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CSCD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16
  • 国内刊号:21-1332/R
  • 影响因子:1.97
  • 创刊:1985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72
  • 全年订价:336.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万方收录(中), 农业与生物科学研究中心文摘,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维普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CA 化学文摘(美),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知网收录(中), 哥白尼索引(波兰)
  • 中国期刊方阵双效期刊
  • 妇产科学
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   2011年7期文献
  • 介入性输卵管栓塞术对体外受精-胚胎移植结局的影响

    目的 探讨介入性输卵管栓塞术对输卵管积水患者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治疗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因输卵管性不孕于盛京医院辅助生殖中心行IVF-ET 200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3组.A组:输卵管阻塞,无积水(92例);B组:有输卵管积水,经腹腔镜行输卵管切除术或造口术(31例);C组:有输卵管积水,行介入性输卵管栓塞术(77例).结果 各组间临床妊娠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介入治疗组荻卵数略高于腹腔镜治疗组.结论 介入性榆卵管栓塞术是一种值得推荐的IVF-ET 前输卵管积水的治疗方法.

    作者:赵冬妮;杨大磊;李一宁;王秀霞;叶莹心;何丽霞;王毅堂;关华;谭继春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宫颈癌与癌前病变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表达及与HPV16感染的关系

    目的 探讨宫颈病变组织中微小染色体维持蛋白7(MCM7)mRNA的表达及与HPV-16 E7 mRNA的关系.方法 采用半定量RT-PCR的方法检测2004年9月至2005年12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第四医院102例宫颈组织中MCM7 mRNA和HPV-16 E7 mRNA的表达.结果 (1)HPV-16 E7 mRNA的表达水平在CINⅡ~Ⅲ及宫颈鳞癌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和CIN Ⅰ(P<0.05);(2)MCM7 mRNA的表达水平在CINⅡ~Ⅲ及宫颈鳞癌明显高于慢性宫颈炎和CIN Ⅰ,宫颈鳞癌明显高于CINⅡ~Ⅲ(P<0.05);(3)在CIN中,MCM7 mRNA在HPV16阳性组表达明显高于阴性组(P<0.01),在官颈浸润癌中MCM7与HPV-16 E7表达水平呈正相关(P<0.05);(4)在宫颈浸润癌中,MCM7 mRNA的表达随肿瘤分化程度增加而减少(P<0.05),而与年龄、临床分期无关.结论 HPV16 E7 mRNA的表达水平与宫颈病变的进展相关;MCM7mRNA的表达与宫颈癌的发生、发展及与HPV-16感染密切相关.MCM7有望成为宫颈癌前病变筛查、监测生物学指标.

    作者:李义飞;程大丽;王惠兰;文顺金;贺英;国雪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转移抑制基因RKIP在二氢青蒿素逆转人宫颈癌细胞恶性表型作用中的变化

    目的 研究二氢青蒿素(DHA)逆转人宫颈癌Hela细胞恶性表型的机制.方法 于2010年3月至2011年 3月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中心实验室采用MTT法观察不同浓度的二氢青蒿素对宫颈癌细胞的抑制作用,应用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周期分布情况,扫描电镜观察药物作用后细胞超微结构变化,WestemBlot 法观察不同浓度药物作用后转移抑制基因RKIP表达的变化.结果 二氢青蒿素对宫颈癌Hela细胞生长呈抑制作用,药物作用后Hela细胞出现G0/G1期阻滞,且呈剂量依赖性;透射电镜显示Hela细胞微绒毛减少、变短、消失.转移抑制基因RKIP随药物作用浓度的增加而表达含量增高.结论 二氢青蒿素可成功逆转人宫颈癌Hela细胞的恶性表型,转移抑制基因RKIP在宫颈癌Hela细胞的恶性表型逆转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作者:蔡雁;胡春杰;张锦;岳琦;郑建华;王泽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生长激素改善冻融胚胎移植周期结局的研究

    目的 探讨重组人生长激素(GH)对冻融胚胎移植(FET)患者子宫内膜容受性的影响.方法 将2010年3月至12月湘潭市中心医院114例既往因内膜原因取消移植周期拟采用人工周期准备内膜行FET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加用GH及阿司匹林的62例患者为观察组,仅加用阿司匹林的52例患者为对照组.移植前日应用彩色多普勒超声观察子宫及内膜情况,比较两组子宫内膜Salle评分、周期取消率和移植结局.结果 观察组子宫内膜Salle评分为15.17±2.29,对照组为13.09±2.65;两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内膜厚度、舒张早期切迹存在率、内膜血流存在率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子宫动脉搏动指数(PI)值、子宫内膜形态多层率、子宫肌层回声均匀率、舒张末期血流存在率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周期取消率、着床率、妊娠率分别为9.68%、27.71%、50.00%,而对照组分别为16.50%、15.80%、28.57%,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GH可以增加内膜厚度,改善子宫内膜血流,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降低部分内膜条件欠佳患者的冻融胚胎周期取消率,改善患者FET的结局.

    作者:黄向红;谭小军;贺艳坤;彭婀娜;李宁;李辉;成小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胚胎移植术后14天妊娠患者血清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

    目的 评估在胚胎移植(ET)后14 d血β-HCG水平对妊娠结局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择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05-2009年间行ET的2169例病例,比较ET后14 d生化妊娠、异位妊娠(Ep)、早期流产(Pa)、正常单胎妊娠(P1)、双胎妊娠(P2)各组的血清β-HCG值.结果 (1)生化妊娠、Ep、Pa、P1、P2组的血清β-HCG平均浓度依次为(61.17±48.14)U/L,(182.21±127.27)U/L,(273.51±177.5)U/L,(532.65±241.32)U/L,(861.69±236.36)U/L,各组间均有明显差异(P<0.05).(2)生化妊娠,异位妊娠,早期流产,单胎,双胎组血清β-HCG值的主要波动范围分别位于<50U/L,<200U/L,100~500U/L,300~800U/L,>1000U/L.(3)通过ROC曲线分别确定生化妊娠和活胎妊娠、P1和Pa、P1和P2之间的临界点分别为134U/L、375U/L、690U/L.(4)年龄、原发或继发不孕对ET后正常单胎妊娠组血β-HCG值无明显影响;PGOS患者β-HCG值呈高值,卵巢功能不良和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β-HCG值低.除PCOS患者其β-HCG值显著高于男性因素不孕患者(P<0.05),其余各组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随着β-HCG数值的增加,48h后β-HCG倍增率和正常妊娠率随之增加.结论 ET后14 d血β-HCG值是早期预测妊娠结局的良好指标.

    作者:徐蓓;朱桂金;章汉旺;艾继辉;李豫峰;靳镭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卵巢癌顺铂耐药细胞模型中14-3-3蛋白的差异表达

    目的 探讨卵巢癌顺铂化疗耐药模型中14-3-3蛋白的差异表达,为深入研究卵巢癌顺铂耐药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分别提取卵巢癌顺铂耐药和敏感细胞的蛋白质,应用差异凝胶电泳(DIGE),通过DecyderTM分析软件获得差异表达蛋白质点,进行基质辅助激光解吸/电离飞行时间质谱(MALDI-TOF-MS)分析、鉴定.结果 经过二维电泳技术分离,MALDI-TOF-MS成功鉴定出2个14-3-3蛋白亚型,即14-3-3σ和14-3-3ζ,在耐药细胞中表达分别上调31%和38%,t检验P值分别为0.0049和0.0032.结论 差异蛋白14-3-3σ和14-3-3ζ的鉴定为探讨这类蛋白在卵巢癌顺铂耐药中的作用奠定了基础,并提供了候选治疗靶点.

    作者:王慧香;翟建军;王蕾;侯丽娟;孙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后三原核合子发生相关因素及妊娠结局分析

    目的 探讨卵胞浆内单精子显微注射(ICSI)后的三原核(3PN)合子发生的相关因素及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 对2007年1月至2008年12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生殖医学中心行ICSI的287个周期进行回顾性分析.将周期分为2组,A组:至少有1个以上的3PN发生.B组:无3PN的发生.比较两组的年龄、促性腺激素(Gn)用量、雌二醇峰值、获卵数、单精子注射卵数、取卵至ICSI时间、不正常卵子率、精子质量、双原核合子率、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等.结果 A组和B组Gn用量、雌二醇峰值、获卵数、单精子注射卵子数和双原核合子率分别为[(28.45±8.68)支对(33.66±14.02)支,75U/支]、[(10203.04±3402.97)pmol/L]对[(8649.27±3870.19)pmo1/L]、[(17.09±8.58)枚对(11.34±6.52)枚]、[(13.61±7.49)枚对(9.26±5.41)枚]、[(66.85±18.69)%对(77.39±19.3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种植率、妊娠率、流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卵巢对Gn刺激的高反应所造成的部分卵子质量或内部结构的异常可能是ICSI后发生3PN合子的原因.但3PN发生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不能用高反应完全解释.

    作者:赵志明;曹金凤;崔娜;杜元杰;徐素欣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血型孕妇中的应用与评价

    目的 探讨储存式自体输血在Rh(D)阴性孕妇中的应用.方法 对温州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2009年1月至7月17例符合储存式自体输血的Rh(D)阴性孕妇在预产期前7~10d实施储存式自体输血的血液采集,采血前均严格履行知情告知制度,并让患者鉴署知情同意书,由输血科负责采血200 mL置4℃贮血冰箱内保存备用.并测定孕妇采血前后血常规及胎心音等指标.结果 采血前后孕妇的红细胞(RBC)、血红蛋白(Hb)、红细胞比积(Hct)、血小板(PTL)、白细胞(WBC)值及胎心音改变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例产妇献自体储存血,均无发生采血不良反应,出生的新生儿Apgar评分都在8~10分.结论 储存式自体输血能解决Rh(D)阴性血稀缺问题,使剖宫产或产后大出血产妇能尽快得到输血,且对孕妇及胎儿无明显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郭瑞德;沈默;陈碧乐;谢作听;陶志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耐药高危因素探讨

    目的 探讨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耐药的相关高危因素.方法 收集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浙江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收治的452例低危型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患者的资料,根据耐药与否分为耐药组(86例)和非耐药组(366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耐药发生率为19.03%.初始化疗前高HCG值(尤其是血HCG值>10000U/L)者、肺部有多处转移灶、有远处转移、子宫大病灶者易发生耐药.绒癌较侵蚀性葡萄胎易发生耐药.另外化疗副反应大、对化疗药物敏感导致疗程和剂量不足、疗程间隔过长的也易产生耐药.而年龄、临床分期、先期妊娠性质、化疗药物及给药途径、初次化疗至末次妊娠终止的间隔时间方面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化疗方案应个体化,对耐药的高危人群应及早合理联合用药,重视结合手术等综合治疗,可降低耐药率,提高治愈率.

    作者:杨焯;钱建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子宫内膜异位症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子宫内膜异位症是妇科常见病,主要采用手术和药物治疗,但疗效并不满意,而且容易复发.无论手术治疗还是药物治疗都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足之处或过度治疗.常见由于对深部浸润型内异症经常认识不足,导致治疗不足.文章主要从手术和药物治疗两大方面对此进行探讨.

    作者:周应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卵巢癌过度化疗因素分析

    化疗是卵巢癌主要的辅助治疗手段.然而,卵巢癌的化疗在临床上仍存在治疗不当,特别是过度治疗的问题.文章旨在对卵巢癌治疗中引起过度化疗的原因作一分析探讨.

    作者:郝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诊断与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现在的多囊卵巢综合征(PCOS)诊断标准都是针对成人而制定的,而青春期所表现出来的生理特点与PCOS的诊断标准有交叉,将针对成年人的PCOS诊断标准套用于青春期女性,势必造成过度诊断和过度治疗.建议对青春期女性暂不进行PCOS诊断,但不诊断并不意味着对她们不进行治疗,针对青春期出现的各种高雄、月经紊乱症状和代谢问题仍应积极进行相应的治疗.

    作者:郁琦;金利娜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阴道炎性疾病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阴道炎性疾病是妇科门诊的常见疾病,包括外阴阴道假丝酵母菌病、滴虫阴道炎、细菌性阴道病、需氧菌性阴道炎、阴道混合感染等.在临床工作中存在由于诊断不确切或对诊治规范理解不透彻,或者对混合感染认识不足,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过度治疗和治疗不足.文章对常见的阴道炎性疾病治疗过度与不足的原因及如何预防进行了探讨.

    作者:张慧英;薛凤霞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妊娠滋养细胞肿瘤(GTN)包括侵蚀性葡萄胎、绒毛膜癌、胎盘部位滋养细胞肿瘤和上皮样滋养细胞肿瘤,虽然总体治愈率达90%以上,但治疗不当的问题仍然存在.文章从化疗方案的选择、化疗副反应的处理、停止化疗的时机、手术的指征及价值等几方面阐述在临床上存在的对GTN患者治疗的过度与不足.

    作者:赵峻;向阳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盆腔器官膨出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女性盆腔器官膨出的治疗随着新的理念而建立,各种新的盆底重建手术蓬勃发展,但在临床处理上存在过度手术治疗,人工合成网片在盆底修复中的过度应用,以及对虚弱年老者的疾患处理不足等问题,应引起重视.

    作者:朱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治疗过度与不足得失分析

    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子宫颈癌的癌前病变,合理干预子宫颈上皮内瘤变是防治子宫颈癌的主要措施之一.文章就子宫颈上皮内瘤变干预过程出现的治疗过度与不足的原因和结果加以剖析,以期待有效阻断病变发展.

    作者:钱德英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年轻宫颈癌患者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近年来宫颈癌发病呈年轻化趋势.以手术和放疗为主的综合治疗对年轻宫颈癌患者生活质量及生理功能产生的影响远较其他年龄宫颈癌更大.因而应特别注意避免对年轻宫颈癌患者在诊断、治疗方式、术后辅助治疗等几方面存在的过度与不足.

    作者:王敏;王欣彦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子宫肌瘤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手术范围选择

    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目前临床上针对该病的治疗手段有多种.本文对子宫肌瘤手术治疗适应证及手术范围的选择进行相关探讨,以避免出现该病的治疗过度或治疗不足.

    作者:崔满华;许天敏;孙大伟;林杨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妇科恶性肿瘤治疗后激素补充治疗和非激素治疗

    妇科恶性肿瘤主要治疗方式包括手术、化疗和放疗.除少数能保留卵巢的患者外,大多数患者需行双卵巢切除.绝经前妇女,甚至绝经后短期的妇女术后会出现一系列的问题,包括潮热、多汗、失眠、情绪不稳定、抑郁等更年期症状;尿频、尿痛、性交痛等泌尿生殖道萎缩症状;骨关节痛、骨量下降、骨质疏松性骨折、心血管疾病风险增加等.这些症状通常在手术后出现更快、更常见、更严重、持续时间更长,会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质量.对于保留卵巢的患者也可能在术后经放疗、化疗后,卵巢的功能受到影响,出现卵巢衰竭或卵巢衰竭提前.

    作者:田秦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重视诊疗规范避免妇科疾病治疗中的过度与不足

    人类对疾病的治疗历程经历了漫长、艰难的探索,从初的对症治疗逐步发展到病因学治疗、循证医学治疗、价值医学治疗.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使我们更深入地认识疾病的本质,不断改变既往的诊疗观念.医学是一门永无尽止的科学,妇科疾病的诊疗也同样需要我们以批判的眼光来不断的审视与修改,修订我们在诊疗过程中的过度与不足,达到使病患获得适当、有益处的医学治疗目的.

    作者:狄文;高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盆腔器官脱垂患者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粘弹性研究

    目的 探讨盆腔器官脱垂(pelvic organ prolapse,POP)患者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粘弹性变化.方法 选取2009年12月至2010年6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妇产科POP患者11例为观察组,同期非POP患者13例为对照组,取骶韧带进行成纤维细胞的原代培养.光镜观察与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法进行成纤维细胞鉴定,取1代的成纤维细胞(实验组观察细胞数为18,对照组观察细胞数为22),采用微管吸吮技术表征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的粘弹性特性.结果 培养的细胞呈梭形,表达波形蛋白(vimentin),POP患者骶韧带成纤维细胞粘弹特性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病例组骶韧带成纤维细胞平衡模量[E∞=(124.62±20.22)Pa]、瞬间模量[E0=(429.25±105.89)Pa]、黏性系数[μ=(718.53±159.08)Pa·s]均显著低于对照组[E∞=(170.17±24.65)Pa]、[E0=(495.26±69.39)Pa、μ=(845.35±155.34)Pa·s],P<0.05.结论 POP患者成纤维细胞骨架结构和机 能状态的改变可能是POP发生的关键环节.

    作者:单淑芝;石彬;吴燕菁;李晓娟;王亚冰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提高孕产期保健质量开创产科新纪元

    剖宫产术是解决难产及某些产科并发症的重要救急手段.适当放宽剖宫产指征能降低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但不恰当地拓宽无指征的剖宫产,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不再下降,反而给母儿带来更大的风险.因此,世界卫生组织建议将剖宫产率的警戒线定在15%,我国距此目标相距甚远,如何能缩短此距离分析如下.

    作者:王德智;王晓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下尿路功能障碍病因研究进展

    根治性子宫切除术(radical hysterectomy,RH)是治疗子宫恶性肿瘤的常规术式,早期宫颈癌行根治性子宫切除手术后5年无瘤生存率可高达85%~95%.据报道约1/3的根治性子宫切除术后患者有排尿功能障碍症状,主要表现为排尿困难,尿不净及尿频,其发生率与无盆腔器官疾病妇女排尿功能障碍发生率的比率分别为:6.2、3.2、3.0,常困扰患者及临床医师,也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2].

    作者:陆立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