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年18期文献
  • 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规范化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老年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我院2010年5月至2011年5月收治的78例微创治疗的高血压合并脑出血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照随机数字法分循证组和常规组各39例,常规组给予常规的临床护理,循证组给予循证护理,观察2组护理满意度的差异,及心理状态水平和并发症的发生情况.结果 循证组与常规组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4.9%和7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前2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和生活能力(BI)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护理后2组的SDS评分、SAS评分和BI评分与自身护理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护理后循证组的SDS、SAS及BI评分均显著优于常规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循证组和常规组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10.2%与3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老年高血压合并脑出血微创治疗的过程中实施循证护理是可行的,能够有效的改善患者的不良情绪,并且提高日常生活能力,从而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而且整个操作简单,针对性强,有效地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可进一步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亓剑凤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降低体表温度在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患者治疗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总结降低体表温度在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在调整血容量,应用大剂量缩血管药物基础上使用变温毯治疗血管麻痹综合征.记录不同时段患者的体表温度,记录心率、收缩压、平均动脉压、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尿量,体循环阻力(SVR)、肺循环阻力(PVR)和心输出量(CO)等指标,分析降低体表温度的应用效果.结果 应用体表降温后血压升高,心率降低,SVR逐渐增高,尿量增加,中心静脉压、血氧饱和度无显著变化.结论 降低体表温度可升高血压,减少缩血管药物的用量,在某些病例中可起到决定性作用.降低体表温度可作为治疗体外循环后血管麻痹综合征的辅助办法.

    作者:王瑛;于文舟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西安市城乡老人养老模式的调查与分析

    目的 调查西安市城乡老人的养老意愿,分析其选择养老模式的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目的抽样,对西安市老人进行养老意愿的问卷调查,收集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本组老人城市145人,农村172人,年龄60~91岁;大部分老人愿意选择自我养老、家庭养老、居家-社区养老模式,少数老人愿意选择机构养老模式;希望的养老模式为家庭养老,反之为机构养老模式;该发展居家-社区养老模式,而需弱化自我养老模式;家庭住址、职业、年龄、婚姻、家庭人口、个人月收入、子女支持(经济、照料)、居住、与子女同住等变量对老人的养老意愿具有显著性影响;其余变量引入Logistic回归模型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家庭养老模式是西安老人希望的养老方式,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有发展前景,社会养老功能需要强化.

    作者:郭明贤;周亚东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行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的护理

    目的 观察经外周静脉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治疗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疗效及护理特点.方法 经外周静脉行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术治疗45例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的患者,以46例单纯内科综合治疗的患者为对照,分析12周患者存活情况和肝功能的变化,并针对手术不同时期进行整体护理.结果 患者的12周存活率为75.6%(34/45),高于对照组的52.2%(24/46),干细胞治疗胆红素和凝血功能有明显改善.结论 异体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移植可提高慢加急性乙型肝炎肝衰竭患者的生存率,术前的心理护理,熟练的技术操作,术后的精心护理和病情观察有利于移植后患者的康复.

    作者:陈菲菲;杨丽华;陈苑莉;陈俊峰;蔡银科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家庭照护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家庭照护的体验及感受.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现象学的方法,对30名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照护者进行半结构式的访谈,并用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本研究中慢性结缔组织病患儿家庭的照护体验归纳为4个主题:心理负担过重,疾病影响家庭生活,疾病的不确定感、需求社会支持.结论 在研究和关注儿童健康问题的同时,不应忽视家庭照护者所承受的负担及相关问题,并为之提供有效的干预手段,以提高患儿及其照护者的健康水平.

    作者:宇丽;周其莲;汤玉霞;牛霞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行为障碍患儿围手术期管理的研究进展

    儿童行为障碍指发生于儿童及少年期的行为异常.行为障碍可以是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正常发展的一部分,是儿童理解能力和环境相互作用的结果.在我国,儿童行为障碍问题日益突出,约占儿童各种心理行为问题的30%~50%.近年来,随着升学及就业压力的增加,儿童行为异常发生率明显增高[1].因为共患疾病需要手术治疗的行为障碍患儿数逐年增加,这对于患儿家长及医护人员都是一个全新的挑战.因此,手术室护士应该制定详细的护理计划,减少患儿的围手术期应激,对于提供优质护理服务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就行为障碍患儿围手术期研究进展做一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柏茜;陈昊洋;袁源;沈碧玉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累计考核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探索累计考核管理模式在护理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在原有“累计扣分制”被动处罚式的管理模式的基础上逐步建立主动预防式的安全管理模式.以5个试点病房为研究对象,比较实施前后护士安全意识及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不良事件主动报告、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的变化情况.结果 5个试点病房的护理人员安全意识及患者安全文化的认知度提高,不良事件主动呈报率较前增多,护理质量及患者满意度提高.结论 通过建立累计考核管理模式改变了以前“扣分、批评、通报、处罚”的管理模式,强化了护士的安全认知和安全行为,构建了积极的患者安全文化氛围,采用“不惩罚”及“保密”的原则,系统地收集、分析、梳理、总结、共享不良事件信息,并着重分析系统层面、管理因素、环境因素的综合成因,逐步实现从系统的角度处理安全隐患的风险管理策略,达到前馈控制安全事件的发生,形成一个利用差错信息来提高护理质量和患者安全的主动预防式管理模式.

    作者:谢惠兰;罗敏;欧阳庆;刘玉娥;成放群;周利华;胡碧波;周扬飞;张晓玲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突发事件应急护理培训课程设置的研究

    目的 调查护理人员突发事件培训现状,形成护理人员对突发事件培训的课程体系(包括课程项目、学时、授课形式、培训目标).方法 基于实况调查、文献调研分析,运用Delphi法,系统构建应急事件培训课程体系.结果 Cronbacha α系数为0.943,专家权威系数为0.868,突发事件应急培训应列入护理培训项目中,构建了4个模块课程,参照国内、外应急培训管理要求及外国军队培训模式并综合我国实际设立培训目标,改善学时,丰富授课形式,调整完善培训内容.结论 本研究结果从培训课程的结构及内容上层次清晰、设计合理、结果可靠,为护理人员提高应对突发事件能力提供基本保证,也提供了培训的基础和借鉴.

    作者:何莎;宋雁宾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精神残疾及家庭关系的影响

    目的 探讨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精神分裂症患者精神症状、精神残疾和家庭关系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1年6月至2012年8月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理卫生中心门诊随访及社区随访的精神分裂症康复期患者101例,按照随机原则分为干预组56例,对照组45例.干预组采取团体社交技能训练,对照组采用兴趣小组的方式进行康复指导.比较2组精神症状、精神残疾和家庭关系改善情况.结果 第6个月末,干预组精神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精神残疾总分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不同测量时间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措施与时间之间存在交互作用;干预组患者的家庭关怀总分显著高于对照组,且不同测量时间的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干预措施与时间之间无交互作用.结论 团体社交技能训练有助于改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精神症状和家庭关系,降低患者的精神残疾,促进患者康复.

    作者:李水英;周茜;赖华;邓红;张倬秋;陈娟;申文武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急性胸痛分诊工作的现状及研究进展

    预检分诊是用科学的方法将患者进行分类,迅速识别急、危、重患者,使之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减少患者死亡或伤残的发生[1].快速而正确的急诊分诊是患者得到及时有效治疗的保证.急性胸痛是急诊科常见的疾病之一,有资料显示,以急性胸痛为主诉的患者占急诊内科疾病的5%~20%,占到三级医院急诊量的20%~30%[2].急性胸痛病因繁杂,病情严重程度相差悬殊,急诊分诊护士能否在短的时间内对胸痛的危险程度做出正确的评估,对需要紧急处理的危重患者采取正确、有效的急诊处理,与急性胸痛患者的预后密切相关.为了更好地了解国内外急性胸痛分诊的现状,探寻适合我国国情的急诊胸痛分诊措施,提高胸痛分诊的有效率,本文将急诊胸痛分诊的现状及研究进展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国英;殷立士;王丽红;张桓;田素斋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经皮内镜胃造瘘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家庭肠内营养患者的心理体验.方法 用立意取样法选取60例经皮内镜下胃造瘘术后家庭肠内营养患者,运用深入访谈法收集患者心理体验的相关资料,采用Colaizzi法分析资料.结果 经分析,萃取出4个主题:心理负担重;日常生活的变化;自护能力低;社会支持缺乏.结论 此类患者需要有效的情感支持、自护能力的提高和自我价值观的重建,从而提高其生活质量.

    作者:张莉;赵红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例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患者的护理

    中枢神经系统表面含铁血黄素沉积症是一种罕见的综合征[1],Hamill在1908年首先做出了临床病理描述[2].临床表现特点为感觉神经性耳聋、小脑性共济失调、痴呆、脊髓病和慢性蛛网膜下隙出血.我科于2013年4月收治1例此病患者,经过精心的治疗与护理,患者病情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薄琳;蒋茜;乔曼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1例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发生惊厥的护理

    目的 探讨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术后惊厥的临床治疗护理方法,提高监护诊疗水平.方法 回顾2013年8月在我院小儿重症监护室收治的1例先天性心脏病术后合并惊厥发作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监护诊疗方法.结果 本例患儿在3次惊厥发作后经给药治疗及周密护理,症状得到控制,未发生危重状况,后安全平稳转入普通病房治疗后出院.结论 加强心脏直视术后监测,及时进行惊厥发作时的处理,快速做出发作原因排查与有效预防,对于防治和控制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合并术后惊厥至关重要.

    作者:郑中燕;贾艳;阎秀英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 调查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和职业倦怠的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的关系.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武汉市某医院142名精神科护士,使用护士心理资本问卷和护士职业倦怠量表对精神科护士进行问卷调查,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结果 精神科护士心理资本与职业倦怠呈负相关;护士心理资本越高,其职业倦怠感越低,反之,护士职业倦怠感越高,其心理资本则越低.结论 护理管理者可通过提高护士心理资本的方法,从而降低其职业倦怠感,以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王玫玲;邓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高年级护生逆商现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高年级护生的逆商现况,为护理教育者开展逆商教育,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路西版逆商量表对474名高年级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高年级护生的逆商指数为(67.84±5.62)分,5个维度得分介于50~89分之间;性别、学历、年级以及学习成绩对护生的逆商有显著的影响,其中年级和性别对护生的逆商有一定的预测作用.结论 高年级护生的逆商水平不够理想,有待进一步提高.护理教育者应当针对其主要影响因素开展逆商教育,以增强护生抗挫折的能力,为更好地适应临床护理工作.

    作者:严培晶;庞书勤;陈渝诚;张琪;李明;辛惠明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脑卒中患者健康行为的研究进展

    脑卒中是一组突然起病,以局灶性神经功能缺失为共同特征的急性脑血管疾病,被称为“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具有发病率高、死亡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及并发症多“四高一多”的特征[1].2008年中国第3次死亡原因回顾性抽样调查显示,脑卒中已经超过癌症和心血管病成为我国居民第1位死亡原因,病死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是日本的3.5倍,甚至高于泰国、印度等发展中国家[2].有研究证明,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发生,除了个人的遗传因素外,主要与个人的生活习惯和健康行为有密切关系[3].国内外众多研究也已经表明,良好的生活方式对于降低脑卒中发生、复发风险有着极大的重要性[4-6].本研究对健康行为的概念及相关概念、测量工具、脑卒中健康行为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临床工作者和社区人员对脑卒中进行有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及保健提供理论依据,以减少脑卒中的发生和复发风险,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华玲;朱海萍;何香;时艳霞;肖美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回归社会前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 探讨女性海洛因依赖者回归社会前的感受.方法 采用半结构式访谈法,对15名海洛因强制隔离戒毒者进行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研究法分析资料.结果 海洛因强制隔离戒毒者回归社会前的感受可归纳为3个主题:自我概念消极,孤独失助,对未来的不确定感.结论 护理人员应重视戒毒者回归社会前面临的问题,并提供有效的应对措施改善戒毒者的身心状况,帮助戒毒者重返社会.

    作者:郑红;庄淑梅;安士慧;张广福;陈芳;赵岳 刊期: 2014年第18期

  •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持续时间对不良反应影响的Meta分析

    目的 评价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持续时间对皮下出血和疼痛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PubMed、Highwire、Science Direct全文数据库、中国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Google学术搜索.同时手工检索相关专业期刊,纳入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持续≥30 s和≤10s的随机对照实验.对纳入研究进行质量评价并提取有效数据,采用RevMan5.0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合计1 986例次.Meta分析结果显示,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不同持续时间的2组皮下出血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注射持续30 s皮下出血发生率较低;2组疼痛强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但结果较不稳定.结论 低分子肝素皮下注射持续30 s可减少皮下出血的发生,对患者疼痛强度的影响尚需进一步研究.鉴于纳入研究样本量小,论证强度受到一定限制,上述结果有必要进一步开展高质量、大样本随机对照实验予以证实.

    作者:李艳玲;赵滨;刘慧敏 刊期: 2014年第1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