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应用动静脉足泵对腰椎手术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4月至2016年3月接受脊柱手术治疗的139例脊柱病变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69例和对照组7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指导,试验组术后超声检查结果为阴性者即进行动静脉足泵物理治疗.对出现症状和/或高度怀疑深静脉血栓的患者进行二次超声或CT检查以进一步确诊,统计2组患者深静脉血栓的发生率.结果139例患者中共有4例在术后2~6 d发生了深静脉血栓,其中试验组1例,对照组3例,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概率明显降低,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生与未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患者手术时间分别为(5.00±0.82)、(3.16±0.66)h,体质量指数分别为(30.54±3.93)、(24.90±2.62)kg/m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44、4.19,P<0.01).结论应用动静脉足泵对于预防腰椎术后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具有积极的意义,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作者:丁雪芹;于守梅;姜霞霞;邹茹;王淑玉;王慧敏;柳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音乐疗法联合有氧运动的综合护理对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66例符合纳入标准的乳腺癌根治术后化疗的女性患者分为干预组86例和对照组80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组患者在此基础上实施音乐疗法联合有氧运动的综合护理.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及乳腺癌患者生命质量测定量表(FACT-B)V4.0作为评估工具,分别测量2组患者术后10 d,第1周期化疗、第3周期化疗和第6周期化疗结束时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比较2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及生命质量总分.结果干预后,干预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及生命质量总分分别为(6.08±1.61)、(94.13±12.39)分,对照组分别为(11.00±2.10)、(77.14±13.1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67、9.47,均P<0.01).干预组和对照组患者的睡眠质量总分及生命质量总分有良好的组间效应(F=81.465、31.244,均P<0.01)及交互效应(F=32.709、12.243,均P<0.01),测量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F=0.629、0.347,均P>0.05).干预组患者睡眠质量总分随观测时点推移呈下降趋势,第1周期化疗结束之前下降较慢,之后下降较快;干预组患者生命质量总分随观测时点推移呈上升趋势,第1周期化疗结束之前及第3周期化疗结束之后上升较快,第1~3周期化疗期间上升较慢.结论 音乐疗法联合有氧运动的综合护理能明显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及生命质量,且有良好的组间效应及交互效应,无时间效应.
作者:常利;张洁;王雁;李小妹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量表在评估我国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中的适用性.方法 翻译并修订中文版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量表,拟定问卷对16名专家进行2轮咨询,并对专家意见的积极程度、协调程度和权威程度等指标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6名专家经过2轮咨询问卷,计算得出专家积极程度较高;专家权威系数为0.89;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75和0.571(P<0.01).初步修订成6个维度共27个条目的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量表.结论该量表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代表性,适合作为我国脑卒中患者情绪和社会功能障碍的评估工具,可以为医务人员及家属进行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提供参考依据.
作者:贺晴雯;罗伍春;段功香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腹腔镜手术护理中断事件的发生现状.方法 通过观察法记录2015年3-9月的63例腹腔镜手术(共185.1 h)中发生的护理中断事件的来源、类型、中断发生时护士的当前事务、结局、被观察护士年资以及观察起止时间.结果 共观察到702次护理中断事件.主要来源手术医生占23.1%(162/702),环境占16.7%(117/702);主要类型是侵扰型占39.7%(279/702);护士被打断的主要当前事务无菌操作占19.2%(135/702),器械清点占14.7%(103/702);主要结局是消极型占84.6%(594/702).结论 腹腔镜手术护士遭受护理中断事件发生频率较高,管理者需要完善相关手术流程以降低不必要的护理中断.
作者:程丽;曲东明;陶永红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了解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护士对《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规范》(以下简称静疗规范)的认知现状,为管理者进行静脉治疗护理技术操作培训提供参考.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法对各科室护士进行现况调查.结果 参加调研的护士882人,知晓静疗规范777人,知晓率88.1%;不同职称、不同年龄段、不同工作年限护士静疗规范知晓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24.92、33.12、51.85,P=0.000);静疗规范涉及的相关知识正确率各不同,正确率高的为操作前进行评估861人占97.6%;正确率低的为操作前评估并选择穿刺工具54人占6.1%.结论 护士对静疗规范的认知在不同年龄、工作年限、职称方面存在差异,管理者需对低年资护士进行行业标准的认知教育,对输液工具的选择、维护、附加装置的更换及PVC穿刺时的注意事项等方面进行全员强化培训.
作者:徐秀英;丁雯;丁莉;吴亚丽;杨春丽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研究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感染控制管理中的作用及效果评价.方法 回顾性分析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2013年7月至2016年6月的感染控制管理,其中2013年7月至2014年12月为常规管理,2015年1月至2016年6月为精细化管理.比较精细化管理前后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洁净区空气沉降菌生成率、药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正确率、工作人员手菌落数监测的数据.结果 实施精细化管理后,洁净区空气沉降菌生成率从10.42%(120.0/1152)降到4.45%(51.3/115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17,P<0.01);药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从81.50%(1172/1438)提高到95.56%(1314/137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53,P<0.01);正确率从86.09%(1009/1172)提高到95.13%(1250/13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0.975,P<0.01);精细化管理后工作人员手菌落数监测较前有所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63,P<0.01).结论精细化管理在静脉药物集中调配中心感染控制管理中有着较高的应用价值,可降低洁净区空气沉降菌生成率,工作人员手菌落数,提高药护人员手卫生依从性和正确率,进一步规范了工作人员的行为,提供了更安全的配制环境,保证药物配制的质量.
作者:赵娜;李晓明;靳会欣;蔡聪会;史英钦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对中文版基于照护者的老年患者综合评估的衰弱指数问卷(CP-FI-CGA)进行初步应用,探讨太原市部分老年患者的衰弱状况.方法 选用中文版CP-FI-CGA、患者一般资料问卷、临床衰弱等级量表(CFS)对385例患者进行评估,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385例患者,女性患者为166例占43.12%;衰弱指数得分为(0.318±0.165)分,CFS等级为5.044±1.483;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婚姻状况、用药种类、帮助的多少、社会支持情况、睡眠情况6个因素有统计学意义(Z=-7.292;Z=-1.994;χ2=27.726;Z=-9.688;χ2=8.117;χ2=53.477,均P<0.01);多重线性回归分析显示年龄、用药种类、帮助的多少、睡眠情况4个因素是独立影响因素(模型R=0.610,R2=0.372;调整R2=0.362,F=37.241,P<0.01).结论 CP-FI-CGA对患者全身各个系统进行评估,能够准确判断患者的衰弱程度,可将其推广应用于临床、养老院等.
作者:乔玉凤;刘学军;杜毓锋;黄改萍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构建医护合作剖宫产后再生育孕妇规范化管理方案并进行效果评价.方法成立由助产士和产科医生组成的专家小组,通过专家咨询法初步形成管理方案,进行预实践后根据实践者和专家的建议多次修订形成终的剖宫产后再生育孕妇规范化管理方案.选取2014-2016年规范化管理实施后有剖宫产史的产妇作为观察组,以2011-2013年规范化管理方案未实施前有剖宫产史的产妇为对照组,采用历史对照,比较2组剖宫产后阴道试产率及阴道试产成功率.结果观察组产妇共3326例,其中281例产妇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率为8.4%(281/3326),阴道试产成功率为94.0%(264/281);对照组产妇1625例,其中28例产妇选择阴道试产,阴道试产率1.7%(28/1625),阴道试产成功率为78.6%(22/28).2组产妇阴道试产率和阴道试产成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结论医护合作规范化管理模式可以在保证母婴安全的前提下提高剖宫产后再生育孕妇的阴道分娩率,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高广云;顾春怡;张铮;丁焱 刊期: 2017年第25期
本文总结了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抗凝依从性的现状、及就改善策略进行了综述.目前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华法林抗凝的依从性尚不能让人满意.为提高心脏瓣膜置换术后患者服用华法林的依从性,建议可采取以下措施:针对不同的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加强社会支持、心理支持,加强随访及信息沟通和使用分药盒,引进国外抗凝管理模式如自我检测和自我管理,扩大国内医院抗凝门诊的建立,可以更有效地提高华法林依从性,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黄春花;薛蓓;刘晓芯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观察路径式临床教学法在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中的作用,为探索科学的教学方法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临床路径模式制定新护士培训路径手册,按照入职报道顺序的序号安排分组,临床路径组29名,严格按照临床路径表执行,有效质控监管;对照组28名,采用传统教学法;分别对2组护士进行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专业操作考核和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及自我评价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临床路径组培训后出科理论知识、基本操作技能和专业操作考核成绩总分分别为(89.41±5.07)、(95.28±2.96)、(93.10±2.86)分,对照组分别为(80.92±7.64)、(89.82±3.77)、(85.57±5.33)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4.792、6.083、6.682,P=0.000);临床路径组对教学方法满意为28人,高于对照组的22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8.316,P=0.000);临床路径组自我评价中激发学习兴趣、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评判性思维能力和规范护理行为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3.938~-2.143,P<0.01或0.05).结论 路径式临床教学法运用于新入职护士岗前规范化培训中,能够有效提高理论和基础、专业技能成绩,并提高了对教学方法满意度,在自我评价中也起到了显著效果.
作者:贾立红;孙晓红;崔秀珍;张伟;毛福荣;殷涵;张丽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总结救治H7N9禽流感重症患者呼吸系统护理经验.方法 2017年1-4月共收治四川省中部地区6例重症H7N9禽流感患者,在四川省禽流感专家组的指导下,对患者进行精心的呼吸系统护理,包括机械通气、吸痰护理、肺部体疗、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预防、呼吸功能锻炼等护理措施.结果 在全体医务人员的努力下,6例患者中,有4例患者康复出院,2例死亡.结论 禽流感所致的重症肺炎致死率高,呼吸系统护理对该类患者治疗尤为重要.
作者:廖勇;母艳玲;刘勇;王清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探讨ICU入住时机管理对危重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 将449例ICU患者分为2组,试验组229例(80名护士)采取ICU入住时机管理模式,对照组220例(81名护士)采取科室疾病护理常规及分级护理,对其痊愈、死亡、ICU并发症发生等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试验组护士ICU预警、危重患者护理评估、心律失常识别、腹内压监测及应用、危重患者沟通要素、焦虑抑郁评估好所占比例分别为50.00%(40/80)、51.25%(41/80)、48.75%(39/80)、47.50%(38/80)、48.75%(39/80)、46.25%(37/80),对照组分别为7.41%(6/81)、6.17%(5/81)、9.88%(8/81)、8.64%(7/81)、7.41%(6/81)、6.17%(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2~40.07,P<0.01);试验组护士岗位胜任力维度中帮助角色、教育指导、管理能力、确保质量、工作角色得分及总分分别为(78.23±10.25)、(76.15±10.89)、(77.06±11.88)、(77.85±10.93)、(78.54±10.29)、(552.96±82.58)分,对照组分别为(72.23±10.21)、(70.23±11.20)、(70.23±12.03)、(72.36±10.44)、(73.52±10.81)、(503.61±84.39)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041~7.420,P<0.01),而诊断能力与诊疗干预得分试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痊愈率、病死率、ICU并发症发生率分别为91.70%(210/229)、1.31%(3/229)、6.99%(16/229),对照组分别为70.00%(154/220)、6.82%(15/220)、25.00%(55/220),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4.44、8.85、27.35,P<0.01);观察组ICU入住时间为(6.18±3.16)d,对照组为(11.52±3.39)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273,P<0.01).结论 ICU入住时机管理的建立及应用,可以有效提升护士对潜在危重症的认知及岗位胜任力,并且提高了ICU患者治愈率,减少患者住ICU时间和降低ICU并发症的发生.
作者:任秀云 刊期: 2017年第25期
目的 应用知信行模式构建新生儿重症监护室(NICU)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评价指标,为评价NICU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提供量化依据.方法 通过半结构式访谈,总结出基于知信行模式的护理关怀行为条目池,应用德尔菲法建立指标体系,构建NICU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指标体系.结果 2轮德尔菲法函询,每轮发放问卷32份,回收率分别为87.5%(28/32)和100.0%(32/32);人文关怀能力包含关怀知识、关怀信念、关怀行为和关怀感知4个维度,设立二级指标11个,三级指标30个;变异系数在0.094~0.286.结论 本研究较为科学可靠的建立了NICU护理人员人文关怀能力的指标体系,所构建的指标体系有利于客观评价和了解NICU护理人员的人文关怀能力现况,对加强人文关怀品质的养成教育、降低护患纠纷有重要意义.
作者:李健;周丽娟;李雪华 刊期: 2017年第2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