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儿科学杂志

国际儿科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医学会,中国医科大学
  • 国际刊号:1673-4408
  • 国内刊号:21-1529/R
  • 影响因子:1.05
  • 创刊:1974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264.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2004年荣获卫生部首届全国医药卫生优秀期刊二等奖
  • 儿科学
国际儿科学杂志   2017年4期文献
  • 危重患儿营养不良的评估

    营养不良是较为常见的临床问题,一些危重患儿存在基础疾病,机体代谢率增高,营养不良发生率较普通患儿更高.营养不良在一定程度上可降低危重患儿机体免疫力,增加感染风险及并发症,延长病程,影响疾病转归,增加病死率.尽早对危重患儿进行有效营养评估,及时发现其营养不良状态,早期指导临床营养支持方式,可促进病情恢复,改善疾病预后.目前国内外营养评估主要是从体格测量、实验室检查及营养风险筛查等几个方面进行,但不同营养评估方法各有其适应性及优缺点.

    作者:张洁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小板衍生微颗粒在血管内皮损害中的作用机制

    血小板衍生微颗粒(platelet-derived microparticle,PMP)是血小板在各种刺激作用下活化而释放的一种超微膜性囊泡,直径小于1.0 μm.这些血小板微粒由浆膜囊性碎片和α-颗粒组成.血液中PMP的形成、释放及水平可反映血小板活化.PMP可以促凝血,促进血小板和白细胞黏附于内皮下膜,促进血管生成和刺激血管平滑肌的增殖.在动脉粥样硬化、糖尿病、川崎病等多种血管性疾病患者血液中PMP水平升高,该文就血管内皮损伤过程中PMP的可能作用机制作一综述.

    作者:金京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和5-羟色胺与胃肠功能的研究进展

    P-物质、血管活性肽和胃泌素属于胃肠激素;5-羟色胺(5-HT)属于神经递质.P-物质和血管活性肽是广泛存在肠黏膜中的神经肽,在肠道运动和分泌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胃泌素是第一个被阐明结构的胃肠激素,可以促进胃肠运动,破坏自发和胃动素所致的移行性运动复合波,使空腹样胃肠运动转变为餐后样运动.5-HT是血管活性胺类物质,通过5-HT受体调控血管壁的通透性.该文从P-物质、血管活性肠肽、胃泌素和5-HT的来源、分布及在胃肠功能中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叶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MicroRNA-21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

    MicroRNA是一类非编码小分子RNA,通过与靶mRNA的互补配对,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的表达进行负调控,导致mRNA的降解或翻译抑制,从而对许多病理生理过程产生影响.MicroRNA-21是近年来发现的典型的microRNA,与急性肾损伤、IgA肾病、肾细胞癌等肾脏疾病的发生、发展及预后密切相关.因此,microRNA-21有可能是未来针对这些疾病诊断和治疗的新靶点.该文就microRNA-21在肾脏疾病中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作者:刘波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频振荡通气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研究进展

    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是小儿常见危重症,病死率较高.高频振荡通气具有肺保护、改善氧合和减轻肺部炎症反应等作用,被认为是治疗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一种理想通气模式.该文就国内外关于高频振荡通气在小儿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应用进展及地位做一综述.

    作者:李远哲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主动脉缩窄的治疗研究进展

    主动脉缩窄(coarctation of aorta,CoA)是主动脉的局限性狭窄,狭窄常见于峡部,是一种常见的先天性心血管畸形,占所有先天性心脏病的5% ~8%.缩窄导致上肢血压升高,下肢血压降低,并可引起心功能下降,未经治疗的CoA预后不佳.治疗方式包括外科治疗及经皮介入治疗,不同治疗方式的并发症发生率不同,术后长期监测其并发症、心功能是评估预后的重要指标.该文对主动脉缩窄的治疗方式及术后并发症、心功能情况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王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上皮细胞间充质转化在胚胎发育过程中的研究进展

    早期胚胎发育过程中,上皮样细胞与间充质样细胞的形态转变调节了哺乳动物的胚胎发育,参与了胚层分化、神经系统分化、组织器官的形成,决定着胚胎发育成功和完全与否.上皮细胞发生间充质转化由多种环境因素诱导,深入的了解这一过程在胚胎发育中的作用,将为预防和治疗人类遗传性疾病和先天畸形的防治奠定基础.

    作者:苏朋俊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肾脏疾病研究进展

    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ngiotensin convertjng enzyme,ACE)基因是肾脏疾病遗传易患性的主要候选基因之一,但ACE基因多态性与肾脏疾病的相关性还存在着争议.该文就近年来有关ACE基因多态性与儿童肾脏疾病相关性的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王文秀;苏益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肺表面活性蛋白D和人类Ⅰ型蛋白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水平研究

    目的 评估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人类Ⅰ型蛋白(HTI-56)的水平,探讨其作为肺炎支原体肺炎潜在的生物标志物的意义.方法 该研究采用回顾性研究的方法,收集2011年6月至2016年6月我院儿科收治的肺炎支原体肺炎患儿57例.本研究测定了患儿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和血清中的SP-D和HTI-56的水平,并且在单侧肺部感染和双侧肺部感染的患儿之间进行比较.结果 与未感染肺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本相比较,在感染肺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中的SP-D和HTI-56水平明显升高(P<0.05);然而在单侧肺部感染和双侧肺部感染的患儿的SP-D和HTI-56的血清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感染肺部的支气管肺泡灌洗液样品中的高水平的SP-D和HTI-56可反映由肺炎支原体引起的肺泡上皮细胞的损伤.

    作者:桂莹;李晓岚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高氧暴露对新生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转分化水平的调节作用

    目的 研究体内及体外高氧暴露对Ⅱ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Ⅱ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 Ⅱ)转分化水平的影响,旨在阐明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肺上皮损伤的发生机制.方法 新生Wistar大鼠生后随机分为对照组(吸入空气)和模型组(吸入氧浓度为85%),于7d、14 d、21 d进行动物模型肺组织取材并分离AECⅡ.细胞标本检测Ⅰ型肺泡上皮细胞(type Ⅰalveolar epithelial cells,AEC Ⅰ)特异性标志物水通道蛋白5(aquaporin 5,AQP5)及AECⅡ标志物表面活性蛋白C(surfactant protein C,SP-C)表达.从正常新生鼠肺分离的AECⅡ在体外原代培养24h后随机分为常氧组(21% O2)和高氧组(85% O2),培养48 h后收集细胞,应用免疫荧光双标染色观察AQP5和SP-C表达及定位,Western blot方法检测AQP5和SP-C蛋白表达水平,荧光实时定量PCR方法检测AQP5和SP-CmRNA表达水平.结果 BPD模型组大鼠AECⅡ中AQP5蛋白表达从7d开始较对照组增多,SP-C蛋白表达从14 d开始较对照组减少.模型组中AQP5 mRNA从7d开始表达增多,SP-C mRNA从7d开始表达减少(P<0.05),且随高氧暴露时间延长两组间差异更加显著.由正常新生鼠肺分离的AECⅡ进行体外原代培养后,免疫荧光双染可见高氧组较常氧组AQP5表达增多,SP-C表达减少,双染细胞明显增多.蛋白和mRNA定量检测结果均提示高氧组较常氧组AQP5表达增多,SP-C表达减少(P<0.01).结论 无论体内还是体外高氧暴露下,AECⅡ特异性标志物SP-C表达下调,而AEC Ⅰ特异性标志物AQP-5表达上调,提示AECⅡ过度转分化参与高氧肺损伤后的修复过程.

    作者:侯阿娜;富建华;薛辛东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早产儿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临床研究

    目的 探讨生后早期使用静脉营养的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临床特点,分析胃肠外营养相关性胆汁淤积症(parenteral nutrition associated cholestasis,PNAC)的相关因素及防治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1年1月至2016年4月出生并在盛京医院住院治疗的早产儿,生后均早期使用静脉营养2周,后出现胆汁淤积,共89例,分为两组,PNAC组即符合PNAC诊断(未发现其他导致胆汁淤积原因)41例,多病因组(除胃肠外营养因素还有其他病因)48例.通过病例对照研究分析其临床特点.结果 早产儿胆汁淤积症的男女比例为2.18:1,平均胎龄(31.05 ±2.15)周,平均出生体重(1360.55±421.14)g,静脉营养平均使用时间为(26.22±9.78)d.PNAC组根据丙氨酸氨基转移酶是否升高又分为肝炎组与非肝炎组,两组在胎龄、静脉营养开始时间、生后黄疸出现时间、开奶时间、氨基酸起始剂量及脂肪乳大剂量方面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根据胃肠外营养时间分为长期组(≥20d)与短期组(<20 d),长期组的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及胆汁酸水平均高于短期组,但P均≥0.05.多病因组患儿多合并感染,依次为细菌感染(75.0%)、真菌感染(20.83%)、巨细胞病毒感染(8.33%)和梅毒感染(2.08%)等.PNAC组和多病因组其他并发疾病的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预后方面,两组患儿经过保肝治疗后肝功能均较前明显好转,PNAC组的各项指标较多病因组降低更为显著(P<0.05).结论 PNAC是早产儿胆汁淤积症发生的主要因素,PNAC早产儿肝损伤程度与胃肠外营养开始时间、使用时间、肠内喂养时间、氨基酸起始剂量及脂肪乳大剂量有关.经保肝对症治疗后肝功能可以明显恢复,且效果优于多病因所致的胆汁淤积症.

    作者:宋诗蓉;吴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 学龄期儿童高血压和肥胖发病率调查

    目的 调查7~ 13岁学龄期儿童的高血压和肥胖发病率,为制定学龄期儿童卫生健康教育策略提供参考.方法 选择海口市金盘区2所小学中1 018例7~13岁学龄期儿童,进行身高、体重、腰围和血压测量.结果 1018例学龄期儿童中对应检出率分别在正常血压高值为5.5%、高血压为2.8%、超重为13.2%、肥胖为10.2%.肥胖与高血压的相对危险度OR值是9.11.结论 海口市金盘区7~13岁学龄期儿童高血压检出率低于北京、上海、深圳、云南等地区,肥胖检出率低于北京、济南地区.肥胖儿童高血压发病率高于正常体重儿童.

    作者:黄文娟;王成;旭思哲;王娇风;陈仕银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