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24期文献
  • 新型查表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研究新型查表法在2型糖尿病患者饮食健康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医院内分泌科2型糖尿病患者共20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分别运用新型查表法和食物交换份法进行干预,并在干预前和干预后6个月监测2组患者相关代谢指标、饮食自我管理得分,并计算护士指导患者学会自我安排饮食所需的时间。结果试验组患者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干预前分别为(9.64±4.62)mmol/L、(12.37±4.88)mmol/L、(9.26±2.56)%,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6.74±3.87)mmol/L、(9.16±4.76)mmol/L、(7.21±3.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4.71、4.99,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9.14±5.28)mmol/L、(12.95±4.65)mmol/L、(9.12±3.31)%,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7.29±4.98)mmol/L、(10.01±5.56)mmol/L、(7.36±2.8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5、4.06、4.02,P<0.05或0.01)。2组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得分均明显提高,试验组干预前后分别为(9.52±5.45)、(13.70±7.1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44,P<0.01);对照组干预前后分别为(9.18±6.32)、(11.27±6.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3,P<0.05),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P<0.05)。试验组教育护士指导患者所需的时间少于对照组,分别为(22.47±5.84)、(32.23±7.66)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3,P<0.01)。结论新型查表法使患者应用更便捷,能提高患者的饮食自我管理能力和临床护士的工作效率,在糖尿病患者饮食管理中具有可行性。

    作者:李丽娟;杨婷;黄丽华;匡晓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天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南宁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了解天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南宁市社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的恢复情况以及对其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抽取南宁市社区200例COPD稳定期患者做为本次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及社区健康教育指导;试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于每年三伏、三九天,用天灸药饼准确地贴于选定的穴位上,并在药饼上行艾炷灸。1个疗程为1年6次,连续完成2个疗程,并联合康复训练。以上研究对象均在本次试验干预前和进行2个疗程结束后6个月时进行肺功能检测及圣乔治呼吸问卷评分研究对比。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前的用力肺活量、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与用力肺活量的百分比分别为(2.27±0.36)L、(1.56±0.30)L、(44.81±5.35)%,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3.36±0.42)L、(2.25±0.27)L、(65.38±8.0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90、16.40、20.36,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2.28±0.43)L、(1.58±0.33)L、(45.17±4.97)%,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2.57±0.57)L、(1.71±0.35)L、(46.94±8.42)%,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81、2.04、1.70,P>0.05);2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17、0.43、0.47,P>0.05),2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2、11.62、14.99,P<0.01)。试验组患者的圣乔治呼吸问卷得分其症状部分、活动能力部分、疾病影响部分、总分在干预前分别为(16.56±1.76)、(10.44±1.57)、(18.55±2.17)、(45.73±2.53)分,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10.77±1.56)、(7.28±1.23)、(14.33±1.66)、(32.98±2.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82~35.50,P<0.01);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16.47±1.81)、(10.39±1.66)、(18.52±2.16)、(45.79±2.49)分,干预后6个月分别为(16.12±1.36)、(9.89±1.38)、(16.96±1.58)、(42.15±2.34)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45~2.17,P>0.05);2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09~0.34,P>0.05),2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88~26.22,P<0.01)。结论天灸疗法联合康复训练对延缓COPD稳定期患者肺功能下降,减少并发症,提高患者生命质量有一定的临床意义。

    作者:邓秋兰;钟美容;陈斯宁;朱英;杨筱菊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创伤评分及其组合评分对急诊创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

    目的:探讨损伤严重度评分(ISS)、新损伤严重度评分(NISS)、修正创伤评分(RTS)和循环、呼吸、腹部、运动、语言(CRAMS)以及不同组合对创伤患者伤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作用。方法选取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收治的创伤患者为研究对象,记录其初始临床信息并计算ISS、NISS、RTS、CRAMS、急性生理功能和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Ⅱ(APACHEⅡ)。通过绘制ROC曲线,研究4种创伤评分与APACHEⅡ的拟合情况,并寻找其佳截断值;之后通过并联方式将生理评分与解剖评分进行联合诊断,并比较联合诊断之后的敏感度与特异度的变化。结果共纳入1020例创伤患者,其中APACHEⅡ≥20分者711例,<20分者309例,2组患者间相比较在ISS、NISS、CRAMS、RTS方面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8.194~11.969,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ISS、NISS、CRAMS、RTS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907、0.941、0.768和0.803(均P<0.05)。联合诊断结果显示不同组合评分均增加对伤情评估的敏感度,但均会减少其特异度。结论4种评分系统中NISS与APACHEⅡ相关性好,组合评分后可增加对伤情评估的敏感度,但同时会一定程度上降低特异度。

    作者:沈黎文;魏薇萍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母乳在早产儿喂养中强化方式的研究进展

    母乳,无论是营养成分配比还是免疫学特质,都适于早产儿生理的需求。然而,母乳成分处于动态变化中,由此引起热量的不均衡,则无法使早产儿达到理想的生长状态。在母乳中添加母乳强化剂,在保留母乳优势的基础上,进一步促进早产儿的生长发育。本文着重阐述标准化强化及靶向强化2种添加方式。前者在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应用普遍,而后者更能发掘早产儿的生长潜力,达到更为理想的宫外生长率。随着母乳库的发展,母乳贮存及成分提取技术的成熟,以人乳为提取源的强化剂出现,为极低出生体重儿及极早产儿的母乳喂养提供了新的发展方向。早产儿母乳强化方式的发展与多学科中心的协作息息相关,只有多中心共同发展才能实现早产儿母乳喂养强化的科学化。

    作者:刘君;杨茜茜;蒋盘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研究进展

    从日间手术出院准备评估的重要性、日间手术出院准备评估量表、麻醉恢复的精神运动检查、影响患者当日出院的因素4个方面对现有日间手术患者出院准备评估的相关文献进行回顾,为进一步研究做准备。

    作者:袁秀群;杨艳;吴晓蓉;胡潇泓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中医护理对养老机构轻度认知障碍老年人认知的影响

    目的:探讨中医护理对养老机构轻度认知障碍(MCI)老年人认知功能干预的价值。方法选取前期在太原市2家养老机构筛查出的66例MCI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按所在养老机构分为对照组34例和干预组32例,对照组接受疾病相关知识等健康宣教,干预组在健康宣教基础上实施为期4个月的中医护理方案。使用蒙特利尔认知量表(MoCA)分别于干预前后对2组患者的认知功能进行评估。结果干预前,2组研究对象MoCA各个维度得分和总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干预后干预组视空间执行能力、注意力、延迟回忆、定向力4个维度得分和总评分分别为(2.67±1.09)、(4.07±1.08)、(1.97±0.81)、(4.83±0.99)、(18.80±1.74)分,对照组分别为(2.15±0.71)、(3.30±0.63)、(1.39±0.97)、(4.24±1.41)、(15.06±2.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91~6.06,P<0.05或0.01);干预组干预前语言、延迟回忆和总分分别为(1.43±0.77)、(1.57±1.10)、(17.27±1.99)分,干预后分别为(1.80±0.66)、(1.97±0.81)、(18.80±1.7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6、-2.11、-4.34,P<0.05或0.01)。结论中医护理能够延缓MCI老年人认知功能衰退的进程,对MCI的防治有一定的效果。

    作者:李东倩;孙建萍;杨支兰;牛桂芳;宋丹;程澹澹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心理弹性在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水平间的中介效应分析

    目的:探索心理弹性对住院老年患者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的中介作用,为促进住院老年患者心理健康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650例住院老年患者并使用心理弹性量表(RS-14)、心理健康指数量表(WHO-5)和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 17.0软件和AMOS 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住院老年患者的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呈显著负相关(r=-0.72,P<0.01),心理弹性与心理健康呈显著正相关(r=0.85,P<0.01),睡眠障碍与心理弹性呈显著负相关(r=-0.62,P<0.01),Bootstrap法分析结果表明心理弹性在睡眠障碍与心理健康之间起着部分中介的作用,且中介作用占总效应的51%。结论心理弹性是心理健康和睡眠障碍的中介变量,缓冲了睡眠障碍对心理健康的不良影响,关注和提高心理弹性对促进住院老年患者的康复有较好的作用。

    作者:黄丽洁;刘永闯;郭丽娜;刘堃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烟雾病患者术后肢体、构音障碍的干预和护理

    目的:探讨烟雾病患者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脑-硬脑膜-颞肌贴敷术后干预及护理方法。方法通过自制护动板,根据肌力等级的不同,针对性地开展肌力锻炼,对构音障碍的患者进行言语训练及个性化健康宣教。结果本组17例患者平均住院天数3周,在进行了术后2周有效的肢体锻炼后,15例占88%的患者肌力由Ⅲ、Ⅳ级恢复至V级;2例占12%的患者肌力由Ⅱ级恢复至Ⅲ级。经过1周的言语训练,本组7例构音障碍的患者恢复达70%。结论通过以上的护理方法提高了患者对抗疾病的自信心,促进了患者的康复进程,从而提高了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王晓静;张缨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低位直肠癌患者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后排便功能训练的依从性研究

    目的:分析经肛门内外括约肌间切除术(ISR)后超低位直肠癌患者排便功能训练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为护理人员明确患者训练存在的问题、重视对患者训练的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由国际造口治疗师对行ISR术的超低位直肠癌患者进行排便功能训练指导,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量表、排便日记、大便失禁生命质量问卷作为研究工具,并对所得资料进行评分及统计分析。结果本研究中ISR术后患者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得分为(67.67±5.28)分;术后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与肛门功能及大便失禁生命质量呈正相关,依从性好的患者术后9、12个月的肛门功能明显改善(P<0.05);依从性的主要相关因素为年龄、文化程度、医疗付费方式、病理分期、手术方式、内括约肌切除类型、并发症、疼痛(P<0.05或0.01);多因素相关分析显示,上述因素的影响性随时间递减。结论 ISR术后患者排便功能训练依从性与肛门功能、大便失禁、生命质量相关。有效地排便训练计划、术后持续性指导对患者排便功能恢复至关重要,护理人员应给予心理疏导和健康教育,增强其康复的信心,提高生命质量。

    作者:陈艳秋;袁春华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冥想训练在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冥想训练减轻下肢骨折患者术后疼痛、焦虑及减少便秘发生的应用效果。方法将入选的106例下肢骨折患者按奇偶数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3例,对照组实施骨折术后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实施冥想训练,比较2组术后患者疼痛评分,焦虑程度、便秘及满意度。结果干预前,2组患者术后疼痛的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焦虑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焦虑评分分别为(2.06±0.85)、(28.95±3.83)分,对照组分别为(4.15±0.62)、(56.13±3.5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03、2.353,P<0.05);观察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例数分别为第1天20.75%(11/53)、第2天52.83%(28/53)、第3天18.87%(10/53)、第4天7.55%(4/53),对照组术后首次排便时间及例数分别为第1天1.89%(1/53)、第2天26.42%(14/53)、第3天37.74%(20/53)、第4天33.96%(18/5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2~5.629,均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术后患者满意度比较分别为94.34%(50/53)、77.36%(41/5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3,P<0.05)。结论冥想训练能有效减轻患者术后疼痛,降低患者焦虑程度及便秘的发生率,并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促进患者术后的早日康复。

    作者:廖红珍;叶颜凤;苏坤瑞;杨素芬;张月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基于智能终端的移动护理信息系统应用价值研究

    目的:探索如何借助移动智能终端改变传统床旁护理服务模式,规范床旁护理操作流程,提升医疗服务安全性,提高护理人员工作效率,加强护理质量管理。方法以病区护理质量管理标准为准则,以床旁护理操作为依据,以移动智能终端为平台,设计一套移动护理信息系统,用于管理和规范病区护理人员的床旁护理工作。结果通过该系统在复旦大学附属肿瘤医院病区的应用,实现了床旁护理工作的全流程管理,保证了床旁护理操作按照规范进行,患者信息核对无误,护理工作量统计准确、高效地进行。结论借助移动智能终端,将床旁护理操作规范化、精细化,既保障了护理服务的安全性,又提高了工作效率,也真正实现了护理工作精细化管理。

    作者:常光耀;黄彩红;王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高年资护士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调查研究及对策

    目的:了解高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现状,探讨减轻其压力的针对性措施,以降低高年资护士的流失率。方法采用便利抽样与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应用护士工作压力源量表和工作疲溃感量表对230名护士长和高年资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高年资护士及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源分别为(2.62±0.56)、(2.45±0.47)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5, P<0.05);高年资护士的情绪疲溃感、工作冷漠感和工作无成就感得分分别为(30.01±11.86)、(8.01±5.74)、(35.35±9.57)分,护士长的得分分别为(21.65±10.39)、(5.14±3.37)、(38.81±8.4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261、-4.705、2.691,均P<0.05);高年资护士和护士长的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的相关性分别为r=0.521、0.432,高年资护士高于护士长。结论高年资护士的工作压力源和工作疲溃感较高,护士长由于高控制性而导致工作压力源与工作疲溃感的相关性低于高年资护士,应基于磁性医院的相关理念降低高年资护士的工作疲溃感,稳定护理队伍,吸引和留住优秀专业护理人才。

    作者:王萍;孙新风;任雁北;栾晓嵘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对ICU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影响

    目的:探讨手卫生依从性干预对综合ICU获得性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感染的影响及改善效果。方法通过信效度检验的《手卫生认知问卷》调查对比手卫生干预前后医护人员手卫生的认知度的变化,根据其结果采用持续强化培训进行干预;利用病房中监控设备观察手卫生的执行率,每月随机抽查在岗医护人员手卫生执行情况及效果,干预前后对比,同时监测同期入住综合ICU患者MRSA感染率,分析手卫生依从性与MRSA感染率之间的关系。结果医护人员手卫生认知度干预前得分为(41.70±3.67)分,干预后得分为(44.10±3.5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37,P<0.01);干预前洗手正确率、手部细菌培养结果阳性检出率、手卫生执行率、综合ICU住院危重患者MRSA的感染率分别为68.75%、14.58%、66.90%、12.90%,干预后分别为88.54%、3.12%、74.14%、3.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09~24.520,P<0.01)。结论采用信效度评价良好的问卷可更好地发现手卫生依从性中存在的问题,通过持续强化干预措施可提高手卫生依从性;医护人员良好的手卫生依从性可使综合ICU中MRSA的感染控制获得一定效果。

    作者:王莹;朱艳飞;宋文静;邢迎红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澳大利亚姑息护理评估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随着癌症患者和以糖尿病为首的慢性病患者的不断增多,以及社会对生命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姑息护理的发展越来越受重视,但是正确和高质量的姑息护理发展必须要有客观的评估模式作为引导;中国的姑息护理发展较晚,没有统一的模式和政策支持,对姑息护理质量的评估研究更是少有提及。澳大利亚作为全球死亡质量高的国家,有较完善的姑息护理模式和政策支持,同时还有发展成熟的全国姑息护理评估项目“孔雀项目”。通过对澳大利亚姑息护理评估项目“孔雀项目”进行介绍,为中国制定规范的姑息护理评估项目提供参考,只有拥有正确的姑息护理质量评估项目,才能为探索中国特色姑息护理模式和姑息护理持续性发展指明正确的发展方向。

    作者:杨娇;杨明莹;柯亭羽;李雪勤;李丹娜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基于PDCA循环的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PDCA循环护理干预对小儿支气管肺炎并发症及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126例支气管肺炎患儿,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59例和观察组67例,观察组进行PDCA护理模式,对照组进行一般护理模式。比较2组患儿并发症发生情况、住院时间、医疗费用、护理依从性和对护理的满意度等。结果观察组患儿护理期间总并发症发生率为4.5%(3/67),对照组发生率为18.6%(11/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75,P<0.05);观察组患儿依从性较佳者占62.7%(42/6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44.1%(26/59),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38,P<0.05);观察组中无并发症患儿的住院时间为(5.9±2.1)d,医疗费用(1703±390)元,与对照组的住院时间(6.9±2.8)d和医疗费用(2012±501)元相比均出现明显的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161、3.668,均P<0.05);对照组和观察组患儿及其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率分别为61.0%(36/59)、82.1%(55/67),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44,P<0.05)。结论 PDCA循环护理模式在小儿支气管肺炎中的治疗依从性较佳,满意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金芳;李思涛;温博贤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儿童恶性肿瘤并发不典型麻疹的临床观察与护理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并发麻疹感染患儿的临床观察与护理。方法对22例恶性肿瘤并发不典型麻疹患儿的临床资料与护理方法进行总结分析,加强传染病早期识别、早期隔离治疗,并针对高热、骨髓抑制、肺部症状等给予相应的护理。结果好转出院17例,5例死亡,其中4例死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死于急性肝功能衰竭。结论在麻疹流行期间,加强对肿瘤患儿的院内感染控制,对肿瘤患儿密切接触人群进行预防接种,同时建议对肿瘤患儿化疗结束后6~12个月进行疫苗的复种,可有效预防肿瘤患儿的麻疹突破感染。

    作者:夏爱梅;王佳丽;葛艳玲;顾莺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在婴幼儿上臂PICC置管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3岁以下患儿经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PICC上臂置管的方法及经验。方法对27例3岁以下患儿采用超声引导下改良塞丁格技术行上臂PICC置管。结果27例患儿均置管成功,一次穿刺成功率为92.6%。结论通过充分的患儿准备、有效的固定、置管者的默契配合以及避免导管异位措施,克服患儿血管条件不良及不配合的缺陷,发挥了超声仪的优势,使患儿上臂PICC置管的成功率得到了提高,从而保护了患儿的血管。

    作者:郑素惠;黄韩英;朱婷;许乐;陈真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实习护生关怀行为与批判性思维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究实习护生关怀行为与批判性思维之间的相关性。方法采用批判性思维特质量表中文版和关怀行为量表对203名实习护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结构模型拟合结果较好,实习护生关怀行为与批判性思维具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β=0.46,P<0.01)。结论护生关怀行为可提高批判性思维,护理教育者在培养护生批判性思维的同时,应当注重提高护生的关怀行为。

    作者:秦阳;陈曦;廖月霞;束余声;王艳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硼锌糊结合造口护肤粉治疗Ⅱ期压疮的效果观察

    目的:探讨硼锌糊结合造口护肤粉治疗Ⅱ期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2月于我院老年科病房就诊,并发生Ⅱ期压疮的42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1例,观察组除常规压疮干预外,采用硼锌糊联合造口护肤粉治疗,对照组除常规压疮护理,采用造口护肤粉治疗。观察2组患者药物治疗压疮的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压疮的治愈率为71.43%(15/21),对照组患者的治愈率为38.10%(8/21),观察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71,P<0.05);观察组患者压疮的愈合时间为(5.14±1.46)d,对照组为(7.61±1.0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1,P<0.01)。结论硼锌糊联合造口护肤粉治疗Ⅱ期压疮疗效肯定,方法简便,该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陈文秀;仇海燕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呼吸机吸气屏气功能在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中的效果

    目的:探讨呼吸机吸气屏气功能在清除气管插管患者气囊上滞留物的效果研究。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对所有入住ICU的气管插管患者分为对照组86例和观察组77例,2组分别给予不同气流冲击术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其中观察组采用单人操作,右手长按呼吸机上吸气屏气键,左手使用气囊测压表控制气囊充放气;而对照组采用双人操作简易呼吸器与气囊充放气。比较2组患者在操作前后心率、呼吸、脉搏血氧饱和度变化值与2组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感染率等指标。结果观察组在操作后心率增加(6.09±1.95)次/min、呼吸增加(4.58±1.46)次/min、血氧饱和度下降(0.0313±0.0081),分别低于对照组的(10.47±3.12)次/min、(6.75±2.38)次/min、(0.0560±0.0156),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呼吸机相关性肺炎方面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呼吸机吸气屏气功能来清除气囊上滞留物,不仅可以有效减轻患者的不良反应,而且单人操作可减少护理工作量。

    作者:刘伟权;熊杰;肖琦 刊期: 2016年第24期

  • 以营养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干预对晚期结直肠肿瘤化疗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

    目的:探讨营养治疗模式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生命质量的研究。方法选择2013年1月1日至2014年6月31日在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住院化疗晚期结直肠肿瘤患者,营养风险评分使用营养风险筛查(NRS)2002评分≥3分作为纳入条件,共纳入70例,使用单盲随机分组,分为干预组及对照组各35例。干预组采用由营养专科护士主导的治疗团队包括管床医生、家属、患者共同组成,由专科护士经过充分评估患者的生活习俗、饮食习惯、营养状况、化疗胃肠道反应分级以及持续时间,制订个性化食谱;对照组采用化疗患者常规饮食指导;2组患者在第一次入院后第二天(干预前),化疗6、12个疗程使用欧洲癌症研究与治疗组织的生命质量核心量表(EORTC QLQ-C30)评价患者生命质量,比较2组不同时点的营养指标以及总的生命质量。结果干预组5例脱落,对照组5例脱落,2组治疗12个疗程干预组血清白蛋白改善值、血清前白蛋白改善值分别为4.10、74.14,对照组分别为-0.09、-0.08,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02、3.623,均P<0.05);干预组生命质量中位数差值为25.87分,对照组为35.13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069,P<0.05);干预组干预12个疗程总的健康状况为(72.28±20.97)分,干预前为(56.67±14.08)分,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01,P<0.05)。结论以营养专科护士为主导的干预联合化疗对晚期结直肠肿瘤患者的生命质量有明显的改善效果,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林金香;范祖燕;彭文亮 刊期: 2016年第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