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1年14期文献
  • 心脏手术后患者发生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分析及护理对策

    目的 探讨引起患者心脏手术后出现精神障碍的相关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 统计2008年5月至2009年11月我科234例心脏直视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回顾分析其中出现精神障碍的1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和随访资料,结果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模型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性别、年龄、患者在ICU时间及手术持续时间与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密切相关.结论 心脏术后精神障碍的发生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高龄、女性、ICU滞留时间及术中时间较长均有可能诱发患者出现术后精神障碍,对这些患者早期给予关注并采取综合护理和防治措施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高雪薇;范宇莹;付帆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双侧人工髋关节同期置换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总结双侧人工髋关节同期置换患者围手术期的护理对策及体会.方法 对12例双侧人工髋关节同期置换术患者术前进行心理护理,积极治疗合并内科疾病,术后加强基础护理,有针对性地预防和控制并发症,并进行有计划的康复训练,做好健康教育.结果 本组12例患者均顺利通过手术,未出现关节脱位、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肺部感染、压疮等并发症,术后患肢功能恢复良好,假体在位.结论 充分的术前准备、心理护理和术后的正确护理及适宜的康复训练,可提高髋关节活动度,预防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作者:李文;叶美连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肿瘤手术无瘤技术配合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肿瘤手术无瘤技术配合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将120例在我院行无瘤技术进行手术治疗的肿瘤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循证护理,比较2组患者等候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及1年生存率.结果 观察组的等候手术时间、平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且观察组的健康知识得分、满意度及1年生存率显著高于对照组.结论 循证护理在肿瘤手术无瘤技术配合中的实施能促进患者自理能力的恢复,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患者的生存率.

    作者:张美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循证护理在脊柱外科后路手术俯卧位中的应用

    脊柱外科后路手术多采用俯卧位来保证手术成功.该体位能充分暴露手术视野,便于手术医生操作,可防止患者发生神经、肢体等意外损伤[1].

    作者:高均芬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目的 探讨DSA手术室行腹主动脉瘤腔内隔绝术的围手术期护理方法,以提高患者的手术效果.方法 对37例腹主动脉瘤患者行带膜支架腔内隔绝术,围手术期进行有效的心理护理,严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并发症.结果 1例术中死亡,余36例手术均获成功,伤口均为Ⅰ期愈合;出现肝肾功能较术前恶化9例,经治疗均康复.随访10个月,术后1个月发生肠系膜下动脉反流渗漏4例,3个月时复查自动闭合;术后6个月发生带膜支架远端渗漏4例,因漏血量少,瘤体并无明显充血扩大,目前仍在观察中.结论 正确的围手术期护理能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有利于患者术后功能恢复,减少术中及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陈延茹;陈静;李晓聪;陈洁;陶洁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患者焦虑及自尊影响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结肠镜检查前患者的焦虑、情绪情感及自尊的影响,关注其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在我院需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158例,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纳入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79例,对照组患者只进行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加用以健康教育和认知行为疗法为主的综合护理干预,比较2组焦虑、情绪情感及自尊的差异.结果 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焦虑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情绪情感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自尊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 对需要进行结肠镜检查的患者进行综合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提高情绪情感水平及自尊水平,临床中可以积极应用.

    作者:谢晓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肺高压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与社会支持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社会支持干预对肺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患者焦虑、抑郁状况的影响,为临床护理肺高压患者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自行设计的PH一般状况调查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对131例住院PH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与社会支持水平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PH患者焦虑、抑郁心理状况明显高于国内正常人群,差异显著;131例患者中16例患者存在焦虑占12.21%,21例患者存在抑郁占16.03%.28例患者处于高水平社会支持,92例患者处于中等水平社会支持,11例患者处于低水平社会支持,处于中等水平及以上社会支持的患者占91.6%.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与社会支持总分、客观支持分、主观支持分存在显著负相关;不同类型PH患者的焦虑、抑郁得分差异显著.特发性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与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差异显著.肺静脉闭塞病抑郁得分与先天性心脏病所致肺动脉高压抑郁得分差异显著.结论 护理人员在护理PH患者时,对不同类型的PH患者应给予针对性的社会支持力量,注意调动患者的社会支持源泉,帮助其采取积极的态度面对疾病,增加对治疗护理的依从性.

    作者:顾芬;胡敏;姚娟;朱艳;陆一骏;蒋鑫;荆志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长期家庭氧疗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包含长期家庭氧疗的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法将60例COPD患者随机分为氧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仅接受常规标准治疗,而氧疗组则在接受常规标准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包括长期家庭氧疗的一系列综合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干预效果.结果 氧疗组患者治疗后的生活质量评分表评分中日常生活、社会活动、抑郁、焦虑等评分结果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而6 min步行距离有所增加,且上述生活质量评估结果均优于对照组.在随访观察1年后,氧疗组患者的平均急诊次数和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结论 长期家庭氧疗的综合护理干预不但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生活质量,还可明显改善患者的预后.

    作者:过艳芳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医院感染的分析及护理干预

    慢性肾脏疾病患者由于长期大量丢失蛋白质,肾功能进行性减退,往往存在营养不良、贫血、低蛋白血症等,易并发各种感染[1].部分患者采用免疫抑制剂及激素等药物治疗,更易发生医院感染.

    作者:卓丽芬;谢多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食物成分表及交换份法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

    目的 探讨食物成分表及交换份法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 选择40例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治疗超过3个月的患者,结合食物成分表及食物交换份法对其进行饮食管理,6个月后比较干预前后患者营养状况.结果 干预后人体测量学指标握力、皮下脂肪厚度、上臂中点围、上臂肌围与干预前相比,差异显著;患者血红蛋白、血清白蛋白、血肌酐与干预前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采用食物成分表及交换份法对糖尿病肾病腹膜透析患者实施健康教育后,能改善患者的营养状况,提高患者的饮食依从性.

    作者:陈伟;黄燕林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乳腺癌术后患者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的临床研究

    目的 研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乳腺癌术后患者康复的促进作用.方法 将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4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30例.对照组患者按术后护理常规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术后除常规护理外,加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对2组患者心理障碍减低或解除的程度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观察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率为62.2%,对照组患者心理障碍解除率为40.4%;观察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95.2%,对照组患者对护理工作满意度为71.7%,2组比较差异显著.结论 人文关怀和心理护理能有效解除患者心理障碍,促进其及早康复,也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张学敏;王翠;王书华;潘玉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自理能力影响因素的调查分析

    目的 调查腹部手术患者术后自理能力恢复情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问卷、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对95例腹部手术患者进行调查,数据采用描述性分析、t检验、方差分析及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 共回收有效问卷91例,回收率为95.8%.术后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到ADL2的影响因素主要为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疾病类型、术后并发症、手术次数、营养风险状况、术前自理能力.术后患者自理能力恢复到ADL1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婚姻状况、疾病类型、术后并发症、营养风险状况、术前自理能力.结论 腹部手术患者的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经济水平、疾病类型、术后并发症、婚姻状况、手术次数、营养风险状况以及术前的自理能力是影响术后患者自理能力恢复的主要因素.

    作者:胡少华;王维利;张淼;方颖;孙胜红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不同护理模式在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中的护理效果比较

    腹腔镜手术为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微创术式之一,其在临床各个科室的应用效果均较佳,在妇产科的应用中也较受欢迎.腹腔镜子宫肌瘤剔除术即为较受欢迎的术式之一.

    作者:何秀子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助产士组人员为孕妇提供连续性护理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助产士组人员为孕妇提供连续性护理的效果.方法 将筛选的100例孕妇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0例,研究组按照助产士组人员提供连续性护理的要求服务;对照组按照传统护理模式服务,比较不同护理措施对母婴的效果.结果 研究组孕产妇对产前认知行为的依从性高,自然分娩率高,母乳喂养率升高,孕产妇满意度提高,新生儿窒息率降低,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低,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 助产士组人员提供连续性护理能提高孕妇对产前认知、自然分娩率、母乳喂养率、产妇满意度、护理人员的综合素质,降低新生儿窒息率,减少产后抑郁症发生,提高了围生期保健质量.

    作者:徐名妨;涂晋梅;吴素红;刘瑶;梁小勤;郑彩霞;吴双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胎盘植入行子宫动脉栓塞治疗患者的护理

    胎盘植入是指胎盘绒毛穿入宫壁肌层,是产科少见而严重的并发症[1].胎盘植入处理不当,会发生出血性休克、子宫穿孔等严重的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近年来胎盘植入的发生有逐年上升的趋势[2].

    作者:方鹏;李雅岑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中文版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的信度和效度研究

    目的 考察中文版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的信度和效度,为我国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评估提供有效、简便的工具.方法 翻译国外的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SDSCA),形成中文版SDSCA,采用随机抽样方法,从内分泌门诊中选取20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中文版糖尿病自护行为量表的重测信度、量表内部一致性和结构效度研究.结果 中文版SDSCA各维度重测信度在0.763~1.000;量表各维度条目间相关系数,具体饮食低(0.104),其余各维度条目间呈中度至高度相关0.555~0.933;主成分分析共抽取4个因子,解释变异量的67.483%.结论 中文版SDSCA的信效度理想,适合于2型糖尿病患者自护行为评价.

    作者:陈钰仪;彭妙官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全麻手术前患者的焦虑情绪与应激反应关系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全麻手术前患者焦虑评分与应激指标的关系,探讨其临床价值,以期为临床护理工作提供理论帮助.方法 选择在我院需要进行全麻的术前患者110例作为观察组,选择110例体检的健康成人作为对照组.应用焦虑自评量表评价2组的焦虑评分,同时检测2组血液中皮质醇和血糖的含量.观察2组焦虑评分、皮质醇和血糖含量的差别,同时观察焦虑评分、皮质醇及血糖含量的关系.结果 观察组焦虑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皮质醇和血糖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中焦虑评分与皮质醇的含量呈正相关,焦虑评分与血糖呈正相关,皮质醇与血糖呈正相关.结论 全麻手术前患者存在明显的焦虑情绪,应激反应增加,二者可能具有正向作用,术前积极进行护理干预对缓解焦虑及应激反应可能具有一定价值.

    作者:兰静;毛秀玲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责任与负担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深入了解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的真实经历,探索老年人家庭照顾者的责任与负担体验的关系,为护理服务提供者提供参考和理论指导.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1名老年人家庭照顾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老年人照顾者关于孝道责任的体验有:(1)老伴就是要老来伴;(2)百善孝为先;(3)尽量避免麻烦其他家庭成员;(4)这是我的命运.结论 社区卫生服务提供者在为照顾者及老年人提供支持时要考虑文化因素,提供文化适用性服务.

    作者:曾莉;周兰妹;李红;周妹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生儿鼻塞式CPAP呼吸机头帽的改良与应用

    目前使用的鼻塞式CPAP呼吸机管道固定的头帽,由于新生儿自主活动未被约束,其鼻寨管极易滑脱鼻腔,造成呼吸机管道的松脱,达不到治疗效果,也增加了护理工作量.

    作者:李春华;魏艳梅;张三玲;陈国伟;张小翼;冯海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膀胱癌手术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方法 对本院2008年5月至2010年7月收治的膀胱癌手术患者86例进行了临床护理路径的效果研究,路径组与对照组各43例分别行健康教育护理路径以及普通健康教育.结果 2组患者在术后并发症,住院天数,患者对护理质量与护理工作的满意程度,患者对健康知识掌握情况等方面比较,路径组患者在上述指标的表现方面均显著优于对照组.结论 临床护理路径活动的程序化和标准化能使护理由被动变为主动,使膀胱癌患者获得佳的护理服务与健康教育效果.

    作者:欧红桃;欧小燕;黄晓玲;袁志敏;苏小聪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心理护理对妊娠期合并乳腺癌患者护理效果的探讨

    目的 探讨心理护理对妊娠期合并乳腺癌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2008年12月至2010年12月7例妊娠合并乳腺癌患者,对其采用心理护理,观察护理效果.结果 实施心理护理后,患者恐惧怀疑、焦虑抑郁、悲观绝望的心理状态均得到缓解.结论 护理人员应采取有针对性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改善乳腺癌患者的负性心理情绪,帮助其减轻心理负担,从而使患者积极面对癌症,提高生活质量,早日康复.

    作者:张小娥;蒋玉蓉;谭月坚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口咽式多用雾化吸入喷雾头的设计与应用

    对非人工开放气道意识障碍患者采用传统的面罩雾化吸入方式进行治疗,由于此类患者多伴有不同程度的舌后坠和气道梗阻往往导致治疗效果不佳.

    作者:薛菊兰;张霞;王靖;朱继贤;吴爱华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感染的监测及控制研究

    目的 总结新生儿重症监护室院内患儿发生感染的概率、感染好发部位,分析发生感染的隐患,制订有效的控制措施.方法 2009年1月至20lO年12月,统计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共收治的850例患儿发生院内感染概率、感染部位,同时对可能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进行监测.结果 850例患儿中发生院内感染48例,感染率为5.65%,易感部位依次为上呼吸道、下呼吸道、胃肠道、皮肤、口腔、脐部、其他部位,而且新生儿本身所患疾病与发生院内感染有关联.医护人员手、治疗车等物体表面是引起感染的危险因素.结论 加强对新生儿监护室内的监测,有助于了解监护室内感染规律,对制订有效的防范措施有指导作用.

    作者:徐亚敏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改良输氧装置结构对氧疗患者吸氧效果的影响

    目的 探讨采用改良后输氧装置结构干燥吸氧患者吸氧效果的影响.方法 改良输氧装置结构,将80例需吸氧的病例按入院先后顺序单双号随机分成改良组和非改良组各40例,改良组使用改良后输氧装置干燥吸氧,非改良组使用传统的输氧装置,分别比较2组患者在吸氧前、吸氧30 min后、2 h后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变化,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配对t检验.结果 2组患者的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方面无显著差异.结论 采用改良后的输氧装置干燥吸氧不会影响氧疗患者吸氧效果,避免了传统输氧装置的湿化瓶、湿化液、湿化瓶通气管等结构的污染问题及消毒程序复杂等问题.

    作者:余晓芳;黎红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护生自我效能感培养的研究进展

    自我效能感是指人们对自己实现特定领域行为目标所需能力的信心或信念,由美国学者Bandura1977年提出,博得了众多护理教育研究者的重视.国外学者的质性研究[1]表明,护士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是他们临床决策能力和应对突发事件的一个关键因素.

    作者:朱芬芬;蔡小红;闻彩芬;濮丽萍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手足口病患者的健康管理模式探讨

    健康管理的理论和实践初出现在美国[1],是一门新兴的学科和行业.虽然在美国已经有30多年的理论和实践研究,到目前为止,还没有一个举世公认的关于健康管理的定义.

    作者:尹颖;卢建华;吴建国;张阅;金伟斌 刊期: 2011年第14期

  • 清醒状态下功能区脑肿瘤开颅切除术患者的围手术期心理护理

    目的 探讨分析清醒状态下开颅手术患者围手术期心理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通过对10例清醒开颅功能区脑肿瘤切除术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心理疏导,并加强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整体护理而达到有效的心理护理.结果 患者术前、术中、术后的行为控制良好,均能按要求配合手术顺利完成,达到预期目标康复出院.结论 有效的心理护理是清醒开颅术成功和患者康复的重要措施之一.

    作者:李荣;周丽明;李妍;周国胜 刊期: 2011年第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