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6期文献
  • 福建省养老机构护理员照顾知识培训、照顾体验及应对能力的质性研究

    目的:探讨福建省养老机构护理员的知识培训、照顾体验及应对能力。方法选取福州市养老机构的15名护理员和3名管理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并用现象学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归纳提炼出3个主题,主题1:照顾知识培训:(1)培训情况因机构而异,以护理技能为重;(2)照顾知识在工作中积累,在摸索中丰富;(3)多数护理员愿意接受培训,但更注重实际应用方面的知识;(4)部分护理员对培训持消极态度,可能因文化受限。主题2:照顾体验:(1)开心快乐相随;(2)成就满足相伴;(3)烦恼压力难免;(4)爱岗敬业同行。主题3:应对能力:(1)消极妥协;(2)积极应对;(3)因人而异。结论养老护理员素质高低不等、能力参差不齐、照顾信念较强而工作困难多、护理知识技能仍需提高,建议建立有效的支持体系。

    作者:危艳萍;李红;陈萍;李晶;陈惠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照顾负担及影响因素研究

    目的:了解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照顾负担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对298例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采用照顾负担量表、医院焦虑抑郁量表和简单应对方式量表进行调查,对患者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改良Barthel指数评定量表进行调查。结果主要照护者照顾负担总分为(35.21±11.45)分,为轻至中度负担水平。影响因素为照护者照护天数、每日照护时间、医院焦虑抑郁得分、应对方式及患者日常活动能力。结论老年脑卒中患者主要照护者存在照顾负担,护理人员应同步评估患者与主要照护者的健康状况,了解照护者的照顾负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服务,减轻其照顾负担,从而提高患者及照护者生命质量。

    作者:郑婧;李瑞玲;王亚霖;刘慧;孙秋菊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紫草油在Ⅰ、Ⅱ期老年性压疮中应用的效果评价

    目的:观察自制的制剂紫草油应用于Ⅰ、Ⅱ期老年性压疮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3月至2015年8月住院的283例老年患者,共计324个疮面。采用区组随机化方法分为观察组145例与对照组138例,观察组采用紫草油治疗配合常规压疮护理,对照组接受康复新液治疗结合常规压疮护理。比较不同组患者治疗效果、疮面愈合时间。结果观察组疮面痊愈率为84.85%(140/165),总有效率96.97%(160/165),对照组痊愈率50.94%(81/159),总有效率84.91%(135/159),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2.93、14.46,P<0.01)。观察组愈合时间(8.78±4.27) d,对照组愈合时间(10.46±3.99) 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P<0.01)。观察组尾骶部、臀部、四肢及其他部位的疮面愈合率为87.96%(95/108)、9/10、12/16、9/9,显著高于对照组的46.43%(39/84)、6/12、3/9、9/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02~44.35,P<0.01或0.05)。结论紫草油配合整体护理能够有效提高老年压疮愈合率,适合临床推广与应用。

    作者:李香娥;范玲;谢凤珠;成旭东;朱春丽;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效能状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目的:探讨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效能的现状及其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应用一般情况调查表、修订版跌倒效能量表、简易心理状况评定量表Kessler10对福建省8家养老机构的174名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174名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效能量表的总分为(7.81±1.15)分,处于中等水平;其中“穿脱衣服”条目得分高,为(9.04±1.42)分,“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条目得分低,为(5.80±3.21)分;多元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自理程度、年龄是老年人跌倒效能的影响因素。结论养老机构老年人跌倒效能处于中等水平,不同心理健康状况、生活自理程度以及不同年龄的老年人跌倒效能水平不同,应针对老年人的具体情况进行干预。

    作者:陈瑜;姜小鹰;杨美丽;刘敦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医院等级与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知识和态度的关系

    目的:通过对不同等级医院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知识和态度的调查分析,比较一级医院与二、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知识态度的差异,分析医院等级与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的关系,为开展临终关怀的培训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对苏州地区的医护人员进行随机调查,比较一、二、三级医院的医务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和态度问卷得分的差异,运用线性回归模型分析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知识和态度与医院等级的相关性。结果共调查了990名医护人员,其中三级医院580人,二级医院252人,一级医院158人。一、二、三级医院的医护人员对个人死亡及濒死的态度分别为(7.2±2.1)、(7.6±2.4)、(7.2±2.1)分,对患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评分分别为(11.0±2.6)、(11.6±2.3)、(11.5±2.3)分,三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34、3.69,均P<0.05)。控制了年龄、文化程度、工作年限、宗教信仰、家庭型态、家属及个人患病情况的影响后,与三级医院医护人员相比,一级医院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知识评分降低0.431分(P=0.049),对临终关怀态度评分降低2.944分(P=0.022)。进一步分析对临终关怀态度7个维度评分发现,一级医院医护人员对患者死亡及濒死的态度评分降低0.634分(P=0.003),对患者和家属实施临终关怀照护的态度评分降低0.926分(P=0.046),对临终关怀的支持评分降低0.664分(P=0.011),未发现一级医院医护人员对其他4个方面态度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未发现二级医院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知识和态度与三级医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一级医院医护人员对临终关怀的知识和态度比二、三级医院较弱,这一结果提示一级医院医护人员是开展临终关怀培训的重点对象。

    作者:陈诗;李惠玲;刘璐;周坤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积极体验干预对农村空巢老年人焦虑、抑郁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探讨以积极心理学为基础的积极体验干预对农村空巢老年人焦虑、抑郁情绪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按抛硬币分组法将115名农村空巢老年人分为干预组58名和对照组57名,干预组除参加常规社区活动外,还接受积极体验干预,对照组参加常规社区活动。干预前后分别采用老年抑郁量表、焦虑自评量表以及简明健康测量量表测评相关指标。结果干预结束后,干预组的焦虑与抑郁评分分别为(1.54±0.07)、(7.28±3.82)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64±0.09)、(11.81±6.38)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60、-4.613,均P <0.01);干预组简明健康测量量表的生理健康维度为(47.01±6.47)分,心理健康维度为(52.13±6.22)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37±8.71)、(48.71±6.1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37、2.970,均P<0.01)。结论积极体验干预可明显缓解农村空巢老年人的焦虑、抑郁情绪,提升其生命质量。

    作者:陈晓琳;尹志勤;李思娇;蒋苗苗;蓝雪芬;赵耸婷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例急性白血病患儿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长期置管后拔除困难的护理

    经外周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eripherally inserted central catheter,PICC)是一种从外周静脉(贵要静脉、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导入且导管头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因其置管操作技术易掌握、留置时间久、维护方便等优点,现已广泛用于肿瘤放疗、化疗等需要输注刺激性药物或需长期静脉输液的患者,大大减轻了患者反复静脉穿刺的痛苦,避免了因化疗药物外渗外漏而致局部组织溃疡或坏死的风险,提高了肿瘤患者接受诊疗的依从性[1-3]。然而,随着PICC留置病例增多以及置管时间的延长,PICC相关并发症出现的概率也大大增加,其中PICC拔除困难是发生在治疗周期结束时棘手的并发症之一。我科近处理1例长期置管后拔除困难的急性白血病患儿,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虹霖;胡芳;明小平;孙杉杉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一例原发性肝癌患者隐瞒阿片类药物成瘾的护理

    阿片类药物成瘾是一种慢性、复发性脑疾病,行为学特征表现为强迫性用药,包括心理性依赖和生理性依赖。停止用药后体内药物水平降低,可产生戒断症状[1],表现包括渴求、哈欠、流泪、周身疼痛、失眠、纳差、烦躁易怒等临床症状[2]。肝区疼痛是原发性肝癌的主要临床表现,多因癌肿迅速生长时肝包膜紧张所致[3]。疼痛是患者的一种主观感觉,在临床实践中医护人员主要根据患者主诉及体征做出疼痛判断,而临床上会存在患者刻意隐瞒阿片类药物成瘾并利用癌症疼痛要求使用药物,混淆医护人员的判断,对围手术期及术中麻醉用药等均带来治疗上的危险,对术后并发症的防治带来困难。我院2014年10月收治1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其在围手术期隐瞒阿片类药物成瘾的病史,并因戒断症状导致术后出现一系列严重并发症,我们及时的护理识别避免了不良后果的发生并使患者顺利出院。本文着重就如何对肿瘤患者镇痛药物成瘾识别进行总结,现报道如下。

    作者:周丽平;贺丹丹;虞玲玲;丁丹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女性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筛查及护理对策

    目的:筛查产后妇女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PFD)发生情况,探讨PFD分布情况、影响因素及护理对策。方法采用自行设计的盆底功能检查申请单,对530名产妇在产后42 d复查时进行检查和评估。结果盆底肌力异常检出率高达94.72%(502/530),阴道前后壁膨出率53.02%(281/530),子宫脱垂发病率5.47%(29/530),产后轻度尿失禁的发病率为35.09%(186/530);从分娩方式看,阴道分娩是盆腔脏器脱垂和产后尿失禁的高危因素(均P<0.01);随着分娩年龄的增加,分娩次数以及新生儿体质量的增加,PFD发病率有明显增加趋势。阴道分娩是否侧切、是否镇痛、是否采取助产措施对PFD发病率无影响(χ2=0.000~6.671,F=3.469、5.396,均P>0.05)。结论女性产后PFD发病率较高,应引起护理人员重视,可通过产后42 d盆底功能检查,早发现、早诊断、早干预。

    作者:李静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急救护理路径在急诊“三无”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效果评价

    目的:探讨急救护理路径在急诊救治“三无”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2-12月在我院急诊就诊的“三无”患者78例设为观察组,采用制订的急救护理路径表进行护理,2013年1-11月采用常规护理的“三无”患者75例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在急诊滞留时间、护理并发症发生率、费用补交率方面的差异。结果观察组患者急诊滞留时间中位数(四分位数间距)为19.35(9.08) h,低于对照组的19.90(25.20) h;观察组患者护理并发症发生率为1.28%(1/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0.67%(8/7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费用补交率为64.10%(50/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25/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急救护理路径在急诊“三无”患者救治中的应用有效缩短了“三无”患者在急诊的滞留时间,减少了护理并发症,从而提高了护理质量。

    作者:王丽红;王国英;李彩霞;聂立敏;郭建玲;丁彦芝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居家肺康复中自我效能理论的应用

    目的:探讨自我效能理论结合移动健康信息服务的居家肺康复护理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方法68例老年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4例。对照组实施居家肺康复常规健康教育和电话跟进,干预组采用自我效能理论结合移动健康信息服务,并对2组训练坚持、运动自我调控效能感、健康状况进行评价。结果第12周,干预组训练坚持得分(5.35±1.42)分,优于对照组的(2.03±1.4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43,P <0.01),第2、12周干预组的运动自我调控效能感量表(Ex-SRES)得分分别为(62.06±13.10)、(91.21±11.12)分,高于对照组的(50.38±18.03)、(42.56±18.2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32、176.88,P <0.01);Ex-SRES、COPD评估测试(CAT)的处理因素和时间之间有交互作用(F=489.95,P=0.00;F=134.80,P=0.00)。对照组和干预组第12周的CAT得分分别为(24.94±4.74)、(24.65±5.35)分,与基线的(24.97±4.74)、(24.62±5.39)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0、1.00,P>0.05),但第24周干预组为(21.90±4.67)分,与基线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09,P<0.01)。结论自我效能理论结合移动健康信息服务的康复效果优于常规健康教育和电话跟进,且康复伴侣、训练障碍克服计划是提升运动自我调控效能的有效策略。

    作者:蒋玉宇;周春香;郝建凤;华皎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幸福感指数在社区老年人觉知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作用

    目的:了解社区老年人睡眠状况,探讨幸福感指数在觉知压力与睡眠质量间的中介效应,为社区老年人生命质量的提高提供参考。方法方便抽取辽宁省锦州市、大连市和沈阳市各大社区老年人1032名,使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觉知压力量表、幸福感指数量表和睡眠质量指数量表进行调查,运用SPSS 21.0和AMOS 22.0软件,采用逐步回归与Bootstrap法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社区老年人觉知压力与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呈显著正相关(r=0.63,P<0.01),与幸福感指数得分呈显著负相关(r=-0.58,P<0.01),而幸福感指数与睡眠质量指数得分呈显著的负相关(r=-0.65,P<0.01);觉知压力对睡眠质量指数有显著正向预测作用(β=0.52,P<0.01),幸福感指数在觉知压力与睡眠质量间发挥部分中介的作用,且中介效应占总效应的45%。结论觉知压力部分通过降低幸福感强度来影响社区老年人的睡眠质量,提升幸福感水平不仅直接有助于改善睡眠问题,还能缓冲压力对睡眠的影响,间接的促进睡眠质量。

    作者:刘永闯;郭丽娜;刘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西部地区城乡老年人居家不出状况的调查分析

    目的:了解西部地区城乡老年人居家不出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的方法从成都、兰州两地随机抽取2个城市社区、2个村镇作为调查对象,对符合条件的2584名老年人采用入户方式进行统一问卷调查(包括一般情况、生活习惯、躯体状况、环境、心理、社会状况、居家不出状态评价量表等)。结果西部地区城乡老年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8.85%(487/2584),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其他职业者(如农民、个体户、自由职业、无业等)、不饮酒、不与邻居交往、日常活动能力差是居家不出发生的危险因素。结论西部地区城乡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率较高,后期应根据具体影响因素采取相应的措施预防居家不出的发生,遏制其上升。

    作者:赵清霞;王力;柳振华;王红艳;廖萌芽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人听力筛查量表的研究和应用进展

    老年人听力损失所造成的健康问题不容忽视,旨在早期发现、早期干预的老年人听力筛查具有重要意义。老年人听力筛查量表作为听力筛查主要工具之一,目前在国内的应用尚少,故对其实用性、重要性、有效性及局限性进行分析,并对几个常见老年人听力筛查量表的内容、特点和意义进行介绍,为临床应用和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李智;胡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心理一致感在老年人心理压力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效应

    目的:探讨心理一致感在老年人心理压力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作用,为减轻老年人心理压力、促进心理健康、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提供指导。方法方便抽取辽宁省沈阳市、大连市和锦州市的社区老年人和老年住院患者共1673例,对其运用心理一致感量表、中文版知觉压力量表和流调中心抑郁量表进行调查,并运用SPSS 21.0软件和AMOS 2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心理一致感与心理压力呈负相关(r=-0.79,P<0.01)、与抑郁状况也呈负相关(r=-0.83,P<0.01),而心理压力与抑郁状况则呈正相关(r=0.88,P<0.01)。心理一致感作为中介变量,使心理压力对抑郁状况的影响从0.879下降到0.590。结构方程模型Bootstrap法验证性分析结果为心理一致感作为中介变量使心理压力对抑郁的路径系数从0.77下降到0.09。结论心理一致感是心理压力与抑郁症状间的中介变量,使心理压力对抑郁的不良影响有所下降。提高心理一致感,有利于促进老年人心理健康,进而减少抑郁症状的发生。

    作者:郭丽娜;刘永闯;刘堃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德国老年护理教育现状及思考

    对德国双元制老年护理职业教育、老年护理课程设置、专业理念和考核方式等方面进行阐述,为我国刚刚起步的老年护理教育提供借鉴和思考。

    作者:梁珣;徐利云;周楠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美国过渡期护理模式介绍及启示

    本文对美国过渡期护理服务的概念、政策支持及现有模式进行了详细介绍,旨在为我国过渡期护理服务模式的构建和发展提供借鉴与参考,为老年人提供从医院到社区或家庭的连续护理服务,提高老年人的健康水平。

    作者:刘腊梅;路丽娜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护生作为社工志愿者参与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的效果分析

    目的:比较护生以社工志愿者参与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模式与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传统模式的效果,促进护理实践教学模式的改革。方法选取武汉科技大学医学院护理系护理学专业三年级2个班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班学生作为社工志愿者参与老年护理学实践教学,作为试验组;2班学生按照传统实践模式到医院老年病房集中见习,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学生实践效果。结果试验组期末成绩平均分为86.50分,对照组为78.51分。对期末成绩进行Ridit分析,以1班为试验组,R=0.7968,95%可信区间0.7151~0.8784;2班为对照组,R=0.5000。同时,对教学效果进行问卷调查,试验组和对照组在道德提升层面、淬炼教学层面、促进能力层面、促进就业层面的问卷调查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以社工志愿者为基础的实践模式具有传统实践教学不可比拟的优越性,能收到满意的教学效果。

    作者:徐晶;罗晓云;石冰雪;史崇清;张迎红;路兰;郑一瑾;李金萍;鲁琼芳;唐杰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循证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离床坐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对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离床坐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4例,对照组于术后第2~3天根据患者生命体征、精神状态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实施离床坐;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应用循证护理干预实施离床坐,比较2组术后焦虑、疲劳程度及依从性的情况。结果观察组术后2周焦虑程度(40.96±5.13)分、疲劳程度(1.89±0.6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56.40±4.28)、(4.55±0.7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41、412.35,均P<0.01);观察组早期离床坐的依从率为94.44%(51/54),而对照组为77.77%(42/54),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57,P<0.05)。结论运用循证护理方法可提高老年髋部骨折术后患者早期离床坐依从性,有效降低老年髋部骨折术后并发症,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善精神心理状态,促进康复。

    作者:徐连芳;陈润芳;萧佩多;黄丽芳 刊期: 2016年第06期

  • 老年照护体系的构建及相关问题的探讨

    人口老龄化所带来的健康照护需求已成为世界各国面临的严峻挑战。与发达国家相比,目前我国的老年照护仍存在以下不足:老年照护人才缺乏,老年照护体系仍有待完善,急待建立和完善老年长期护理保险体系。本文对此一一进行剖析并提出相应对策。

    作者:颜君;尤黎明 刊期: 2016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