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光动力治疗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光动力治疗诱导白血病细胞发生凋亡主要从光敏剂的定位、应用条件、对线粒体和细胞膜的损伤、引起细胞色素C的释放和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的活化等方面发挥作用.在诸多因素引起凋亡的同时,Bcl-2发挥着抗凋亡的作用.除此之外,离子通道的变化也参与凋亡的发生.
作者:张宝琴;肖谧;张镇西 刊期: 2004年第04期
非甲基化的CpCDNA可激活多种免疫效应细胞,诱导并增强天然和获得性免疫应答.支气管哮喘动物模型研究发现,CpG DNA能抑制嗜酸性粒细胞气道浸润和气道高反应性,使白介素-4和白介素-5产生减少,并诱导γ干扰素产生,也可作为免疫佐剂下调已经存在的气道炎症,诱导辅助性T细胞2型反应向1型反应转变,对相同抗原再次刺激产生保护作用.CpG DNA的治疗效果与其结构、给药方法、给药途径等有关,在过敏性疾病尤其是支气管哮喘的防治中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作者:郭伟;李孟荣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生长激素(GH)是一种具有广泛生理功能的生长调节素,GH及其受体在免疫细胞的表达提示GH可通过内分泌、旁分泌和自分泌的方式对免疫细胞发挥作用,而且免疫系统和内分泌系统间存在相互作用.GH促进生长以外的效应,特别是在免疫系统中的作用正逐渐引起人们的关注.随着对GH与免疫细胞间关系的深入认识,相信GH在临床上将会得到更加广泛的应用.
作者:王磊;黄敬孚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血管形成因子(ANGPT)是近年来被发现的一组生长因子,主要包括ANGPT-1,2,3,4等,其通过Tie受体作用于血管内皮细胞,参与血管的生成、成熟和修复,调节毛细血管的通透性.在肾组织ANGPT作为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的潜在调节因子,在维持肾小球毛细血管结构和调节肾小球通透性等诸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ANGPT表达异常在多种肾脏疾病发病机制中具有重要意义,因此,ANGPT有可能成为治疗与肾小球通透性增加或肾小球毛细血管损害相关疾病的一种新的治疗靶分子.
作者:武建文;徐虹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新生儿窒息是引起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重要原因之一,而及时、正确、有效的复苏是减少窒息引起的各种并发症的关键.传统的观点认为,应利用高浓度氧进行复苏,而随着对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机制,尤其是氧应激反应副作用的认识,国外部分学者提出了利用空气进行复苏的新观点,认为在一定条件下空气复苏较纯氧复苏更有益.该文对近几年来有关空气复苏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杜志方;刘芳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目前早产仍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大威胁,故评估胎肺成熟是产前检查的重要步骤.评估胎肺成熟的方法可分为生物化学和生物物理学两种方法.传统的生物化学方法,如卵磷脂/鞘磷脂和磷脂酰甘油测定的诊断价值较高,而新的生物物理学方法简单、快速,便于临床应用.上述实验方法的进一步研究和改进对临床产前胎肺成熟的诊断有较高价值.
作者:闫虹;张伟利 刊期: 2004年第04期
转录因子decoy基因治疗是近年来受到关注的一个新类型的抗基因策略(decoy策略).向细胞内转染转录因子decoy寡核苷酸可竞争性地俘获活化的转录因子,快速、有效、靶向性地抑制转录因子的活性,从而抑制下游基因的表达,其治疗作用已经在许多疾病的动物实验研究中得到证实,并在临床治疗中得到初步应用.该文就decoy的特征、decoy策略的动物实验研究、临床研究及应用前景作一综述.
作者:甘卫华;陈荣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支气管哮喘(简称哮喘)是常见的慢性呼吸系统疾病,是变应性疾病的一种,和其他变应性疾病如过敏性鼻炎、湿疹、异位性皮炎等有密切联系,并常共存.鼻接触过敏原能导致气道炎症,气道高反应性,而哮喘患者常合并有过敏性鼻炎.治疗过敏性鼻炎等变应性疾病可进一步改善及控制哮喘的症状.了解这些关系,对哮喘的诊治有一定帮助.
作者:何文红;刘长山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常用的幽门螺杆菌(HP)感染诊断方法包括侵入性检查和非侵人性检查.非侵入性方法避免了内窥镜检查,从而更易被患儿和家属接受.各种非侵入性试验的敏感性和特异性不一,在临床应用中有着各自的适用范围和特点.尿素呼气试验精确性高,可用于HP'感染的诊断和治疗后评估,但费用比较昂贵;血清学试验操作简便,但在儿童中应用其可靠性较小;HP粪便抗原检测取样方便,在诊断HP感染方面具有较高的准确性,然而在监测HP根除与否方面存在着争议;PCR检测是一项精确的检查方法,但需特殊设备,操作复杂,多用于科研;唾液和尿液抗体检测准确性较高,但目前研究不多.临床应根据当地HP感染率、经济状况及患儿年龄等具体情况选用合适的方法.
作者:张凯峰;张冰峰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硫氧还蛋白是一个广泛分布的氧化还原蛋白,通过二硫化物活性中心可逆地催化许多氧化还原反应,参与机体多种生物学活性,如刺激细胞生长,转录因子的调节、抑制凋亡等.它与人类许多疾病有关,硫氧还蛋白特异性抑制剂可能成为化学治疗干预的重要靶点.
作者:许莲蓉;乔振华 刊期: 2004年第04期
出血性休克与脑病综合征(HSES)于1983年由Levin首先报道并加以命名.HSES发病迅速,病死率高,生存者易留有严重的神经系统后遗症,其临床特点是突发的抽搐和昏迷、休克、弥漫性血管内凝血、水样腹泻、代谢性酸中毒、肝肾功能障碍.该文对HSES的临床研究进展作一综述,以提高对该病的认识和治疗水平.
作者:何时军;李昌崇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线粒体病是较为常见的一种代谢性疾病,线粒体DNA基因缺陷是致病的主要原因.婴儿痉挛症表现为未成熟儿大脑的一种年龄依赖性反应,可以引起广泛损害.多种线粒体病与婴儿痉挛症相关,可能是隐源性婴儿痉挛症的病因或继发性改变.对代谢性疾病和线粒体病的筛检,有利于婴儿痉挛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早期特异性诊断对婴儿痉挛症的治疗和预后都非常重要.
作者:王红梅;邹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4期
相对胞内受体而言,糖皮质激素膜受体是存在于多种细胞膜上的糖皮质激素另一种形式的受体,在糖皮质激素的快速效应及诱导某些细胞凋亡等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该文就近年来有关糖皮质激素膜受体理化特征、影响因素及功能等的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
作者:刘晓鸣;卢思广 刊期: 2004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