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个生命过程都存在着脂肪细胞的分化增殖,但是不同生长发育阶段其特点也不同.脂肪细胞分化受多种因素调节,包括能量、多不饱和脂肪酸、钙等营养因素以及生长激素、胰岛素、雌激素等神经内分泌激素等;同时还受脂肪组织自身产生的瘦素、脂联素、肿瘤坏死因子等细胞因子的调控.在细胞分化的更深层次上,CCAAT增强因子结合蛋白、过氧化物酶增长因子活化受体等转录因子起着关键性的调控作用.
作者:江津;齐可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轮状病毒胃肠炎可并发中枢神经系统损害,表现为良性惊厥、脑炎、脑膜炎、瑞氏综合征等,可能与病毒通过血液或淋巴途径播散、NO代谢产物、细胞因子作用或微血管炎等因素有关,其发生机制尚不清楚,有待进一步研究,对临床诊断、治疗及预防提出了新的课题.
作者:陶陈娟;周江堡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心源性晕厥在所有晕厥中危险,目前按引起发病的原因主要分为两大类:心律失常、器质性心肺疾患;心输出量减少和周围血管阻力降低均导致周围血压下降和脑灌注压降低,血容量减少和体液过分潴留将导致晕厥发生.目前临床上诊断该病的特殊检查主要有:超声心动图、心电监测、心内电生理检查、直立倾斜试验和心电图运动试验等几种.
作者:何岚;田宏;黄国英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围生医学的发展,早产儿的存活率逐年提高,而合理的营养支持策略是提高早产儿存活率的关键环节之一,这不仅关系到早产儿近期的生长发育,还会影响到远期的预后,因此充足均衡的营养是保证早产儿健康成长的物质基础.近年来国内外一些新生儿机构对于早产儿的静脉营养进行了一些有意义的研究,对于临床进行早产儿营养支持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该文就目前早产儿静脉营养的发展现状、肠道外静脉营养和胃肠道喂养的新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余章斌;韩树萍;郭锡熔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缺氧缺血性脑病和脑室内出血是新生儿脑损伤的主要类型,多种脑血管内外因素导致的脑血流动力学变化均与两者的发病机制密切相关.近年来有关新生儿脑损伤的脑血流影响因素及检测方法的研究取得不少进展,影响因素包括出生体重、胎龄和日龄,睡眠和觉醒状态,脑血管压自动调节,二氧化碳分压和氧分压,细胞因子及多种疾病和治疗因素;检测方法主要有经颅多普勒、脑导纳法和近红外光谱技术等.
作者:刘珍;吴本清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缺氧诱导因子-1(HIF-1)是新近发现在缺氧条件下存在的一种转录因子.缺氧条件下,细胞核产生HIF-1,并与靶基因结合,促进一系列靶基因蛋白的表达,在促进糖酵解、新生血管生成及促红细胞生成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在缺血再灌注损伤中,HIF-1的表达上调具有脑保护作用,这可能与HIF-1通过改善脑缺血后能量代谢障碍、促进脑血流动力学恢复、抑制兴奋性氨基酸毒性、减少细胞凋亡等多种机制发挥作用有关.通过进一步对HIF-1及其靶基因的研究,可能给临床治疗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提供一种新的治疗策略.
作者:何晓敏;莫绪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越来越多的研究表明,遗传因素在小儿热性惊厥发病中起重要作用,遗传异质性表现在遗传模式和基因位点上.有关遗传学方面的研究(包括家系、同胞和连锁分析)是目前热性惊厥研究的热点,范围涉及家族性热性惊厥和散发性热性惊厥.其家系和基因的研究近年有了很多发现,对家族性热性惊厥进行基因连锁分析,确定了一些基因位点并对某些可能基因进行了进一步鉴定,对散发性热性惊厥的几个相关基因提出了新的看法.热性惊厥家系和基因研究的发现可为热性惊厥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提供重要线索和依据.
作者:康晓萍;黄志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黏多糖贮积症是一种罕见的遗传性疾病,以往无特异性方法治疗.近年来出现了移植手术(包括骨髓移植、脐带血移植和基因修饰细胞病毒移植等)、酶替代治疗(已应用于Ⅰ、Ⅱ、Ⅵ型)、外科手术矫正或给予异黄酮等方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疗效,但仍然存在治疗价格昂贵、取材来源困难及伦理学的限制等问题.该文对黏多糖贮积症治疗方法的新进展及其所面临的挑战进行概括总结.
作者:许珊珊;顾学范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基质金属蛋白酶(MMP)是一组锌依赖性的蛋白水解酶家族,是降解细胞外基质的重要物质.在多种心血管疾病中均伴有MMP表达及活性的增高或MMP/TIMP比例失衡,造成心肌细胞收缩、舒张功能和组织顺应性的改变.应用MMP抑制剂可阻止或缓解此改变的发生.该文就MMP的生物学特性及在小儿心血管疾病中的作用作一综述.
作者:陈朝晖;张宏艳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近年来免疫组织化学和基因工程的发展为先天性巨结肠病(HD)的诊断、预后以及术后随访提供了越来越多的检测方法.HD的实验室检查常规应用苏木素-伊红染色和乙酰胆碱酯酶染色等项目,其染色简便、经济,技术要求低,便于普及;除此之外还增添了S-100蛋白、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等特异性免疫组织化学标记物和HD相关基因表达蛋白的原位检测等,其检测的准确性、特异性更强,特别是该类检查在先天性巨结肠类缘病的诊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HD相关基因表达蛋白的原位检测刚刚起步,但能从基因水平解释HD病因及发病机制,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该文综述HD病变组织相关检测方法的新进展.
作者:朱进;金先庆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食物过敏患病率在逐年增加.发生食物过敏时体内T细胞亚群行为出现许多改变,其中辅助T细胞(Th)1/Th2失衡在发病过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但尚不能完全解释其发病机制.近年来Th3、调节性T细胞1等调节性T细胞在食物过敏中的作用日益受到重视,它们在体内司抑制调节职能,参与维持Th1/Th2平衡,在口服耐受的诱导中起重要作用,其数量减少或功能不足是促成食物过敏的重要因素.此外,体内T细胞的迁移与活化状态亦与食物过敏的发生密切相关.该文综述食物过敏中T细胞的特点及其作用.
作者:白枫;黎海芪 刊期: 2007年第04期
随着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存活率的提高,人们利用肺功能测试对ARDS存活者进行随访研究,以了解存活者肺部后遗症情况,并借此评价治疗效果等.近年来的研究倾向于认为限制性、阻塞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大致相同,各约占ARDS存活者的30%,且程度多为轻-中度;而混合性通气功能障碍的发生率相对较低.目前各家报道结果差异较大,可能与研究的时间、患者的年龄及生活环境等因素相关.该文阐述了近年来肺功能测试在ARDS存活者随访研究中的应用情况,着重介绍肺容量、通气、换气等常用指标的变化情况及临床意义.
作者:李艳;钱素云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轮状病毒进入宿主细胞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包括病毒表面蛋白的不同区域同细胞表面不同的分子发生相互作用,而这些分子作为吸附和进入的受体,包括N-乙酰神经氨酸、整合素和热休克蛋白等.细胞膜脂质层可能在病毒进入细胞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为病毒颗粒与细胞受体发生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平台.
作者:张晖;张静;田杰 刊期: 2007年第04期
SOCS-3是细胞因子信号传导抑制因子(SOCS)家族成员之一,作为JAK-STAT通路的负反馈抑制因子,一方面在瘦素抵抗所致的肥胖中起重要作用,并且在其他细胞因子刺激下调节脂代谢;另一方面SOCS-3作用于胰岛素与受体结合到后靶分子过程中的多个环节,抑制胰岛素信号传导,导致胰岛素抵抗,从而引起2型糖尿病.但SOCS-3与1型糖尿病的关系尚不明确.
作者:许燕萍;梁黎 刊期: 2007年第04期
为早发现早干预无症状肾病患儿,改善疾病预后,部分国家和地区先后实施学校尿液筛查计划,主要筛查血尿和蛋白尿.多年的筛查和随访工作发现,健康儿童中存在一定比例元症状尿检异常者,其中确诊IgA肾病者多;通过学校尿液筛查发现的肾脏疾病预后较好;长期定期学校尿液筛查可减少无症状尿检异常儿童,减少每年新发生透析患者,延迟肾脏疾病发展至终末期的年龄.学校尿液筛查可提示肾脏疾病早期病程和发病机制,发现少见的肾脏病种及节省有限的卫生资源.学校尿液筛查既简便又经济,值得提倡和推广.
作者:翟亦晖;徐虹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哮喘是一种慢性气道炎症.调控变应性炎症和气道重建的一个关键途径涉及白细胞介素-4(IL-4),其受体组件中的亚单位--IL-4受体α亚单位(IL-4Rα)作为IL-4的中间信号,起着枢纽作用,是细胞因子信号传导的基础.IL-4Rα的基因变异与哮喘和特应性相关,人类IL-4Rα基因编码顺序也与哮喘和特应性的易感性相关.目前已经证实一些定位IL-4Rα信号基因序列导致的氨基酸置换可能参与信号的转换.近年来有关IL-4R基因多态性与哮喘、特应性疾病以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的相关研究证实,IL-4Rα基因是哮喘和特应性的重要候选基因.现将近年来有关研究作一综述.
作者:徐勇胜;宋力 刊期: 2007年第04期
运用纯氧复苏易导致高氧血症,引发一系列氧化应激损伤,可能对新生儿具有一定的危害性.国外部分学者对以空气作为窒息新生儿复苏的气源进行了研究,并通过动物实验和临床实践论证了空气复苏可以达到与纯氧复苏相似甚至更好的效果.各大医学权威组织也开始重新审视新生儿复苏气源的选择问题.该文对近年来有关新生儿复苏气源选择的研究进展作一阐述.
作者:朱佳骏;吴明远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的诊断价值.方法 以心血管造影结果为对照,应用超声心动图按节段分析法评价63例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患儿的心脏解剖结构.结果 63例右位心患儿中镜像心28例,右旋心35例.超声心动图和心血管造影对心脏各节段诊断特异性有高度一致性,两方法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超声心动图对心房方位、心室形态、房室连接、心室动脉连接及主动脉位置诊断准确率均大于90%.镜像心大多各节段连接一致,可合并房间隔缺损、室间隔缺损等简单畸形(42.9%),也存在合并肺动脉狭窄的复杂心血管畸形(50%),主要为法洛四联症、右室双出口、单心室;右旋心大多各节段连接不一致,多合并肺动脉狭窄或闭锁的复杂畸形(88.6%)如单心室、右室双出口、大动脉转位、肺动脉闭锁等.结论 超声心动图对先天性右位心合并复杂心血管畸形患儿大多能做出明确诊断,可作为右位心诊断的首选或筛选方法.
作者:郭方明;范民忠;杨军;马恒 刊期: 2007年第04期
缺氧是许多疾病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病理生理因素.缺氧诱导因子-1(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HIF-1)是联系氧信号传导及反应的桥梁,它在多种细胞事件中起作用,如细胞存活、凋亡、细胞活性、细胞骨架结构、细胞黏附、红细胞生成、血管活性、转录调节、上皮稳定、药物抗性、能量代谢及pH调节等.
作者:吕回;贺娟 刊期: 2007年第04期
支原体(mycoplasma)是一类无细胞壁、呈多形性、可以通过除菌滤器的微生物,也是迄今能在无生命培养基中生长繁殖的小的原核细胞微生物.
作者:陆权;车大钿 刊期: 2007年第04期
国际糖尿病联合会(IDF)第19届糖尿病大会于2006年12月3日至7日在南非开普敦召开,现将会议涉及青少年2型糖尿病(T2DM)的专题内容简述如下.
作者:韩婷;井源;董砚虎 刊期: 200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