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da Vinci surgical system)是目前先进的机器人手术辅助系统,是微创外科的革命性新技术,使用该系统可以让医生灵活、精确、舒适地进行手术,并且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提高患者满意度,提高手术周转率,提升医院临床及科研水平.其设计的理念是通过使用微创的方法,实施复杂的外科手术,对整个外科手术观念来说是一次革命性的飞跃.我国2007年引入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已成功应用于心脏外科、泌尿外科、肝胆外科、普外科、胸外科、妇产科等领域[1],但目前我国还未有该系统应用于乳腺外科领域的案例.男性乳腺发育症是指男性乳腺组织异常发育、结缔组织异常增生.2014年1月27日,我院甲状腺乳腺外科成功实施了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男性乳房发育症,并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实现了我国首例达芬奇机器人手术系统治疗乳腺疾病,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鲁;王飞;李翠;贺青卿;郭志红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分析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护理措施及效果.方法 对68例血液系统疾病合并肺部真菌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68例患者经过综合治疗和精心护理后,治愈31例,好转后出院22例,因经济原因放弃治疗5例,无效4例,死亡6例,治愈好转率达77.9%.结论 对于血液系统疾病合并侵袭性肺部真菌感染的患者进行积极的综合性治疗和精心的护理,可降低患者的死亡率,延长患者生命,提高生存质量.
作者:祁疆萍;仲崇晓;韩旭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电子护理文书环节质控发现的问题及持续跟踪改进策略.方法 抽查2014年1~7月797份在院运行病历护理文书的质量,对存在问题进行综合分析和原因追踪,采取多种措施进行改进.结果 电子护理文书存在问题与护士自身的业务素质、临床资历、护理管理方式方法、质控力度有直接关系.结论 加强电子护理文书的环节质控,可有效降低缺陷的发生,确保患者和护理安全.
作者:许健;赵艳燕;丁艳萍;赵彩兰;梅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护士离职率高是国内外医疗单位普遍存在的现象,也是导致护理人力资源短缺的重要因素之一.据2006年世界卫生组织报道,全球千人口的护士均数约为4.06人[1],国家卫生计生委统计资料显示,截至2013年底,我国注册护士达到278.3万,每千人口护士数仅为2.05人[2].我国的护士短缺问题更为严峻.护士高离职率导致更多在职护理人员产生离职意愿,离职后即使以同等量的新护士顶替其在临床上的工作位置,也不能很快发挥作用,给临床护理质量及护理管理带来了很大的影响[3].如何有效降低我国护士离职率、合理利用护理人力资源继而稳定临床护理队伍,无疑是当前我国护理研究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为此,笔者纵观国内的有关护士离职的相关文献,探讨我国护士离职的研究现状,以期为稳定我国的护理队伍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笔者以“护士”“离职/离职意愿”为关键词,以中国生物医学文摘光盘数据库(CBM)、重庆维普、万方数据库、清华同方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为检索工具,检索到近十年的全部医药、卫生类期刊所收录的相关文献255篇,进行计量分析,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滋霞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快速康复外科(fast track surgery,FTS)是指通过对手术患者联合运用微创手术方式、多模式镇痛方案、积极的术后康复手段等综合措施,减少手术应激所产生的不良影响,加速患者康复[1].近年来FTS在国内外广泛开展并取得了显著效果,但在活体肝移植领域却进展缓慢,供肝切取手术不仅要求完整切取健康人的部分肝脏,还要保证门静脉、肝动脉、肝静脉和胆道系统的完整性,以便于移植[2].因此,全腹腔镜下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术堪称目前外科学术界具挑战性的制高点之一.2014年4月,天津第一中心医院移植中心成功开展了全国首例全腹腔镜下活体肝移植供肝切取术,围手术期多学科合作实施FTS,护士作为其中一环发挥了重要作用,现报道如下.
作者:邹洁;沈鸣雁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当前我国存在的养老服务人员流动性大、数量不足等问题,已经成为居家养老发展的瓶颈问题[1].《2013年人力资源蓝皮书》指出[2],我国劳动年龄人口比重下降,劳动年龄人口进入负增长的历史拐点.合理配置养老护理人力,以经济的入力成本获得优质的老年人照护质量是研究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工作量是决定人力配置的一个重要因素f 3],合理有效的测算工作量能够为科学配置人员数量及有效提高服务质量提供依据[4].本研究针对国内外老年人居家照护工作量测算的研究状况进行分析综述,以期为居家照护人力配置的进一步探索研究提供思路及依据,现报道如下.
作者:裴慧丽;徐永利;陈颖;王明俐;马丽霞;刘灵灵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构建静脉用药调配中心(PIVAS)全面、系统的质量控制体系,形成层次分明、责任明确、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方法和模式,全面提升中心质量,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静脉输液成品,确保输液质量与安全.方法 运用前馈控制和精细化管理的理论和方法,以国家卫生部《静脉用药集中调配质量管理规范》为指导,参考《联合委员会国际医院认证标准》即《JCI标准》,通过建立完善三级质量控制组织、确定质量控制指标,采用专家会议法、德尔菲法进行筛选与论证,形成科学的质量控制体系;并对实施前后38个病区的不合理处方、静脉输液药物不良反应及药物调配缺陷情况、医务人员及患者满意度进行统计分析比较.结果 实施前6个月与实施后同季节的6个月各项指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实施前后的不合理处方数、药物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配制错误率比较x2值分别为160.54,21.39和10.29.实施后的医护人员满意度和患者满意度均较实施前有显著提高x2值分别为14.34和26.7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全面、系统的三级质量控制体系的建立及实施适应PIVAS高风险、高强度、高责任心和集约化、流程化管理的特点,在持续改进PIVAS质量,保证输液安全中成效显著.
作者:李明娥;王梅林;王雁林;许红梅;陈晓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采用循证方法系统评价结构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CHD)患者生活质量及终末事件的影响.方法 检索the Cochrane Library、Cochrane Database of Systematic Reviews (CDSR)、Medline (OVID)、Pubmed、Web of Science等数据库中国外关于结构化健康教育对冠心病患者生活质量及终末事件的随机对照实验(RCT)研究,采用Jadad评分标准评价纳入文献的方法学质量,RevMan5.2软件对数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RCT文献,方法学质量评价均为B级及以上.干预组20 476例,对照组14 522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采用结构化健康教育的干预组患者生活质量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其WMD为3.29,95% CI(0.49~6.09),而心血管事件发生率、再入院率及死亡率2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RR及95%CI分别为0.72(0.50~1.04)、0.98(0.86~1.11)、0.77(0.58~1.03).结论 结构化健康教育可以改善冠心病患者的生活质量,但对心血管事件、再入院率及死亡率无显著影响,建议今后的研究中可通过开展延续护理来降低其发生率.
作者:史宇颖;范琳琳;耿桂灵;丁蕾;吴敏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了解急性白血病患儿首次腰椎穿刺期间其父母的真实体验,为制定个体化的护理措施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方法 采用现象学研究方法,对20位急性白血病患儿父母进行半结构式访谈,收集资料,以Colaizzi现象学分析方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提炼得出3个主题:心理负担过重;腰椎穿刺相关知识缺乏;需求的多元性.结论 首次行腰椎穿刺的白血病患儿父母需要更多关注,护理人员应采取个体化护理措施,真正满足其需求,减轻其心理负荷,从而使患儿更好地配合后续治疗.
作者:谢安慰;阐玉英;钮美娥;陈奕;汪茜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深入了解产褥期妇女对健商管理的本质需求,为确立产褥期健商管理模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收集15例产褥期妇女的相关资料,并运用Colaizzi法进行分析.结果 萃取出4个主题:健康意识;健康需求;院内教育现状;社会支持需求.结论 产褥期健商管理切实可行,构建产妇主导,医务人员、家人、同伴支持的以提高产妇健康意识,满足产妇健康需求为目的健商管理模式将成为母婴保健研究的方向之一.
作者:万慎娴;李惠玲;王伟;项穗新;刘璐;钱淑君 刊期: 2015年第04期
心肺复苏术是针对心跳、呼吸骤停的患者,通过实施人工呼吸和心外按压使患者恢复自主呼吸和脉搏.其常见并发症为肋骨或胸骨骨折、血气胸、肺挫伤、心肌挫伤、心包血肿或填塞及肝脾破裂等,但继发高位截瘫非常罕见,我科2014年6月14日收治1例心肺复苏后继发高位截瘫的患者,总结其相关信息及诊疗护理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鹤;迟俊涛;初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H3N2重症感染孕妇突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及时终止妊娠的临床抢救护理方法,提高救治水平.方法 回顾2014年1月2日救治的1例H3N2重症感染禽流感孕妇紧急行剖宫产的临床资料,总结临床抢救护理方法.结果 本例患者经过25 d的精心治疗和护理,终安全度过围手术期,母子平安,康复出院.结论 早期识别ARDS,加强产科专科护理,动态监测凝血功能是H3N2重症感染禽流感孕妇安全度过剖宫产围手术期的关键.
作者:孙蒋会;邵红玉 刊期: 2015年第04期
总结2例白血病患儿化疗后并发真菌性肺炎导致气胸的护理.护理重点为加强病情观察,早期发现气胸的症状,及时对症处理;做好胸腔闭式引流的观察及护理,同时做好呼吸道护理及心理支持,做好健康宣教,避免气胸复发.2例患儿经及时观察和精心治疗护理,均病情稳定出院.
作者:毛雪琴;陆亚红;张超琅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调查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医护合作状况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进一步提高医护合作水平,改善医疗护理服务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采用医生和护士合作量表、Jefferson医护合作态度量表、公立医院组织文化量表对三级综合性医院的280名护士、186名医生进行调查,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三级综合性医院医护合作状况总体水平良好,医生得分为(82.98±12.97)分,护士得分为(76.71±14.25)分,医生评价的医护合作状况明显优于护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影响医生评价的因素是:组织文化、合作态度、年龄、合同类型;影响护士评价的因素是:组织文化、科室、婚姻状况.结论 三级综合性医院的医护合作状况有待进一步提高.应分别从医院管理者和医护人员的角度改善临床医护合作水平,构建和谐医护关系,为患者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护理服务.
作者:陈静;刘晓黎;张振香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索国内三级甲等医院儿科病房护理岗位设置现状,分析各岗位在临床工作中的实际应用效果,为重新调整和设立儿科护理岗位提供事实依据.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法,对全国7家具有儿科病房的三级甲等医院基本情况和儿科病房现有护理岗位设置情况进行问卷调查,并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各医院儿科病房护理岗位设置不全相同,儿科病房护理岗位包括3大类:管理岗位,教学岗位和临床岗位.管理岗位包括护士长、副护士长和护士长助理;教学岗位包括教学秘书和临床总带教岗;共设有7种临床护理岗位:总务班、责任白班、长夜班、小夜班、大夜班、晚早班、辅助白班.有些护理岗位虽然在岗位名称和工作时间方面存在差异,但是工作内容基本一致.结论 目前我国儿科护理岗位管理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没有形成统一完善的岗位管理体系.儿科护理岗位设置应从循证的角度,以满足患者需求为导向,一切以从临床需要出发为第一原则,在全面落实责任制护理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各种因素,进行科学合理的设岗.
作者:邓娟;范玲;邢琳琳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六字诀对慢性阻塞性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的影响.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CNKI)、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PubMed、The Cochrane Library(2014年第6期)和ELSEVIER数据库,查找有关六字诀干预COPD稳定期患者的随机对照实验(RCT).按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个RCT,合计578例患者.Meta分析结果显示:六字诀能改善6min步行距离、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和FEV1占预计值百分比(FEV1%),减低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评分中活动受限评分和疾病影响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值及95%CI分别为22.62(10.49~34.75)、0.10(0.01~0.18)、3.08(0.18~5.97)、8.69(4.09~13.83)和7.60(2.34~12.85).但在SGRQ症状评分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六字诀对COPD稳定期患者的治疗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但尚需更多大样本、高质量、多中心的RCT加以验证.
作者:刘晓慧;王申;刘璟莹;刘海娜;许美丽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系统评价舒适护理在国内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万方数据资源系统、维普数据库,收集建库至2014年7月公开发表的关于舒适护理在国内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中应用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共纳入12篇文献,Meta分析结果显示,舒适护理在改善患者的焦虑状态,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4个方面与常规护理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值及95%CI分别为0.26 (0.13~0.50)、9.98(6.00~16.61)、0.24(0.13~0.42)和4.74(2.84~7.90).结论 舒适护理能有效改善乳腺癌围手术期患者的焦虑状态,并能够缓解疼痛,减少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王万玲 刊期: 2015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对在遭遇情感危机与身患癌症的双重打击后产生严重心理问题的患者实施合理情绪疗法干预,对其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合理情绪疗法,根据ABC理论对患者的心理问题进行分析和诊断,帮助患者纠正错误的认知,协助患者深入领悟不合理的信念是造成情绪和行为不适应的终原因,帮助患者学会合理调节情绪的方法,终指导其建立合理信念并加以巩固;同时通过生物反馈仪,帮助患者直观的观察其情绪变化,将抽象的心理状态用心率变化的规律来测量,并用大众化的游戏引导患者的情绪调节,教会其放松,实现一种可视化和可量化的情绪改善.结果 心理咨询前后均采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进行心理测量对比.与咨询前相比,SCL-90(0~4级评分):总分下降80分,减分率>25%为有效,各因子分均在正常范围;SAS和SDS分数均下降到正常范围;说明通过实施5次合理情绪疗法的心理干预后,患者焦虑、紧张、冲动、抑郁等负面情绪得以消除,睡眠质量得到改善.通过3个月后的电话随访,了解到该患者目前和丈夫关系协调融洽,已重拾家庭的温暖.结论 合理情绪疗法能有效地对有情绪障碍的患者实施再教育,训练其科学地进行逻辑思维与分析,使其学会能够客观、合理地思维,用以代替旧的非理性的思维.癌症患者的治疗过程中,给予恰当的心理护理是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和促进健康的重要手段.
作者:曹倩;李艳 刊期: 2015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