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管综合征是一种常见的中老年疾病,尤其多见于中年女性.在保守治疗无效时,传统上常采用开放性腕横韧带切开对正中神经进行减压以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该方法易导致手掌部切口瘢痕形成、触发性神经痛后遗症发生[1].我院骨科2004年4月-2005年3月开展了关节镜下腕横韧带切开术治疗腕管综合征12例共计14腕,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尹丽;钟燕;辜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国际手术室协会(AORN)规定:术前访视是手术室护士的职能和职责之一[1].循证护理(evidence-based nursing,EBN)是受循证医学的影响而产生的,是一种指导临床决策,指导临床思维的观念和理念[2],在护理领域逐渐兴起.我院手术室2005年1-10月对790例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时,引进了循证护理的理念,术后回访,患者反馈显示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敏 刊期: 2006年第35期
2005年6月-2006年5月,我科对57例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采用日本进口电脑牵引床(TC-uli)配合针灸治疗,疗效显著,现报道如下.
作者:哈少鸿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同种异体肾移植是治疗终末期肾病的有效方法.由于肾移植术后大量使用免疫抑制剂和广谱抗生素,很多患者术后出现胃肠道并发症,主要是腹泻,它严重影响肾移植患者的存活.本文对我院2003年10月-2005年10月发生的26例肾移植术后腹泻的病例资料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文献,旨在探讨肾移植术后发生腹泻的原因及相应的护理对策,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利容;杨荆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2005年1月-2006年3月,我科通过使用微波加生物流体膜治疗糖尿病合并压疮,取得了一定的疗效.根据对16例患者的观察及统计,总有效率为100%,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晓红;陈里茜;庞玥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24 h血压的变化规律,比较动态血压和偶测血压的应用价值,为临床合理选择用药及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对6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和34例健康人进行24 h动态血压监测,并与偶测血压比较.结果 高血压病患者的偶测血压值均高于动态血压均值(P<0.01),而健康人动态与偶测血压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高血压病患者与健康人24 h血压节律均显示出两峰一谷及昼高夜低的特点,但高血压病患者第1峰更为突出.结论 动态血压较偶测血压监测对原发性高血压病的诊断更为准确,对临床合理用药及护理指导价值更大.
作者:韩梅;马天容 刊期: 2006年第35期
2002年1月-2003年3月,我科对4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进行治疗与康复护理,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临床资料47例脑卒中吞咽障碍患者意识清楚,无感觉性失语.其中男29例,女18例,年龄49~65岁,脑梗死38例,脑出血9例,病程22~63 d.出院时评价:吞咽功能无明显改善2例,吞咽功能改善26例,吞咽功能正常19例.
作者:倪淑云;于淑玲;张金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的机械通气患者出现吸气峰压报警的原因,及其在临床护理观察中的意义.方法 将80例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2组,Ⅰ组吸气峰压报警上限为30 cm H2O,Ⅱ组吸气峰压报警上限为40 cm H2O,2组吸气峰压报警下限均为10 cm H2O.记录2组机械通气24 h后出现的第1次上限和下限的报警原因,同时记录报警的血氧饱和度的变化.结果 Ⅰ组吸气峰压增高报警原因以气道痉挛多见,与Ⅱ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Ⅱ组峰压增高报警原因以痰液多为主,与Ⅰ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1).2组出现吸气峰压增高报警时血氧饱和度均无明显变化.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机械通气患者吸气峰压增高常见原因为气道痉挛与痰液增多黏稠,当吸气峰压增高报警时可及时发现患者的病情变化并立即进行处理.吸气峰压变化较氧饱和度变化更为敏感,吸气峰压上限以30cm H2O为宜,是临床护理工作中一项值得密切观察的指标.
作者:周柯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风险管理是指对患者、工作人员、探视者可能产生伤害的潜在的风险进行识别、评估,采取正确行动的过程.医疗风险管理指医院有组织、有系统地通过对医疗风险的发现、评价并寻求其对策的管理科学.护理风险管理是医疗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1].
作者:王吉平;沈伟红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前,国际上通用的药物管理模式是科学的集中式管理,但调查结果显示,我国使用化疗药的管理模式仍以落后的分散式管理为主,占96.67%[1].我院从预防入手,坚持以人为本,注重安全操作,为提高护理人员的身心健康水平,建立了化疗药物配置中心,对化疗药物实施集中式管理,现报道如下.
作者:卢芳燕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我院于2003年6月成立了乳腺专科病房,并在乳腺病的治疗及护理方面开展了很许多新业务新技术.作为乳腺病专科病房的护士长,如何配合乳腺病医学的快速发展,提高护理质量采取了一些培训策略,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胡德英;戴艺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由外周静脉插入,导管尖端定位在中心静脉的静脉通路建立技术.与传统的中心静脉置管相比,PICC操作简便、安全,穿刺成功率高,并发症少,为抗生素、肿瘤化疗等需要长期维持静脉通路的患者提供了一个完整而有效的途径[1].
作者:安志洁;赵丽萍;陈鹏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直肠炎为临床常见疾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传统的方法如口服西药抗生素、中药、中成药等临床效果欠佳.为探索一种疗效较确切、安全且毒副作用较少的方法,2003年1月-2004年12月,我们选择门诊和住院的300例直肠炎患者,采用随机对照试验,应用中药黄榆汤直肠点滴保留灌肠的方法治疗直肠炎,取得了一定的疗效,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亚琼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的生存质量现状与差异,探讨影响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的因素.方法 应用WHOQOL-BREF量表中文版,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不同等级规模医院的在职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三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的整体得分,高于二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的整体得分高于一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的整体得分.结论 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的生存质量总体得分存在着差异;家庭和睦程度、饮食是否规律、每月总收入是影响不同等级医院护士生存质量的共同因素.
作者:赵继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2006年2月15日,我科曾收治1例白血病血型变异患者,并在血型变异后对其进行了6次恒温输血治疗,输血过程顺利,现报道如下.
作者:吴建瓴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acute renal failure,ARF)是儿科常见危重症,是导致患儿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血液透析及腹膜透析技术的开展,小儿急性肾功能衰竭的病死率已明显降低.但是由于这些患儿自身血流动力学不稳定或血容量较小,常常不能耐受传统的血液透析疗法.因此,近年来国外应用连续性肾脏替代治疗(continuous renal replacement therapy,CRRT)救治急性肾衰的危重患儿,取得了显著效果,而这种疗法国内临床应用较少[1,2].
作者:张一丹;任冰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类严重呼吸系统疾病.长期家庭氧疗(LTOT)是COPD缓解期患者康复治疗的重要措施,这种疗法在国外应用较广泛[1].LTOT是指每天持续吸氧15 h以上,使血氧分压>8.0 kPa[2].本研究2004年1-7月采用问卷形式对院外随访的62例COPD患者的LTOT情况进行调查,并对有可能造成患者不遵医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现报道如下.
作者:任云霞;徐梅贞;吴新花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为了了解护士给新生儿沐浴前后手细菌污染以及采用不同洗手方法后手部细菌杀灭的情况.笔者分别于新生儿沐浴护理前后未进行手部清洁时、使用手快速消毒液后及采用洗手七部法洗手后采样,发现护士在新生儿沐浴前后未进行手部清洁时,细菌菌落数均超标,使用手快速消毒液、洗手七部法洗手后手部细菌检测均符合卫生学的标准,现报道如下.
作者:黎婉斌;陈琴;冯莹;李志敏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创建爱婴医院是产科建设的一次革命,废除旧的产科医学模式,建立一套全新的科学的产科工作模式,为提高母婴建康迈出了坚实的一步.近10年来,我院挂牌爱婴医院,建立母婴同室制度,全力推行母乳喂养,成果显著,同时问题也逐渐显现.
作者:于秀梅;万春玲;商月娥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支气管哮喘是一种严重危害人类健康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常因患者缺乏哮喘知识和对自身病情严重程度认识不足,而出现反复发作.通过健康教育可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识,从而减少发作,而且健康教育是一项投资小,产出高,效益大的保健措施[1].
作者:王玉梅;杨泉 刊期: 2006年第35期
2001年6月-2005年6月,我们选用输卵管再通术(fallopiantube recanaliation,FTR)联合腹腔镜手术治疗输卵管中远端阻塞不孕症患者78例,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素华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人群寿命的延长,人工晶体植入术数量的增加及激光技术的普遍应用,大疱性角膜病变的发生率有增高趋势,该病首选及有效的治疗方法是穿透性角膜移植术.有效的治疗方法、手段及精心的护理是该疾病患者康复的重要保证,现综述如下.
作者:连玉;叶瑞芬;田碧珊;吴素虹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在美国,每年有23 000例次患者接受外科手术治疗,仍有4%约92万例次发生外科手术切口感染[1];术后感染来源于手术室的污染占26%[2].无菌操作技术不当仍是造成医院内感染的主要原因之一.
作者:刘翠侠 刊期: 2006年第35期
为了有效地在小儿脑部肿瘤手术中保护患儿受压的耳廓,针对小儿脑部手术的特点,我院使用医用敷料对1 000多例侧卧位患儿的耳廓进行包裹,取得了满意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剑;缪青 刊期: 2006年第35期
2003年8月以来,我院制作了简易的一次性眼罩,并推广使用,受到患者的好评,现报道如下.材料与方法 (1)材料.取一次性纸杯1个.(2)方法.剪开一次性纸杯的上缘,做上缘为7.5~8.0 cm,高为5.0 cm的类矩形的眼罩,下缘边缘钝性处理(图1).一个纸杯可以做2个简易眼罩(图2).(3)简易眼罩制作完成后置于消毒罐内行高压灭菌,不变形,使用方便.
作者:郭惠宇;徐燕妮;张平 刊期: 2006年第35期
随着唇腭裂治疗工作的推进,围手术期的护理工作已越来越受到重视,我科自制了气压式喂乳器应用于小儿唇腭裂,解决了患儿不会吸吮的营养支持问题,减轻了手术创口张力,避免了并发症,有效促进了伤口的一期愈合,取得了良好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军;贺莉萍 刊期: 2006年第35期
气管切开术是临床上常用的急救技术,而气管切开后往往需要置入气管切开套管.常规的气管切开套管固定方法为布带固定法,但在实际的工作中我们发现单纯的布带固定法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1)布带受力面积小,固定得太紧会影响患者的舒适度,太松又容易造成固定不牢固发生气管切开套管脱出导致严重后果;(2)布带容易被呼吸道分泌物或汗液污染,特别是在气管切开术后的前2 d,容易被切口周围的渗血或渗液污染而变得僵硬,摩擦和刺激局部皮肤,引起红肿、破损、糜烂,严重者会导致切口感染并诱发肺部并发症,既增加了院内感染的发生率,又给患者增加了痛苦和经济负担;(3)布带污染后清洁难度较大,频繁的更换和清洗既增加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容易造成气管套管的脱出.
作者:冷兰群;戚燕;陈丽健;吕林娟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的 观察膳食疗法是否可减轻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副反应.方法 将64例应用反应停联合VAD方案化疗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加用膳食疗法,比较两组的疗效和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的副反应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0.01),但两组疗效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膳食疗法可明显减轻反应停治疗多发性骨髓瘤的副反应.
作者:廖少玲;梁仁瑞;梁兰萍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目前,各类抗精神病药物在治疗精神分裂症急性期方面尽管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其在预防精神分裂症复发和改善患者受损的社会功能方面仍欠理想.
作者:孙秀娟;李珍华;任巧玲 刊期: 2006年第35期
精神科患者因其精神病症状,往往会发生自伤、自杀、冲动毁物或伤人等意外事件,在劝说达不到预期目的而又无法隔离观察时,为了加强对保护性约束患者的护理,取得患者及家属的理解,减少保护性约束患者的并发症,我院自主创新自行设计了一种保护性约束观察单,经2003年3月-2006年5月以来近万例的临床验证,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陶筱琴;陈淑娟;周慧英;屠丽君 刊期: 2006年第35期
化学性烧伤由化学物品的溶液、粉尘或气体接触眼部所致.眼部化学伤是常见的眼外伤,约占眼外伤总数的7%~10%[1],其中碱性化学伤尤为严重,约占眼烧伤的79.8%[2].在我国,随着乡镇企业尤其是铸造业和化学工业的迅速发展,炽热熔解的金属、酸或碱性化学物品等溅入眼内引起眼烧伤事故日渐增多.
作者:邓杏灵;谭素芬;胡淑英 刊期: 2006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