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影响因子:1.97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72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1年1期文献
  • 联合应用宫腔镜腹腔镜和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卵管 碘油造影检查诊断不孕症11O例分析

    目的通过宫腔镜、腹腔镜检查和子宫输卵管通液及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检查,了解输卵管通畅性,探讨引起不孕症的原因。方法对110例不孕妇女进行输卵管通液检查,子宫输卵管碘油造影(HSG)、宫腔镜和腹腔镜及镜下通液检查。结果以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33例双侧通畅为对照标准,110例患者中,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准确率为30.00%,输卵管通液检查准确率为65.45%,两者间比较有极显著性差异(P<0.01);镜下通液与HSG准确率比较,宫腔镜和腹腔镜镜下通液21.33%(16/75),HSG3.33%(25/75),两者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宫腔、腹腔炎症与不孕症有关,宫腔粘连、子宫内膜炎等仍为不孕症的主要原因,宫腔镜和腹腔镜通液检查在诊断治疗不孕症中有一定的价值。

    作者:李玉萍;何智坚;朱权芝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体外受精-胚胎移植后发生宫内外同时妊娠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后宫内外同时妊娠(HP)的发生率、危险因素、诊断及防治方法。方法对IVF-ET后发生宫内外同时妊娠6例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宫内外同时妊娠的发生率为0.95%。6例病人均移植3个以上胚胎,4例有盆腔或输卵管疾病史;宫内外同时妊娠症状以腹痛为主,2例伴腹肌紧张及低血容量休克,3例有阴道流血。6例病人中2例经B超确诊,3例经手术确诊,1例误诊为阑尾炎。1例行输卵管修补术,余行输卵管切除术治疗,其中2例自然分娩活婴。结论 IVF-ET后HP发生率明显增加,特别是有盆腔、输卵管疾病史或移植多个胚胎者。加强B超监测,有助于在妊娠部位破裂前发现、诊断及治疗HP,防止不良后果发生。

    作者:焦泽旭;庄广伦;周灿权;李洁;邓明芬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宫腔镜电切术加熨烫术联合应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研究

    目的探讨宫腔镜电切术加熨烫术联合应用治疗异常子宫出血的治疗效果及其安全性。方法选择有手术指征的异常子宫出血病人59例,采用被动式连续灌流宫腔电切镜,设置切割电极功率为70~80W,凝固电极功率为50~60W,电切速度每秒1~2cm,滚球电极熨烫速度每秒0.5~1cm。电切术后对切面实施熨烫术。随访3~12个月,观察术后月经改善、痛经治愈情况及剩余肌瘤有无发展。结果 12例肌瘤电切除术者,术后月经均减少或恢复正常;子宫内膜切除术及同时切除肌瘤、息肉者47例,44.7%无月经,34.0%仅呈点滴状月经,19.2%经量减少,对月经改善的满意度为96.6%,对痛经治愈的满意度为90.0%。23例粘膜下肌瘤和8例切除范围≥50%的内突壁间肌瘤无一例发展;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宫腔镜电切术加熨烫术联合能弥补单一电切术的不足,可提高手术成功率,减少术后复发率。

    作者:王晓雷;徐爱丽;丛涛;于丽霞;夏恩兰;李枫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不同程度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的母婴结局

    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ICP)是妊娠所特发的一种疾病,该病对母婴危害极大。围生儿预后与本病严重程度有直接的关系。1 资料与方法1.1 观察对象 1998年1月至1999年12月,在本院产科住院,诊断为妊娠期肝内胆汁淤积症56例为观察对象(占同期分娩总数2468例的2.27%),年龄在20~31岁之间,平均为(24.3±4.8)岁,孕龄32~40周,平均为(36.5±3.5)周。ICP诊断标准:①血清甘氨胆酸(CG)升高。②妊娠中晚期出现皮肤瘙痒。③肝功能检查提示血清胆红素升高、丙氨酸转氨酶(ALT)升高。④妊娠为引起皮肤瘙痒的唯一原因。⑤甲、乙、丙型肝炎病毒标志物均阴性。⑥妊娠终止后瘙痒、黄疸迅速消失,CG及ALT逐渐下降至正常。

    作者:何丽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血清抑制素含量在月经周期中的变化及其与卵泡刺激素的相关性

    目的了解育龄妇女在月经周期中血清抑制素(INH)含量的变化规律及其与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二醇(E2)及孕酮(P)的相关性。方法建立一种改良的INH放射免疫测定法(RIA),对育龄妇女正常月经周期中及绝经后妇女血清INH含量的变化进行监测;同时测定血清FSH、LH、E2及P含量,分析INH与FSH、LH、E2及P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血清INH含量在月经周期中具有规律性变化,从滤泡期开始逐渐升高,在黄体中期达峰值;在滤泡期和黄体期,血清INH和FSH含量呈显著负相关,rs=-0.483,P<0.01;围排卵期,两者间无明显相关性,P>0.05。滤泡期,血清E2含量与INH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39,P<0.05;围排卵期,血清INH含量与血清E2含量相关性更为明显,r=0.47,P<0.05;血清INH含量与血清LH含量间无相关性,P>0.05。黄体中期,血清INH含量与血清P含量间呈现明显正相关,r=0.68,P<0.01;但与血清E2含量间不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 INH在月经生理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尤其对垂体合成分泌FSH的抑制作用,确切机制尚有待于进一步研究探讨。

    作者:隋龙;白延青;赵文举;王成海;刘东;罗建华;金志军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输卵管切除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中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影响

    目的探讨输卵管切除后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选择因异位妊娠行一侧输卵管切除的患者手术侧卵巢与对侧卵巢及行输卵管切除的患者与双侧输卵管健全的患者,在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中其卵巢对控制性超促排卵的反应。结果输卵管切除侧卵巢尽管其体积无明显改变,但其卵泡数及所获卵子数明显少于健侧卵巢。而存留一侧输卵管患者与对照组相比,在卵巢大小、用药量、用药天数、子宫内膜厚度、卵泡数及所获卵子数上并无显著差别。结论输卵管切除术在短期内虽然不能影响卵巢的体积,但却降低了同侧卵巢的储备功能。因此,临床上对有生育要求的异位妊娠患者,应尽可能地保留患侧输卵管。对于输卵管积水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者,如对侧卵巢缺如或卵巢功能低下,不宜做预防性输卵管切除术。

    作者:王秀霞;何丽霞;叶莹心;曲陆荣;王德智;张淑兰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正常妊娠及胎儿宫内生长迟缓母血脐动静脉血中 胰岛素和血糖的变化

    目的检测胰岛素、血糖在正常妊娠和胎儿宫内生长迟缓(IUGR)的母血和脐动静脉血中的变化。方法正常妊娠要求终止妊娠采用引产和自然分娩者107例,足月妊娠合并IUGR者32例。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胰岛素值,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结果母血中胰岛素值在28周无明显变化,28周时达高峰,之后随孕周的增加而减少,至妊娠末期又达一较高水平;脐动脉血中胰岛素水平逐渐增高,至36周达峰值,以后降而复升;脐静脉血中胰岛素水平无规律性变化。血糖值无明显变化。IUGR母血中胰岛素和血糖与正常晚期妊娠组比较无明显变化,而脐动静脉血中胰岛素及血糖值有明显差异(P<0.01)。结论 IUGR时脐动静脉血胰岛素和血糖值降低,说明胰岛素和血糖在调节胎儿生长、发育方面起重要作用。

    作者:滕红;张为远;吴淑媛;陈文英;朱凤全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胎心监护的临床应用进展

    根据超声多普勒原理和胎儿心动电流变化制成的各种胎儿监护仪,用来观察胎心率与宫缩描记图(cardiotocography,CTG),目前在临床上已广泛使用,成为胎心监护常用的方法之一。胎心变化是胎儿中枢神经系统正常调节机制的表现,是体现胎儿储备能力和健康状况的依据。因此,胎心监护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已成为产科临床常用的监护手段。

    作者:沈丽华;赵欣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产后上矢状窦血栓形成3例报告

    例1.患者27岁,住院号28356。产后第2天头胀痛,10天后右耳鸣耳聋,20天后出现喷射性呕吐,腰穿脑脊液压力3.82kPa,常规生化指标正常。快速静滴20%甘露醇后,头痛减轻,右耳症状消失,停脱水剂治疗。第25天头痛加重,双眼视力下降。查体:神清,眼底视乳头水肿,周围可见陈旧性片状出血,视网膜血管扩张迂曲。粗测视力下降,右侧腱反射活跃,双侧Hoffmann征(+),腰穿脑脊液压力2.65kPa,常规生化指标正常。第29天头颅MRI于T1W、T2W像上显示上矢状窦呈血液流空信号影。诊断:上矢状窦血栓。给予脱水、降颅压,扩血管、扩容治疗20天,症状

    作者:李春花;余联芳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早孕双胎子宫自发性破裂1例

    患者34岁,住院号B111562。以停经56天,下腹疼痛9小时,于1999年6月1日入院。该患者月经规律,24岁结婚,婚后5年未孕,曾行人工授精后于1996年在家自然 分娩一女婴,存活。于1999年3月又在某院行人工授精 术,末次月经1999年4月5日。停经43天出现阴道流血, 曾行安胎治疗。入院当天早7时,排便后突感腹痛,以右下腹为甚,伴头晕、眼花、出汗,觉便意而来院急诊。无畏寒发热,无呕吐腹泻,无外伤史。

    作者:冯雪萍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209 例再次剖宫产术临床分析

    我院自1997年1月至1999年12月分娩总数为10498例,其中剖宫产为1743例(占16.6%)。二次剖宫产共209例(占12.0%)。本文通过再次剖宫产手术所见,对原剖宫产子宫切口愈合、粘连以及再次手术指征等进行分析。

    作者:郭小微;郭兆伯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胞浆内单精子注射致宫颈妊娠1例分析

    宫颈妊娠(cervical pregnancy,CP)是一种罕见的异位妊娠。随着辅助生育技术的开展,文献报道其发生率呈上升趋势[1]。本文报道1例胞浆内单精子注射(intracytoplasmic sperm injection,ICSI)胚胎移植(ET)后的CP,并复习文献进行讨论。

    作者:林金菊;赵军招;林文琴;王金仙;叶碧绿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尼尔雌醇用于绝经后妇女取宫内节育器23例体会

    我们对绝经后妇女在取器前1周给予尼尔雌醇口服,一次取器成功率达100%。现将23例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自1995年10月起,对23例绝经半年以上,阴道无不正常出血及无取器禁忌证的妇女取IUD。年龄47~63岁,产次1~4次,置IUD年限10~32年,其中10~15年6例,16~25年16例,30年以上1例。绝经年限6个月至9年,其中6个月至小于1年13例,1~5年9例,5年以上1例。1.2 方法服药前先行妇科检查,B超确定IUD位置,然后一次性口服尼尔雌醇5mg,1周后来门诊取IUD。

    作者:孙光霞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围生儿死亡病理原因与临床防治关系的探讨

    我院对350例围生儿进行尸检,发现占新生儿死亡第一位原因为呼吸系统疾病,其次为先天畸形。呼吸系统疾病中又以吸入性肺炎及肺透明膜病变多见。1 资料与方法 我院产科于1985~1998年共分娩围生儿37896例,死亡739例,病死率为19.5‰,尸检350例(包括围生期死胎、死产及新生儿1周内死亡者),尸检率为47.36%。其中男胎185例,女胎165例。

    作者:李红;赵怡璇;卢红;李勤 刊期: 2001年第01期

  • 辅助生育技术进展

    妇产科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生殖内分泌与长效口服避孕药研究,并获国家计划生育科技进步二等奖。20世纪90年代建立了国内目前规模大的生殖医学中心。近年来,每年进行近1000个周期的体外受精与胚胎移植,临床妊娠率达40%,已出生试管婴儿达800个。其ICSI和PGD技术首先在国内获得成功。帮助国内70%的生殖医学中心建立并获得成功妊娠。指导博士研究生已毕业12人,在读11人,他们将是生殖医学技术的骨干力量。随着与国际接轨的发展需要,2000年被推选为全球华人生殖医学协会首任主席。

    作者:庄广伦;卢光琇;石一复;冯云;孙梅;曲陆荣;朱桂金;邢福棋;刘平;李蓉;严敬明;陈子江;杨帆;周灿权;徐艳文;梁晓燕;黄国宁;Huang Guoning 刊期: 2001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