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影响因子:1.97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72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05年5期文献
  • 人类多药耐药mdr1基因启动子的克隆及其转录活性的研究

    目的克隆编码多药耐药基因(mdr1)的启动子片段并探讨其在上皮性卵巢癌中的转录活性.方法 2002年9月至2003年4月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协和医院以人类基因组为模板扩增人类mdr1基因的启动子片断,并将启动子分别插入到pGEM-T载体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载体中.将重组荧光素酶报告基因系统分别转染紫杉醇耐药(A2780/Taxol)和紫杉醇敏感细胞(A2780),比较启动子在两种细胞中的活性;同时将转染后的A2780/Taxol用曲古霉素A(TSA)处理,观察TSA对启动子转录活性的影响.结果 mdr1启动子在耐药细胞A2780/Taxol中表现出比A2780强的启动子活性,这种活性在TSA诱导后能够提高.结论成功克隆了mdr1启动子片段,在A2780/Taxol细胞中mdr1启动子的功能活性的研究为下一步对多耐药性卵巢癌进行靶向基因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作者:蔡春芳;蔡俐琼;李敏;卢实;王泽华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特殊部位子宫内膜异位症39例临床分析

    近年来子宫内膜异位症(endometriosis,EMS)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特殊部位EMS的报道亦逐渐增多,因此有必要对特殊部位EMS进行归纳总结.

    作者:欧阳煜宏;李晨阳;邢玉凤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表达及与微血管密度相关性研究

    目的探讨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表达、微血管密度(MVD)及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方法 2000年7月至2003年7月哈尔滨医科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30例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30例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EGF和MVD的表达,分析其相关性及与卵巢上皮性肿瘤临床病理因素之间的关系.结果 60例卵巢上皮性肿瘤中,VEGF在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中的表达阳性率为80.00%,MVD为26.43±10.40,显著高于良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VEGF的表达率(36.67%)及MVD值4.11±2.31.VEGF表达阳性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的MVD值显著高于VEGF表达阴性者(P<0.05);VEGF阳性表达与MVD值呈正相关.有淋巴结转移的恶性卵巢上皮性肿瘤组织中,VEGF表达与MVD值显著高于无淋巴结转移者,而与手术临床分期、病理分级及组织学类型无相关性(P>0.05).结论 VEGF与卵巢上皮性肿瘤的生长及转移有关,并可能成为卵巢癌临床生物学治疗的参考指标.

    作者:李力男;卢美松;韦淑琴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29例临床分析

    目的分析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并发HELLP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及对母儿的影响,探讨有效的诊断和治疗方法.方法 1996年1月至2004年3月中山市人民医院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9例Ⅰ型和Ⅱ型HELLP综合征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母儿并发症和分娩结局.结果Ⅰ型HELLP组的重度子疒间前期和子疒间发生率为94.7%,明显高于Ⅱ型HELLP组(50.0%)(P<0.05);Ⅰ型HELLP组出现特殊表现者占68.4%,亦高于Ⅱ型HELLP组(30.0%)(P<0.05);Ⅰ型HELLP组围生儿死亡率31.6%,Ⅱ型HELLP组围生儿死亡率10.0%,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间产妇并发症、剖宫产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两组患者血小板值产后72h恢复正常.结论早期诊断、综合性治疗、适时终止妊娠,可改善HELLP综合征患者的预后.

    作者:沈卓娜;张秋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不同孕期终止妊娠对妊娠期糖尿病围生儿结局的影响

    目的探讨不同孕期终止妊娠对妊娠期糖尿病(GDM)围生儿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方法对2001年3月至2004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确诊、住院分娩资料完整的GDM患者共191例的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GDM发生率为2.91%.母体并发症以妊娠期高血压疾病(48例,25.13%)为主.有23例(12.04%)未经治疗即终止妊娠,经过孕期单纯饮食控制或饮食控制加胰岛素治疗168例,其中血糖控制满意者78例(40.84%),血糖控制不满意者90例(47.12%).剖宫产137例(71.73%),阴道自然分娩37例(19.37%),产钳助产11例(5.76%),穿颅术6例(3.14%).血糖控制满意组中围生儿的患病率、死亡率和巨大儿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血糖控制不满意组及未经治疗组(P<0.01).从孕36周开始即有巨大儿的发生,孕37~39周末终止妊娠除巨大儿外,新生儿并发症相对减少.结论控制血糖使血糖维持在正常水平是GDM治疗的关键,是降低母体并发症和减少围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的主要因素.孕37~39周是终止妊娠的适宜时机,但应注意有发生巨大儿的可能.

    作者:关茜文;金镇;王伟;高琳;尚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导乐陪伴式分娩提高产时保健质量的探讨

    目的探讨导乐(Doula)陪伴式分娩对提高产时保健质量的作用.方法 2003年1~6月抚顺矿务局等2家医院对62例初产妇(观察组),在家属陪伴的同时采用导乐陪伴式分娩,与同期65例(对照组)仅有家属陪伴分娩的初产妇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孕妇对产痛感觉明显减轻,总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剖宫产率为11.3%,对照组为24.6%,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导乐陪伴式分娩缩短了产程,减少了产后出血量,降低了剖宫产率,对提高产时保健质量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作者:杨朝红;王维丽;陈淑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和p53在宫颈浸润癌和癌前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探讨脆性组氨酸三联体基因(FHIT)表达缺失或下降和p53的过度表达在宫颈癌发生发展中的意义.方法 2001年1月至2003年1月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采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52例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IN)和69例宫颈浸润癌组织中的FHIT基因和p53的表达,并以18例慢性宫颈炎组织为对照.结果 FHIT在慢性宫颈炎组织中呈100%表达.在宫颈CINⅠ、Ⅱ、Ⅲ的下降或缺失率分别占9.1%、29.4%和41.7%.在宫颈浸润癌中的下降或缺失率占66.7%,其中鳞癌低表达率为75.4%,较腺癌的25.0%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临床Ⅰ、Ⅱ期和Ⅲ或Ⅳ期的缺失率分别为60.7%、65.2%和77.8%,组织学分级G1、G2和G3的缺失率分别为47.4%、64.3%和86.4%,临床Ⅰ、Ⅱ期与Ⅲ或Ⅳ期比较,组织学分级G1及G2与G3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p53在慢性宫颈炎组织无表达,在宫颈浸润癌中呈56.5%阳性表达,且随着临床期别的增高、细胞分化的降低以及淋巴转移的出现进一步上升.p53阳性的宫颈癌中FHIT缺失为74.4%,而p53阴性的FHIT缺失占56.7%,两者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 FHIT基因下降或缺失与p53过度表达是宫颈癌的频发事件,测定宫颈CIN中FHIT可作为宫颈癌的高危人群筛选指标,FHIT与p53检测还可作为宫颈癌的预后指标.

    作者:张文淼;郑飞云;王群姬;何秋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36例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功血)的效果.方法 2000年3月至2004年1月新乡市第一人民医院将确诊为围绝经期功血的患者36例每晚睡前空腹给予口服米非司酮10mg,连服3个月,于治疗前及治疗1个月、2个月、3个月分别抽血化验内分泌6项、肝肾功能及血常规,同时B超监测子宫内膜厚度.结果 36例患者在服药期间均闭经,血清雌激素、孕激素水平下降,FSH、LH变化不明显,无子宫内膜增厚,肝肾功能均正常,血红蛋白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贫血得到改善.结论小剂量米非司酮治疗围绝经期功能失调性子宫出血疗效肯定,无肝肾功能损害,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方法,值得推广应用.

    作者:申秀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血管紧张素原基因变异与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发病的关系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是一种多因素疾病,有一定的遗传倾向[1],而肾素-血管紧张素系统(RAS)的变化是导致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一个重要因素之一.我们对血管紧张素原(AGT)M235T进行了研究.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作者:胡玉红;汪丹妮;吴雅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分娩期镇痛方法的选择及应用

    分娩镇痛是指消除或缓解分娩时产痛的措施.1992年美国妇产学院(ACOG)分娩镇痛委员会指出:分娩导致许多妇女的剧烈痛苦,而这种痛苦往往被人们视为正常的过程而忽略,产妇剧烈疼痛的经历理应引起人们对分娩镇痛的重视.医生有责任为产妇提供舒适的、至少是能够忍受的镇痛方法使产妇顺利分娩.

    作者:刘楠;闻良珍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产程图的临床应用

    分娩能否顺利完成取决于产力、产道、胎儿和精神心理因素的相互协调,如果其中一个或几个因素发生异常就会影响产程的进展.头位分娩时顺产与难产的界限有时很难确定,须严密观察产程,才能及时发现难产倾向,因此在临床上使用一种科学而实用的监护方法监护产程是很有必要的,产程图由此而产生.

    作者:张力;刘兴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水中分娩的应用现状与发展

    水中分娩在国外已有100余年历史.目前,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及方法的改进,其在国内外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现对水中分娩的应用现状及临床应用进展综述如下.

    作者:金皖玲;刘平;董淑筠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分娩助产技术选择

    分娩是正常的生理过程,大多数产妇都能从阴道自然娩出胎儿.而随着近年来阴道难产率的升高及剖宫产指征的放宽,以及各种社会因素的干扰,剖宫产率呈明显上升趋势.如能在分娩过程中,采用适当的助产方法,对于降低剖宫产率,保证母儿健康仍是安全而有效的手段.助产技术种类繁多,对不同胎位、不同情况手术方式也各异.胎头吸引术及产钳术是分娩时的常用助产技术,但如使用不当,会对母儿造成严重损害.选择正确的助产方法,达到使产妇安全分娩,减少新生儿损伤的目的,是产科医生的必备技能.

    作者:金镇;吴彬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分娩期电子监护

    分娩期电子监护,主要指电子胎心率监护(electronic fetal heart rate monitoring,EFM),还包括对产力、产程以及对产妇状况的观察,因而在分娩期保健中具有重要意义.但是,由于国内种种原因的影响,至今对EFM,特别是对分娩期中施行EFM仍存在不同的认识.故本文首先简述一些发达国家对分娩期EFM的评价,进而再对其临床意义及其实施方式、方法发表拙见.

    作者:程志厚;关红琼;李升莲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分娩期的体位

    产妇分娩的体位有多种,如仰卧位、坐位、蹲位、站位、侧卧位、跪位及自由体位等.不同的体位有其不同的特点,在分娩过程中发挥着不同的作用.本文将目前应用较多的分娩体位作一介绍.

    作者:丁依玲;黄丽霞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围生期胎儿及早产儿肺成熟的研究进展

    妊娠满28周而不足37孕周分娩者称为早产.早产约占分娩总数的5%~15%,75%以上围生儿死亡与早产有关.早产儿死亡的主要原因是胎儿肺不成熟并发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因此确定肺成熟度,促进胎儿、早产儿肺成熟成为降低围生儿发病率和死亡率的关键.

    作者:李宝恒;沙金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妊娠足月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8例分析

    2001年8月至2002年2月营口市妇产儿童医院共收治妊娠足月待产孕妇886例,发生仰卧位低血压综合征38例(4.23%).38例孕妇年龄21~40岁,平均24.7岁.孕周37~41周.待产时血压130~90/90~60mmHg(1mmHg=0.133kPa).所有孕妇均无产科合并症及并发症.

    作者:王丽霞;王治宇;冷波;姚娉娉;宋朝晖;王岩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后子宫角部妊娠1例

    患者39岁,住院号141839.因药物流产后7d,发现盆腔包块1d于2004年5月14日入院.患者于2003年8月因月经量增多,诊断为子宫内膜息肉,在我科行宫腔镜子宫内膜电切术,术后月经量明显减少,月经按月来潮.末次月经为2004年3月24日,停经后有轻度恶心,于13d前在当地行尿HCG检查阳性,给予米非司酮和米索前列醇药物流产(服药前未行B超检查).

    作者:王海波;周艾琳;逯彩虹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电视宫腔镜下子宫纵隔电切术与剪除术效果比较

    我院自1996年2月至2003年12月开展了电视宫腔镜下子宫纵隔切除术,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作者:毛玲芝;彭秀红;范保维;李荔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Traveric球囊管在输卵管介入治疗中的应用

    我院自1996年以来利用Traveric球囊管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169例,均经本院或院外输卵管碘油造影证实单侧或双侧输卵管阻塞不通;经诊刮和基础体温测定表明排卵正常;男方精液正常.年龄25~37岁,平均27.3岁.原发不孕56例,继发不孕113例.因卵巢囊肿或异位妊娠行一侧附件切除27例.病程在2.0~6.3年,平均3.5年.

    作者:齐荣义;卢翠云;宫玲利;李卫东;栾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年第5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及答题卡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2005年第3期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试题答案(试题见2005年第3期插页)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 胎盘早剥30例处理体会

    我院1996~1999年间收治胎盘早剥30例.产妇年龄21~34岁,平均26.3岁;初产妇20例,经产妇10例,均发生在孕32周以后.胎盘早剥占同期住院分娩总数的0.37%(30/8160).

    作者:刘晓燕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