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对Delta陶瓷人工假体与金属假体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及术后患者肢体功能康复情况进行比较;探讨传统全髋关节置换术术后护理是否适用于Delta陶瓷人工假体术后的护理;2种假体置换术后的肢体康复情况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2012年1月至2014年4月,对我院进行全髋关节置换术分别使用Delta陶瓷人工假体和金属假体各40例患者进行相同的围手术期护理,针对假体的不同特性采用不同的术后康复指导训练,应用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标准了解2种不同假体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及肢体功能康复情况,总结护理经验.结果 相同的护理措施,观察组和对照组在静脉血栓、假体脱位、压疮并发症比较中x2值分别为0.85、0.00、2.51,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假体不同特性进行肢体功能锻炼的开始时间上,2组在直腿抬高训练、助行器保护下床和脱离助行器完全负重行走训练开始的时间比较t值分别为-6.61、-7.27、-6.5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术后6周、3个月的早期Harris髋关节评分中观察组评分值分别为(82.7±7.7)分和(88.1±4.6)分,明显高于对照组(69.5±9.2)分和(77.3±6.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临床的常规全髋关节置换术后的护理同样适用于Delta陶瓷人工假体全髋关节置换手术,并且采用Delta陶瓷人工假体术后的髋关节功能恢复在早期较快,有效地提高了患肢康复水平,缩短了康复时间,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减轻了护理人员负担.
作者:李丹;李秀华;于德水;曹阳;郭占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分析尿路造口袋对降低ICU腹泻患者尿路感染发生的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6月至2014年5月收治的危重患者中发生腹泻同时留置导尿管的患者445例,按入院后发生腹泻的时间顺序随机分为观察组219例,对照组226例.观察组采用尿路造口袋连接防逆引流装置的方法,对照组采用传统肛周护理方法.比较2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及2组尿路感染患者尿培养结果.结果 观察组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为5.5%(12/219),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 (24/226),2组比较,x2=3.952,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尿培养结果中肠道菌株4例,对照组为17例,2组比较,x2=4.629,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尿路造口袋连接防逆引流装置可以有效降低腹泻患者尿路感染的发生率,且操作简单,既减轻了护士的工作量,又增加了患者的舒适度,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高业兰;陈永惠;吴君丽;张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对心内科老年患者出院带药发放流程进行再造,以提高老年患者用药安全性.方法 针对传统出院带药发放流程中存在的问题,对原有发放流程进行考量、分析,通过流程次序改变、流程环节增加与分解,将发药流程重新设计并实施,比较流程改造前后患者自行完成一日三餐摆药所需时间及正确率、口服药相关知识掌握情况以及服药指导护理的满意度.结果 流程再造组患者对药物知识的掌握情况、患者自行完成一日口服药摆药的时间、患者对服药指导的满意度均较传统发药组提高,t=-7.69~-4.85、6.97、-15.3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出院带药发放流程再造有利于提高老年患者院外用药的相关知识与安全性,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作者:吉海燕;冯莉;杨青青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提升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作用.方法 将自愿参加本研究的80名护士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41名和对照组39名.观察组护士接受5周的心理干预,即“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干预前后均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对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书写表达积极情绪有效提升了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幸福感总分干预前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2组比较[(84.20±9.08)分比(76.12±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628,P<0.05.结论 书写表达积极情绪对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有促进作用,也为护理管理者加强对临床一线护士的心理支持提供了一定的工作思路.
作者:陈欣;蒋维连 刊期: 2015年第20期
本文介绍了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用药安全现状,探讨了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态度和方式及其影响因素,后综述了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的干预措施,提出应发展适合我国文化背景的可操作的居家老年慢性病患者参与用药安全策略.
作者:王盼盼;张振香;刘晓虹;王云璐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妇科恶性肿瘤患者癌性疼痛的发病现状,以及患者应用补充与替代医学干预癌性疼痛的现状.方法 运用自行设计问卷,对在兰州大学第一医院妇产科就诊的31例妇科癌性疼痛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患者年龄(51.23±11.34)岁,年轻者仅23岁;患者患病以来所经历的平均疼痛程度以轻度疼痛为主,占54.84%(17/31),所经历的重疼痛程度以中重度为主,占77.42%(24/31);51.61%(16/31)的患者有2个或更多部位的疼痛,75.47%(40/53)的癌性疼痛发生在盆腔及其周围组织;72.72%(24/33)的癌性疼痛为钝痛;患者癌性疼痛的程度越重,其主观睡眠质量受到的影响越大;仅25.81%(8/31)的患者应用过补充与替代医学方法干预癌性疼痛,其中6例患者认为该方法有效.结论 妇科恶性肿瘤患者日益年轻化,癌性疼痛程度重,以钝痛为主,多发于盆腔及其周围组织,并影响患者的睡眠状态.补充和替换医学方法有助于缓解患者的癌性疼痛,但目前应用率低,有待于进一步在临床推广.
作者:李颖;李萍;刘宸希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谵妄是住院老年患者常见的严重并发症.在美国,住院老年患者谵妄的发生率高达50%,用于相关治疗的费用每年约为1 640亿美元[1].谵妄会导致许多不良预后和结局,例如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再入院率,引起患者躯体功能的下降以及认知功能下降,甚至增加死亡率.值得重视的是,30%~40%的谵妄是可以预防的[1-2],现有指南和证据也都推荐采用非药物干预方式预防老年谵妄.非药物干预方式包括多学科咨询、针对危险因素的早期筛查、医务人员相关知识培训等,其中住院老年人生活项目干预(hospital elder life program,HELP)模式是全球早推出的,并且影响力大的非药物多学科综合干预模式,经大量研究证实,HELP模式对谵妄预防效果显著.本文对预防老年住院患者谵妄发生的HELP模式进行论述,现报道如下.
作者:杨璐;岳冀蓉;张雪梅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集束化模式对自然分娩的影响,为临床助产服务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择于2014年4~8月在同济大学附属第一妇婴保健院产检并住院分娩的低危初产妇280人,通过单纯随机分组的抽签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40人,干预组产前除了接受产检外,还参与产前教育课程、助产士门诊及助产士沙龙;产时接受助产士一对一指导的自由体位待产及非药物减痛法拉玛泽呼吸法;对照组产前接受常规产检,产时按常规进行仰卧位待产与分娩.观察2组剖宫产率、各产程时间、产痛评分、产后2h出血量、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等指标.结果 干预组剖宫产率为1.4%(2/140),低于对照组的7.1%(10/1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妇第一产程时间为(377.22± 170.26) min、第二产程时间为(33.96±21.07) min及总产程时间为(418.49±175.49)min,均短于对照组的(450.26±195.94)、(41.72±25.37)min和(499.05±200.25) 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疼痛评分为(6.68±1.08)分,低于对照组的(7.12±1.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产后2h出血量为(250.00±62.47) ml,较对照组的(274.13±99.77) ml少,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新生儿窒息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助产士主导的“温柔生产”集束化模式能有效减低剖宫产率,促进产程进展,减少产后2h出血量,缓解疼痛并降低新生儿出生窒息的发生,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模式,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黄蓉;侯燕文;万宏伟;刘宏;陈艳莉;朱毓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采用“叶”型鼻贴在ICU患者胃管固定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88例留置胃管的患者,按留置胃管的先后顺序交替进入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4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工字型鼻贴固定胃管,实验组采用经改良的“叶”型鼻贴固定胃管,观察2组患者鼻贴卷边率和胃管脱出率情况;2组患者对鼻贴美观度和胃管固定舒适度的感受情况.结果 对照组鼻贴卷边率和胃管脱出率分别为59.1%(26/44)和18.2%(8/44),实验组鼻贴卷边率和胃管脱出率分别为27.3%(12/44)和2.3%(1/44),P<0.01或P<0.05;对照组鼻贴美观度和胃管固定舒适度中自觉美观和自觉舒适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13.6%(6/44)和18.2%(8/44),实验组鼻贴美观度和胃管固定舒适度中自觉美观和自觉舒适的患者所占比例分别为34.1%(15/44)和40.9%(18/44),P<0.05或P<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采用“叶”型鼻贴固定胃管,可有效降低鼻贴卷边率、胃管脱出率,且因外形美观,舒适性好,易于被患者接受,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作者:王永娟;冯红燕;殷传慧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大连市养老机构中对分级护理项目执行的不足之处,分析影响入住的老年人对服务体验的影响因素,从而为养老机构更好地服务于老年人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选取大连市养老机构入住的14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调查工具采用一般资料及等级护理老年人对养老机构服务体验调查表,分析老年人的服务体验现状及影响因素.结果 等级护理老年人对26项护理分级项目内容执行的体验中,认为执行差项目是为老人梳头,执行佳的项目是组织文娱活动.老人护理服务质量体验总分平均为(25.93-6.59)分,具体条目中满意程度差的2项是“心理护理”(2.48±1.22)分和“疾病的健康宣教”(2.14±0.25)分,满意程度好的2项是“养老护理员的责任心”(1.51 ±0.63)分和“服务时说话的态度和表情”(1.63±0.66)分.多元逐步回归分析表明,影响老年人护理服务质量体验的因素主要为是否有慢性病史、性别、经济和社会支持状况,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养老机构的管理人员应侧重对老人个人卫生等服务项目进行监督管理,加强养老护理员在心理护理和疾病的健康宣教服务质量方面的培训.养老护理员在为老人提供服务时应针对不同的性别、有无慢性病史和社会支持情况进行针对性护理.
作者:陶巍巍;沙丽艳;贾雪琴;王莉;李双月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设计标准化案例集,用于评价护理专业学生的评估能力.方法 以国际标准化护理语言为指引,参考教科书和参考文献设计案例.经小组访谈,专家论证相关性和代表性后完善案例,并在57名护理专业学生中应用,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护生评估能力得分为15~57分,平均分为42.5分,护生在心理-社会领域得分率高,为50.7%(13.93/27.5).5个案例中难度大的为案例4,难度为0.36.结论 本系列标准化案例能作为评价护理评估能力的指标,也可作为相关培训效果的评价指标.
作者:胡梦晶;朱雪娇 刊期: 2015年第20期
软组织钙化是指软组织内的异常钙质沉积[1],是软组织的一种病理学表现.软组织钙化病例临床上极其少见,其发病机制复杂,缺乏参考资料,容易被误诊,单一学科的治疗并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需多个学科相配合,制订规范、合理、个体化的治疗方案.而因软组织钙化灶导致皮肤破溃在临床中更为罕见.多学科联合诊疗(multidisciplinary treatment,MDT)模式源于国外,指多个学科的医生聚在一起,为患者制订佳的治疗方案[2],多用于癌症患者的治疗.由于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的愈合过程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有全身性因素,也有创面局部因素[3],多学科合作也成为体表慢性难愈性溃疡处理的治疗趋向.本院接收了1例罕见的难治性下肢软组织钙化性溃疡患者,借助MDT模式,明确诊断及治疗方案,并经过1.5年的动态监测及持续有效治疗,伤口痊愈,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魏惠燕;胡宏鸯;李爱妮;朱越锋;王宏伟 刊期: 2015年第20期
不完全川崎病(incomplete kawasaki disease,IKD)是指未达到完全川崎病的诊断标准,但疾病发展符合川崎病特点,主要表现为急性发热,部分有皮肤黏膜病损和淋巴结肿大,明显的是冠状动脉病变,是儿童时期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1].因本病可发生严重心血管并发症,故如在急性发热期未被识别,可导致冠状动脉扩张及动脉瘤破裂等严重并发症[2].2014年7月7日我科收治1例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而心脏超声提示有冠状动脉损害的新生儿,经综合治疗和护理35 d后好转出院,现报道如下.
作者:朱淑贞;李荷君;周莲娟;诸纪华;俞君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分析抑郁症患者的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取符合精神障碍诊断与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抑郁症诊断标准的患者180例,采用自制疾病经济花费调查表和疾病家庭负担量表(FBS),对经济负担和家庭负担进行评定,共168例患者完成随访.结果 抑郁症患者年人均总经济花费为21 650元,直接经济花费6 806元,间接经济花费14 844元.住院患者的年人均总经济花费、直接经济花费、直接医疗花费显著高于门诊患者.城镇患者的年人均总经济花费、间接经济花费、误工及因工作能力下降造成的花费显著高于农村患者.抑郁症患者FBS的主观感受、家庭生活、家庭娱乐、心理健康4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高,超过60%;家庭关系、躯体健康2个因子的阳性回答率较低,不足40%.结论 抑郁症造成高额的经济负担和严重的家庭负担.
作者:石艳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调查护生关于患者安全的知识、态度及行为等现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我国护理院校开展针对护生的患者安全培训教育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以自行编制的“护生患者安全知信行调查问卷”对天津及福州两地的617名护生进行横断面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护生对于患者安全认知总分为(3.34±0.44)分,各维度由高到低分别为态度(3.82±0.51)分,行为(3.42±0.60)分,知识(2.92±0.67)分.本科护生关于患者安全的整体认知较专科护生低,t=5.194,P<0.01;已进入毕业实习护生的整体认知情况较未实习护生高,t=3.264,P<0.01;而在态度方面却较未实习护生消极,t=-3.813,P<0.01.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护生患者安全认知的影响因素主要为学历和是否进入毕业实习.结论 本次调查的护生的患者安全知信行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受学历和是否实习影响.
作者:刘昂芝;姜贺;程玲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评价乳腺癌手术治疗后患者早期疼痛综合征的发病率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2年9月至2014年9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进行乳腺癌手术治疗的病例中出现乳腺癌术后早期疼痛综合征(early post-mastectomy pain syndrome,EPMPS)的23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并进行了3个月的术后随访.结果 231例女性乳腺癌患者中,EPMPS的发病率为41.1%(95/231).结果显示,40~59岁年龄组的女性中EPMPS的发病率为66.3%(63/95),显著高于其他年龄组,RR=1.83,P<0.05.进行腋窝淋巴结廓清并且未保留肋间臂神经者EPMPS的发生率显著高于行前哨淋巴结活检+腋窝非手术的患者以及保留肋间臂神经的患者(81例比14例,41例比18例x2=19.921,P<0.01x2=11.045,P<0.05).结论 中年年龄组女性出现EPMPS的比例较高,原因不明;腋窝手术方式影响EPMPS的发生率;在护理和康复中,解释和安慰是处理EPMPS的关键.
作者:吴玲玲;姜海洋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探讨肺癌围手术期患者血清皮质醇与C型行为特征的相关性.方法 以安徽省立医院胸外科术前100例肺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问卷、血清皮质醇检测、C型行为量表对他们的一般资料、血清皮质醇水平及C型行为特征进行调查.结果 肺癌围手术期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为(447.85±87.65) μg/L.男性患者C型行为焦虑维度得分高于正常人,P<0.05;抑郁维度得分高于正常人,P<0.01;愤怒外向、理智、乐观、社会支持维度得分低于正常人,P<0.01.肺癌围手术期患者血清皮质醇与患者C型行为的焦虑、抑郁、愤怒内向得分呈正相关,r=0.215、0.241、0.225,P<0.05;肺癌围手术期患者血清皮质醇与患者C型行为的乐观、社会支持得分呈负相关,r=-0.223、-0.276,P<0.05.结论 肺癌围手术期患者血清皮质醇水平较高,且与患者C型行为特征之间存在相关性.
作者:苏丹;吴显宁;李惠萍;丁翠萍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了解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病原菌分布特点及医院感染病原菌耐药性特征.方法 对2013年入住重症医学科期间发生的医院感染病例所分离出来的病原菌分布、构成及耐药性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重症医学科共分离出各类病原菌306株,其中革兰阴性菌255株占83.3%,革兰阳性菌41株占13.4%,真菌10株占3.3%.排名前5位的病原菌分别为:肺炎克雷伯杆菌87株占28.4%;鲍曼不动杆菌76株占24.8%,铜绿假单胞菌53株占17.3%,金黄色葡萄球菌19株占6.2%,大肠埃希菌15株占4.9%;常见医院感染菌株对各类抗生素均呈现出相当程度的耐药现象,但复方磺胺甲嗯唑对肺炎克雷伯杆菌敏感性高;头孢哌酮/舒巴坦及左氧氟沙星对鲍曼不动杆菌的敏感性也较高;包括哌拉西林及其复合制剂、第三代头孢菌素类、氨基糖苷类及大环内酯类等对铜绿假单胞菌都有比较高的敏感性;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亚胺培南和头孢替坦均敏感;金黄色葡萄球菌对替加环素、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均敏感.结论 重症医学科医院感染菌株均呈现多重耐药趋势,临床治疗过程中在依据药敏试验结果选用抗生素的基础上,可经验性使用比较敏感的药物;革兰阴性菌是医院感染的主要病原菌,应积极采取相应的干预对策,防范医院感染,控制细菌耐药性继续增长的不良趋势.
作者:陈敏敏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为国内护士在乳腺癌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中发挥作用提供借鉴和学习的依据.方法 通过介绍美国乳腺癌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的开展情况,特别是较详细地介绍了护士在该诊疗模式中的重要作用.结果 美国乳腺癌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既实现了患者未开始治疗前就能了解自己全面的治疗方案,又能保证整个治疗过程的衔接和追踪.结论 可以在结合目前我国护理状况的基础上,通过开展乳腺癌多学科专家组诊疗模式,来发挥专科护士的作用,推动护理门诊的开设及护理信息化的建设.
作者:刘俐惠 刊期: 2015年第20期
目的 结合临床应用需求,研制一种多功能介入手术无菌贴膜.方法 通过对无菌贴膜进行技术设计,更好地实现了介入术中术区皮肤的无菌防护及器械固定.结果 该装置设计简单、结构合理,可以减少介入器械与术区皮肤直接接触的机会,又能对介入器械有效固定.结论 多功能介入手术无菌贴膜解决了术中介入器械与穿刺点附近皮肤的接触、介入器械无序摆放及进出介入器械时动脉鞘、导管、导丝的活动和脱出的难题,保证了介入器械的无菌效果,减少了血源性感染的巨大风险,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作者:冯晓玲;付雅婕;靳志涛;仲艳;樊丽洁;程艳艳;蔡月娥;邓琳 刊期: 2015年第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