金会的邀请,在香港进行了为期15天的参观学习,先后参观了香港16家公立医院,这是香港回归祖国后接待的首批内地护理人员,时间虽短,受益非浅,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耳闻目睹了香港医学的发展和护理现状,现将情况介绍如下.
作者:孙爱芹;李培霞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以Orem自理理论为指导,探讨慢性肾病病人经卫生宣教后能否自己记录出入量及不同性别,不同文化程度病人记录的差异性.2个月选取70例病例完成400例次记录.入选病人接受护士的统一指导与宣教,然后护士与病人同时记录病人每日出入量.结果显示不同性别病人记录无差异性,而不同文化程度病人记录有差异性.同时病人的自理能力及病情的自我观察能力得到了培养与提高.
作者:李文华;刘红;周紫娟;黄宝延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大面积烧伤病人手术范围广,创伤重,出血多,补液量大;与此同时由于皮肤的大面积受损,可供输液的静脉数量少、条件差,因而建立有效可靠的静脉通道,是烧伤手术护理工作中的难点之一.本文采用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对其在154例大面积烧伤手术输液中的效果和作用进行了系统观察.结果表明,套管针静脉穿刺置管简便、易行、安全、可靠,对烧伤手术患者具有多方面的益处,是一项值得推广的好方法.
作者:吴亚雪 刊期: 1998年第05期
在重症心脏病(包括先天性心脏病和后天性心脏病)患者术后,因各种原因均合并不同程度的心和/或肺功能不全,因此,在吸痰时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血氧饱和度(SaO2)下降.我科自1996年12月至1997年7月间,对13例重症心脏病术后呼吸机辅助呼吸过程中,应用2%利多卡因注射液在吸痰前行气管导管内注射,对维持SaO2收到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显茹;杨冬梅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本文对32例维持性血透病人自1995年1月至12月透析间期体重增加进行观察.把这些病人按体重增加7.5%为界线分为两组进行比较.结果表明:(1)透析时间长的病人比透析时间短的病人体重增加更多.(2)年龄轻的病人比年龄较大的病人体重增加更多.(3)病人对透析知识的了解和限水性的认识也影响透析间期体重的增加.(4)患者的教育程度、收入水平、健康能力等对透析间期体重增加没有显著关系.(5)体重增加少的组血红蛋白水平明显高于体重增加多的组.作者认为,医护人员对病人的宣教及透析指导应考虑每个病人的个体化.帮助病人提高对限水的顺从性,同时争取家庭与社会的配合与支持,以提高终末期肾病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王咏梅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目前,化疗仍是治疗恶性肿瘤的重要措施之一.临床应用的化疗药物毒副作用较大,对血管都有较强的刺激性.药液一旦渗漏于皮下如不及时正确地进行处理,将会造成不良后果,给患者带来很大痛苦.本文将2例护理中失误的教训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王珊珍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留置针的临床应用日趋广泛,由于肝素在体内、外均有抗凝作用,故临床中常规使用不同浓度的稀释肝素液封管,对肝素过敏现象罕见,对稀释肝素液封管引起的过敏病例尚未见报道,现报告1例.
作者:黄文霞;朱明霞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灌肠技术广泛地应用于解除病人便秘及手术、分娩、肠镜检查、摄片前肠道准备,也用于行肠道灌药降温和治疗肠道局部疾病等.但是,目前各大医院应用的灌肠筒(传统式灌肠器)由于材质和结构都存在着缺点和弊病,已不能适应临床的需要,故设计研制了多功能一次性洗肠器,经大连市中心医院、大连市第三人民医院、解放军210医院临床应用5000支,效果非常满意,1997年获大连市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现介绍如下.
作者:刘淑军;蔡锦华;杨寅璋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病例介绍例1:患者,男性,24岁,工人.因交通事故致肝破裂,A型血.由于血源紧张,动员义务献血,本厂另一工人献300ml同型血,经交叉配血无凝集,30分钟后输入病人,病人有青霉素过敏史,输血后仅5分钟,病人即烦躁、呼吸困难,呼吸频率达40次/分,继之紫绀、四肢厥冷,立即停止输血,静脉注射0.1%肾上腺素1ml及地塞米松20mg,人工呼吸不能纠正缺氧,气管插管见喉头水肿及痉挛,插管困难,病人大汗淋漓,脉搏细速,血压9/4kPa,一边人工呼吸,一边气管切开,安装呼吸机辅助呼吸,病情有所好转,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ml,输右旋糖苷500ml,并应用升压药,90分钟后病情稳定,脱离呼吸机.病人虽有青霉素过敏史,但过敏性休克发作前尚未应用任何抗生素,核对血型及交叉无误.追诉供血者方知本人因扁桃体炎每日肌注2次80万u青霉素.
作者:徐香兰 刊期: 1998年第05期
1995年5月至1996年2月间,我院门诊注射室由过去用生理盐水配制青霉素皮试改用0.2%利多卡因溶液配制(以下称利多卡因试验),共完成1万例.现观察局部红肿、假阳性为2%,比生理盐水皮试(以下称生理盐水试验)假阳性率4.5%[1],下降50%,且在1万例利多卡因阴性中,无1例发生过敏反应,证实了其准确性、可靠性.同时减轻了疼痛,效果满意,现介绍如下.
作者:黄小梅 刊期: 1998年第05期
青霉素及盐水瓶启盖器,自从问世以来,对护理人员减轻劳动强度及操作规范起到了很好的推动作用.但在临床使用中往往按照说明书生搬硬套,这样做比较费力,据本人临床几年来的观察及使用,有一种方法认为既快又省力,实用性强,愿供同行一试.
作者:张彩凤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科自1992年10月至1996年10月共收治急性重症胰腺炎35例,其中31例经营养支持疗法,取得明显的效果.
作者:芮红霞;高天贶;付华 刊期: 1998年第05期
作者:戴默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我院采用2%利凡诺+蓝油羟包扎治疗浅Ⅱ度烧伤病人15例,取得了临床的满意成果.1.临床资料:本组病例16例,男8例,女8例,小3岁,大的79岁.2.用物准备:75%酒精、2%利凡诺+蓝油羟,消毒注射器及针头,换药碗2只,无菌钳2把,弯盘1只,无菌纱布及绷带数块,棉球消毒若干个.
作者:华燕君 刊期: 1998年第05期
护理工作平凡而辛苦,无论白天黑夜,年节假日护士都要守在病人身边,稍有疏忽就可能出现差错,针对我院30例差错原因进行分析,总结如下.
作者:王心 刊期: 1998年第05期
笔者将十几年的护理工作中应用甘露醇的体会介绍如下.1.20%甘露醇是高渗溶液,常温下亦会出现结晶,应用之前要用盐水(不超过80℃)使其溶解,有时由于室温过低,静脉点滴过程中会再次出现结晶,因此要加强巡视,发现结晶及时更换,以防影响治疗.
作者:邓延华;周玉彬 刊期: 199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