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32期文献
  • 伤口治疗师对压疮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行为干预的效果评价

    目的:评价专业伤口治疗师对压疮患者居家主要照顾者行为的干预效果。方法按照便利抽样的原则,收集我院急诊科2013年12月至2015年12月院外带入压疮患者200例,按病例号奇偶数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干预组由专业伤口治疗师对其家庭主要照顾者在常规宣传的基础上进行压疮护理行为干预,对照组仅采用常规模式进行出院宣教,对比干预1个月、2个月后2组患者主要照顾者行为得分,以及2个月后2组患者院外压疮好转率和新发率的差异。结果2个月后干预组压疮好转率59%(59/100),高于对照组的32%(3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690,P=0.000),而新发压疮率24%(24/100),低于对照组的39%(39/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14,P=0.022),同时主要照顾者得分在干预1个月后干预组为(48.27±6.12)分,对照组为(44.15±4.33)分,干预2个月后干预组为(46.18±4.44)分,对照组(43.33±5.67)分,并且重复测量的方差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时点的照顾行为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8.93,P<0.01),且干预组和对照组间的得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512,P<0.05)。结论伤口治疗师对于压疮居家主要照顾者充分有效的干预行为有助于提高照顾者行为,促进压疮愈合,减少并发症。

    作者:刘新;陈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STAR”护士培训模式的构建及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构建并实施“STAR”护士培训模式,探讨其应用效果和应注意的问题,为医院护士培训提供可操作性案例和实施依据。方法通过文献回顾和专家咨询形成“STAR”护士培训模式构架和内容设置并实施,采用问卷调查法评价护士自主学习态度和能力的变化,对护士进行半结构式深度访谈,了解该培训模式对护士自主学习能力的影响。结果项目实施后护士在自我管理、热爱学习、自我控制3个维度的得分(3.67±0.57)、(4.05±0.54)、(3.99±0.50)分,均高于实施前(3.55±0.49)、(3.71±0.52)、(3.53±0.4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0.01)。对16名护士结构式访谈结果显示,16名护士认为“STAR”护士培训模式促使自主学习,激发学习兴趣,14名护士认为其有利于护士主动发现问题。结论“STAR”护士培训模式能够创造有利于护士自主学习的环境,激发护士的学习动机,对提高护士自主学习能力具有积极的作用。

    作者:王伟;周文红;董泗芹;李长安;陈林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乙肝肝硬化患者认知闭合需要与其疾病应对方式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乙肝肝硬化患者认知闭合需要与其疾病应对方式的关系。方法采用认知闭合需要量表和医学应对方式问卷对217例乙肝肝硬化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乙肝肝硬化患者认知闭合需要总分(217.65±31.23)分;疾病应对方式:面对(18.87±2.49)分,屈服(13.21±1.53)分,回避(17.63±2.27)分。乙肝肝硬化患者面对评分与认知闭合需要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显著负相关(r=-0.421、-0.387、-0.405,P<0.05);屈服和回避评分与认知闭合需要总分和各维度得分均显著正相关(r=0.343~0.432,P<0.05)。不同家庭收入、付款方式、病程患者面对、屈服、回避3种疾病应对方式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080~3.490,P<0.05)。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认知闭合需要为疾病应对方式的影响因素。结论乙肝肝硬化患者认知闭合需要处于较高水平,影响患者的疾病应对方式。

    作者:陈晓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研究

    目的:了解护士主观幸福感现状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其与工作压力和自我效能感之间的关系并建立三者之间的关系模型,为临床人性化管理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总体幸福感量表、工作压力源量表和自我效能感量表对长春市5所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的438名护士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为(71.36±18.83)分,进行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F=1.759,P<0.01)、科室(F=1.712,P<0.01)、职称(F=1.364,P<0.05)、工作年限(F=1.420, P<0.05)和收入情况(F=1.632,P<0.01)对护士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入多元回归方程,性别(t=-2.447,P<0.05)、工作压力的因子1(t=-5.033,P<0.01)、因子2(t=-2.478,P<0.05)、因子3(t=-2.315,P<0.05)、因子5(t=-5.862,P<0.01)和自我效能感(t=10.705,P<0.01)对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有预测作用;路径分析结果显示,自我效能感在工作压力和主观幸福感之间的调节效应显著(直接效应=-0.62,间接效应=-0.24,P<0.01)。结论护士主观幸福感处于中等水平,医院和相关部门应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或消除影响主观幸福感的不利因素,增加保护性因素,提高护士的幸福感水平,进而促进护理工作的进步和护理质量的提高。

    作者:张元元;李程程;刘德兰;李天辰;庞晓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强化患者绩效与安全的策略与工具在团队资源管理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跨部门、跨专业团队合作模式在医疗领域中得到广泛应用和长足发展,医疗团队合作已成为促进患者安全的新议题。本文通过对团队资源管理中的强化患者绩效与安全的策略与工具(TeamSTEPPS)的研究文献进行综述,探讨其概念、框架、培训模式、评估工具,以及在医疗团队合作与患者安全文化培训中的作用,以期为我国患者构建安全的医疗环境,提高护理品质,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提供参考。

    作者:徐少波;施剑斌;叶志弘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有效性的Meta分析

    目的:系统评价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对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效果。方法利用计算机检索中国学术期刊网全文数据库(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在线)相关文献,根据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文献筛选和查重,对纳入符合标准的随机(RCT)或非随机对照试验(NRCT)文献采用RevMan 5.2软件进行数据合并分析。结果共纳入10篇文献,采用固定效应模型分析,纳入研究对象为969例,试验组496例,对照组473例。调查结果显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可以显著改善我国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状况(OR=7.70,95%CI 5.07~11.70,P<0.01)。控制大样本量研究进行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OR=8.51,95%CI 5.43~13.34,P<0.01,研究结果稳定性高,结论可靠。结论生物反馈电刺激疗法联合盆底肌功能锻炼是一个安全有效的防治女性压力性尿失禁的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牟静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经鼻开咽呼吸法缓解胃镜受检者不适感的研究

    目的:通过对胃镜受检者胃镜检查前予以经鼻开咽呼吸法训练,观察其对于受检者胃镜检查过程中配合的影响。方法将200例首次接受胃镜检查的患者,按照患者就诊序号单双号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胃镜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予以经鼻开咽呼吸法训练与指导。观察2组在胃镜检查过程中的配合效果。结果2组受检者胃镜检查后心率、收缩压、舒张压、插镜时恶心呕吐次数、插镜成功时间、插镜过程中不适感评分对照组分别为(82.78±5.34)次/min、(135.48±9.53)mmHg(1 mmHg=0.133 kPa)、(86.16±4.4)mmHg、(1.15±1.03)次、(47.14±14.67)min、(2.87±0.95)分,观察组分别为(77.71±6.61)次/min、(129.62±10.36)mmHg、(80.52±6.49)mmHg、(0.45±0.18)次、(39.53±10.05)min、(2.10±0.88)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6~7.15,均P<0.01)。结论经鼻开咽呼吸法可以有效缓解受检者胃镜检查过程中紧张、焦虑情绪,提高了受试者检查过程中的配合度,使胃镜检查顺利完成。

    作者:张洪玲;王丽华;颜燕;庄华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新型饮食干预方案对血脂异常的高校教师饮食行为改变效果的研究

    目的:构建血脂异常的高校教师新型饮食干预方案,探讨此方案对饮食行为改变的效果。方法选取东北林业大学和黑龙江大学2014年6-9月体检血脂异常的教师,其中东北林业大学终入选44名教师作为试验组,进行新型饮食方案干预,黑龙江大学终入选37名教师作为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讲座。比较2组研究对象干预前后的饮食行为及血脂的变化。结果试验组在干预后饮食行为改变尤为明显,干预前、干预后3个月及6个月的成年人心脑血管病饮食倾向量表(DTS)分别为(58.82±18.47)、(48.36±14.25)、(44.18±14.9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308,P<0.01),对照组分别为(60.51±16.91)、(57.19±16.35)、(56.92±21.35)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1.129,P>0.05)。干预6个月后,试验组的总胆固醇(TC)为(4.28±3.73)mmol/L,对照组为(6.23±1.04)mmol/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82,P<0.05),2组的三酰甘油(TG)、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型饮食干预方案能够有效改进并维持血脂异常教师的饮食行为,并降低其血脂。

    作者:刘爽;赵秋利;王艳秋;马江平;程姗姗;苍爽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在骨科患者出院康复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探讨基于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的延伸护理一体化服务平台在骨科出院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86例在骨科病区住院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144例和对照组142例,对照组采取电话随访的延伸护理服务模式,试验组采取延伸护理一体化服务平台作为服务载体。2组患者均由10年以上骨科工作经验的主管护师为主导的团队进行管理和指导,采用生命质量量表(Short Form 36 Questionnaire,SF-36)和延伸护理满意度调查表测量。结果基于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的试验组患者出院3个月和6个月获得的延伸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74.4±5.3)分和(76.2±8.1)分,对照组患者出院3个月和6个月获得的延伸护理满意度评分分别为(69.4±9.9)分和(70.1±12.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40、6.37,P<0.01)。出院后3、6个月试验组患者生理功能、生理职能、社会功能得分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3个月试验组患者活力高于对照组,出院后1个月试验组患者情感职能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66~8.211,P<0.05)。结论应用互联网+延伸护理模式的一体化平台较电话随访的延伸护理模式应用效果好,患者延伸护理满意度和生命质量明显提高,强化了延伸护理的效果。

    作者:刘巧慧;曹英娟;付玲玲;王春燕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标准化管理模式在小儿腹腔镜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建立并运用标准化管理模式,改进小儿腹腔镜手术护理工作,探讨其应用效果。方法分别于2015年1-6月及7-12月在我院行腹腔镜手术的患儿中选择100例作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分别采用改进前及标准化管理实施后的护理工作流程,比较专科小组护士考核成绩、术前准备时间及外科医生对护士满意度等指标的差异。梳理小儿腹腔镜手术护理工作流程,分析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发生的原因,通过完善管理制度,合理配备人力资源,规范工作流程等措施,形成标准化的管理模式并运用于护理工作中。结果标准化管理模式实施后专科小组护士考核成绩较前有所提高,其中实施前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分别为(74.94±2.01)分和(81.63±0.92)分,实施后分别提高至(80.67±3.91)分和(86.22±1.4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726、7.570,P<0.01);而术前准备平均耗时也由实施前的(27.94±1.88)min缩短至(23.56±1.61)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181,P<0.01);外科医生对护士的各项满意度调查中,对护士专业知识的评分由实施前的(3.77±0.57)分提升至实施后的(4.17±0.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994,P<0.01);操作技能的评分由实施前的(3.57±0.63)分提升至实施后的(4.00±0.8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82,P<0.01);腹腔镜设备故障发生率也有所下降,尤其是因操作不当导致的故障由实施前的12例下降为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680,P<0.05)。结论应用标准化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护士专业能力以及手术中设备的正常使用率,从而提升了手术医生的满意度。

    作者:侯晓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互补式交接班模式的建立与效果评价

    目的:建立和评价多种形式互补的交接班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改进前采用传统的交接班方法,改进后建立多种形式互补的交接班模式,包括优化床旁交接方式、设计专科书面交接单、图像交接压疮患者、“情绪晴雨表”交接情绪变化患者、建立微信圈交接;观察改进前2个月(收治患者99例,监测时间42 d)及改进半年后的2个月(收治患者97例,监测时间43 d)护士对患者的病情掌握得分、床边交接班耗费的时间、交接班信息遗漏次数。结果2种交接班模式下,收治患者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互补式交接班模式下,护士对患者病情掌握总分从(80.95±4.30)分提高至(84.88±4.01)分,其中对患者病情资料的掌握得分从(40.81±2.02)分提高至(44.16±2.88)分,护理问题及措施掌握分值从(13.21±1.54)分提高至(14.44±1.72)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362、6.209、3.462,均P<0.01);一般资料掌握分值、治疗资料掌握分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士床边交接班的时间由改进前的(31.21±2.63)min下降至改进后的(14.42±2.40)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0.767,P=0.000)。护士交接班遗漏信息由改进前的16次下降至改进后的7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124,P=0.024)。结论互补式的交接班模式能在一定程度上减少目前临床交接班工作存在的弊端,有助于护士对患者身心状况及病区情况的全面掌握,减少信息的遗漏或丢失,提高了工作效率及责任心。

    作者:夏丽莉;吴金凤;刘滢;朱姣;江恒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南京市城乡结合部二级医院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压力现状及相关因素研究

    目的:调查研究城乡结合部二级医院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压力现状以及两者之间的关系,探讨社会因素对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压力的影响。方法采用抽样方法选取南京市城乡结合部二级医院的护士370名作为调查对象,采用医护人员同情心疲乏量表和中国护士压力源量表进行问卷调查。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分析两者的影响因素,将有统计学意义的因素进行多元逐步回归分析。结果南京市城乡结合部二级医院护士同情心疲乏总分为(15.9±1.83)分;压力现状总分为(86.18±19.96)分。南京市城乡结合部二级医院护士同情心疲乏与压力现状呈正相关(r=0.218,P<0.01),热情丧失、精神紧张、能力怀疑以及斗志丧失均对医护人员工作压力有显著影响作用(P<0.05)。结论由于护士的职业因素,护士同情心疲乏和压力水平处于中等水平,两者相互正性影响;护理管理者应更加关注护士职业的心理健康水平,增加护理人员热情的投入,缓解护士因同情心疲乏而引起的职业压力。

    作者:孙野;王爱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与情绪调节策略的关系研究

    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患儿母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情况及其与情绪调节策略之间的关系。方法在三级甲等医院选取127名NICU患儿母亲,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清单(PCL-C)、情绪调节问卷(ERQ)进行调查。结果 NICU患儿母亲PTSD的阳性率为13.4%(17/127);PTSD阳性组表达抑制得分为(17.76±2.46)分,显著高于阴性组的(14.16±5.14)分(t=-4.659,P<0.01);表达抑制与PCL-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r=0.187~0.243, P<0.05或0.01),认知重评与PTSD之间无相关性(P>0.05);表达抑制对PCL-C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具有显著的预测作用(P<0.05)。结论新生儿入住NICU会引起母亲出现PTSD症状。相比于认知重评策略,表达抑制与PTSD关系更密切。因此,护理人员应该指导NICU患儿母亲通过恰当的应对策略调节情绪,减少患儿母亲出现心理健康问题的可能性,促进围生期母亲的心理健康。

    作者:白华羽;林萍珍;孙继伟;曹枫林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一例胎儿颈部肿块压迫气道行子宫外产时手术的护理

    目的:探讨多科室协作完成胎儿颈部肿块压迫气道行子宫外产时手术的护理要点,保障患者安全。方法通过术前充分准备,对1例产前超声诊断为颈部肿块压迫气道的胎儿实施子宫外产时手术。护理方面做好术前准备和术中护理,密切观察产妇和胎儿的生命体征。结果子宫外产时手术顺利完成,术后胎儿和产妇生命体征平稳,胎儿Apgar评分7~8分,手术获得成功。结论充分的物资准备,多科室协作,术前演练以及医护密切配合是子宫外产时手术成功的重要保障。

    作者:赵丽燕;钞海莲;秦变妮;吴莉娜;李波;赵会利;贺荣莉;高庆;刘雄涛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一例低龄幼儿手掌多平面离断二十三小时再植成功的护理

    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发展,我国的断肢(指)再植技术取得世界瞩目的成绩[1-3],我国在小儿断指再植方面一直处于国际先进水平[4-5]。而受到利器多次切割伤所致腕部双平面或多平面离断伤则断面不平、组织毁损多、再植条件差、术后成活率低、功能恢复效果欠佳,但是随着显微外科技术水平的不断提高,双平面或多平面腕部离断伤的再植成活率以及功能康复水平较前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喜占荣等[6]有过相关的报道。2015年10月我科收治1名手掌多平面离断4岁患儿,断掌未规范保存,且超过23 h,经过紧急手术,再植成功。陕西省宝鸡市科技查新报告证实,国内关于“超长时限(20 h以上)手掌离断再植”也有相关文献报道[7]。但对于多平面手掌离断,断掌未经规范化保存超过20 h以上,并且病例为4岁小儿,其再植获得成功,在国内检索文献中未见同类研究。并且,以往的报道仅从手术、治疗方法等方面阐述,对于再植后的护理鲜有报道。科学规范的护理对此类重大手术的预后至关重要,本文着重对此病例术后的病情观察、护理及切口感染控制进行分析、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杜微蓝;刘春娟;王朝霞;陈菊红;杨引弟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同情和领悟社会支持的关系研究

    目的:调查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同情和领悟社会支持现状,并分析二者的关系。方法采用自我同情量表和领悟社会支持量表,对苏州市3所三级医院552名临床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同情总均分(3.20±0.61)分,社会支持总均分(5.81±1.13)分,两者总分及各维度得分之间呈正相关(r=0.485,P<0.01);分层回归分析显示,领悟社会支持(家庭支持和朋友支持)可独立解释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同情21.5%的总变异(△R2=0.215,P<0.01)。结论临床实习护生自我同情处于中等水平,领悟社会支持程度是影响其自我同情水平的重要因素。

    作者:董桂秋;刘晓新;程敏;张旦红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护理本科生自我分化水平与生涯适应力的相关性分析

    目的:探讨护理本科生自我分化水平、生涯适应力的现状,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为临床护理教育者提供相关参考依据。方法采用自我分化量表、生涯适应力问卷对护理专业341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护理专业本科生自我分化水平均分为(3.70±0.60)分,生涯适应力均分为(3.60±0.42)分。自我分化总分及各维度与生涯适应力总分呈正相关,其相关系数分别为生涯调适0.26、生涯人际0.38、生涯好奇0.32、生涯自信0.39、生涯关注0.27、生涯控制0.46。2个量表总均分相关系数为0.46(P值均<0.05)。结论护理专业本科生自我分化水平能够影响其生涯适应力情况,临床护理教育者可结合护理专业学生自我分化的特点采取相应的措施提高其生涯适应力。

    作者:刘思维;罗兰;尹玉辉;王萌;吴艳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采血-取血-输血”全程情景视频在护理安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

    目的:探讨“采血-取血-输血”全程情景视频在护理安全输血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根据安全输血系统追踪小组追踪结果,改进规范流程,制作“采血-取血-输血”全程情景视频,应用于护理安全输血管理中并评价其效果。结果改进前护理人员输血相关知识考核成绩和一般自我效能感得分分别为(78.38±8.46)分和(2.52±0.78)分,改进后分别为(87.32±7.08)分和(2.83±0.84)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486、-3.274,P<0.01);改进后安全输血护理质量各项指标均提高,改进前血标本采集合格率、输血前评估合格率、输血前核对合格率、护理记录合格率分别为51.43%(36/70)、78.57%(55/70)、68.57%(48/70)、82.86%(58/70),改进后分别为97.14%(68/70)、98.57%(69/70)、97.14%(68/70)、98.57%(69/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291、13.831、20.115、10.206,P<0.01);安全输血合格率由改进前81.43%(57/70)提升至改进后的100.00%(70/7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4.331,P<0.01)。结论“采血-取血-输血”全程情景视频的制作与应用在安全输血护理管理中是行之有效的,值得推广。

    作者:吕守英;刘爱玲;庄广云;闫春林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湿性愈合敷料对鼻出血鼻腔填塞患者生理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

    目的:探讨湿性愈合敷料对鼻出血鼻腔填塞患者生理舒适度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将70例鼻出血行鼻腔填塞患者按抽签法分为A、B 2组,每组35例。A组使用凡士林纱条填塞, B组使用湿性愈合敷料行复合填塞。比较2组疼痛、鼻腔异味、睡眠障碍、止血效果、鼻腔黏膜反应、发热、鼻腔粘连情况。结果患者鼻腔填塞时A组疼痛、睡眠障碍、鼻腔异味评分分别为(9.80±0.12)、(7.10±0.33)、(9.44±0.25)分,B组分别为(3.82±0.16)、(3.22±0.16)、(0.37±0.09)分,A组评分明显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79.97、-7.22、-7.33,P<0.05);A组发热、鼻腔粘连分别为33、6例,B组各为0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2.43、6.56,P<0.05)。结论鼻腔填塞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不适反应,使用湿性愈合敷料对鼻出血患者进行有针对性的复合填塞,可明显增加患者的生理舒适度,减少鼻腔填塞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冷芸坤;易华容;付凌敏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多功能分体式病员裤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

    目的:探讨多功能分体式病员裤在产妇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在我院产科病房抽取240例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20例,试验组穿多功能分体式病员裤,对照组穿传统普通病员裤,然后进行2组患者对各自病员裤的满意度调查,同时全体医护人员42人对2组患者穿着病员裤的方便度进行测评。结果试验组患者对新型病员裤在保护隐私、活动度、舒适度、方便度方面上的满意例数分别为118、119、116、120例,对照组分别为57、43、58、73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51、109.71、70.30、58.45,P<0.01);医护人员对2组患者的病员裤在观察宫底恶露、会阴切口、臀部皮肤、更换会阴垫方面的满意人数,试验组分别为41、39、40、41人,对照组分别为24、27、29、30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9.66、10.18、9.82、11.01,P<0.01)。结论多功能分体式病员裤是一种新型、实用、方便、美观、简洁的病员裤,有效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及医护人员的方便度,可在临床推广使用。

    作者:杨烨;朱凌怡;王娟;孙琴;张红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自行组装可调式牵引架在ICU严重创伤并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

    目的:介绍一种自行组装可调式牵引架,并探讨其在ICU严重创伤并下肢骨折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96例经临床和X线检查确诊骨折需转入ICU严重创伤并下肢骨折患者,采用密封信件的方法随机分为研究组46例和对照组50例。研究组予本科研制的自行组装可调式牵引架进行牵引,对照组予布朗式架进行牵引。观察并对比2组患者的骨折复位情况、疼痛程度、压疮发生率、护理更换床单时限。结果研究组疼痛2分的患者37例,0~1分9例,对照组疼痛2分的患者19例,0~1分3例,有28例患者疼痛为3级,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8.683,P<0.01);对照组中发生1期压疮5例,2期压疮1例,3期压疮1例,发生率14.00%(7/50),研究组仅发生2期压疮1例,发生率2.17%(1/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97,P<0.05)。结论该自行组装可调式牵引架既可保证与布朗式架相同的牵引效果,又能减少布朗式架牵引所致的不足,使患者舒适安全,同时又能减少护理并发症的发生及提高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

    作者:董应兰;王明明;刘小春;张巧云;韦健芳 刊期: 2016年第32期

  • 应用中医体质学说对临床护士体质辨识与干预研究

    目的:通过对我院临床一线护士进行中医体质辨识,了解其中医体质分布情况,根据中医体质一级、二级防治指南,对部分偏颇体质的护士采取针对性的干预措施,从而提高平和体质的比例。方法调查我院2014年1-2月在职临床护士892人,观察不同年龄、不同工作性质与体质类型的关系;同时选择其中依从性较好的268名临床护士进行健康干预。结果全院接受调查的892名临床一线护士平和体质占22.4%(200/892),偏颇体质占77.6%(692/892);选取的268名样本人群中干预前偏颇体质占80.97%(217/268),通过6个月的积极干预后,偏颇体质占65.67%(176/268),干预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6.033,P<0.01)。结论针对护士群体开展中医体质辨识,给予合理的调养建议,能有效促进偏颇体质向平和体质转化,提高护士人群健康水平。

    作者:马倩;李敏;张玉玲;陈洁 刊期: 2016年第3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