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究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于2015年1月至2018年4月在聊城市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择期行介入治疗的颅内动脉瘤患者136例,应用临床资料调查表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应用出院准备度量表与出院指导质量量表评估患者出院准备度与出院指导质量.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分析出院指导质量与出院准备度间的相关性,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结果 本研究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准备度总分为(157.90±26.98)分,处于中等水平.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出院指导质量与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准备度呈正相关(r=0.619,P<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显示,文化程度、家庭人均月收入、居住地、需长期服药种类及出院指导质量均为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β′值分别为0.102、0.175、0.391、-0.226、0.314,P<0.05).结论 颅内动脉瘤介入治疗患者出院准备度呈中等水平,医护人员应针对出院准备度的影响因素,制定干预对策,并提升出院指导质量,以提高患者的出院准备度水平,改善预后.
作者:胡艳淳;刘文静;刘静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究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行改进型护理措施的干预效果.方法 选取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行常规护理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30例为对照组.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行改进型护理的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34例为研究组.观察2组时间相关指标、并发症率、术前焦虑程度、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生命质量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术后拔管时间、术后开始进食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59、2.490、10.637,P<0.05).总并发症发生率研究组(5.88%,2/34)低于对照组(26.67%,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222,P<0.01或0.05).研究组术前焦虑自评量表评分(50.24±10.36)分低于对照组的(67.31±12.72)分;护理满意度及术后生命质量评分分别为(96.82±11.49)、(89.36±11.17)分,高于对照组的(80.03±9.62)、(77.45±8.84)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913、6.290、4.686,P<0.01).结论 改进型护理措施可减轻胸腹腔镜联合食管癌切除术患者术前焦虑程度,提高护理满意度,并有利于加快术后恢复、提升生命质量.
作者:包丹丹;张迎明;康莉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带病生存期间内的真实体验.方法 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方法,对11例住院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进行面对面的半结构式深度访谈并现场录音,借助Nvivo11.0,应用Colaizzi现象学分析法进行资料分析.结果 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生存体验可归纳为4个主题:感知心力衰竭症状的压力较大;心理体验复杂,消极与积极应对并存;感知医疗系统支持不足;对待死亡的矛盾态度.结论 医护人员应深入了解终末期心力衰竭患者的身心感受,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减轻其痛苦,在为患者提供心力衰竭管理的同时联合姑息照护,重视与患者的沟通交流,帮助其正确认识死亡.同时应促进基层卫生机构的发展,为患者提供更加便利和充足的医疗资源.
作者:商淑华;孙国珍;陈媛媛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沉重感与肌力、卒中后疲劳(PSF)的关系.方法 选取符合研究条件的脑卒中患者110例,采用一般资料量表、改良的Rankin量表、改良Barthel量表、疲劳严重度量表(FSS)评估患者是否存在肢体沉重感与肌力、PSF、功能的现状,探讨脑卒中患者肢体沉重感与肌力、PSF、功能之间的关系.结果 脑卒中患者肢体沉重感的发生率40.91%(45/110);FSS和改良Barthel评分在患者是否存在肢体沉重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244,P=0.002;t=2.019,P=0.046);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FSS评分与肢体沉重感呈正相关关系(r=0.384,P=0.000),而肌力、改良Barthel评分、改良的Rankin评分与肢体沉重感无关联(分别为r=-0.091,P=0.346;r=-0.185,P=0.053;r=0.132,P=0.170).结论 脑卒中患者肢体沉重感发生率较高,肌力的变化不会促进肢体沉重感的发生,存在肢体沉重感的患者更容易并发PSF,也影响患者生活能力的提高,应引起医务人员高度重视,并进行针对性干预.
作者:杨红燕;陈圆圆;陈燕琴;魏慧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结合临床实际,设计并应用基于信息化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加强护理信息化建设,提高护理质量控制效率.方法 在医院原有护理信息平台基础上,以护理为主体自行设计、研发质量管理系统并应用于临床,护理部应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制定护理单元质量考核评分标准,组建护理质控小组不定时检查并评分,各病房根据反馈的问题进行原因分析并提出整改措施.结果 应用基于信息化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后,2016年7-12月的护理意外事件、压疮、跌倒/坠床、管路滑脱、给药错误、所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较2015年7-12月同比下降60.00%(0.03/0.05)、43.33%(0.13/0.30)、50.00%(0.04/0.08)、40.00%(0.04/0.10)、33.33%(0.01/0.03)、43.85%(0.25/0.57),2016年所有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和2015年同期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266,P<0.01);且护理问题有效整改率明显提高,与应用前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3.212~-2.637,P<0.01或0.05).结论 基于信息化的护理质量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应用,实现了护理质量管理的信息化和资源共享,有助于持续改进护理质量,提高护理质量管理效能.
作者:李娟;方茜;卢维芬;范皛;杨静;罗兰;刘婧;曾雯;朱榕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目前临床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及情绪智力的现状,探讨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与其情绪智力的关系,为更加深入和全面的研究精神科护士的工作场所暴力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 采取地域分层和整群抽样相结合的方式对山东省5所精神科医院的临床护士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工具包括一般资料调查表、工作场所暴力频度测定量表、情绪智力量表.结果 精神科护士1年中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均分为(6.64±3.56)分,情绪智力均分为(3.79±0.37)分,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及各类型暴力与精神科护士情绪智力各维度呈负相关(r=-0.496~-0.214,P<0.01);回归分析显示,自我情绪管理、所在病房、情感知觉、医院等级、性别对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有负向预测作用(R2=0.333,F=44.636,P=0.000).结论 精神科护士遭受工作场所暴力的风险较高,精神科护士的情绪智力水平对其遭受工作场所暴力具有影响作用.
作者:张帮峰;辛明兰;卢庆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结直肠肿瘤术后肠造口患者造口周围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MASD)发生状况.方法 采用便利抽样的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7年12月在安徽省肿瘤医院伤口造口门诊就诊或院内外咨询会诊的276例肠造口患者(包括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作为研究对象,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及造口自我护理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 276例肠造口患者,其中结肠造口119例占43.1%,回肠造口157例占56.9%.存在造口旁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的患者为92例,发生率33.3%,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造口时间(P=0.004)、造口种类(P=0.009)、造口高度(P=0.001)、造口自我护理知识(P=0.012)及护理技能(P=0.002)是造口旁MASD发生的影响因素.结论 肠造口患者潮湿相关性皮肤损伤发生较为普遍,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发生率或及时予以干预.
作者:陶艳;陈鲁红;胡成文;张晓明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总结了1例新生儿结肠穿孔致胎粪性腹膜炎伴休克的护理,掌握好手术指征,同时进行术前休克的纠正及内环境的稳定,术后积极的呼吸支持和造瘘护理等能有效改善患儿预后.
作者:陆胜利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调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分析其可能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干预措施.方法 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在产科病房纳入100例符合标准的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式访谈的调查方法,评价分析其生命质量和影响因素.结果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中,生理职能(RP)、总体健康(GH)、情感功能(RE)、精神健康(MH)4个维度得分低于常模,分别为(22.45±32.01)、(59.40±19.28)、(37.07±38.55)、(65.63±19.72)分,常模得分分别为(57.00±19.35)、(64.09±14.08)、(65.78±22.35)、(70.04±16.25)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687~-2.212,均P<0.05或0.01).单因素分析发现,不同居住地及是否接受过辅助生殖技术患者的生理健康总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6.860,t=-2.112,P<0.01或0.05);不同年龄、孕次、孕周、居住地及是否接受过辅助生殖患者的心理健康总分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4.798~3.463,均P<0.05或0.01).多元线性回归分析发现,居住地是患者生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3)、是否接受过辅助生殖技术是患者心理健康的独立影响因素(P=0.005).结论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的生命质量差,应积极采取相应干预措施,以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
作者:史泽瑶;夏春玲;范玲 刊期: 2019年第05期
本研究从心理弹性的定义、测评工具、保护性因素及其对成年人慢性病患者健康结局的影响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开展成年人慢性病患者心理弹性的干预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作者:魏云;朱大乔;李玉梅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了解护理本科生对临床实践教学服务质量的感知现状,分析临床实践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差距,为下一步制订改进方案和措施提供依据.方法 采用临床实践教学感知服务质量量表对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肿瘤医院实习的82名护理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观察其得分情况,并采用象限分析法对评价指标做深度分析.结果 临床实践教学感知服务质量总体得分74.65分,其中响应性维度得分高为81.00分,可靠性得分低为72.30分.需改进的指标有2项为实习医院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咨询渠道、实习医院能够听取护生的意见与建议;需重塑的指标有3项为在实习时间外也很容易得到带教教师的指导和帮助、针对个别护生特殊情况医院会给予特别的关照、实习医院出台的很多政策都是以护生利益为出发点.结论 医院临床实践教学服务存在一定的改进和提升空间.该评价方法有助于实习医院从服务角度针对性的开展持续改进,提升实习医院实践教学服务水平.
作者:李航;高歌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观察以自我实践为主导的施教法对2型糖尿病首次笔式胰岛素注射患者注射技能、心理状况及血糖控制的影响.方法 将105例2型糖尿病首次注射胰岛素的患者按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51例、观察组54例.对照组采用责任护士一对一床边健康教育的方法,在医嘱开始胰岛素治疗当日进行胰岛素注射示范及疾病相关知识教育,每天健康教育1次,每次3~5 min,共指导5d.观察组采用集中健康教育,利用胰岛素注射教学桌、视频等教具,结合责任护士指导与纠错,重点突出患者使用教具练习及住院期间及早自我注射.比较2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水平;胰岛素注射技能评估得分;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 2组比较,干预前血糖水平、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后2周,观察组的焦虑抑郁评分分别为(7.31±1.78)、(7.00±1.73)分,低于对照组焦虑抑郁评分(9.33±2.21)、(8.61±1.7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492、3.097,P<0.05);观察组患者胰岛素注射技能评估得分(90.90±4.15)分,高于对照组的(83.74±6.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6.593,P<0.01);观察组患者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分别为(7.56±1.86)、(10.61±2.25)mmol/L,优于对照组的(8.55±1.96)、(12.91±2.95)mmol/L,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542、4.301,P<0.05或0.01).结论 以自我实践为主导的施教法可以有效减轻首次胰岛素注射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胰岛素注射技能,更好地控制血糖.
作者:吉海燕;张蓉;杨青青;彭婷瑜 刊期: 2019年第05期
目的 分析基于误吸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在ICU机械通气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2月收治的ICU机械通气患者156例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78例.对照组给予ICU机械通气患者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联合应用基于误吸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比较2组护士预防误吸知信行水平、患者误吸等并发症、患者满意度等指标.结果 观察组护士预防误吸知识、预防误吸态度、预防误吸行为评分分别为(46.32±3.24)、(51.41±3.56)、(49.36±4.85)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1.25±5.32)、(47.12±5.45)、(44.42±5.46)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815、3.899、4.002,P<0.05);患者误吸、反流、窒息、吸入性肺炎发生率分别为7.69%(6/78)、19.23%(15/78)、1.28%(1/78)、2.56%(2/78),明显低于对照组的29.49%(23/78)、39.74%(31/78)、12.82%(10/78)、20.51%(16/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892~12.309,P<0.01或0.05);患者满意度94.87%(74/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3.33%(65/7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347,P<0.05).结论 基于误风险评估策略下的分层护理干预有助于促进护士预防误吸知信行能力的养成,减少误吸等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满意度.
作者:李秀珍;陈春梅;徐爱花;傅巧美 刊期: 2019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