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对建立护理工作顾客满意度综合评价体系的意义、程序和内容进行了探讨,以期为制订护理质量管理对策提供依据.
作者:吴秀云;李秀艳;刘光秀;胡善菊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我院在整体护理的基础上,开展了星级护理,近期又推出了以个人命名的护理组,体现对肿瘤病人的人性化、人文化关怀,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毛美琪;毛燕棠;江敏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手部间隔综合征是手部严重挤压伤后的常见并发症,静脉输液所致者罕见.我院收治3例现总结报告如下.
作者:王燕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昏迷状态时,咳嗽及吞咽反射减弱或消失,口腔、呼吸道分泌物及呕吐物极易流入气管内,造成痰液堵塞而致窒息,加重缺氧而危及病人生命.
作者:林飞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脂肪乳剂是以精制大豆油为原料,经精制卵磷脂乳化而制成的,可经外周静脉注射提供热量,并能提供必需的脂肪酸,广泛地用于手术前、术后和多种疾病的静脉营养剂,其临床副作用主要是出现静脉炎、血管痛、静脉栓塞等症状,特别是老年人易出现静脉炎、静脉栓塞,甚至皮肤坏死,这可能与老年患者皮肤、血管、感觉系统的一系列退行性改变有关.我们用50%硫酸镁常规湿敷预防浅静脉留置输注脂肪乳剂引起静脉炎的护理体会,现介绍如下.
作者:项建霞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为了满足现代血气分析和临床大量标本采集的要求,我们应用非钠抗凝剂自行制作一次性采血器,于1998~2003年应用临床万余支证明,自制抗凝采血器不但起到了血气分析标本抗凝的作用,又避免了肝素钠抗凝剂由于浓度稀释对钾、钠、氯浓度的影响,同时降低患者的成本,取得满意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高沛;张宁;刘丽华;曹东华;游枫;顾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化疗是治疗恶性肿瘤的主要手段之一,由于化疗药物大多对血管刺激较强,加之反复多次静脉穿刺造成机械刺激,易造成给药静脉和邻近组织的发红、肿胀、疼痛、血管变硬,甚至机化、阻塞,严重影响病人以后的静脉给药治疗[1].为了寻找更好地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的方法,解除病人对以后静脉给药治疗的顾虑,我科采用热敷加喜疗妥软膏治疗化疗性静脉炎,取得了较好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俊英;李虹;向秋芬;张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笔者对临床使用肝素液(62.5×103 U/L)与CLC2000型可来福接头进行静脉留置针封管的效果进行了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作者:刘晓莉;任梅影;朱学敏;袁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太田痣主要发生于面部,严重影响美容.以往用手术切除、药物腐蚀、CO2激光削磨等方法均不能彻底去除色素,且易遗留疤痕.1997年3月以来,我院对4 379例患者应用激光治疗太田痣既去除色素又不留疤痕,现将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作者:凌伟军;刘波;刘忠绪;刘春利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近年来,套管针输液在临床护理中逐渐引起重视,其大流速可达97 ml/min,能满足重危病人抢救及手术中需要快速补液的要求[1],使输液护理的效率大大提高.自2000年我院手术室开始,对需要取侧卧位和俯卧位及较大手术的仰卧位手术患者均采用套管针进行输液,收到良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倪水芹;陈竹梅;邹春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1993年5月~2003年4月我院共行直肠癌低位、超低位吻合术142例,术中均未行预防性结肠造口.采用灌肠辅助等积极保守治疗,较之禁食、胃肠减压、静脉营养支持等保守治疗,取得较好疗效,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张劭;李汉贤;黄韬;茹小玲;杨林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0年5月~2003年5月,我院开展在麻醉剂(异丙酚又叫得普利麻)作用下行内窥镜检查即无痛性胃肠镜检查[1],取得满意效果,受到病人的一致好评,其优点是患者在内镜检查过程中感觉无痛苦,提高了检查、治疗的质量,克服了以往患者对胃肠镜检查不能耐受,甚至被迫中止检查的被动状态.无痛性胃肠镜检查是否顺利进行,护士的配合起着关键作用,现将有关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王红春;刘秋香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结核是肾移植术后常见的感染性并发症之一,肾移植患者结核的发病率高于普通人群,可高达4.1%~11.8%[1~3],肾移植术后大量免疫抑制剂的使用,极大地降低了以T淋巴细胞为主的细胞免疫系统功能,为结核菌感染和潜伏性结核杆菌(休眠结核菌)的复燃提供了条件和机会[4].
作者:房秋燕;刘华;郑青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滋养细胞肿瘤是妇科常见的恶性肿瘤,多数发生于年轻妇女,化疗是其主要的治疗手段[1].由于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病人常伴有不同程度的毒副反应及组织脏器的损伤.我院对50例滋养细胞肿瘤病人进行了精心护理,现报告如下.
作者:洪凌;章鸣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2年1~12月,我院对269例扁桃体伴腺样体肥大或腺样体肥大病儿,均在静脉、吸入复合全麻插管麻醉下行扁桃体伴腺样体摘除术或腺样体刮除术,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张懿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精神病患者直立时血压下降,严重导致心脑缺血症状,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药物治疗依从性.这不仅关系到临床医生的药物选择,还波及护理工作者的整体护理效应.因此,对精神病患者服用抗精神病药物导致血压的变化、严重程度调查应是精神科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为此,我们对此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丽;马洪霞;孙秀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采用水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是在内镜直视下对食管狭窄处产生一种均匀的横向力,很少引起食管损伤,本文报告经内镜水囊扩张治疗食管狭窄42例,其结果比其他方法更安全、有效,现报告如下.
作者:侯秀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膝关节是结构复杂的关节,对运动功能要求较高.人工膝关节置换手术后要求达到负重、伸屈、外展及旋转稳定性好[1].1998年1月~2002年4月我院采用由捷迈(Zimmer)公司提供的人工膝关节进行全膝表面置换术(TKA)10例,术后应用CPM康复治疗,临床疗效满意,现将手术、护理及康复治疗体会报告如下.
作者:康丽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随着生活节奏的提高,社会生活中紧张因素、应激因素增加,使人们精神心理压力增大,患神经症的人也呈上升趋势,使用氯硝安定注射液治疗神经症疗效显著,但在治疗中有一定副反应.
作者:胡慧芳;吴静娜;杜荣荣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头痛、呼吸困难和精神紊乱是晚期心力衰竭病人常见的3个主要症状,心脏病分会主张晚期心力衰竭病人的有效治疗方案为有效控制症状,延缓病情的发展进程,提供心理支持,改善生活质量.
作者:周锡芳;刘倩;丁玲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蕲蛇酶系从蕲蛇毒中提取的凝血酶样酶,用之可使血浆纤维蛋白原(Fg)含量下降,延长凝血酶时间,缩短优球蛋白溶解时间,抑制血小板聚集,从而阻止血栓形成.
作者:郑玲;史松丽;卓云香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本文对62例精神分裂症病人家属进行了心理状况及疾病相关知识了解程度的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作者:麻丽萍;赵月秋;端木欣荣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我们在静脉输液工作中采用不同的情感交流方式来正确引导患儿及家长的情感,使之配合治疗,提高效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冯英璞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科学有效的出院指导,能提高患者的自尊心和对生活的自信心.能帮助患者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人的生活方式,能降低复发率,减轻患者的家庭负担,给社会带来稳定.
作者:薛玉香;宋树元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血液透析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正得到越来越多基层医院的开展、应用.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随其存活时间的延长,营养状态可逐年恶化,并发症和死亡率高于原发病或透析本身所致死亡的发生率.
作者:薛如琴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为了有效控制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的血糖,同时又能提供结核病人所需的营养供给,治疗和控制疾病,促进病人康复,2002年1月~2003年1月,我科对30例糖尿病合并肺结核病人进行饮食护理:健康教育、给予高热量高蛋白饮食、定时监测血糖、测量体重等,使病人血糖控制稳定,满足了病人的营养需求,有效地治疗肺结核,缩短了住院时间.
作者:鄢秀英;郭月瑜;曾忠仪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笔者对2001年4月~2002年4月我院ICU收治的258例病人胃食管反流(GER)的原因及预防措施进行初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盛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儿童哮喘是目前儿科常见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自1994年全球哮喘防治的GINA方案实施以来,吸入治疗被证明是目前有效的治疗方法.但吸入治疗的效果与个体依从性及吸入方法是否正确密切相关,因此,吸入治疗过程中的系统临床宣教指导具有积极意义.为探讨系统临床宣教指导的作用,我们对650例哮喘儿童进行了对比性研究,现报告如下.
作者:车淑玉;曲政海;林荣军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2年对我院收治的867例急性脑卒中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了调查分析,现报告如下.
作者:李秀珍;贾俊荣;刘淑然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3年1~9月,我院对4例主动脉夹层患者行medtronic Talent(medtronic公司生产)支架释放系统植入带膜支架植入术.该介入治疗手术风险大,但导管介入手术创伤小,恢复快,疗效确切,现将护理介绍如下.
作者:薛晶;朱慧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0年10月~2003年4月,我院对100例妇科手术病人进行术前教育,指导妇科手术病人对硬膜外麻醉的认知,从而使病人能够正确理解麻醉特点及配合方法,缩短了麻醉穿刺时间,改善了麻醉效果,提高了手术台周转率[1].
作者:吴丹云;邱赛琴;陈妙钿;李绪惠;刘丽珠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2年1~6月我科对120例子宫次全切除手术病人进行观察,旨在通过调查自控镇痛泵(PCEA)所致尿潴留的同时,既有效的减少尿潴留的发生,又不增加尿路感染的发生率.
作者:林莉莉;徐鑫芬;朱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血管内介入溶栓术,目前是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主要方法之一,1996~2000年我院对11例急性脑梗死患者实施血管内介入溶栓治疗,并对其术中、术后的病情变化提出了一整套观察护理及康复措施,通过临床应用取得满意效果,现总结如下.
作者:王爱丽;梁莉;张贺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随着器官移植领域的不断发展,免疫抑制剂在移植器官的成活中取得了很大的成功.国际上继抗淋巴细胞球蛋白、鼠源性单克隆抗体应用于临床后,美国FDA2000年批准人源性单克隆抗体赛尼哌(Zenapax)应用于肾移植病人.
作者:董力;李辉;黄江燕;余奕辉;张绍珂;马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吸入性损伤已成为当前烧伤主要死亡原因之一,也是阻碍烧伤治愈率进一步提高的重要因素.1998年3月~2002年3月,我院对中重度呼吸道吸入性损伤的34例气管切开病人采用微量泵持续泵入湿化液及表皮细胞生长因子,临床效果良好.现报告如下.
作者:唐正坤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临床上采集血标本大多集中在晨间,与常规静脉输液治疗相隔时间较短.因此,为减少穿刺的疼痛及取血检验的恐惧心理,减轻护理工作量,探讨用静脉输液针代替一次性注射器采血.对30例住院病人,分别采用一次性输液针从手背浅静脉采血和用一次性注射器从肘静脉采血检测肝功、肾功、血脂、血糖各项指标,进行自身对照,并对所得结果进行分析,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作者:周秀新;李文香;李金娥;宋梅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在妇科盆腔手术的准备工作中,肠道清洁是重要一环.它能减少术中肠胀气,利于手术野的暴露;避免术中、术后排便.但少数病例由于灌肠不彻底,术中肠胀气而影响手术的顺利进行,或者在术中、术后回病房即导致病人排便,影响病人围手术期的清洁、舒适.就此,我们进行了多方面的原因分析与探讨,并提出了相应对策,现介绍如下.
作者:蔡小红;包银花;陈惠娟 刊期: 2003年第22期
为了改善患者夜间睡眠,调整患者不良生活节律,便于病房夜间管理,本院戒毒科静脉输液治疗常在晚间进行.由于吸毒者心理及躯体状况的特殊性,戒毒科静脉穿刺成为护理操作的重点和难点.其成功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治疗效果和护患关系,甚至可以动摇患者的戒毒决心,因此,必须引起高度重视.笔者对本院自愿戒毒所2002年5~12月入住的183例脱毒患者静脉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护理对策.
作者:杨苏萍;杨桂菊 刊期: 2003年第22期
1998~2002年我院共收治58例新生儿损伤病例,除却27例为各类产伤性损伤外,其余31例均由监护不当或操作处置不妥引起,占新生儿损伤原因的53.45%.
作者:祝学新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护理人员由于工作关系,离不开医疗锐器的使用,因此每天暴露于一定的危险因素中.如何使护士在工作中避免锐器损伤引起的职业性感染,加强护理人员防护意识,提高自我防护能力.为此对我院143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现将结果与分析报告如下.
作者:张静;杨顺秋;商艳霞 刊期: 2003年第22期
自1994年以来,我国艾滋病的流行已进入快速增长期.截至2001年底,全国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30 736例,其中经静脉吸毒感染HIV者占报告总病例数的71.7%,静脉注射吸毒已经成为我国HIV传播的主要途径[1].
作者:林可可;张晓艳;肖顺贞 刊期: 2003年第22期
癌症不仅给患者带来痛苦,而且对患者的亲属也造成了沉重的精神及心理压力[1].护理人员是健康照护者,照护对象包括患者及患者的家属,在整个治疗计划过程中,让患者家属正确认识家庭成员所患癌症的诊断、治疗及预后,学会有效地向癌症患者提供支持的方法,与患者相互鼓励,共同分担癌症所造成的精神、心理及生活压力,对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减轻患者家属对因家人患癌而造成的各种压力有积极的社会作用.
作者:汪和美;唐彩虹;汪利珍 刊期: 2003年第22期
Miles术是当前治疗直肠癌的可靠手段,但却需要使用永久性的结肠造口.l2001年8月~2002年1月,我们对结肠造口早期患者的造口护理状况进行评估,旨在缩短术后康复时间,增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和良好的心理调节能力,现报告如下.
作者:张俊娥;叶新梅;郑美春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护理临床教学是课堂教学的延续,是护理教育和培养护理专业人才的重要组成部分[1].如何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护生在出科时既能掌握手术室工作的常规程序,又基本熟悉专业科室的操作,为进一步从事专科工作打下基础,是专业科室护理带教的重点和难点.
作者:王艾;刘蕊;李晓青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我们在高职护理专业实验操作课中对整个实验教学过程作了反思和分析,主张采取信息处理教学模式,为培养护生的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作了有益的尝试.
作者:俞朝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我院立足实际,对临床教师教育能力培养方面做了一些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作者:陈海花 刊期: 2003年第22期
颈椎间盘突出症是由于颈部过度活动或椎间盘退行性改变导致纤维环破裂和盘内压增高,引起髓核突出,压迫神经根和脊髓,出现肩、颈、上肢疼痛和四肢感觉运动障碍,严重影响患者工作和生活,甚至瘫痪[1].
作者:张凤清;方军;李珍;黄体纯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1年10月~2002年7月,我们对55例骨折后卧床排尿障碍的患者用诱导按摩、拔火罐、针灸联合疗法,结合心理指导,使90.9%的患者解除了急性尿潴留的痛苦,顺利地渡过了卧床排尿的难关,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作者:陈玲莉;谢红;刘一芳 刊期: 2003年第22期
插胃管本是一项很平常的护理技术操作,但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十分困难,如对于昏迷、带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的病人,以及颈部损伤后的病人而言,就有一定的难度.我科2000~2002年,将气管插管技术应用于插胃管,大大减少了护士的操作时间,也减轻了由于反复插胃管给病人造成的不适和痛苦,成功40例,现将该技术介绍如下.
作者:曾菁 刊期: 2003年第22期
大疱型表皮松解型药疹是病情严重的药疹之一,起病急、进展快、死亡率高.其典型皮损表现为全身弥漫性红斑、水疱、大疱,稍受外力即成糜烂面,形成大面积的表皮松解坏死,易合并感染,形成烫伤样创面[1].因此,皮肤护理尤为重要.我院2003年3月收治卡马西平致大疱型表皮松解症型药疹1例,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痊愈出院,现介绍如下.
作者:曾琼娥;袁龙梅;罗婕;张善艳;黄小红 刊期: 2003年第22期
2003年4月,我科收治1例破伤风患者,并行气管切开术,经过精心治疗及护理,患者顺利康复出院,现将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作者:任素华 刊期: 2003年第2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