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绝经前、后子宫内膜息肉(EP)的病理特征及其与子宫内膜癌发生的可能关系.方法 选取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06年12月至2007年8月73例经病理证实的宫腔镜直视下电切的EP标本,常规石蜡切片,行HE染色、Masson染色和p53、Ki67蛋白免疫组化染色(ElivisionTm plus两步法).对照组选取同期正常增生期子宫内膜16例,正常分泌期内膜9例,老年性萎缩内膜9例.对两组标本予以观察.结果 (1)绝经前、后EP腺体形态不同,间质变化类似.(2)绝经后和绝经前分泌型EP均Kifi7阴性表达;绝经前增殖型EP Ki-67标记指数低于正常增生期内膜(P = 0.000),阳性表达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8).(3)p53弱阳性表达于各型EP,表达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575);在增殖型EP与绝经后EP,可见部分腺上皮p53蛋白阳性表达强度增高.p53阳性表达率增殖型EP与增生期内膜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363),分泌型EP较增殖型EP低(P=0.018),绝经后EP明显高于老年萎缩内膜(P=0.009).结论 (1)厚壁血管的形成可能与EP发生的关系密切.(2)不同组织类型EP的发生机制可能不同,增殖型EP和绝经后EP组织内部分p53表达增强腺体有可能成为EP癌变的起始点.
作者:马毓梅;万灵燕;李晓冬;张祥宏;张杰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外阴癌患者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的手术技巧和可行性.方法 2008年8月至2010年5月,对重庆市第三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收治的14例外阴浸润癌患者行腹腔镜下产侧腹股沟淋巴清扫术,观察治疗效果.结果 14例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下双侧腹股沟淋巴清扫术,手术时间平均105min( 75~120min),术中出血平均85mL(20~30mL),每侧腹股沟切除淋巴结数平均为5.8个(3~13个),术后住院平均10.4d.所有患者均未发生腹股沟区皮肤坏死.有3例患者4侧腹股沟区发生淋巴囊肿,持续2-4个月自行消失.2例患者3例腹股沟区术后出现腹股沟区皮下感染,经保守治疗痊愈.结论 外阴癌患者施行腹腔镜下腹股沟淋巴清扫术安全可行,可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是微创治疗外阴癌的一个有效方法,但其远期疗效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徐惠成;王延洲;李宇迪;王丹;陈勇;李玉艳;梁志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孤立性轻度脑室扩张胎儿的产前诊断及临床预后,为临床遗传咨询和优生优育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并随访2006年8月至2008年12月南京医科大学苏州市立医院生殖与遗传中心产前B超诊断孤立性轻度脑室扩张的胎儿40例,记录其临床处理方式,随访B超及新生儿检查结果.结果 (1)40例病例中已有22例胎儿继续妊娠并分娩,I例出生时死亡,1例出生后4个月死亡,2例有发育异常,余18例胎儿娩出后CT或B超检查未见异常(81.8%,18/22).(2)共巧例病例进行了胎儿染色体检查,未见染色体异常.结论 对于孤立性轻度脑室扩张的胎儿,建议行染色体检查;染色体正常的胎儿,应行多次B超复查,并建议进行胎儿MRI检查,无进行性加重且胎儿MRI无明显异常者其预后一般较好,在充分告知患者利弊的情况下,可以继续妊娠.
作者:丁洁;孟庆霞;段程颖;钟红菱;邓学东;李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妊娠期高血压疾病(PIH)的发病机制尚不明确,目前倾向于内皮细胞激活和损伤的一元化学说,其中肾脏损害导致的蛋白尿是评价PIH严重程度较客观的指标.中性粒细胞明胶酶相关脂质运载蛋白(NGAL)是一种新发现的脂质运载蛋白(lipocalin),已有研究证实,NGAL与急慢性肾脏损伤相关,并可作为急性肾脏损伤和慢性肾脏损伤急性发作的重要指标,同时NGAL也是评价因炎症或肿瘤形成而导致内皮损伤严重程度的重要标志物[1-2].
作者:靳瑾;余艳红;王晨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胎儿心电监护及胎儿超声心动图是发现胎心律异常的主要检查手段.频发严重的胎心律异常,尤其伴心脏畸形或心脏器质性病变的胎心律异常可导致不良围产儿结局.早期诊断、及时治疗严重的胎心律异常可明显改善围产儿预后,减少围产儿不良结局的发生.
作者:邱添;滕银成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胎儿肺囊性腺瘤(CCAM)可以在中孕期通过超声检出,多数可在妊娠期消失或缩小,伴有其他崎形者预后不良.超声动态观察有助于判断预后.CCAM伴发胎儿水肿是胎儿窘迫、胎死宫内的前兆.对于CCAM伴发胎儿水肿,可行宫内治疗.对于没有呼吸症状的新生儿,产后CT检查有助于明确病变及确定随访或择期手术.
作者:赵文秋;杨孜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泌尿道扩张表现为肾孟扩张伴(或不伴)输尿管或膀胱扩张,是产前超声筛查能检测到的比较常见的异常之一.上尿道梗阻的常见原因,包括肾孟输尿管连接部梗阻、输尿管膀胱连接部梗阻、膀胱输尿管返流.男性下尿道梗阻常见的原因是后尿道瓣膜,而女性常见的原因是尿道狡窄.产前诊断主要依靠超声检查,并结合胎儿MRI和血尿的生化分析.泌尿道梗阻的自然史仍在研究中,因此出生后才能做出准确的诊断和预后评估.
作者:熊钰;李笑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胎儿非免疫性水肿指除因ABO及RH溶血以外的其他原因引起的胎儿水肿,是众多胎儿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病因繁多.多由孕期超声诊断,表现为超声发现胎儿多浆膜腔积液,皮肤水肿或胎盘肿大.发现后,应积极排查病因,其病因多样且治疗手段有限,胎儿病死率极高.一些情况可通过药物干预或手术治疗来改善预后,还有一些病例表现出自限性病程,预后良好.
作者:郭琦;边旭明 刊期: 2011年第04期
文章通过介绍英国皇家妇产科学院以及美国妇产科学会关于胎儿生长受限(FGR)的指南以及相关文献,阐述FGR的病因和病理生理改变,如何将其与体重较低的正常胎儿进行区分,并明确了合理使用多普勒频谱的重要性以及FGR监护、分娩要点.
作者:陈敏;胡芷洋;刘子建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宫内造血干细胞移植(IUHCT)和宫内基因治疗(IUGT)对一些在胎儿期或出生后早期已造成不可逆损害的单基因遗传病显示了潜在的治疗前景,但仍存在很多问题.IUHCT后宿主造血区的容受性、宿主造血细胞的竞争、植入移植物的免疫屏障是有待解决的难题.通过IUHCT诱导供体特异性的移植物免疫耐受,出生后进行无毒性(或低毒性)的骨髓移植,是目前有临床前景的治疗策略.IUGT仍处于早期研究阶段,有关基因插入突变、影响器官发育、低水平的生殖细胞传递等安全性问题仍然需要深入研究.此外,必须考虑到lUGT的伦理学和潜在改变人类基因组的问题.
作者:方群;罗艳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随着产前超声技术的进步,各种胎儿附属物异常的宫内明确诊断和临床干预成为可能.胎盘血管瘤、血管前置和帆状血管、羊膜带综合征以及羊水过多、过少等的宫内治疗已经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由于胎儿附属物的异常经常导致较高的胎儿、新生儿和孕妇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因此,产前超声检查时应对胎儿附属物进行详细地扫查以明确诊断、及时进行宫内治疗和产时产后并发症的预防.
作者:李玮璟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影响先天性肠病(CDH)预后的主要因素是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目前各种出生后治疗手段均不能直接、立即改变已经存在的肺发育不良状态,故无法从根本上改善严重CDH的预后.宫内诊断并适时进行干预可能成为CDH有效的一种治疗手段.文章介绍了超声及MRI检查在CDH宫内诊断与肺发育程度评佑方面的应用、以胎儿镜下胎儿气管球囊封堵术为重点的宫内干预及子宫外产时处理技术的应用.
作者:马继东;冯翠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双胎输血综合征(twin-to-twin transfusionsyndrome,TTFS)是单绒毛膜双胎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胎儿和新生儿死亡率很高.对单绒毛膜双胎患者应进行密切超声检查以及时发现TTrS并评价胎儿发育情况.对TM的治疗主要包括期待治疗、羊水减量、羊膜分隔造口术、选择性减胎术和胎儿镜下激光消融术.应根据患者具体情况选择个体化治疗.
作者:刘俊涛;宋亦军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常并发子宫破裂和大量出血等,危及患者生命,目前的治疗方案包括甲氨蝶吟(MTX)等药物治疗、刮宫或开腹探查等,治疗效果不佳.近来已有腹腔镜手术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报道[1-2].本文回顾性分析我院使用腹腔镜治疗剖宫产瘢痕部位妊娠的9例患者资料,旨在总结临床治疗经验.
作者:谭月霞;陈江鸿 刊期: 2011年第04期
侵袭性血管a液瘤(aggressive angiom yxoma,AAM)是一种临床罕见的间叶组织来源的软组织肿瘤.国内外文献报道仅百余例.本院收治1例阴道AAM患者.现结合文献复习报道如下.
作者:邬玮;沙玉成;苏玲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双胎输血综合征(TITS)是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严重并发症,其发生率大约占单绒毛膜双胎妊娠的15%;在妊娠26周以前发现、未经治疗的TITS病死率可达80%~100%,并且在存活儿中神经系统并发症的发生率高达30%~50%.虽然目前对于该病的发病机制尚不十分清楚,但双胎间胎盘血管交通支的存在是发病的必要条件.因此,通过胎儿镜下手术阻断胎儿间血流交通是目前公认的佳治疗方案.
作者:史玉林;周卫卫;关云萍;赵红;牛菊敏 刊期: 2011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雌二醉(E2)和孕酮(P4)对体外培养的人子宫内膜基质细胞(ES细胞)血小板反应素-1(TSP-1)表达的影响.方法 2007年12月至2008年10月在北京协和医院用不同浓度的E2及P4处理体外培养的ES细胞一定时间(研究组),提取细胞RNA和蛋白,分别用Northern blot和Western blot方法比较研究组和未用激素刺激的对照组之间TSP-1 mRNA和蛋白水平的差异.结果 E2能抑制ES细胞TSP-1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用10nmol/L的EZ处理ES细胞后,其TSP-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下降(47.6±6.5)%(P<0.05)和(49.0±8.6)%(P<0.05);高浓度P4(10μmol/L)能诱导ES细胞表达TSP-1,与对照组相比,lOμmol/L的P4处理ES细胞后,其TSP-1 mRNA和蛋白水平分别是对照组的(2.1士0.4)倍(P <0.05)和(2.3土0.6)倍(P<0.05);低浓度(10nmol/L)P4能增强E2对TSP-1蛋白表达的抑制作用,但对其mRNA的表达无明显影响.结论 雌激素和孕激素能有差别地调节ES细胞TSP-1的表达,这一发现为子宫内膜异位症的雌激素依赖提供了证据,同时也部分解释了孕激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机制.
作者:朱夏琴;谭先杰;郎景和;冷金花;朱兰;许秀英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广泛全子宫+盆腔淋巴清扫术作为早期宫颈癌的标准术式已有100多年的历史.近年来早期宫颈癌发病率越来越高,且有年轻化的趋势.宫颈癌标准术式术后的并发症包括泌尿系并发症、血管神经损伤、淋巴囊肿形成等等,无疑降低了宫颈癌患者的生存质量.国内外许多学者已开始对早期宫颈癌手术方式提出一系列疑问.
作者:卢淮武;刘畅浩;王丽娟;周晖;陆晓楣;林仲秋 刊期: 2011年第04期
近有报道高压氧(HBO)用于治疗胎儿生长受限(FGR),然而其安全性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本文用不同氧疗方法对FGR大鼠模型进行治疗,认为常压氧(NH)和HBO具有相同的显著疗效.
作者:潘石蕾;万婷;余艳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子宫动脉栓塞术(uterine artery embolization,UAE)自1995年首次由法国学者Ravina报道能有效地治疗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UM)以来,已在UM的治疗中得到了广泛地运用.大量的研究表明UM-UAE不仅具有很好的近期和远期疗效,还能成功地保留患者的子宫及生育能力.然而,随着该技术的推广和发展,许多新的困难和问题也逐渐引起人们的重视.
作者:徐玉静;欧阳振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卵巢良性囊肿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的妇女,有些卵巢良性囊肿会影响卵巢功能,当卵巢囊肿直径>5cm时,临床上常建议及时手术治疗.对于尚未生育的妇女,特别是不孕症妇女,什么情况下宜行手术剔除卵巢囊肿,术后卵巢功能是否受到影响,手术是否会导致其生育力进一步下降,这一直是生殖医学上备受关注和争议的问题.
作者:潘萍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