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影响因子:1.05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 儿科学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2年4期文献
  • 食物过敏与儿童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

    腹痛相关的功能性胃肠病(abdominal pain-predominant function gastro-intestinal disorder,FGID)是引起小儿功能性慢性腹痛的主要原因,生命早期的不良事件如新生期母婴分离、感染、疼痛刺激、急性应激等容易导致儿童时期乃至成年出现FGID症状,食物过敏尤其是牛奶过敏是婴幼儿常见的过敏性疾病,可能是导致儿童时期乃至成年后出现功能性胃肠病症状的主要原因,早期识别及治疗食物过敏对儿童FGID防治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就食物过敏与儿童腹痛相关的FGID的关系及防治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赖乾坤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促红细胞生成素与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的胃肠道疾病,也是危及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生命的疾病.NEC的发生与许多因素有关,但其确切的发病机制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临床上也缺少预防和治疗NEC较为有效的方法.促红细胞生成素是一种糖蛋白激素,具有抗氧化、抗凋亡、促进血管增殖等多种功能,对NEC的预防和治疗有一定的作用.

    作者:李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母乳喂养对儿童哮喘的影响

    近年来,全球儿童哮喘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儿童的身心健康.母乳喂养和儿童哮喘之间存在一定的关联:母乳喂养可能会减少婴儿感染和降低特应性体质的发生,是哮喘的保护性因素.但有一些研究表明,母乳喂养不能预防哮喘,甚至可能增加晚期哮喘的发生率.人们对两者的关系尚存争议,还需通过大样本调查研究才能得出结论.

    作者:赵俊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PDCD5基因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PDCD5(TFAR19)是由北京大学人类疾病基因中心克隆得到的凋亡相关基因,在许多人类组织中均有表达,具有高度同源性,在细胞凋亡中起着正调控作用.PDCD5表达失调与肿瘤有着密切关系.该文回顾了PDCD5基因的结构、表达及功能,总结其与多种肿瘤的关系,其在肿瘤的临床应用有待进一步研究.

    作者:陈以乔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多药耐药相关蛋白与难治性癫(癎)发病关系的研究进展

    难治性癫(癎)的耐药机制尚不清楚.近年来研究认为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关系密切,其耐药机制可能与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癫(癎)脑组织中高表达有关,通过将药物从细胞内泵到细胞外,从而降低脑内的药物浓度而使之产生耐药性.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在调节癫(癎)患儿细胞内外抗癫(癎)药物浓度时发挥重要作用.其特异性抑制剂可能提高抗癫(癎)药在难治性癫(癎)中的作用,因此,对多药耐药相关蛋白的深入研究可能会为今后临床治疗难治性癫(癎)提供新方法及为新的抗癫(癎)药物的研究提供新的方向.

    作者:岳璇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研究进展

    风湿性疾病是一类通过自身免疫反应导致机体损伤的疾病,可累及全身各个组织器官,其中呼吸系统受累极为常见,肺间质改变是肺部受累的重要临床表现.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相对于成年人较少见,但肺部病变明显增加患儿的病死率,因此提高对儿童风湿性疾病相关性肺间质病变的认识,早期诊断、早期治疗对患儿预后具有很大的影响.

    作者:王笑秋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斜视对儿童心理和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

    目前对斜视的研究集中在局部症状及视功能的改善上,忽视了其对心理的影响.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已有学者开始关注斜视儿童的心理和认知功能,研究发现斜视儿童存在认知功能障碍、社会适应能力缺陷和心理问题.

    作者:周征兵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产前感染和炎症与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关系

    近年来的证据表明,产前感染和炎症是导致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早产儿的肺脏仍处于发育当中,产前感染使胎肺提早暴露于较高的炎症因子中,对肺部造成损伤,且早产儿由于自身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故不能有效地下调并控制炎症过程,使炎症持续并扩大化,随之使肺发育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生长因子出现异常,导致肺部微血管发育异常及肺泡化受阻,终使肺发育停滞,从而形成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作者:王海霞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微小RNA在癫(癎)中的调节作用

    微小RNA是一类专门调控基因表达的非编码小分子RNA,广泛参与生物发育、细胞分化、细胞凋亡等生命过程.研究表明,微小RNA对癫(癎)同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其机制包括调控炎症反应、神经胶质的增生、神经突触联系的重建及相关促凋亡基因的表达等.该文综述了近年来微小RNA参与癫(癎)发生发展的可能分子机制以及其他神经系统疾病的可能调控作用.

    作者:肖慧媚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胎儿病毒感染与先天性心血管畸形

    先天性心血管畸形是小儿常见的先天性心脏病,胎儿期病毒感染与其发生关系密切.先天性心脏病严重危害儿童身心健康,明确其病因对预防和治疗先天性心脏病有重要的意义.该文综述宫内病毒感染导致先天性心脏病的病因、病毒传播途径、发病机制及预防措施.

    作者:赵青松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极(超)低出生体重儿早期营养及护理支持

    早期营养支持是提高极低出生体重儿及超低出生体重儿成活率并防止其发生宫外发育迟缓的重要治疗措施.结合患儿的病理因素,采取早期的静脉营养策略、合理的肠道喂养及个体化发育支持性护理,有助于其实现追赶性生长,避免生长发育缺陷.

    作者:袁欣;王少峰;李霞;范秀芳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Th17细胞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Th17细胞是一种新近发现的CD4+T细胞亚群,是Th1、Th2家族的新成员.近年来研究发现,Th17产生IL-17可诱导支气管上皮细胞、内皮细胞、成纤维细胞分泌IL-6、IL-8、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肿瘤坏死因子-α等细胞因子,促进中性粒细胞在肺部的募集.研究显示Th17在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病机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也为其预防、治疗提供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作者:王艳娟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静脉血栓症的临床诊治进展

    儿童静脉血栓症是由多种因素引起的可能危及儿童生命的血管栓塞性疾病,其中中心静脉置管是首位高危因素.栓塞部位不同,临床表现不同.多普勒血管超声、CT、磁共振是目前的主要检查手段,其治疗以低分子量肝素结合口服抗凝为主,早期识别和预防有助于提高危重患儿的生存率.

    作者:李灼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研究现状

    发育性语言障碍是儿童期常见的发育障碍,患儿有明显的语言发育落后,但排除听力障碍、智力低下、严重的神经精神问题、自闭症等因素对语言发育的影响.患儿突出的临床表现是语言发育水平明显低于其认知水平,较正常儿童有不同的语言发育特征,在语意、语法等方面可能存在缺陷.该文主要从病因、临床表现、诊断等方面阐述儿童发育性语言障碍的研究现状.

    作者:潘虹地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血清白细胞介素-17、白三烯B4及IgE水平在哮喘患儿中的表达及意义

    目的 探讨血清白细胞介素-17(IL-17)、白三烯B4(LTB4)及总IgE水平在支气管哮喘发病中的作用及其关系.方法 研究组选择哮喘急性发作患儿60例(其中轻度组29例,中重度组31例),对照组选择健康儿童24例.应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各组儿童血清IL-17、LTB4水平,荧光酶联免疫法检测血清总IgE水平,哮喘患儿进行肺功能检测.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外周血中性粒细胞计数.结果 (1)哮喘轻度组、中重度组与对照组血清IL-17水平分别为(1.15±0.10)μg/L、(2.80±2.30)μg/L、(0.83±0.10)μg/L;LTB4水平分别为(2.22±1.01)μg/L、(8.79±9.36)μg/L、(1.94±1.13)μg/L;IgE 水平分别为(123.70±86.94)μg/L、(322.27±332.28)μg/L、(24.27±7.64)μg/L,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01);(2)哮喘轻度组、中重度组与对照组血清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分别为(55.06±11.15)%、(64.44±11.87)%、(47.96±13.52)%,淋巴细胞百分比分别为(42.20±11.04)%、(33.93±10.02)%、(49.65±13.0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哮喘患儿血清IL-17与IgE水平呈正相关(P=0.004),哮喘患儿血清LTB4与IgE水平呈正相关(P=0.011),哮喘患儿血清IL-17与LTB4水平呈正相关(P=0.000);(4)哮喘患儿血清IL-17、LTB4水平与FEV1(P=0.000)及PEF(P=0.000)均呈负相关,与中性粒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P=0.000).结论 IL-17、LTB4及IgE在哮喘的急性发作及加重中起着重要作用,在哮喘发病中彼此相互影响,共同参与哮喘的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马春艳;王鑫;宁立华;张亚京;陈华;周芳;郝锦丽;周蕊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及其耐药性分析

    目的 了解小儿下呼吸道感染常见致病菌及耐药情况的变化,指导合理用药.方法 分析兰州大学第一医院2008年1月至2010年12月住院患儿下呼吸道感染病例共997例,无菌留取呼吸道分泌物,进行常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总结致病菌构成情况及耐药性变化.结果 997例下呼吸道感染患儿的呼吸道分泌物标本中有425份培养出致病菌,共分离到菌株498株,总阳性率42.73%,其中革兰阳性球菌151株,占30.32%,革兰阴性杆菌321株,占64.46%,真菌26株,占5.62%.2008至2010年分离率位于前6位的致病菌有变化,铜绿假单胞菌(2.70%、0.42%、0)和副流感嗜血杆菌(2.03%、2.92%、8.24%)3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铜绿假单胞菌检出率有降低趋势,而副流感嗜血杆菌检出率有增高趋势,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和真菌在各年度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铜绿假单胞菌在各年龄段之间的检出率无差异,肺炎链球菌、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随年龄增大检出率增高,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随年龄增大检出率降低.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3年间耐药表型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肺炎链球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及利奈唑胺敏感,大肠埃希菌和肺炎克雷伯杆菌对碳青霉烯类敏感,流感嗜血杆菌和副流感嗜血杆菌对常用抗生素均敏感.结论 住院小儿下呼吸道感染致病菌以革兰阴性杆菌为主,检出率较高的细菌有肺炎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及副流感嗜血杆菌.细菌在不同年龄组间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同细菌对常用抗生素的敏感率不同.临床应以微生物培养及药敏试验为依据,合理选用抗生素,减缓耐药菌株的产生.

    作者:贾晓芸;金玉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高氧对新生鼠肾组织损伤的病理改变

    目的 动态观察高氧肺损伤的新生大鼠肾组织的病理变化,探讨高氧是否导致肾损伤.方法 采用高氧致新生鼠肺损伤的模型,将足月新生鼠分别在(80±5)%氧气(60只)和正常空气(60只)中持续暴露,第1、3、7、14、21天各处死12只,用HE染色观察肾组织形态学改变并进行病理组织学评分.结果 与空气组比较,高氧组肾脏呈轻度改变,第3、7天主要为肾小管空泡变性,水肿,扩张;在14、21天可见肾间质血管扩张、充血,偶见肾小管出血、坏死,肾小管再生,未见肾纤维化.病理变化评分示:两组暴露后1d、3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而7d、14d、21d病理改变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吸入高氧的新生鼠可产生肾脏轻度病理改变,高氧肺损伤的同时可对肾脏产生一定损害.

    作者:安东;姜红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哮喘患儿CD4+T细胞增殖及活化诱导凋亡机制研究

    目的 通过体外细胞增殖及活化诱导细胞凋亡试验探讨小儿哮喘免疫炎症及Th细胞过度活化的相关机制.方法 哮喘组患儿21例,年龄(9.6±23)岁;正常对照组20例,年龄(9.7±1.9)岁.流式液相多重蛋白定量技术检测Th1/Th2/Th17细胞因子;磁珠分离CD4+T细胞,PHA结合anti-CD3体外刺激后分析其增殖能力及活化后凋亡情况;后以相对定量PCR测定凋亡及增殖相关蛋白Fas、FasL、Bcl-2的mRNA表达情况.结果 哮喘组患儿血清细胞因子水平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增高[IL-4:(2451±1.052)ng/Lvs(1.796±0.615)ng/L,P=0.018;IL-10:(1.920±0.813)ng/Lvs(1.390±0.162)ng/L,P=0.006;TNF:(5.112±5.842)ng/Lvs(1.506±0.551)ng/L,P=0.009];哮喘组CD4+T细胞增殖能力显著强于正常对照组[OD450:(0.498±0.052)vs(0.274±-0.032),P<0.001],而活化诱导后细胞凋亡率则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35.62±0.05)%vs(65.28±3.85)%,P<0.001];哮喘组患儿CD4+T细胞Fas mRNA表达较正常对照组显著降低,而Bcl-2表达则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FasL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哮喘患儿CD4+T细胞Fas表达降低及Bcl-2表达升高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Th细胞活化后凋亡并且促进其增殖,而凋亡抑制及细胞增殖可能导致了哮喘患儿Th细胞过度活化和炎性浸润加剧.

    作者:秦一鸣;盛建华;熊怀民;周金保;邓正泊;张红星;仲人前;蒋廷旺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饮食和运动干预对超重/肥胖打工者子女控制BMI的效果研究

    目的 探讨饮食和运动干预对改善打工者子女超重/肥胖的长期效果.方法 采用自身前后对照的类实验性研究,于2010年3月对北京市两个打工者子女小学的30例9~12岁超重/肥胖儿童进行为期11周的饮食和运动干预.结果 干预后1周体重指数(BMI)明显低于干预前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干预后2个月、3个月、6个月与干预前相比,BMI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饮食和运动干预能有效改善BMI,但对BMI维持时间较短,其长期效果需要进一步探讨.超重/肥胖的控制是一个长期过程,需要得到其父母的共同监督和参与才能获得较好的维持效果.

    作者:廖春丽;陈京立;王晓晶;刘茜;赵阳;王聪 刊期: 2012年第04期

  • 轮状病毒肠炎伴发无热惊厥患儿64例临床分析

    目的 分析3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 收集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本院门诊64例3岁以下轮状病毒肠炎合并无热惊厥患儿的临床资料,对其肠炎表现、惊厥特点、辅助检查结果进行分析,并观察其预后,随访3个月以上.结果 64例患儿(男36例,女28例)平均年龄(14.4±3.6)个月,11个月龄发病患儿数多(21.9%),发病患儿数多的年龄段为12个月~18个月(45.3%).73.1%患儿惊厥多发生于腹泻病程前3d,87.5%患儿表现为全身强直-阵挛,75%为单次发作.痉挛后神志恢复迅速,无进行性意识障碍.惊厥持续时间多为1~3min(48.4%).便A群轮状病毒抗原均呈阳性.血常规、便常规、血电解质检查多为正常,头颅CT均无异常,4例患儿脑电图可见少量棘慢波,2例于中央区或额部可见少量尖波发放.3例再次出现无热惊厥.随访患儿精神运动发育均正常.结论 惊厥多发生于腹泻病程前3d,全身强直-阵挛为主要表现形式,持续时间多为1~3min.1~1.5岁高发,冬春季多见.血电解质、头颅CT或脑电图等辅助检查多无异常.治疗以止痉、止泻、止吐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多数病例不复发,且预后良好.

    作者:李筑英;张国琴;曹阳;刘坚;汤定华 刊期: 2012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