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4年35期文献
  • 腔镜采集大隐静脉在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中应用的手术配合

    随着腔镜技术的进步及手术技巧的完善,腔镜下手术的广度和深度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我院心外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12月应用腔镜技术采集大隐静脉[1作为不停跳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的血管桥材料,连续完成162例手术,均取得满意疗效.患者术后腿部并发症发生率下降[2],有利于患者的早期活动和康复,本文将手术护理配合要点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郑红;史南;赵福丽;陈小璐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饮食干预对预防胰腺炎患者复发效果的Meta分析

    目的 通过Meta分析定量的评价饮食干预对胰腺炎患者复发的预防效果.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维普信息资源系统(VIP)、万方数据资源系统、外文医学信息资源数据库(FMRS)和Pubmed数据库,收集公开发表的有关饮食护理预防胰腺炎复发的随机对照实验,采用RevMan5.2软件进行统计处理.结果 共纳入5篇文献,均是中文文献.Meta分析结果表明,实验组在预防胰腺炎复发方面效果优于对照组[oR=0.15,95%CI(0.07,0.3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实施饮食干预可有效预防胰腺炎患者的病情复发.

    作者:陈飞;周廷梅;宋凌霞;卢美玲;黄桥;曾芬莲;陈凌云;张咏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罕见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患者的护理

    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primary ciliary dyskinesia,PCD)是一种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发病率在1/15 000~60 000[1].包括Kartagener综合征、纤毛不动综合征和原发性纤毛定向障碍等[2].成年人临床表现主要为咳嗽咳痰、支气管扩张、鼻窦炎、部分患者有内脏转位[3],不合并内脏转位时诊断较困难,且目前尚无治疗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的药物,此类疾病主要是早期对症治疗与护理.我科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收治2例原发性纤毛运动障碍患者,经积极治疗与护理后,症状缓解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穆青清;蒲红霞;罗丽娜;黄泽礼;任启勤;张昌美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认知障碍及测量方法的研究

    慢性心力衰竭(chronic heart failure,CHF)是一种患病率日益增加的疾病,并且已经成为了主要的公共健康问题.慢性心力衰竭增加了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认知障碍[1].有研究发现,与正常人相比,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存在认知障碍的风险要高出4倍[2].Pressler报道,25%~50%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经历着不同程度的认知障碍[3].虽然慢性心力衰竭和认知障碍在老年人中非常普遍,并且在国外许多临床试验中,慢性心力衰竭与认知障碍的联系已经得到证实,但是由于认知障碍的症状不易察觉,使护理人员在照护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过程中忽略了认知障碍的筛查.为了帮助护理人员早期发现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障碍,对患者进行早期护理干预,降低患者的再入院率和死亡率,本文对慢性心力衰竭患者的认知障碍表现以及测量工具进行综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祝蕾;陆萍静;陈迪;孙丹丹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是一种反复发作的慢性非特异性肠道炎性疾病,以腹泻、腹痛、黏液脓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与克罗恩病合称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1].我国UC的患病率为11.6/10万[2],且有被低估之虞.UC病程迁延难愈,易反复发作,尤其排便次数的增多,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存质量(quality of life,QOL)[3].此外,UC患者的QOL严重损害普遍存在,明显低于一般健康人群的QOL水平[4].对UC患者的QOL量表作出思考和探讨,有利于我们发现影响UC患者QOL的主要因素,从而促使临床医护人员更进一步地优化治疗和护理方案.故本文针对UC患者QOL量表的应用现状作一综述,以期为今后适合我国UC患者QOL评估工具的建立提供参考,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一清;段培蓓;杨丽华;孙龙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新生儿呼吸机相关肺炎高危社会人口学因素的Meta分析

    目的 系统分析新生儿VAP相关高危社会人口因素,为科学制定新生儿VAP的预警策略提供依据.方法 计算机及手工检索CBM、CNKI、万方、维普、ISI、Pubmed及Embase数据库中相关文献,采用NOS标准评价纳入研究的偏倚风险,Meta分析提取数据.结果 纳入21个研究,3 546例患者,1 201例VAP,6种VAP高危社会人口因素,整体研究质量较高.Meta分析显示:患儿死亡构成比在VAP与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98);平均住院时间在VAP组与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9.33);平均胎龄在VAP及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05);VAP患儿构成比在≤37周和> 37周组间(OR=2.62)、32~37周和>37周组间(OR=2.37)、< 32周和32~37周组间(OR=2.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平均体质量在VAP及非VAP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0.58),VAP患儿构成比在体质量< 2.5 kg和≥2.5 kg组间(OR=3.75)、1.5~2.5 kg和>2.5 kg组间(OR=2.42)、<1.5kg和1.5~2.5 kg组间(OR=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VAP为新生儿患儿的重要死亡因素,且延长住院时间,加重经济负担;本研究证实体质量与胎龄为新生儿VAP重要危险因素,胎龄<37周及体质量<2.5 kg则增加VAP风险的发生,体质量越轻与胎龄越小,其VAP风险越高,两者均为重要预警指标.

    作者:肖政;汪成琼;黄榜江;楚亚林;胡世芸;张啟鹏;邱隆敏;余昌胤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山东省三甲医院护士工作敬业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山东省三甲医院护士工作敬业度现状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方法 对山东省三甲医院的960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包括护士的一般资料、工作敬业度及职业价值观,分析护士工作敬业度与职业价值观的相关性.结果 山东省三甲医院护士的敬业度总均分为(33.91±11.06)分;护士职业价值观与工作敬业度具有相关关系.结论 山东省三甲医院护士敬业度处于中等水平,护士职业价值观为工作敬业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护士所在科室氛围、晋升机会、职称也可影响护士工作敬业度.

    作者:徐雁;孟庆慧;范晓婷;刘晓丽;张晓青;李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现状调查

    目的 了解广州市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现状和影响因素,为今后开展护理人员人文关怀教育,提升养老服务质量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抽取广州市8所养老机构270名护理人员为调查对象,使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及护士人文关怀品质量表进行调查,并采用多元逐步回归法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 广州市8所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总分(113.59±9.78)分,低于该量表设计者刘于昌等提供的2010年上海市部分综合性医院护士人文关怀品质评价的参考值(118.36±16.75)分,处于较低水平.护理人员的家庭所在地、政治面貌、同事关怀度、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方面的教育培训不同,其人文关怀品质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同事关怀度、是否接受过人文关怀方面的教育培训为主要影响因素.结论 广州市8所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偏低,关怀能力和关怀理念方面尤为薄弱.养老机构可与高校合作,制定一套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人文关怀品质的培训课程,通过系统、规范的培训提升人文关怀品质,提高养老服务质量.

    作者:田红梅;梁悦;颜海萍;崔宇婷;翟惠敏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社区失能老年人安全危险经历感受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社区失能老年人发生安全危险的经历感受,为老年安全和老年照顾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基础支持.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法,对重庆市13名社区失能老年人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通过Colaizzi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归纳出4个关于社区失能老年人安全危险经历感受的主题:承受心理负担;缺乏安全危险处理知识;渴望健全社会支持系统;自我价值的肯定.结论 社区护士进行家庭访视时应为失能老年人及其照顾者、其他家人进行安全危险相关知识的宣教,扩大普及率,保障老年人的安全,提高失能老年人居家养老生活质量.

    作者:刘捷;赵庆华;肖明朝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基于品管圈的术前检查管理研究与实践

    目的 探讨实施品管圈在术前检查护理管理中的作用和效果.方法 通过分析术前检查患者常见因素,实施品管圈来管理术前检查的各个环节,制定住院患者术前检查的护理工作流程.对实施品管圈前后我院胃肠外科术前检查的护理管理效果进行问卷调查和比较分析.结果 患者满意度高于实施前,危险发生率低于实施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开展品管圈活动能够提高住院患者术前检查的效率及医院安全,同时增强了护理人员的管理意识.

    作者:贾立红;尹安春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PBL结合循证PICO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 评价PBL结合循证PICO模式在护理本科生实习教学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将我院2010级本科实习护生133人列为实验组,2009级本科实习护生128人列为对照组,实验组采用PBL结合循证PICO模式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以临床客观结构式考核(OSCE)成绩及问卷调查法对2组学生的临床实习效果进行对照分析.结果 实验组护生在OSCE的成绩及对教学效果的评价方面明显高于对照组护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PBL结合循证PICO模式教学不但有利于培养和提高护生的临床护理能力及综合素质,还让护生逐步学会并渗透“以客观的科学研究结果为临床决策依据”的循证实践核心思想,为日后走上工作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值得在本科护生临床实习教学中推广应用.

    作者:曾芬莲;肖政;陈凌云;缪小菊;奉丽敏;张咏梅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1例绒癌合并腹腔大出血患者行子宫动脉栓塞术后的护理

    近年来,随着介入治疗技术的发展、成熟,子宫动脉栓塞术在妇产科领域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双侧子宫动脉栓塞术栓塞了双侧大部分子宫螺旋动脉末梢,阻断了出血区通支的血供,同时使子宫动脉压降低,血流缓慢,从末梢处开始栓塞,闭塞了整个动脉血管腔,利于血栓形成,致使子宫血供减少,刺激子宫平滑肌收缩加强,可有效地控制子宫出血口[1],成为处理妇产科大出血的重要方法之一.我科在2014年2月28日收治1例绒癌合并腹腔大出血行子宫动脉栓塞术抢救成功的病例,现报道如下.

    作者:师伟;张天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基于能力本位的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构建

    目的 构建科学实用的重症监护护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规范专业型研究生临床实践行为,全面提高临床实践质量.方法 在能力本位理论的指导下,根据文献阅读、理论分析、问卷调查、半结构访谈和德尔菲专家咨询的结果,确定重症监护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的各级指标.结果 咨询10所三级甲等医院及1所护理学院的16名专家,有效问卷回收率分别为93.75%和100.00%,专家权威系数为0.94,肯德尔和谐系数为0.257(x2=402.73,P< 0.01),构建的重症监护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模式包括6个1级指标,47个2级指标和112个3级指标.结论 专家积极性和权威程度较高,各项指标的专家意见集中,研究结果科学可靠,可以作为重症监护专业学位护理硕士研究生临床实践的参考依据.

    作者:谭洁;宋琦;王建荣;黄叶莉;马燕兰;彭小玲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 研究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Connor-Davidson心理弹性量表中文版、护生职业认同问卷、特质应对方式问卷、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对693名高等护理专业学生进行抽样调查.结果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得分为(66.79±11.93)分,不同年级护生心理弹性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专业认知、职业期盼、人际交往满意度对护生心理弹性有显著影响;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与积极应对、职业认同感、社会支持和内外向存在显著正相关,与消极应对、神经质和精神质存在显著负相关.进一步回归分析发现,积极应对、职业认同感、内外向和神经质对心理弹性有显著预测力,解释率达48.6%.结论 高等护理专业学生心理弹性得分偏低.护理教育者可以根据不同时期护生心理弹性特点及影响因素,针对性地对护生进行心理干预,培养学生职业情感,引导学生积极应对,塑造学生健全人格,以提高学生心理弹性水平,促进其身心健康.

    作者:杨燕;颜琬华;李翠香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肾恶性肿瘤冷冻消融术的护理

    目的 探讨肾恶性肿瘤行冷冻消融术后的护理要点.方法 对4例肾恶性肿瘤患者进行局麻下经皮冷冻消融治疗.在CT引导下,将2根冷冻探针(氩氦刀)分别经皮穿刺进入肿瘤边缘与肾皮质短距离的肾凸面进行冷冻消融.结果 4例患者手术均成功,1例出现肉眼血尿,1例出现疼痛,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结论 CT引导下局麻行经皮冷冻肖融治疗肾恶性肿瘤安全有效,充分做好治疗后的护理是有效治疗的重要安全保证.

    作者:郑肖琼 刊期: 2014年第35期

  • 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

    随着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的使用,精神分裂症的疗效有了较大改善,但是患者的躯体问题,如代谢综合征已凸显出来.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是导致精神分裂症患者代谢紊乱原因之一的观点已被学术界所共识,其表现为体质量增加、胰岛素抵抗、血脂紊乱及高血压等,并由此引起肥胖、高血脂、糖尿病和心血管疾病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降低了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患者对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治疗的依从性.本文主要介绍通过生活方式干预、行为干预、饮食干预等方法,减少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所致代谢综合征的发生,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作者:季春英;孙莲芳;翁英;许慧 刊期: 2014年第3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