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影响因子:1.97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72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年2期文献
  • 阴道镜图像对宫颈疾病的诊断价值

    目的评价阴道镜图像对宫颈疾病尤其对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的诊断价值. 方法 2003年4月至2004年3月上海市黄浦区中心医院对240例患者进行阴道镜检查,根据阴道镜图像定位取活组织送病理检查.结果根据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结果进行对照,完全符合率是61.25%,包括相差一个级别在内者符合率为95%.对CIN诊断敏感性为84.31%、特异性62.43%、阳性预测值37.72%、阴性预测值93.65%. 结论阴道镜图像对应阴道镜拟诊与组织病理学有较高的符合率,对CIN的诊断价值在于敏感性和阴性预测值高的优点,适合作为CIN的筛查方法.

    作者:王瑾蔚;阎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应用荧光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子宫肌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

    目的应用荧光mRNA差异显示技术,筛选子宫肌瘤相关基因的异常表达.方法 2002年4月至2004年2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妇产科采用荧光标记mRNA差异显示技术,比较同一患者的子宫肌瘤组织与正常子宫肌组织之间的基因表达差异;筛选其中的8条差异cDNA片段进行克隆、测序、同源性比较以及RT-PCR半定量验证.结果通过荧光差异显示实验共找出27条差异条带,其中yu66c01.s1基因在7例(7/10)子宫肌瘤组织中有表达,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仅1例有表达; ulap8基因在8例(8/10)子宫肌瘤组织中有表达,而相应的正常组织中仅2例有表达.结论在子宫肌瘤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中存在多个基因的表达异常,yu66c01.s1基因及ulap8基因在子宫肌瘤组织中呈特异性表达,推测这些基因与子宫肌瘤发病密切相关.

    作者:李田;李小毛;杨越波;殷恒讳;黄曙方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后的病理学变化

    目的探讨子宫肌瘤动脉栓塞术(UAE)后的病理学变化. 方法 1999年6月至2003年10月对广州市第一人民医院486例子宫肌瘤患者行UAE治疗,栓塞剂选择PVA或KMG颗粒,其中对49例术后获取的肌瘤标本进行病理学观察.结果 UAE后坏死的肌瘤肉眼观早期呈紫黑色,中期呈黄白色,晚期呈黄色或金黄色,假包膜明显增厚,在妊娠期更加明显;不同直径的肌瘤UAE后在光镜下观察到的坏死时间不同:直径0.2~1.0cm、4.0~5.0cm、6.0~9.0cm及大于10.0cm的肌瘤在UAE后分别于14d、18h、12h和6h可观察到明显的坏死;UAE后肌瘤、假包膜明显坏死而正常肌层未见明显坏死,假包膜内可见含铁血黄素沉积.结论 UAE可导致各种大小的肌瘤坏死,肌瘤坏死的时间与肌瘤的大小呈反比.

    作者:刘萍;陈春林;杜洪;曾北蓝;马奔;张浩;余丽萍;王冬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肾移植术后妊娠分娩3例分析

    肾移植术是治疗尿毒症的理想治疗方式之一.在不影响人(肾)存活前提下,女性受术者是否可妊娠分娩,医学界存在争议.本院自1977年6月至2003年10月施行同种异体尸肾移植术1531例次,育龄女性受术者408例,其中3例受术者术后顺利妊娠分娩.报道如下.

    作者:沈维;陈江华;袁静;何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地塞米松辅助缩宫素预防产后出血的初探

    本文对 100例因胎儿偏大、臀位及骨盆等因素而行剖宫产术的足月产妇,在剖宫产术中胎儿娩出后静推地塞米松及催产素,发现术后 2h内失血量较单用催产素明显减少.现报道如下.

    作者:王立媛;李艳;王德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远程胎儿心率监护网络在高危妊娠中的临床应用

    目的探讨远程胎儿心率监护网络作为高危妊娠围生期孕妇家庭自我监护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 方法 2001年1月至2004年7月深圳市第二人民医院选择136例高危妊娠孕妇,采用远程胎儿心率监护网络进行无负荷试验(NST)监测(研究组),选择同期进行常规胎儿心率监护的高危孕妇140例作为对照(对照组),分析两组胎儿心率监护的监测结果和围生儿结局. 结果研究组NST异常检出率(36.6%)较对照组(28.3%)明显增高(P<0.05 ).研究组NST异常图形为变异减速、基线变异减少或胎儿心率(FHR)过缓,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研究组新生儿窒息和早产儿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剖宫产率的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应用远程胎儿心率监护网络进行高危妊娠的监测,可改善围生儿预后,是高危妊娠孕妇自我监护的新选择.

    作者:周凤珍;高素清;李丽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IGFBP-1水平变化的研究

    目的研究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血清及胎盘组织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1(IGFBP-1)水平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方法 2002年11月至2003年7月解放军202医院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ELISA)测定60例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患者及18例正常妊娠孕妇血清IGFBP-1水平;以免疫组织化学方法观察IGFBP-1在两组胎盘组织中的表达. 结果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组血清IGFBP-1水平及胎盘组织中IGFBP-1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妊娠组(P均<0.01).妊娠期高血压,子疒间前期轻度、重度患者血清中,IGFBP-1水平及胎盘组织中IGFBP-1表达均逐渐升高,各组间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组血清IGFBP-1水平与胎盘组织IGFBP-1表达呈正相关(P<0.01). 结论孕妇血清中IGFBP-1水平升高、胎盘组织中IGFBP-1表达增强,可能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发病及病情发展有关.

    作者:王晶;尚丽新;王继红;曲东颖;赵敏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高龄初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高龄初产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对照研究,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1981年1月1日至2002年12月31日分娩的单胎初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比较高龄初产组(≥35岁)和非高龄初产妇组(<35岁)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早产、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以及剖宫产率的差异.结果高龄初产组中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和低出生体重儿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非高龄初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剖宫产率高龄初产组是非高龄初产组的2倍.结论高龄初产妇中妊娠期糖尿病,巨大胎儿、早产、低出生体重儿和剖宫产的危险性增加.因此,应该避免高龄妊娠.

    作者:章小维;郭明彩;杨慧霞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9例羊水栓塞的临床处理,总结认识与体会.方法对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1961~1983年4例及1984~2000年5例羊水栓塞的处理、母儿预后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存活8例,死亡1例,1983年前产妇存活3例,死亡1例,应用肝素2例,总量125~150mg.3例发生前驱症状时,1例应用地塞米松20mg静推,加作全子宫切除存活,2例未用地塞米松其中1例死亡;1983年后5例产妇全部存活,应用肝素5例,肝素总量仅25~75mg.3例发生前驱症状,其中2例立即给予地塞米松20mg,未作全子宫切除,1例在出血期应用地塞米松10mg,又行全子宫切除.结论抢救成功的关键为识别早期症状.较大剂量肾上腺皮质激素可阻断发病环节.肝素的选择性应用,剂量宜小不宜大.快速补充血容量及凝血因子,充分供氧,如需切除子宫应行全子宫切除.

    作者:申屠敏;周锋;潘琢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阿希米治疗宫颈糜烂60例疗效观察

    目的探讨阿希米治疗宫颈糜烂的疗效与安全性,并与激光治疗进行比较.方法暨南大学附属广州市红十字会医院2003年1月至2004年1月采用前瞻性对照研究方法,将120例宫颈糜烂患者随机分为阿希米组(60例)及激光组(60例).阿希米组给予纳米银外用抗菌器治疗(每天1片,6d为1个疗程),激光组在月经干净后3~7d行CO2激光治疗,两组均在1个月后复查.结果激光组疗效明显优于阿希米组,激光组与阿希米组的有效率分别为100%、86.7%,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阿希米组未见明显的不良反应,激光组在治疗后存在不同程度的阴道排液及出血.结论大多数患者在使用阿希米后均有不同程度的症状及体征的改善,且无明显的不良反应,不失为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邓敏端;陈燕辉;黎丽贞;黄政文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治疗的新概念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一种发病率低、但却极其凶险的产科并发症,其病死率极高.近年来,对AFE的发病机制有了更新的认识,并对早期诊断及治疗也有了新的进展.现就AFE的治疗新概念进行讨论.

    作者:张建平;梅珊珊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的预防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产科的一种凶险的并发症, 1926年Meyer首次报道了1例年轻产妇在分娩中突然死亡,尸检发现肺血管内有羊水内容物.1946年基本明确了羊水栓塞的病理变化,在肺小动脉和肺毛细血管中发现有鳞状上皮、无定形碎片、胎脂、黏液或毳毛等所组成的羊水栓子.

    作者:程蔚蔚;李笑天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的临床表现及诊断

    在分娩时,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sseminated intravascular coagulation,DIC),导致肾功能衰竭或突发死亡,此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称为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也有人称为妊娠类过敏性综合征(anaphylactoid syndrome of pregnancy).羊水栓塞是一罕见、凶险的分娩并发症,病死率极高,国内外报道为70%~85%,妊娠早、中期流产亦可发生,但相对来说症状较轻.

    作者:李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的急救与处理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是由于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引起的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发病凶险,病死率极高.Clark等[1]在1995年报道美国AFE的发病率大约在1∶8000~1∶80000,病死率高达80%以上,由AFE引起死亡的孕产妇数约占孕产妇死亡总数的1/10,是孕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杨伟文等[2]报道,近年因产后出血、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等死因明显下降,羊水栓塞上升为孕产妇死亡的第1位原因.

    作者:乔福元;周丽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致多器官功能障碍的诊治

    羊水中的有形物质,进入母体血循环后引起肺栓塞、过敏性休克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这些病理变化的终结果均是导致组织器官的灌注不足,器官在低血流灌注状态下微循环处于瘀血状态,组织缺氧,无氧代谢增强以弥补所需的ATP不足,乳酸堆积造成代谢性酸中毒,血管内皮细胞损伤、通透性增加而致组织水肿,细胞溶酶体的稳定性受到破坏、组织自溶,使母体多器官功能障碍.

    作者:王谢桐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致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诊断与处理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 AFE)是一种极为凶险的产科并发症,病死率高达80%,典型者在临产中突然发生呼吸困难、低血压、心肺功能衰竭,半数以上在发生1h内死亡.幸存者中40%[1]在1~2h内发生弥散性血管内凝血(DIC).本文就羊水栓塞DIC的诊断处理论述如下.

    作者:潘琢如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对胎儿的影响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一种难以预料并严重威胁母儿生命的产科并发症,孕产妇和围生儿病死率极高[1~3].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和及时治疗,是降低孕产妇和围生儿死亡的关键.由于羊水栓塞约有70%发生在临产前和产程中胎儿娩出以前,只有11%发生于阴道分娩胎儿娩出后,19%发生在剖宫产术中或术后即刻[4],产程中发生的羊水栓塞围生儿死亡率可高达50%,即使存活,大部分残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5],所以产前和产时发生羊水栓塞时,应在积极抢救孕产妇的同时兼顾胎儿的安全.

    作者:石光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的鉴别诊断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一种发病率低但病死率极高的分娩严重并发症,主要病理生理变化为肺栓塞、过敏性休克、DIC及肾衰[1].其典型临床表现为产妇突发的寒战、呛咳、呼吸困难、紫绀,很快进入休克、DIC、肾衰及心肺衰竭.由于其发病急、病情进展迅速、对孕产妇生命威胁大,所以快速认症,掌握鉴别诊断至关重要,应边鉴别边抢救,以免延误抢救时机.现就AFE主要鉴别诊断讨论如下.

    作者:周卫卫;张丽君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病因及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

    羊水栓塞(amniotic fluid embolism,AFE)是指分娩过程中羊水物质进入母血循环引起肺栓塞,休克、DIC等一系列严重症状的综合征.

    作者:靳家玉;杨桦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细胞因子及基因多态性在炎性早产中的作用

    早产为妊娠满28周至不满37足周(196~258d)间的分娩.早产占分娩总数的5%~15%.75%以上的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1].存活的早产儿中10%~30%留有神经系统后遗症或智力障碍,但对早产的病因、发病机制尚未完全阐明,因此对早产的研究有重要意义.

    作者:金蓉;程海东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胎内胎1例

    患者31岁.孕1产0.住院号361321.因妊娠41+1周,无宫缩,B超检查发现胎儿腹部占位性病变于2004年3月29日入院.末次月经2003年6月14日,预产期2004年3月21日.患者25岁结婚,原发不孕4年,行B超检查示:子宫及卵巢正常大小.

    作者:任雁林;马秀菊;杜彦芳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加强对羊水栓塞的认识提高诊断及治疗质量

    羊水栓塞是指羊水进入母体血循环,导致过敏性休克,肺血管痉挛及栓塞,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肾功能衰竭甚至猝死的严重分娩并发症.以起病急骤,病情凶险、难以预料,病死率高为其临床特点.

    作者:王德智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羊水栓塞病人心肺功能变化

    羊水栓塞是由于羊水物质进入母体循环,而引起的严重的综合征,典型表现为突发性低血压,低血氧及凝血功能障碍,但临床表现有很大差异,可在短期内猝死,也有仅以凝血功能障碍为主要表现者.

    作者:陈奕;黄醒华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妊娠13+5周子宫破裂误诊宫外孕破裂1例

    患者31岁,住院号62770.孕3产1,因停经13+5周,突发下腹剧痛10h,于2004年1月2日急诊入院.6年前足月顺娩一女婴,近两年人工流产2次.末次月经2003年9月20日,停经后有早孕反应,未行B超等检查.

    作者:路月梅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孕检试纸诊断胎膜早破的临床价值

    本文通过对胎膜早破孕妇和正常孕妇的阴道液进行HCG定性检测,探讨孕检试纸诊断胎膜早破的价值.

    作者:徐海;唐龙国;魏嵬;延英;孙玉梅;朱华荣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剖宫产术后子宫峡部妊娠3例分析

    例1 患者27岁.住院号0066532.孕1产0.末次月经2000年3月30日,曾于1999年5月13日行剖宫产术.自述1周前在外院B超诊断为:早孕、子宫角部妊娠.入院后做B超回报:子宫大小为78mm×54mm×58mm,轮廓清晰,边缘欠规则.妊娠囊位于子宫下段与前壁肌壁处,边缘距浆膜层约2mm,大小为39mm×27mm,未见明显心管搏动.入院后确定诊断为:孕10周、孕1产0,子宫峡部妊娠.

    作者:孙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2期

  • 产妇医院内感染及其相关因素分析

    产妇经历了由孕期、分娩期向产褥期的过渡,其机体的生理及内分泌产生了一系列变化,此期间容易受到多种易感因素的侵袭,住院分娩期间,也就更易发生医院内感染.一旦发生医院内感染,将给产妇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因此,我们对我院产科的75例医院内感染资料进行了回顾性分析,以了解我院产科的医院内感染现状,从而采取相应的预防控制措施.现报道如下.

    作者:唐才淇;江露 刊期: 2005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