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肪水肿是继发于局部脂肪沉积,以下肢对称性增粗为特征的一种疼痛性疾病,或称痛性脂肪综合征(painful fat syndrome).多发生于女性,青春期和妊娠期增粗明显,表现为疼痛、针刺样不适感.本病并不罕见,但由于临床医师对此病的认知不足,故常易与肥胖、原发性或继发性淋巴水肿相混淆.由于脂肪水肿常伴发慢性下肢静脉病变、淋巴功能不全及早期关节退行性变等并发症,因此,对其作出及时、正确的诊断和治疗是至关重要的.通过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的相关文章,并查阅相关的专著,未见有关报道.现就脂肪水肿的病因、症状、体征、组织病理改变、诊断和鉴别诊断以及并发症结合文献总结,以期为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作者:袁继龙;高景恒;文小泉;赵俊伟;石杰;王莉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眼睑恶性肿瘤的临床特点及手术治疗中存在的问题.方法 对39例手术摘除眼睑恶性肿瘤的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手术采用改良的Mohs′切除法(8例)及非Mohs′切除法(31例),并根据肿瘤切除后的缺损大小分别采用直接缝合、局部皮瓣移植、滑行睑板结膜瓣移植等方法修复眼睑缺损.结果 39例患者于术前均有各种不良刺激史,13例患者的术后病理未报告切缘情况,26例报告切缘情况的病例中有11例可见肿瘤细胞残留.结论 减少各种不良刺激,可以避免肿瘤的快速生长,切缘及基底部肿瘤组织残留是肿瘤复发的主要原因之一.Mohs′切除法大限度地保留了肿瘤周围的健康组织,对眼睑的修复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作者:毛海燕;张开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腮腺癌、面神经肿物切除后面神经缺损修复方法的可行性,并对各种面神经缺损修复方法进行评价.方法 对腮腺恶性肿物侵袭面神经扩大切除及发生在面神经的神经源性肿物切除后面神经缺损的32例患者进行了神经移植修复.其中单纯采用耳大神经移植19例,神经长度1~2 cm;朐锁乳突肌携带耳大神经5例,修复腮腺恶性肿瘤扩大切除后骨面暴露的面神经缺损;携带筋膜面神经颈支修复下颌缘支缺损5例,携带筋膜面神经上颊支修复颧支缺损3例.所有手术均在双人双目手术显微镜下进行,用9-0及11-0无损伤缝合线吻合神经.结果 面神经恢复标准按照刘世勋面神经损伤修复评价标准进行评价.采用单纯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19例,术后恢复时间为6~18个月,恢复程度多数为部分功能恢复;胸锁乳突肌携带耳大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5例,术后恢复时间为6~12个月,恢复效果比较理想;携带筋膜面神经颈支、上颊支修复下颌缘支、颧支缺损8例,术后恢复时间为6个月左右,恢复效果均比较理想.结论 几种神经移植修复面神经缺损,均是可行的.但采用面神经次要神经修复主要神经,修复效果比较理想.对于腮腺癌扩大切除后局部骨面外露者,采用胸锁乳突肌携带耳大神经移植修复是一种比较理想的修复方法.
作者:王绪凯;王玉新;卢利;韩思源;周青;谭学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回顾和总结鼻部小面积皮肤肿瘤切除后,创面的修复原则和术式选择.方法 选择直径≤2.0 cm,鼻下部1/3皮肤良恶性肿瘤切除后致鼻部组织缺损的73例患者.根据缺损部位、范围、类型和患者的要求,应用局部双叶皮瓣修复鼻尖、鼻翼和鼻侧壁皮肤软组织缺损(n=31);鼻唇沟皮瓣修复鼻翼外侧全层缺损(n=8);鼻唇沟皮下蒂皮瓣修复鼻翼皮肤软组织缺损(n=12);耳郭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修复鼻翼缘全层缺损(n=22).结果 71例患者手术获得完全成功,对修复术后效果满意.1例鼻唇沟皮瓣远端折叠部分皮肤浅层坏死,换药后愈合,鼻翼、鼻孔轻度变形.1例耳郭复合组织瓣游离移植再造鼻翼术后因感染而失败.结论 应用局部双叶皮瓣、鼻唇沟皮瓣、皮下蒂皮瓣或耳郭复合组织游离移植修复鼻部直径≤2.0 cm的皮肤肿瘤切除后的创面,可获得Ⅰ期修复的满意效果.
作者:陈骏;钱云良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解决下眶缘凹陷及颧部外侧组织松弛下垂至鼻唇沟过深,使睑袋矫正术后的效果更加完善.方法 将眶隔脂肪及包裹其表面的筋膜间断缝合固定于下眶缘骨膜上,以填充下眶缘之凹陷.游离长1 cm的眶肌筋膜韧带(勿损伤此韧带),将其缝合固定于眶外缘骨膜处.结果 本组128例患者,术后随访6个月,126例效果满意,2例因自身眶内脂肪量不足,致下眶缘凹陷填充欠佳,经过补添胶原蛋白后效果满意.结论 自体下睑眶隔脂肪异位移植,可避免从其他部位抽取自体脂肪移植于受区而引起脂肪被吸收的现象,同时也避免增加新的创伤.该手术创伤小,时间短,术后恢复快,效果理想,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作者:刘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人肌肉血管畸形(intramuscular vascular malformation,IM-VM)是一种存在于骨骼肌的软组织血管病变.作为一种先天性的血管疾病,其命名一直较混乱,过去曾被称为肌肉血管瘤(intramuscular hemangioma),相关的英文名还包括intramuscu-lar angioma、venous hemangioma(静脉血管瘤)等[1].
作者:王研;亓发芝;顾建英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满足了自身健康的前提下,对自身形体的外在美有了进一步的追求.科学技术特别是医疗技术的迅猛发展,为这一需求奠定了基础;美容外科在这一背景下应运而生,并得到了迅速发展.
作者:王鹏;胡琼华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于家兔再造阴茎模型内构建带内支撑组织工程化阴茎假体的可行性及其特点.方法 取成年兔耳软骨分离培养软骨细胞,制备以医用多孔高密度聚乙烯(HDPE)为内支撑,外裹聚羟基乙酸(PGA)的支架(直径3mm、长20mm柱状HDPE,外裹厚2 mm的PGA),细胞-支架复合物体外培养4周.以兔一侧腹壁浅血管为轴型血管的皮瓣形成再造阴茎模型,将经体外培养的细胞-支架复合物分别植入兔即时再造的阴茎模型内和对侧腹壁皮下,在对侧腹壁下同时植入一单纯支架.将植入体分为A组: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再造阴茎模型内;B组:细胞-支架复合物植入腹壁下;C组:单纯支架植入腹壁下.术后3个月将兔处死取材,标本行大体观察、组织学、组织化学、免疫组化、糖胺聚糖(GAG)含量及生物力学检测.结果 A组与B组取材标本的体积、外形与植入时相近,外层新生组织与内部HDPE结合紧密,经HE染色、Safranin O染色、Masson trichrome染色和Ⅱ型胶原免疫组化检测证实,新生组织为软骨组织,且分布相对均一完整,纤维组织长人较少,少量炎性细胞浸润;C组无软骨组织形成.A组与B组标本各项检测指标(湿重、GAG含量、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自体软骨细胞接种于HDPE-PGA复合支架,经体外培养4周后,植于家兔即时再造阴茎模型内继续培养,可成功地构建出具有预制形态、体积、结构与组织学良好的软骨-HDPE复合体(阴茎假体).
作者:吴玉家;江华;周广东;朱;李文鹏;罗旭松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唇裂术后继发鼻畸形,病因复杂,畸形较严重,修复难度大,而且很难达到预期的手术效果.近年来,我们应用自体耳软骨修复鼻畸形23例患者,解决了鼻畸形修复过程中的组织量不足和薄弱问题,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刘明生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瘢痕或其他病变组织手术切除后的创面较大,因影响外观或功能,需行整张全厚皮片移植术.常规的扩张方法,在腹部供皮区切取全厚皮片移植后效果多不理想,且供皮区缝合后张力大,术后腹部瘢痕增生明显.
作者:詹新华;左杨斌;黄永新 刊期: 2009年第01期
随着人们对美容要求的提高,要求做鼻尖延长和隆高者日渐增多.自1993年1月至2007年11月,我们应用自体耳甲软骨游离移植隆鼻尖术,共治疗鼻尖平塌者102例,均取得了满意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高防;高善岭;毕海山;张景臣;袁新军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国内从事整形、美容外科的医务工作者,应自觉和持久地承担起快速发展和不断创新的中国整形、美容外科事业的任务,为创造--东方整形、美容外科学科,而永远勤奋地工作!
作者:王炜 刊期: 2009年第01期
在美国,肉毒毒素注射是现在流行、使用频次高的美容技术.早在19世纪90年代,在它还未通过FDA认证之前,就已开始风行于眉间纹等衰老的治疗.
作者:张晨;高景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2008年5月16日,汤姆森科学论文检索的数据显示:2007年,美国的SCI论文数位居世界第一;中国首次超过日本位居第四,而且只比位居第二的曲国少将近4000篇,比位居第三的德国少400篇.
作者:王丹红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观察射频治疗脂溢性皮炎的疗效.方法 80例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采用射频治疗仪,治疗能量为20~300 J,每周2次,连续治疗4周.对照组口服维胺酯胶囊25 mg,3次/d,30 d为1个疗程.结果 射频治疗组有效率为90%,对照组为67.5%,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射频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组优于维胺酯胶囊组,是一种可选择用于治疗面部脂溢性皮炎的较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彭圣炽;李大铁;徐芳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评价强光治疗系统对皮肤血管性疾病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应用全波长脉冲强光系统,根据皮损大小、深浅、颜色及皮肤类型,依据血红蛋白吸收光波所产生的光热反应原理,调整设定滤光器波长、能量密度、脉冲方式、脉宽及脉冲间延时,以达到治疗佳的效果.结果 应用强光机治疗鲜红斑痣127例(治愈率38%),草莓状血管瘤452例(治愈率95%),毛细血管扩张72例(治愈率94.4%).结论 应用强光机治疗皮肤血管性疾病,是一种疗效可靠、安全、疗程短的有效疗法.
作者:朱唯力;林渊;汪雁;吴鑫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目的 探讨介入栓塞与手术治疗在颌面部软组织肿物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搜集2005年2月至2008年3月,采用介入栓塞与手术整复治疗的血管畸形、混合型血管瘤、神经纤维瘤等体表软组织肿物患者42例,分析其临床效果及并发症.结果 10例混合型血管瘤患者采用硬化治疗后,瘤体明显缩小、变硬;26例海绵状静脉畸形患者中,20例采用栓塞硬化治疗,6例采用栓塞硬化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有2例患者面部及咽后壁软组织肿物造影显示病变侵犯广泛,行栓塞硬化治疗2次,未行手术治疗;3例动静脉畸形及3例神经纤维瘤患者.采用栓塞硬化与手术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治疗,治疗后瘤体萎缩变小,其中1例神经纤维瘤患者术后6个月再次手术修复.术后随访6~12个月,所有瘤体缩小或消失.结论 介入栓塞与手术综合治疗是诊断和治疗颌面部软组织肿物安全有效的方法.
作者:彭丽霞;李勤;程飚;唐建兵;余文林;刘永波;曾东;王伟中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概述颅面裂畸形是一种罕见的发生于颅面部软组织和骨骼的单发或复合性裂隙畸形,其发病率为1.43~4.85/100 000(新生儿),在每1000例常见的面部裂隙畸形中有9.5~34.0例属于颅面裂[1].
作者:李健;李斌;高景恒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皮脂腺癌是一种罕见的皮肤组织肿瘤,好发于眼睑、面颈部、头皮、躯干、四肢、外生殖器等部位.2007年8月,我们收治1例左侧腋窝巨大皮脂腺癌患者,采用扩大切除及区域淋巴结清除术,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李磊;姜会庆;胡心宝;汪涌;杨静 刊期: 2009年第01期
1 病例患者女,30岁.9年前妊娠时,双侧上臂上段内侧出现包块并逐渐增大,伴有胀痛,质地同乳房.分娩后3个月,停止母乳喂养,该包块随乳房萎缩亦逐渐缩小.
作者:王正刚 刊期: 2009年第01期
作者: 刊期: 2009年第01期
睑袋整复术是整形美容外科常见手术,其术后的并发症多为下睑外翻、血肿、下睑凹陷、角膜损伤、溢泪、下睑退缩、睫毛脱落等[1,2].
作者:徐向民 刊期: 2009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