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基于数字ICU的视频监测管理模式对ICU重点集束化监测指标的质量改进效果.方法 制定ICU集束化监测指标,利用数字ICU监测系统与临床管理结合并同步进行质量监督管理,制定针对性改进措施并监督落实执行,以提高护理质量.本研究以新疆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各指标改进情况及效果.结果 监测人次较基线调查时持续增长,7月监测人次较基线调查时增长6倍;集束化监测指标总正确执行率自基线调查时至7月由88%(20859/23562)提高至98%(107436/109629),7-10月总正确执行率维持在98%左右.结论 基于数字ICU重点指标集束化监测的管理模式可协助督促落实ICU护理质量的有效持续改进和提高,有益于ICU医疗、护理质量管理.
作者:张莉;高晶;侯芳;王毅;于湘友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ABCDE镇静镇痛集束策略(ABCDE Bundle)对机械通气患者谵妄发生率、临床预后的干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选取2016年1-12月收治于武警后勤学院附属医院呼吸与重症医学中心ICU行机械通气的22~45岁的机械通气患者84例,将其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措施(一级护理),干预组在常规护理措施的基础上进行ABCDE镇静镇痛集束方案.比较2组患者的ICU住院时间、4周存活率、谵妄发生率有无差异.结果 干预组患者平均ICU住院时间为(11.76±5.15)d,对照组为(17.64±8.04)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99,P<0.01).干预组患者4周存活率和谵妄发生率分别为90.48%(38/42)、66.67%(28/42),对照组分别为71.43%(30/42)、40.48%(17/4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4、5.79,P<0.05).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使用ABCDE镇静镇痛集束策略,能够降低ICU住院患者谵妄发生率,改善患者的临床预后.
作者:麻苗;郭俊玲;白妮;孙福月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采用情景模拟给药查对方法改善应届新护士的临床给药核对规范执行率,提高护理隐患把关辨别能力.方法 选择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2016届应届毕业新护士75人,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39人和对照组36人,试验组采用情景模拟案例教学,对照组实施传统护理安全查对培训方法,收集培训后2组的课程满意度和自信心、3个月临床实际给药核查行为、6个月给药核对相关护理差错、隐患及把关情况.结果 2组培训后试验组总满意度得分(23.62±2.02)分,对照组得分(21.39±1.9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8,P<0.01);试验组学生自信心总得分(35.67±2.92)分,对照组(33.83±2.80)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768,P<0.01).培训后3个月临床实际给药核对行为观察显示,试验组新护士执行操作前的药物浓度、执行时间查对人数分别为33、30人,与对照组的8、12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9.406、14.436,P<0.05);操作中、后的床号、姓名、药名、剂量、浓度、方法查对人数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80~29.545,P<0.01或0.05);试验组培训3个月后护理隐患、把关人数和培训后6个月的护理把关人数分别为33、2、10人,与对照组的18、1、3人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0.591、23.658、3.914,P<0.05),护理隐患和差错发生无差异.结论 情景模拟给药查对案例针对新护士进入临床工作的初始阶段,将基本且核心的查对制度转化为临床实景案例,提高了新护士的学习自信心、临床实际的给药三查七对执行率和规避护理隐患风险能力.
作者:郑微艳;季梦婷;赵爱平;杨艳;李文婷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护理专案管理对夜间护理安全质量改善的效果.方法 选择武汉大学人民医院心内科收治的住院患者共332例,按照实施护理专案改善方法干预的前后顺序,分为对照组160例和试验组172例,通过对对照组运用护理专案改善方法分析夜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高发的原因,制定提高夜间护理安全质量的标准化方案对试验组进行干预.比较2组患者发生夜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缺漏及杜绝护理缺陷的达标率情况.结果 对照组患者发生夜间护理安全不良事件、护理缺漏及杜绝护理缺陷分别为8.75%(14/160)、10.00%(16/160)、3.12%(5/160),试验组分别为1.74%(3/172)、2.33%(4/172)、11.04%(19/17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04、9.981、10.626,P<0.01).对照组患者依从性、心理情绪、安全意识、合理用药发生率分别为56.25%(90/160)、52.50%(84/160)、62.50%(100/160)、67.88%(107/160),试验组分别为86.63%(149/172)、74.41%(128/172)、91.28%(157/172)、88.37%(152/172),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656~10.756,P<0.01或0.05).干预后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提高.结论 护理专案管理能有效提高夜间护理安全质量和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减少护理缺陷的发生,对改善夜间护理安全具有可行性.
作者:刘平;张璐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观察在ICU护理教学中运用Pareto定律与PDCA原理的应用分析.方法 2015年10月至2016年10月在陕西省人民医院ICU实习的护理实习生133名,采用常规护理教学方式为对照组.2016年11月至2017年11月运用Pareto定律与PDCA原理应用于ICU护理教学中的护理实习生137名为试验组.比较2组护理实习生教学后理论、技能考试成绩及护理文书质量与对教学的满意度.结果 医嘱单、体温单、护理记录单、返修率的护理文书书写缺陷,试验组分别为0.73%(1/137)、0、0.73%(1/137)、1.46%(2/137),对照组分别为5.26%(7/133)、4.51%(6/133)、8.27%(11/133)、18.05%(24/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8235~39.3526,P<0.05或<0.01).试验组理论知识、专业操作、患者管理、工作态度得分分别为(97.7±1.3)、(98.2±0.9)、(96.5±2.2)、(97.8±1.9)分,对照组分别为(93.5±1.4)、(94.9±1.1)、(89.2±3.3)、(91.5±2.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1.3228~26.9353,P<0.01).试验组满意率100%(137/137),对照组满意率69.17%(92/1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3671,P<0.01).结论 在ICU护理教学中,运用Pareto定律与PDCA原理,可有效提高护理教学后理论及技能操作考试成绩,提高护理文书质量并提高护理实习生对学习的兴趣,提高教学满意率,效果理想.
作者:赵晓君;赵桂娥;张海艳;张丽娟;胡兆璋;刘晓梅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建立一套ICU护理质量指标实时监控信息化系统.方法 2011-2016年,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在构建ICU护理安全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基础上,将要素质量、环节质量、终末质量等评价体系的指标植入信息化系统,调查ICU医护人员使用信息化系统的满意度,比较系统使用前后护理质量指标的情况.结果 ICU医护人员对信息化系统减少工作负荷、节省记录时间、操作便捷、参数采集、质量指标监测的满意度均大于90%.系统运行前后6个月重症医学科护理质量指标的比较,总体质量有提高.系统运行后6个月呼吸机患者卧位不正确率、患者口腔清洁不合格率、导尿管相关泌尿道感染发病率、预防中央导管相关血流感染发病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发病率分别为2.03%(118/5806)、0.53%(10/1883)、0.51‰(4/7818)、0、1.55‰(9/5806),均低于运行前的4.9%(275/5614)、3.92%(69/1734)、3.12‰(24/7685)、1.06‰(8/7547)、4.81‰(27/56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16~70.56,P<0.01).人工气道意外脱出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CU护理质量指标实时监控信息化系统使护理管理数字化,能提高医护人员的满意度,并显著提高护理质量.
作者:高明榕;白利平;卫政登;成守珍 刊期: 2018年第15期
俯卧位通气作为肺保护性策略的重要手段,可有效缩短机械通气时间,显著降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的死亡率,适合在ICU内推广应用.但研究显示长时间俯卧位可以大大增加压力性损伤的发生率,使俯卧位通气在落实层面存在一定难度.本文综述了针对俯卧位通气患者预防压力性损伤的方法,以期达到安全、有效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的目的,促进俯卧位通气的正确实施.
作者:宋蕾;付艳美;脱淼;刘珊珊;韩秋菊;张振乾;魏丽丽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本文在简要回顾护理敏感质量指标发展历程的基础上,论述了ICU专科护理敏感质量指标的内涵和临床应用,并讨论了专科敏感指标在构建和应用中的问题,旨在为完善ICU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提供依据.
作者:李勍;王玥;吴晓英 刊期: 2018年第15期
镇静治疗是重症监护病房常规治疗之一,了解深镇静对患者造成的危害;通过提升护士对镇静治疗的调控能力,有助于早期浅镇静为目标定向镇静方案的推行,是减少镇静治疗并发症,预防过度镇静的有效手段,是推动临床护理发展的重要举措.
作者:张紫君;夏欣华 刊期: 2018年第15期
护理风险管理作为护理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护理安全与质量改进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通过概述风险管理在ICU护理管理中的应用状况,并结合国外护理风险管理的发展,以期为我国ICU护理风险管理提供策略,在ICU护理管理中能够更好地预警、规避护理风险,降低护理风险事件的发生率.
作者:张雪静;吕露露;唐静;武晓文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为临床提供一种避免药液之间发生配伍反应,以提高输液安全性能的子母输液软袋.方法 通过查阅文献、临床调研,研制出一种安全的输液软袋.对冲管液量及冲管方法分别进行体外模拟实验,对实验过程进行观察,数据收集、录入、分析、处理,以确定冲液结构的容量,比较2种冲管方法的操作时间.结果 体外模拟实验显示,冲洗输液管路需要液体量为30~50 ml,使用研制的安全输液软袋与现有输液软袋在冲管操作时每次所用时间分别是(2.81±0.18)、(13.63±0.36)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6.15,P<0.05).结论 研制的安全输液软袋的母袋容量可根据临床需要设定,用于冲洗的储液袋子袋容量建议为附着、沉淀强的药液50 ml,普通药液冲管为30 ml.安全输液软袋安全性能高,使用便捷,能减轻护士的工作量,减少感染风险,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帆;陈弟洪;刘岩;廖燕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应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综合评价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重症医学科护理单元护理人力资源的效率,探讨效率低下的原因,为提高护理效率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ICU 2017年1-12月3项护理投入指标(月份科室实际开放床位数、科室在岗执业护士人数、科室在岗执业护士实际上班小时数)和2项产出指标(本月科室住院患者总床日数、本月科室收治患者总数)相关数据,运用DEA进行分析研究.结果 2017年1-12月护理整体效率为0.959,整体效率=1的单元有3个占25%;纯技术效率为0.984,纯技术效率=1的单元有6个占50%;规模效率为0.974,规模效率=1的单元有3个占25%.结论 重症护理效率水平差异显著,通过护理人力资源的合理配置能够实现效率大化;可以采用DEA对护理效率进行评价分析.
作者:黄德斌;杨丽;谢海莉;李焱;李周伟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联合氯己定沐浴消毒湿纸巾全身擦浴对股静脉血滤导管相关血流感染(CLABSI)的预防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鼓楼医院重症医学科2016年1月至2017年11月留置股静脉血滤导管并行CRRT治疗的59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16年1-12月纳入的282例患者为对照组,采用3M透明敷料和温水全身擦浴;2017年1-11月纳入的311例患者为试验组,采用3M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联合2%氯己定沐浴消毒湿纸巾全身擦浴,比较2组患者血滤导管CLABSI发生例数、发病率及发生时间.结果 试验组患者发生CLABSI 4例,对照组发生12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00,P<0.05).试验组总的导管日为3219 d,发病率为1.2‰(4/3219);对照组总的导管日为2249 d,发病率为5.3‰(12/2249).试验组发生CLABSI的时间为(12.50±8.23)d,对照组为(10.50±6.46)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504,P>0.05).结论 葡萄糖酸氯己定抗菌敷料联合氯己定擦浴可有效降低股静脉血滤导管CLABSI的发生.
作者:冯波;叶秀琳;邢星敏;许艳;姚媛媛;李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研究谵妄预测模型(PRE-DELIRIC)和早期谵妄预测模型(E-PRE-DELIRIC)在预测ICU患者发生谵妄的能力,并比较2种预测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17年1-4月入住中南大学湘雅医院重症医学科的265例ICU患者,应用PRE-DELIRIC和E-PRE-DELIRIC模型计算每例患者2种模型对应的分值及预算发生率,对2种预测模型的灵敏度、特异度、约登指数、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进行相关分析,通过评价2名ICU医护对另外20例患者评估结果的组内相关系数,完成评定者间信度评价.结果 未发生谵妄196例,实际发生谵妄69例,谵妄患者和非谵妄患者的PRE-DELIRIC分值分别为(46.41±14.05)、(20.08±9.9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34,P<0.05);谵妄患者和非谵妄患者的E-PRE-DELIRIC分值分别为(36.23±13.34)、(14.45±9.56)分,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P<0.05);PRE-DELIRIC和E-PRE-DELIRIC对ICU总体患者谵妄发生预测的ROC曲线下面积均大于0.9,PRE-DELIRIC的95%置信区间为0.891~0.965,E-PRE-DELIRIC的95%置信区间为0.861~0.937,2种预测模型的辨别力均较好,PRE-DELIRIC和E-PRE-DELIRIC的灵敏度分别为0.841、0.812,特异度分别为0.939、0.913;PRE-DELIRIC分值取36.5分和E-PRE-DELIRIC分值取30.5分是两者预测谵妄发生率的佳分值;PRE-DELIRIC的约登指数为0.779,优于E-PRE-DELIRIC的0.725.结论 PRE-DELIRIC和E-PRE-DELIRIC评分模型在ICU患者应用的辨别力及校验力均较好,适合用于中国文化背景下的ICU患者谵妄发生的预测.PRE-DELIRIC对总体患者的预测性能较优越,但应用时间上有一定的局限性,E-PRE-DELIRIC模型则在患者入ICU时即可使用.
作者:邓露茜;曹岚;黄艳;刘莎;田英;曾晓琳 刊期: 2018年第15期
目的 探讨全系列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护理体会.方法 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人工肝支持系统治疗方案,共连续进行血液净化治疗7 d,双重血浆吸附3次,血浆置换3次,分子吸附循环系统2次.结果 经过救治,患者住院20 d后病情好转出院.结论 全系列人工肝支持系统能有效救治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的患者,将会较大幅度地降低妊娠期急性脂肪肝患者的病死率.
作者:马新利;李悦;马云清;王子 刊期: 2018年第1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