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拟观察及分析脑卒中患者院外连续护理的需求,为进一步构建脑卒中连续护理模式提供基础.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便利抽样调查在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上海长海医院和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住院治疗的68例脑卒中患者,了解患者对院外连续护理的需求.结果 91.2%的患者认为医院非常或有必要与出院患者保存联系,同时有89.7%的患者非常需要或需要在社区内接受医务人员的连续指导.在信息的传递方面72.1%的患者愿意将住院信息传递给社区,89.4%的患者愿意将出院后的治疗信息传递给医院.由于89.2%的患者出院后的康复场所都是在家庭社区内,但是40.3%的患者不知道社区医务人员专业技能和社区的康复器材是否可以满足自己的需求.结论 需加强完善我国脑卒中患者的院外连续护理模式,建立一个医院—社区—家庭的脑卒中院外连续护理体系.
作者:孟蕙君;黄建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总结颈动脉支架术后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患者的观察及护理措施.方法 回顾分析2010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我院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患者中发生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4例患者的临床特点和护理要点.护理要点包括术前监测基础心率、血压,及早识别高危因素,做好术前宣教,术后密切观察血压、心率变化,及早给予扩容、升压处理,并做好心理护理.结果 4例患者均通过手术,顺利出院.结论 对于行颈动脉支架植入术后出现重度低血流动力学状态的患者,给予完善的护理有助于患者顺利度过手术.
作者:沈晓;戴兰兰;陈来娟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行心脏再同步联合埋藏式心律转复除颤器(CRTD)植入术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要点,提高手术的安全性.方法 对2008年1月至2013年1月在本院住院接受CRT-D植入术的27例CHF患者,在围手术期进行严密的观察、护理干预、健康教育、出院指导,以防止CRT-D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结果 本组27例患者均成功行CRT-D植入术,切口愈合佳,心功能均有明显的改善,症状减轻,生活质量提高,术后随访6~55个月未出现电极脱位,无误感知、误放电现象,体外起搏测试功能良好,阈值在正常范围.结论 CRT-D植入术围手术期在术前对患者进行认真评估、宣教,术中良好的医护配合,术后加强病情观察、起搏器功能监测,重视并发症的观察及护理,做好出院前健康教育及指导,出院后重视随访、连续督导,尤其是贯穿于围手术期及随访过程中的心理护理,各项护理干预措施的良好实施,降低了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保证了手术的成功率,明显提高了手术的安全性.
作者:张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数字化远程技术在整形外科麻醉恢复室皮瓣护理中应用的效果.方法 2010年6月至2012年10月,中国科学院整形外科医院麻醉恢复室共收治62例游离皮瓣修复患者.所有患者进入麻醉恢复室和离开麻醉恢复室前保留摄影、录像资料.结果 5例患者出现血运障碍,予以即刻保留摄影、录像,并通过网络远程传输给术者,并接受远程指导治疗.2例患者进入手术室,接受再次吻合血管手术.所有患者术后恢复良好.结论 数字化远程技术是一种及时、有效的方法,尤其适合传输皮瓣的信息.
作者:马小英;闰明;胡金天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采用循证医学方法对国内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文献进行系统评价,为临床营养干预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国学术期刊、万方数据库以及维普信息资源系统中2000年1月至2013年3月的文献,按照纳入和排除标准收集国内发表的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肠外营养比较的临床随机对照实验类文献,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员手册以独立、双盲的原则对纳入文献进行方法学质量评价,后数据应用RevMan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纳入的14篇研究中,Meta分析表明:胃癌术后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相比,术后血清白蛋白的加权均数差为1.55,95%CI (0.81,2.29);患者术后血清转铁蛋白的加权均数差为0.34,95%CI(0.30,0.38);术后肛门排气时间的加权均数差为-20.66,95%CI(-23.91,-17.40).结论 胃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效果优于肠外营养,可以提供患者术后恢复足够的血清蛋白原,并能较早恢复胃肠道消化吸收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晶晶;章新琼;洪静芳;宋永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调查护士心理弹性的现状并探讨其相关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Conne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对广州市11家二级、三级医院的1356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本次接受调查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平均为(59.99±13.59)分,显著低于国内常模;不同性别、学历、职称、医院级别、夜班状况的护士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士的心理弹性与其学历、夜班状况呈正相关,与其所在医院级别呈负相关;医院级别、夜班状况、学历是护士心理弹性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士的心理弹性水平较低;所在医院级别越高、夜班次数越少、学历越高的护士,其心理弹性越高.
作者:任雅欣;周英;黄美凌;成守珍;严夏舒;张欢;潘胜茂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 将100例COPD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和对照组各50例,干预组采用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方式,对照组采用常规健康教育.在出院后4,12,24周采用自我管理量表对患者进行评价.结果 干预后4,12,24周干预组自我管理得分改变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依据跨理论模型的健康教育可以提高COPD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
作者:赵琳;崔妙玲;王自秀;王英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年龄、文化程度对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自我管理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横断面调查的方法,对入住河北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的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217例,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及糖尿病自我管理测评量表进行自我管理水平及相关因素调查,并按不同的年龄、文化程度分层分析其各维度自我管理水平.结果 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自我管理饮食得分为(2.64±0.69)分,运动得分-为(2.57±1.13)分,血糖监测得分为(3.11±1.74)分,足部护理得分为(3.77±1.31)分,遵医用药得分为(5.78±1.38)分.年龄较大的患者比年龄较小的患者饮食及血糖监测维度得分低,而运动维度得分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文化程度与自我管理行为中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维度存在显著相关性.结论 住院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自我管理水平较低,而血糖监测维度、饮食维度、运动维度得分尤其低.年龄与患者的饮食、运动及血糖监测自我管理水平有关,文化程度与糖尿病合并并发症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有关.
作者:张小丽;李玉英;汪凤兰;张盼;邢凤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心智觉知模式干预对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的影响.方法 将75例乳腺癌化疗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干预组37例和对照组38例.2组患者均按乳腺癌化疗护理常规进行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心智觉知训练干预.2组患者在干预前和干预2个月时均采用化疗不良反应问卷进行评价,并对结果进行比较.结果 干预2个月时干预组的化疗不良反应得分为(32.19±7.70)分,显著轻于对照组的(36.97±10.0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心智觉知模式干预能明显减轻乳腺癌化疗患者化疗不良反应症状.
作者:刘华云;周莲清;谌永毅;卿利敏;胡阳元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早期护理干预对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的影响.方法 将30例拟行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患者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5例,对照组予常规护理,干预组针对本术式术后可能发生的严重并发症进行术前术后心理疏导、健康教育、充分术前肠道准备、术后严格各管道护理、加强营养支持.比较2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置管时间、住院天数.结果 干预组术后严重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置管时间、住院天数干预组明显少于对照组,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早期预见性护理干预可减少根治性膀胱全切回肠原位膀胱术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率,缩短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的成功率.
作者:郑岚鹏;阮定萍;陈爱文;冯正华;邓山灵;王玉新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完全性大动脉转位(TGA)是复杂型先天性心脏病的一种,主要特征是心室与大动脉连接畸形,从而造成2个独立的循环.该病患儿多伴有发绀,并进行性加重.右心室至肺动脉带瓣管道连接术(Rastelli术)是用于治疗TGA合并室间隔缺损(VSD)和左心室流出道梗阻的常用手术方法.即内隧道连接左心室、主动脉,外通道连接右心室、肺动脉[1].随着手术技术的不断提高和护理的改进,疗效正逐步显著.2011年10月,我院为1例完全性大动脉转位合并室间隔缺损和肺动脉瓣及瓣下狭窄患儿行Rastelli术,术后患儿治愈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益雷;黄润;吴风;费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累及多系统多器官、临床表现复杂、病程迁延反复的自身免疫性疾病,患者常有关节肌肉疼痛.中药麝香具有止痛作用,临床用其膏剂贴敷皮肤治疗关节肌肉疼痛.我院肾内科2011年9月1日收治1例SLE合并麝香贴敷止痛致32处皮肤烧伤的患者,经过精心治疗和护理,患者病情好转,伤口愈合,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小凤;陆凤清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经皮内镜下胃造口术(PEG)和经皮内镜下空肠造口术(PEJ)是微创胃肠造瘘新技术,操作简单,主要适用于各种原因导致的不能经口进食需要长期营养支持及留置胃管超过1个月或不耐受鼻胃管者[1].但小儿PEG术临床应用的报道国内极为少见[2].对于儿科患儿而言,PEG主要适用于头面颈部畸形和肿瘤、早产儿、短肠综合征、先天性食管气管瘘以及意识障碍等疾病[3].2013年1月,我院消化科分别收治了先天性食管气管瘘和食管裂孔疝的患儿各1例,均存在喂养困难,易反复发生呼吸道感染,同期实施了PEG,手术均得以顺利完成,术后生长发育良好,现报道如下.
作者:徐建仙;诸纪华;章毅;王英;童家维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不同体位更换顺序对单面蓝光治疗新生儿黄疸的效果.方法 将100例需行光疗的新生儿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光疗体位更换顺序(平卧→侧卧→俯卧),观察组采用新的体位更换顺序(俯卧→侧卧→平卧).比较2组新生儿光疗中的抵触反应和治疗效果.结果 观察组患儿在光疗中的抵触反应(哭吵、拒乳)和治疗效果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新生儿光疗时按俯卧→侧卧→平卧的顺序更换体位,可降低光疗抵触反应,改善治疗效果.
作者:臧逗;蒋思琼;焦东凌;钟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婴儿期喂养行为及相关因素与过敏性疾病之间的关系.方法 按照匹配原则对375例过敏体质儿童和375例非过敏体质儿童的家长进行问卷调查,比较2组患儿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在不同情况下的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影响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生的主要影响因素.结果 有过敏家族史、有被动吸烟史及高收人家庭的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病率高;母亲生育年龄大、文化程度高及母亲是企事业人员或医务人员,儿童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影响儿童过敏性疾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是:家族史、被动吸烟史、儿童性别、母亲文化程度高、母亲职业、胎次、蛋类添加时间.结论 遗传因素仍然是影响过敏性疾病的重要因素;家庭收入高、母亲文化程度高的婴儿过敏性疾病发病率高;对过敏体质儿童制订有针对性的早期喂养策略;面向全体家长宣扬正确的育儿观念,尤其是卫生观念.对于一些经济条件较好的家庭,树立正确合理的卫生观念是预防过敏性疾病发生的首要措施.
作者:朱应红;李军 刊期: 2013年第35期
慢性病的有效管理一直是众多学者研究的热点.传统的慢性病管理包括院内管理与出院后的社区(家庭)管理两大方面,但传统慢性病管理模式存在医院与社区(家庭)服务衔接不顺畅,各学科间照护服务不整合等缺点.连续性护理模式是慢性病患者管理的一种新型模式,在改善慢性病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生存率等方面显示出明显效果….本文从连续性护理模式的含义、连续性护理模式的内容组成、连续性护理模式在慢性病管理中的应用效果研究以及连续性护理开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综述,旨在为连续性护理模式在我国的开展应用提供借鉴,现报道如下.
作者:赵一衡;方进博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了解分娩期产妇的主要环境应激源.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15例自然分娩的产妇进行深入访谈,了解分娩期产妇的环境应激源,将获得的资料分析整理,提炼出主题.结果 分娩期产妇的主要环境应激源包括:产房的特殊环境、治疗干预、医务人员行为、信息沟通不畅.结论 通过此研究可以帮助助产士为分娩期妇女提供更加舒适的分娩环境,进行更好的身心护理,从而大大降低分娩期应激,提高分娩质量.
作者:张明娜;郑桂香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比较术前肠内营养法与常规肠道准备法在肠道清洁效果、术后感染并发症情况以及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等方面的差异,为我国临床术前肠道准备的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和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检索时限均为从建库截至2013年5月,研究类型为随机对照实验.由2位研究者根据纳入、排除标准独立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和资料提取,而后交叉核对,采用RevMan 5.0软件进行Meta分析,应用GRADE系统推荐的分级方法评价证据质量.结果 终纳入7个RCT,共478例大肠癌患者.肠内免疫营养法与常规术前肠道准备相比,肠道清洁效果与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肠内免疫营养替代法可以缩短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降低腹腔、肠腔脱落肿瘤细胞阳性率,改善术后白蛋白和转铁蛋白水平.结论 肠内免疫营养替代法对大肠癌术前肠道准备安全、有效.
作者:刘谆谆;刘敏杰;张兰凤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系统评价容量管理对持续非卧床腹膜透析(CAPD)患者容量负荷的影响.方法 检索PubMed、ScienceDirect、Ovid、Cochrane Library、VIP、CNKI等数据库中发表的容量管理对CAPD患者容量负荷影响的文献.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文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文献.Meta分析显示:容量管理降低了CAPD患者的体质量、水肿程度和收缩压(SBp);而对舒张压(DBp)无显著影响.结论 容量管理可改善CAPD患者的体质量、水肿程度和SBp;对DBp的影响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许义;汪小华;鞠阳;庞建红 刊期: 2013年第35期
目的 探讨充血性心力衰竭(congestive heart failure,CHF)患者体质量管理长效依从性的影响因素,为提高患者依从性提供依据.方法 应用强化理论对18例参与体质量管理≥6个月的CHF患者进行半结构式访谈,并采用Colaizzi分析程序对访谈资料进行整理和分析.结果 归纳为3个主题:(1)体质量管理行为产生的促发因素,包括对疾病的正确感知和自我效能;(2)体质量管理行为维持的正强化因素:包括早期获益、再入院、随访、家人和社会支持;(3)体质量管理行为维持的负强化因素包括长期未获益和身心障碍.上述因素的作用导致50%访谈对象的体质量管理长效依从性呈动态性波动变化.结论 医护人员应在随访过程中及时发现CHF患者依从性的变化,分析影响其依从性的因素,从而把握佳干预时机,采取针对性、多形式、多角度的健康教育以提高依从性.
作者:鞠阳;王琪;仇静波;汪小华;蒋青;陆敏霞;杨小芳 刊期: 2013年第35期
动静脉内瘘手术为肾脏病长期血液透析患者永久有效的血管内瘘通路,在配合手术中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与肝素钠注射液冲洗血管时联用.盐酸罂粟碱注射液用于脑供血不足,心肌缺血.肝素钠注射液用于治疗血栓性静脉炎、心肌梗死、肺栓塞、下肢深静脉栓塞.在临床应用中发现此2种药物混合存在配伍禁忌,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亚妹;胡玉芬;金春霞 刊期: 2013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