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6年8期文献
  • 个案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模式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健康知识水平、急性加重次数以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50例COPD稳定期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试验组给予为期3个月的个案管理模式干预,并比较干预前和干预1、2、3个月2组患者的COPD健康知识问卷(CKQ)得分、圣乔治呼吸问卷(SGRQ)得分、急性加重次数等的差异.结果 对照组剔除1例.试验组患者干预1、2、3个月CKQ总分分别为(28.04±1.43)、(28.20±1.00)、(28.40±1.04)分,均较对照组的(18.08±2.30)、(18.50±1.87)、(18.33±1.66)分显著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09、22.556、25.320,均P< 0.01).试验组患者干预2、3个月SGRQ总分和症状分分别为(50.56±8.68)、(49.40±8.05)、(41.52±10.86)、(37.16±8.90)分,均较对照组的(57.42±10.22)、(59.46±9.06)、(54.50±8.67)、(56.71±10.03)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7.222-2.536,P<0.05或0.01).试验组患者干预1、2、3个月影响分分别为(46.28±8.74)、(44.40± 8.11)、(42.04±8.22)分,均较对照组的(51.50±7.77)、(51.79±8.06)、(54.08±6.96)分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06、-3.197、-5.523,P<0.05或0.01).干预前后2组患者的活动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在干预3个月内的急性加重次数1次3例,0次22例,对照组分别为9、15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4.306,P<0.05).结论 个案管理模式可以促进COPD稳定期患者了解更多的疾病相关健康知识,提高其健康知识水平,减轻患者的症状,减少急性加重次数,降低疾病对日常生活的影响,阻止活动耐力的进一步下降,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童亚慧;杨青敏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的修订及信效度检验

    目的 旨在对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进行修订,并检验修订后量表的信效度.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和半结构式访谈,确定出维度并形成条目池.邀请专家对量表的内容效度进行评价,请护理人员对量表表面效度进行评价.采用方便抽样的方法,选取600名护理人员进行调查,检验量表信效度及区分度.结果 量表终包括发现问题能力、研究设计能力、科研实践能力、创新能力、文献检索能力、资料处理能力及论文写作能力7个维度,量表水平的内容效度指数为0.94;量表总体的Cronbachα系数是0.964,各维度Cronbach oα系数为0.771 ~ 0.975,分半信度为0.885.主成分分析提取7个因子,累积贡献率71.002%.与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的相关系数为0.649(P=0.000).量表区分度较好.结论 进一步修订后的护理人员科研能力自评量表具有较好的信度和效度,能够客观评估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为进一步改善护理人员的科研能力提供科学参考依据.

    作者:殷慧慧;尹安春;张秀杰;原曼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多点穿刺应急处理严重对比剂渗漏的护理体会

    目的 探讨CT增强扫描对比剂渗漏后行皮下软组织肿胀区多点穿刺及50%硫酸镁与2%利多卡因冷敷处理的疗效.方法 对13例严重对比剂渗漏患者,使用一次性5 ml注射器,在渗漏部位进行多点皮下穿刺,加以挤压后用50%硫酸镁与2%利多卡因无菌纱布冷敷处理.结果 13例患者均在18~36 h消肿,皮肤颜色正常,无一例患者出现局部皮肤溃疡、皮下组织或皮肤坏死.结论 该方法能在短时间内消退组织水肿,减轻局部肿胀,缓解患者痛苦,有效预防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蒋长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脑卒中患者进食困难的现况调查

    目的 本研究通过引进简易进食观察量表-Ⅱ(MEOF-Ⅱ),了解脑卒中经口进食患者的进食现况,为实施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描述性研究设计,调查了上海市3所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宝山分院、复旦大学附属华东医院)的125例脑卒中经口进食患者,研究工具包括一般资料问卷及中文版MEOF-Ⅱ.结果 量表9个条目中,常见的进食困难是“获取餐具里的食物”,其次是“从餐具中将食物拿起然后放入口中”“吃掉3/4以上的食物”以及“坐的姿势”.患者的年龄对进食困难的发生有一定影响,在条目A1“坐的姿势”、条目A2“获取餐具里的食物”等条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进食困难状况与协助进食之间相关性显著.结论 大多数脑卒中经口进食患者都存在至少1种类型的进食困难,医护人员在临床护理工作中,应采用针对进食困难的系统而全面的评估工具,及时获得患者进食状况的信息,以便为患者提供有针对性的进食调整和一定的支持.

    作者:汪婷;蒋红;王君俏;王亮;刘景芳;AlbertWestergren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慢性病出院患者护理结局分类评价及相关因素分析

    目的 评价慢性病出院患者各健康领域护理结局,分析其相关因素,为我国慢性病患者护理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和慢性病患者护理结局分类量表对640例慢性病出院患者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不同慢性病患者护理结局分类评价中,心血管疾病患者总评分为(250.27±38.82)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总评分(267.27±32.46)分,脑卒中患者总评分为(238.69±38.80)分,糖尿病患者总评分为(287.71±21.8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0.062,P< 0.01);各维度评价中,生理、功能结局评分较高,认知、健康行为结局评分较低;另外,文化程度、居住地、家庭年均收入、患病类型、心理状态、此次是否初次住院成为影响慢性病出院患者护理结局的主要因素.结论 临床护理应尝试以护理结局分类评价为指导,针对患病类型和个体差异实施个性化护理干预.

    作者:崔长钉;颜琬华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五次坐立试验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下肢功能评估中的初步应用

    目的 探讨5次坐立试验(FTSST)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下肢功能评估的有效性.方法 对61例COPD患者进行FTSST、下肢等速肌力测试、6 min步行试验的评价,分析FTSST时间与肌力、6min步行试验距离(6MWD)的相关性.结果 FTSST时间为(7.86±2.21)s,伸肌峰力矩为(67.58±24.83) Nm,伸肌相对峰力矩为0.95(0.46) Nm/kg,6MWD为(444.05±112.53) m;FTSST时间与伸肌峰力矩、伸肌相对峰力矩、6MWD、合并症种类相关(r=-0.303、-0.393、-0.428,F=2.813,P<0.05);以FTSST时间为因变量,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进入方程的变量是6MWD、合并症种类.结论 FTSST可用于COPD患者下肢功能的快速评估,且FTSST时间越长,下肢功能越差;护理人员应重视COPD患者的下肢功能,了解患者的合并症种类,利用FTSST评估下肢功能.

    作者:陈奕;钮美娥;钱红英;张秀琴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康素养对脑卒中患者教育记忆保持力的影响

    目的 描述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水平,探讨其对脑卒中患者教育干预后教育记忆保持力的影响.方法 便利抽取脑卒中患者100例,于患者入院时进行成年人功能性健康素养测试,患者住院期间接受60 ~ 90 min教育干预,于出院前进行教育记忆乙保持力测评.结果 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总分为(15.60±1.36)分,其中低水平37例,一般水平24例,高水平39例,年龄、文化程度、简易智力状况检查评分对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有影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48、12.082、11.329,P<0.05);教育干预后总体教育记忆保持力得分为(6.69±2.00)分,低水平、一般水平、高水平健康素养患者教育记忆保持力得分分别为(5.08±2.06)、(7.46±1.61)、(7.51±1.7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223,P<0.05);健康素养对教育成果有影响(P<0.01).结论 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水平影响教育记忆保持力,提高和保持脑卒中患者健康素养应是脑血管疾病防治策略的发展方向.

    作者:齐艳;孙文霞;赵晓云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的前瞻性研究

    目的 了解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无症状血栓和有症状血栓的发生率及发生时间,探索无症状血栓发展成有症状血栓的风险.方法 选取2014年4-10月进行PICC置管的肿瘤患者246例,采用前瞻性研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应用多普勒超声对PICC置管肿瘤患者进行分时段追踪观察,干预组(127例)在置管后第2、7、14、21、28、35、42天定期采用多普勒超声对置管侧上肢静脉进行随访检查,了解有无血栓形成和出现无症状血栓的发生率、发生时间;对照组(119例)通过观察置管侧上肢有无血栓发生的临床症状,出现症状即采用多普勒超声检查确诊,记录有症状血栓的发生率和发生时间.结果 干预组无症状血栓发生率为48.82%(62/127),无一例发生有症状血栓,且中位时间为3d,其中85.48%(53/62)无症状静脉血栓发生在置管后1周内,11.29%(7/62)发生在置管后2~3周,3.23%(2/62)发生在置管后4~6周;对照组有症状血栓发生率为23.53%(28/119),且中位时间为12d,其中32.14%(9/28)有症状静脉血栓发生在置管后1周内,50.00%(14/28)发生在置管后2~3周,17.86%(5/28)发生在置管后4~6周.结论 肿瘤患者PICC相关上肢静脉血栓发生率较高,大多数为无症状静脉血栓,且发生时间较早.肿瘤患者属于发生静脉血栓的高危人群,应在PICC后立即开展对静脉血栓的早期预防性干预和处理,以降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

    作者:罗蕾;王国蓉;秦英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肿瘤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及角色职能的构建研究

    目的 构建适合我国国情的肿瘤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和角色职能体系.方法 通过文献分析法、小组讨论法及德尔菲法构建肿瘤个案管理师的准入标准及角色职能.所有指标通过2轮专家咨询.结果 第1轮咨询专家43名,第2轮咨询专家41名.通过2轮专家咨询,专家对肿瘤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及角色职能的各指标及条目意见一致(2轮咨询所有指标的Kendall协调系数分别为0.300、0.358和0.375、0.358,P< 0.01).肿瘤个案管理师准入标准包括4个一级指标、34个二级指标,其角色职能包括7个一级指标、35个二级指标.结论 该研究为肿瘤个案管理师的筛选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明确了肿瘤个案管理师的角色职能,提高其工作效率.

    作者:蒋向玲;覃惠英;谭坚铃;李佳;吴晓丹;张美芬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冠心病健康教育模式的研究进展

    本文分析冠心病健康教育现状,介绍了健康教育路径模式、PRECEDE-PROCEED模式、跨理论模式等6种目前国内外应用较广泛的冠心病健康教育模式,旨在为冠心病健康教育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并提出了冠心病健康教育信息化建设的展望.

    作者:肖玲;赵庆华;肖明朝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在护理人员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通用组合培训中的应用

    目的 探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护理人员国际功能、残疾和健康分类(ICF)通用组合认知水平的影响.方法 采用健康信念模式教育,对28所医院84名临床护士进行ICF通用组合知识和实践培训.评价培训前后护理人员的知识和信念水平.结果 培训后护理人员ICF通用组合知识子问卷得分为(5.63±0.75)分,高于培训前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10.092,P<0.05).培训后护理人员ICF通用组合信念子问卷总分及感知易感和感知障碍维度得分分别为(63.01±7.04)、(11.21±1.45)、(13.87±2.68)分,高于培训前(59.62±6.25)、(10.11±3.07)、(12.68±3.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301、2.986、2.414,P< 0.05).结论 健康信念模式教育能提高护理人员ICF通用组合知识水平,能提高护理人员对自身运用ICF能力的信心,降低对可能存在的困难的感知,从而帮助护理人员树立良好的信念.

    作者:方蘅英;蔡文智;张小珍;刘珊;邹芳亮;励建安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健康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主要照顾者生命质量的作用研究

    目的 探讨健康干预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主要照顾者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60名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30名,对干预组的主要照顾者实施为期6周的健康干预,内容包括健康教育及健康教育手册,心理干预,音乐疗法和运动指导.对于对照组的主要照顾者不实施任何健康干预措施.采用WHO生命质量测定量表简表(WHOQOL-BREF)中文版评定主要照顾者生命质量,采用中文版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调查患者自我感受负担,并分析二者的相关性.结果 2组干预前WHOQOL-BREF总分及各个领域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主要照顾者WHOQOL-BREF总分、生理领域、心理领域、环境领域、社会关系领域得分分别为(82.03±6.58)、(13.22±1.07)、(13.67±1.32)、(13.03±1.27)、(13.24±1.95)分,均大于对照组的(75.27±8.09)、(12.15±1.32)、(11.22±1.23)、(11.55±1.43)、(12.27±1.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91 ~ 8.935,P<0.05).2组干预前所照顾的患者的SPBS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干预后所照顾的患者SPBS得分为(16.43±2.60)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2.70±6.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345,P<0.05).干预组干预后主要照顾者的WHOQOL-BREF得分与其所照顾的患者的SPBS得分呈负相关(r=-0.370,P=0.044).结论 对造血干细胞移植患者的主要照顾者进行系统的有计划的健康干预可以有效提高主要照顾者的生命质量,并使其所照顾的患者的自我感受负担明显降低.

    作者:王冰;赵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计算机化的多形式随访方案对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健康教育效果评价

    目的 以计算机管理的网络平台为导向,采用多形式随访方案对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干预,并分析不同干预阶段的健康教育效果差异.方法 基于糖尿病管理中心随访数据库系统,采用多形式随访方案对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出院的125例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为期半年的随访干预,并分析比较患者出院后15d及1、3、6个月时的自我管理行为及血糖情况.结果 出院后15d及1、3、6个月2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运动、血糖监测、用药依从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274~28.634,P< 0.05);定期参加健康教育讲座、筛查并发症及糖化血红蛋白、需要门诊随访的例数逐渐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7.722~75.000,P<0.05);餐后2h血糖值和达标率、空腹血糖值和达标率控制较稳定,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以计算机管理为导向的多形式随访方案能提高出院2型糖尿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行为,利于保持院外血糖控制稳定.

    作者:王芳;袁丽;欧青;古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应用Utstein登记表控制心肺复苏环节质量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索应用Utstein登记表改善心肺复苏关键信息缺失的效果.方法 选取2012年1月1日至12月31日111例心肺复苏患者的急诊病历为对照组,2013年6月1日至2014年5月31日100例心肺复苏患者Utstein登记表为试验组,比较2组心肺复苏关键信息缺失状况.结果 对照组心肺复苏的关键信息缺失状况在首次监测心律、心肺复苏启动时间、第1次除颤时间、建立辅助通气时间、第1次复苏给药时间及复苏终止时间分别占84.68%(94/111)、16.22%(18/111)、89.58%(43/48)、76.58%(85/111)、72.07%(80/111)、30.63%(34/111),试验组分别占9.00%(9/100)、0、0、4.00%(4/100)、7.00%(7/100)、2.00%(2/1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Utstein登记表能够促进完善心肺复苏关键信息登记,从而为心肺复苏环节质量改进提供依据.

    作者:王芳;黄素芳 刊期: 2016年第08期

  • 具有中医特色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初步研制

    目的 研制具有中医特色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命质量量表.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分析、质性研究法初步形成量表条目池;应用德尔菲专家咨询法,选取全国9个省份的22名消化科医疗专家和护理专家进行2轮问卷咨询,拟定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命质量初始量表.结果 2轮专家咨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分别为95.7%和100.0%,权威系数为0.85,协调系数分别为0.288和0.290,经x2检验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初步拟定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包括生理、心理、独立性和社会因素4个维度共48个条目.结论 具有中医特色的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命质量初始量表的研制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为适用于我国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生命质量的评价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王琼;王一清;段培蓓;黎军;杨丽华;孙龙 刊期: 2016年第08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