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
  • 国际刊号:1672-7088
  • 国内刊号:21-1501/R
  • 影响因子:2.23
  • 创刊:1985
  • 周期:旬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88
  • 全年订价:100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
  • 临床医学
中国实用护理杂志   2017年9期文献
  •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分层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目的 探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分层护理干预在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4年12月创伤骨科收治的行老年髋关节置换术的224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12例,观察组采用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分层护理干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式,比较2组患者术后疼痛程度、髋关节功能、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24、48、72 h直观模拟标尺法(VAS)评分分别为(2.25±0.35)、(2.01±0.31)、(1.92±0.23)分,对照组分别为(3.53±0.51)、(2.84±0.45)、(2.70±0.3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900、16.075、19.710,均P<0.01);术后3、12个月,观察组Harris髋关节指数评分分别为(71.32±7.45)、(93.44±9.65)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0.47±6.65)、(83.75±9.21)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1.498、7.688,P<0.01);观察组切口感染等并发症发生率为8.04%(9/11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0.54%(23/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46,P<0.05);观察组满意率97.32%(109/112),明显高于对照组78.57%(88/1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572,P<0.01).结论 基于风险评估策略下分层护理干预有助于缓解老年髋关节置换术患者疼痛程度,改善髋关节功能,降低术后并发症,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刘迎春;彭贵凌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性病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阶段性健康教育对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性病变患者自我护理能力和生命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收治的92例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性病变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入院时间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6例.2组均给予常规吸氧、非甾体类抗感染、扩张血管、免疫调节治疗,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阶段性健康教育.比较2组临床疗效、自我管理能力、生命质量等指标.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有效率93.48%(43/46),对照组有效率78.26%(36/46),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9,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疾病相关知识、自我保健行为、心态调节、氧气雾化吸入配合及呼吸功能锻炼5项自我护理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3.468~4.348,均P<0.05);观察组的生理功能、生理职能、躯体疼痛、总体健康、活力、社会功能、情感职能、精神健康8项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2.26~5.456,均P<0.05).结论阶段性健康教育有助于提高结缔组织病合并肺间质病变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改善生命质量.

    作者:冯玉英;石哲群;郭爱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授权理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

    目的 了解授权理论在糖尿病足患者伤口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明确存在问题,为该理论在临床推广应用提供借鉴和参考.方法 总结13例Strauss A级糖尿病足患者应用授权理论进行伤口自我护理的经验.结果 13例患者伤口全部愈合,总体愈合时间为70~273(145.23±68.87)d,中位愈合时间为111 d,经随访10~37个月无复发.结论 授权理论在Strauss A级糖尿病足患者的伤口自我护理中应用切实可行,值得推广;但应用过程中需密切监督,保证患者安全.

    作者:李会娟;齐心;路潜;袁戈恒;关辉;郭晓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心理弹性在精神科护士自我效能与核心能力中的中介作用

    目的 研究精神科护士心理弹性、自我效能与核心能力的相关性以及心理弹性的中介作用.方法 使用一般资料问卷、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弹性问卷(CD-RISC)和注册护士核心能力量表(CIRN)对山东省精神卫生中心237名精神科护士进行调查.结果 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总分为(2.59±0.66)分,处于中等水平;精神科护士心理弹性与自我效能(r=0.454,P=0.000)和核心能力呈正相关(r=0.647,P=0.000),自我效能与核心能力呈正相关(r=0.487,P=0.000);心理弹性在自我效能对核心能力的影响作用中起到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44.8%.结论 心理弹性在精神科护士核心能力提升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护理管理者应开展相关培训,提高精神科护士的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全面提升护士的核心能力水平.

    作者:卢庆华;徐清芝;王爱青;刘桂花;孙菲菲;朱晓萌;钟耕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改良ICU交接班表对仪器管理的影响

    目的 观察改良ICU交接班表对仪器管理的影响.方法 进一步改良与完善ICU交接班表中仪器交接项目,将2014年11月至2015年4月患者交接班情况作为对照组,2015年5-10月患者交接班情况作为试验组,比较交接班表中仪器交接规范化管理后,2组患者交接班漏项数,发生直接与交接班不详导致与仪器相关的不良事件的例数及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 试验组交接班中仪器交接漏项率、不良事件发生例数、医生对护士工作的满意度分别为25.3%(278/1098)、6例、93%(27/29),对照组分别为59.6%(655/1098)、20例、81%(17/2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64.868、7.629、70.046,P<0.05或0.01).结论 ICU交接班表中仪器交接规范管理,有效地促使了护士每班主动检查仪器的数目,参数的设置,报警项目的设置,增强了护士对患者情况的了解,减少了护理不良事件的发生,有效确保患者安全,提高了医生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为科室护理安全管理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张小红;张灿;余晓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不同睡眠时相下俯卧位及仰卧位对早产儿心肺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不同睡眠时相下不同体位对早产儿体表温度、心肺功能及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将160例早产儿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快波-俯卧组(A组)、快波-仰卧组(B组)、慢波-俯卧组(C组)、慢波-仰卧组(D组),每组40例.各组在常规基础上,分别给予上述睡眠时相-体位,观察各组在连续7 d后体表温度、呼吸频率(RR)、心率(HR)、脉搏氧饱和度(SpO2)、HR变异率、RR变异率的差异.并观察各组生长发育指标的差异.结果 C组早产儿前额、右腹部、右前臂、右大腿体表温度分别为(36.4±0.2)、(36.4±0.3)、(35.6±0.3)、(34.4±0.5)℃,均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89~3.31,均P<0.05).经过7 d的干预后,C组早产儿HR、RR、HR变异率、RR变异率分别为(128.5±1.8)次/min、(34.6±2.2)次/min、(9.1±1.2)%、(212.5±31.5)%,显著低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61~4.96,均P<0.05),SpO2变化为0.027±0.001,显著高于其余3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65,P<0.05).C组和A组体质量增长、身长增长、头围增长和上臂围增长分别为(118.6±6.3)g、(11.3±1.2)mm、(6.4±0.4)mm、(4.4±0.2)mm和(110.3±5.7)g、(11.0±1.1)mm、(6.0±0.5)mm、(4.2±0.3)mm,均显著高于B组和D组的(74.5±4.4)g、(6.9±0.8)mm、(4.5±0.7)mm、(3.2±0.2)mm和(78.6±4.9)g、(7.6±0.7)mm、(4.8±0.6)mm、(3.5±0.3)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57、4.98,均P<0.05),并且C组上述指标亦均高于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慢波-俯卧位能够更好地改善早产儿体表温度、心肺功能,促进早产儿生长发育.

    作者:谢重阳;华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健康素养量表汉化后信效度评价

    目的 评价新关键指标测量量表(NVS)汉化版的信效度.方法 对源量表进行翻译和回译,通过德尔菲专家咨询法和预调查对量表进行文化调适,以451名中国居民为样本对量表进行信度和效度分析.结果 汉化版NVS量表保留6道题目.汉化版NVS题目与总分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50~0.71,探索性因素分析提取2个因子,累积解释方差61.51%.验证性因素分析拟合总体可以接受:比较拟合指数为0.96,非标准拟合指数为0.92,标准化的平方根为0.04,近似误差均方根为0.077.Cronbachα系数为0.71,重测信度为0.92.结论 汉化版NVS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可用于我国居民健康素养测试.

    作者:薛谨;史宏灿;刘永兵;孙凯旋;吴琳凤;夏燕;薛玲玲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医护药协同工作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血压的影响

    目的 探讨医护药协调工作模式在腹膜透析患者高血压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220例腹膜透析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试验组和对照组各110例,对照组共105例患者完成研究,予门诊腹膜透析常规容量控制管理及健康教育.试验组共107例患者完成研究,在常规容量控制及健康教育的基础上,采用医护药协同工作模式进行护理.观察2组患者干预前及干预后6个月对药物知识的掌握度、用药依从性、自我管理行为及血压的变化.结果试验组患者干预前药物知识、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得分分别为(0.93±0.49)、0.00(0.00,0.25)、(2.69±0.25)分,干预6个月后分别为(1.17±0.54)、0.25(0.00,0.50)、(2.86±0.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8.60、Z=4.34、t=2.45,P<0.01或0.05);对照组干预前分别为(0.87±0.45)、0.00(0.00,0.25)、(2.64±0.27)分,干预6个月后分别为(0.89±0.43)、0.00(0.00,0.38)、(2.73±0.27)分,药物知识、用药依从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44、Z=1.83,P>0.05),自我管理行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23,P<0.01);2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2、Z=1.46、t=1.32,P>0.05);2组间干预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11、Z=4.03、t=4.34,P<0.01).试验组患者干预前的收缩压、舒张压分别为(147.11±14.31)、(90.16±13.02)mmHg(1 mmHg=0.133 kPa),干预6个月后分别为是(139.39±17.05)、(83.76±12.52)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2.92,P<0.01);对照组干预前的收缩压和舒张压分别为(149.56±18.11)、(93.56±15.09)mmHg,干预6个月后分别为(145.14±20.50)、(88.14±10.88)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02、2.91,P<0.05或0.01);2组间干预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09、1.82,P>0.05);2组间干预6个月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2、2.72,P<0.05或0.01).结论医护药协同工作模式对腹膜透析患者的血压控制、用药依从性及自我管理行为能力的提高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

    作者:吴少丽;谢敏妍;蒋敏兰;何淑珍;谢嘉莹;童赟;叶燕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置管导管末端位置与非计划性拔管相关性研究

    目的 调查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末端位置不同,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室在2015年1月至2016年10月进行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的患儿201例,根据导管末端位置分为中心组与非中心组,统计2组患儿非计划性拔管率、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发生率、导管的留置时间、拔管原因等在2组间的差别.结果导管末端中心组165例,导管末端非中心组36例.中心组的非计划拔管发生率为18.2%(30/165),非中心组为22.2%(8/36),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15,P=0.639);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71),2组在导管留置时间以及拔管原因分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新生儿经外周中心静脉导管即使末端不在中心位置,在严密监测下可以与中心位置的导管一样进行临床应用,但要注意用药应根据导管末端位置进行.

    作者:李丽玲;胡晓静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心理体验的质性研究

    目的 了解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患病后的真实感受,以探讨影响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负性心理体验的原因.方法 采用目的抽样,对13例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采用现象学分析法分析资料.结果 分析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的心理体验,提炼出5个主题:(1)心理负荷重;(2)生活遭受影响;(3)患病后对生活的不适应;(4)自我评价低下;(5)对疾病信息认知不足.结论 宫颈上皮内瘤变患者有较多的负性心理体验,且与疾病相关信息缺乏与不满足有一定关系,护理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措施促进其身心康复.

    作者:杨名洁;王君俏;黄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疲乏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

    疲乏是维持性血液透析(MHD)患者常见的症状之一,疲乏的产生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质量及治疗结局.对MHD患者疲乏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的了解有助于其诊断和护理.近年来国内外MHD患者疲乏影响因素及干预措施研究进展做一综述,总结已取得的成就及存在的问题,并对未来的方向及突破点进行探讨.

    作者:姬艳博;柳红梅;薄纯露;张明霞;苏蔚;高广超;代贝贝;丁凯雯;许翠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与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关系探讨

    目的 探讨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水平对全麻插管术后麻醉复苏质量的影响.方法 2015年6-12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择行全麻气管插管乳腺肿瘤切除患者168例为研究对象,研究者术前采用中文版疾病不确定感量表对患者进行调查,停止给予麻醉药物后对患者苏醒时间、麻醉苏醒室停留时间、警觉/镇静评分等指标进行测量和记录.结果 乳腺肿瘤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均分为(81.11±12.57)分,属中等水平.文化程度、婚姻状况、家族史及自觉疾病严重程度等因素影响患者疾病不确定感总分(P<0.05或0.01).疾病不确定感得分与术后麻醉复苏质量呈负相关(P<0.05或0.01).结论 乳腺肿瘤患者的疾病不确定感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有针对性地对乳腺肿瘤患者给予疾病信息、心理及社会支持,提高患者术后麻醉复苏质量.

    作者:郭绍宁;王鹏举;孙广霆;薛曌平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职场正念对护理人员工作旺盛感的影响

    目的 首次尝试探讨职场正念对护士工作旺盛感的影响及机制.方法 通过一个横断面式的网络问卷调查收集资料,阶层线性回归法验证变量间的作用关系.结果 护士的职场正念得分的均值为(4.74±0.63)分,护士工作旺盛感得分的均值为(3.07±0.71)分;职场正念对护士工作旺盛感(β=0.344,P<0.01)具有积极的正向预测作用.结论 职场正念可以提升护士的工作旺盛感,有助于促进他们成长与活力,增进护士生命的充盈与蓬勃.

    作者:高丽娟;苍爽;樊超;时宇;谢奉哲;王景慧;马秀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护士心理资本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 探讨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与护士心理资本的关系.方法 采用创伤后应激障碍自评量表平民版(PCL-C)和护士心理资本问卷中文修订版,对浙江省5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550名护理人员进行便利抽样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18.35%的受调查护士出现一定程度的PTSD症状,13.71%出现明显的PTSD症状,PTSD阳性率为32.06%.护士心理资本得分为(78.81±16.54)分,处于中上水平,4个维度按得分率由高到低排序为自我效能(23.80±5.35)分、希望(23.36±5.24)分、韧性(19.66±4.29)分和乐观(11.99±3.21)分.护士心理资本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及各维度均呈负相关(P<0.01).结论 护士心理资本为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的负向预测因子,建议管理者应重视护士心理资本的开发,以减少和预防护理人员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发生,从而改善护理服务质量.

    作者:金秋霞;柯紫薇;卢燕飞;葛雨欣;李艳艳;孙一勤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对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子午流注穴位按摩对痰瘀阻肺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60例痰瘀阻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按子午流注法原理于申时(15:00-17:00)进行足太阳膀胱经穴位按摩,2组疗程均为7d.比较2组患者干预后主要症状:咳嗽、咳痰、喘息、气短的症状评分及动脉血气指标:PaO2、PaC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的变化,并比较2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及平均住院日.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咳嗽、咳痰、喘息、气短4项症状评分分别为(1.51±0.23)、(1.12±0.74)、(2.05±0.29)、(0.25±0.18)分,对照组分别为(2.41±0.25)、(2.62±0.64)、(3.66±0.24)、(2.24±0.3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84~4.147,均P<0.05);观察组干预后PaO2、PaCO2、SaO2分别为(80.80±2.16)mmHg(1 mmHg=0.133 kPa)、(50.38±6.67)mmHg、(98.2±1.41)%,对照组分别为(71.38±1.24)mmHg、(58.42±4.89)mmHg、(87.3±2.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58、3.543、4.152,均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3.3%,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66,P<0.05);平均住院日观察组(11.4±1.8)d,对照组(15.6±2.0)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694,P<0.05).结论 子午流注穴位按摩能有效缓解痰瘀阻肺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的主要症状,改善动脉血气指标,提高治疗效果,缩短平均住院日,提高患者生命质量.

    作者:高丽云;唐艳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 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效果观察

    目的 探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后癌因性疲乏的效果.方法共选取194例初次化疗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分成对照组66例、穴位组61例和假穴位组67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化疗常规护理;穴位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经皮穴位电刺激方法,分别取气海、膈腧和足三里穴;假穴位组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使用电刺激,避开上述穴位,且无其他穴位的区域.分别在初次化疗前1 d、第8天和第28天观察3组患者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和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的评分指标.结果终,167例患者参与并完成本研究,对照组56例,穴位组57例,假穴位组49例.化疗第28天,穴位组的Piper疲乏修订量表得分为(2.06±0.90)分,假穴位组为(2.80±1.34)分,对照组为(3.00±1.29)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9.78,P<0.01);化疗第28天,穴位组的癌症患者生命质量量表得分为(64.56±5.00)分,假穴位组为(54.90±6.25)分,对照组为(54.48±9.68)分,3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4.12,P<0.01).结论长期使用经皮穴位电刺激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化疗期间癌因性疲乏有缓解作用.

    作者:吴奕帆;侯黎莉;顾芬;俞瑛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