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 国际刊号:1005-2224
  • 国内刊号:21-1333/R
  • 影响因子:1.31
  • 创刊:1986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71
  • 全年订价:307.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上海图书馆馆藏, 哥白尼索引(波兰), 知网收录(中),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剑桥科学文摘, 万方收录(中), 国家图书馆馆藏, 维普收录(中)
  • 在中宣部、国家科委、新闻出版总署组织的第二届全国优秀期刊评比中获优秀期刊奖
  • 儿科学
中国实用儿科杂志   2004年7期文献
  •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X线诊断与临床分析

    目的探讨新生儿肺透明膜病(HMD)的X线表现特征.方法回顾性分析深圳市人民医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70例HMD患儿的X线表现等临床资料.结果 70例中7例肺野可显示网格及斑点状密度增高阴影,43例表现为肺野透光度减低、两肺大片不均匀的致密阴影,1例仅表现肺纹理增强,41例可见空气支气管征.70例的并发症有:肺炎50例,颅内出血8例,气胸和气漏共9例,肺出血9例,动脉导管未闭3例,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7例,缺血缺氧性脑病9例,支气管肺发育不良4例,所有病例肺容量均正常.X线表现分级与出生时平均体重及平均发病时间呈负相关.结论胸部X线检查对HMD诊断及预后的判断具有重要价值,为治疗HMD的重要依据.

    作者:臧达;徐坚民;文飞球;贾贵静;周恩平;龚静山;吴本清;宋金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锌原卟啉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测定对合并感染的缺铁性贫血患儿的诊断价值

    目的研究血锌原卟啉(ZPP)和血清转铁蛋白受体(sTfR)测定在合并感染的缺铁性贫血患儿中的诊断价值.方法 1999~2002年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采用血液荧光测定仪测定ZPP,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法测定血清转铁蛋白受体,检测了60例合并常见感染性疾病的缺铁性贫血(IDA)患儿,设为感染合并IDA组,Hb(70.4±21.7)g/L.同时检测了20例患同类感染性疾病的血红蛋白正常患儿,设为对照组,Hb(123.1±10.2)g/L.结果 ZPP:对照组为(0.54±0.18)μmol/L,而感染合并IDA组为(2.55±1.72)μmol/L,明显高于对照组(t=8.71,P<0.001).血清转铁蛋白受体:对照组为(7.09±2.32)mg/L,感染合并IDA组为(24.40±17.84)mg/L,亦显著高于对照组(t=7.33,P<0.001).结论两种诊断IDA的新指标ZPP和sTfR受感染因素的影响较小,在合并常见感染性疾病的IDA患儿中,仍可作为诊断铁缺乏的良好指标.

    作者:刘双又;胡群;郭艺杰;张柳清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单纯性肾病综合征患儿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病毒分子表达的研究

    目的探讨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呼吸道病毒感染与糖皮质激素敏感型单纯性肾病综合征(SSNS)的发生和反复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原位杂交、酶联免疫吸附和病毒分离技术,对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和滨州医学院附属医院2000年1月至2002年12月收治的36例初发组、15例反复组和21例缓解组SSNS患儿检测了PBMC病毒分子表达和血清中病毒特异性IgM抗体水平.结果初发组与反复组比较,PBMC中呼吸道合胞病毒抗原和肠道病毒基因表达的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而初发组与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及反复组与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PBMC中两种病毒感染的阳性率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P<0.01).初发组与其他各组比较,不同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阳性率明显增高(P<0.05);而反复组与缓解组和对照组比较,多种病毒的特异性IgM抗体的阳性率差异均无显著性.结论初发和反复SSNS患儿的PBMC均易被病毒感染,糖皮质激素的应用并不影响细胞内病毒抗原和基因的表达,但可使病毒特异性IgM抗体的产生明显减少;PBMC内病毒抗原或基因表达阳性可做为SSNS有反复倾向的重要分子标志之一.

    作者:陈宗波;胡敬富;刘红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治疗婴儿痉挛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

    目的总结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CTH)对婴儿痉挛(infantile spasms,IS)的临床疗效和影响疗效的因素.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990年1月至2002年9月收治的50例IS患儿采用静滴ACTH治疗的临床疗效进行回顾性研究.治疗方法:首选ACTH静滴,25IU/d观察2周,若无效则加量至40IU/d,总疗程为4周,后改为泼尼松每天1.5~2mg/kg口服,2个月后逐渐减量停药.结果 (1)50例患儿中治疗有效者32例,总有效率为64.0%,18例完全缓解,完全缓解率为36.0%.(2)起病年龄对疗效无影响(P>0.05);(3)开始用ACTH治疗的年龄对疗效无影响(P>0.05);(4)病程对疗效的影响:病程在2个月以内者22例,有效率为86.4%(19/22例),大于2个月者28例,有效率为46.4%(13/28例),二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χ2=8.528,P<0.05);(5)病因对疗效的影响:症状性和隐原性患者分别为40例和10例,有效率分别为60.0%和80.0%,二组比较无统计学意义(χ2=0.656,P>0.05).结论静滴ACTH 25~40IU/d共4周对控制多数IS患儿的痉挛发作有效,且疗效与病程相关,病程越短,疗效越好.

    作者:陈国利;张月华;秦炯;陈小荣;刘晓燕;包新华;姜玉武;吴晔;王爽;吴希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山东省农村先天畸形影响因素的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农村人群中发生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提出干预策略和干预重点,为制订切实可行的群体干预对策和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1:1配比病例对照研究方法,在2002~2003年山东省农村地区随机抽取205例病例,对照按同性别、同地区、同年龄(±60d)选择.调查对象进行统一的问卷调查.数据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农村人群先天畸形主要的影响因素为孕妇知孕时间长(指孕妇获知自己怀孕周数>7周)、孕期服药、孕早期营养差、母亲优生知识缺乏、负性事件刺激,比值比(OR)分别为3.850、3.952、4.536、3.284、1.506;预防分值(PAR%)分别为13.34%、28.82%、16.03%、18.08%、3.56%.结论农村人群中先天畸形的影响因素具有多元性,应根据各影响因素的作用强度选择重点的干预措施.

    作者:李栋;赵仲堂;姜宝法;冯月秋;郝凤荣;高莉洁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的预警因素分析

    目的回顾性分析小儿病毒性脑炎的临床资料,探讨影响近期预后的预警因素.方法对1997~2003年上海第二医科大学附属新华医院收治的101例病毒性脑炎患儿的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进行回顾性分析,对近期预后进行评估,采用SPSS 10.0统计软件分析,寻找可能的预警因素.结果近期预后差的患儿意识障碍持续时间、发热时间、惊厥发作时间均明显长于预后好的患儿(P<0.01).预后差的患儿入院时多伴有惊厥(P<0.01),肢体运动障碍(P<0.01),颅神经麻痹(P<0.01)及其他脏器功能损害(P<0.01).其中,间歇性惊厥发作时间(OR值9.357,P=0.002)是影响近期预后的重要临床预警因素.近期预后差的患儿脑脊液白细胞数低于预后好的(P<0.01),脑电图高度异常的比例高(P<0.01),脑电图恢复正常较慢(P<0.01),多伴有影像学异常(P<0.01)及低钠血症(P<0.01).其中,脑电图恢复慢是近期预后差的实验室预警因素.结论小儿病毒性脑炎近期预后差的预警因素是惊厥发作时间长、脑电图恢复慢.

    作者:宋小青;王治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儿童病毒性脑炎62例临床及病毒病原学分析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组儿童病毒性脑炎临床表现差异及脑脊液病毒病原学特点.方法选取首都儿科研究所2002年1月至2003年2月收治的62例病毒性脑炎患儿,根据年龄分为A组(<3岁)、B组(3~6岁)、C组(>6岁)3组.(1)分析不同年龄组临床表现特点.(2)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对脑脊液进行病毒病原学检测,包括肠道病毒(EV)、疱疹病毒(HSV)Ⅰ、Ⅱ型、EB病毒、巨细胞病毒(CMV)5种.结果 (1)3组患儿均有发热、嗜睡、烦躁、淡漠等症状;其他伴随症状:A、B两组患儿中24例(62.5%)伴有惊厥,C组中22例(95.7%)伴随头痛.(2)脑脊液病毒病原检测阳性者39例(62.9%),其中 EV 18例(46.2%),HSVⅡ型9例(23.1%),CMV、EB病毒各6例(各15.4%),HSVⅠ型未检出.结论 (1)除发热、嗜睡以外不同年龄组病毒性脑炎患儿伴随症状不同.(2)应用多重引物PCR方法早期检测脑脊液病毒病原阳性率较高.

    作者:蔡虹;王立文;朱彦丽;吕凌云;徐光芝;朱汝南;邓洁;赵林清;钱渊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婴幼儿哮喘肺功能测定的意义和评价

    目的探讨婴幼儿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肺功能的变化规律.方法用潮气流速容量环、被动流速容量技术和开放式氮冲洗法检测广州市儿童医院呼吸科1998年2月至2000年8月收治的81例婴幼儿哮喘发作期的肺功能指标,对其中34例又检测其缓解期肺功能.同时对54例无呼吸道疾病的婴幼儿进行肺功能检测,作为正常对照.结果婴幼儿哮喘发作期与缓解期相比较:潮气量(TV/kg)和呼吸频率(RR)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反映小气道功能的指标到达潮气呼气峰流速时的呼出气量/潮气量(%V-PF)和呼出75%潮气量时的呼气流速/潮气呼气峰流速(25/P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反映大气道功能的指标潮气呼气中期流速/潮气呼气中期流速(ME/MI)和每千克体重功能残气量(FRC/kg)差异也有显著性意义(P<0.05);81例婴幼儿哮喘发作期和54例正常对照组的%V-PF和25/PF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01).ME/MI(P<0.05)差异有显著性.34例缓解期患儿与54例对照组相比,25/PF和ME/MI(P<0.05)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V-PF和25/PF是检测小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ME/MI是检测大气道功能的敏感指标,某些指标在婴幼儿哮喘患儿的缓解期和正常对照组相比仍有差异,说明长期正规治疗非常重要,婴幼儿哮喘肺功能检测对其诊断及药物治疗效果的判断均有现实意义.

    作者:邓力;叶启慈;江文辉;王瑛;温惠虹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儿童MELAS综合征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分析

    目的探讨线粒体脑病伴乳酸酸中毒和卒中样发作综合征(MELAS综合征)临床及分子遗传学特点.方法对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1998~2003年收治的8例MELAS综合征患儿临床表现、一般实验室检查、肌肉病理及线粒体DNA3243位点点突变检测结果进行分析.结果 (1)临床特点:早期智力运动发育里程碑基本正常;多数患儿身材矮小伴多毛;6例肌肉受累;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出现年龄3~13岁,其中发作性头痛5例,偏瘫、视力障碍、智力倒退各4例,惊厥7例.(2)实验室检查:6例静态乳酸、丙酮酸升高;5例行血气分析仅1例示代谢性酸中毒;肌酸肌酶均正常;3例行肌电图仅1例异常;7例行肌活检均见异常线粒体堆积;脑电图均示背景慢波增多;头颅MRI示5例枕部异常信号,5例双基底节异常信号;1例脑干及小脑异常信号;1例小脑萎缩伴轻度大脑皮层萎缩;1例未见异常.(3)分子遗传学:5例白细胞线粒体DNA存在3243位点A→G突变,突变率为37%~60%,其中1例母亲存在同样突变.结论 MELAS综合征的临床表现多样,血乳酸丙酮酸、肌肉病理、头颅MRI及分子遗传学检查对于诊断此病尤为重要.

    作者:吴晔;赵晖;姜玉武;包新华;张月华;秦炯;戚豫;袁云;吴希如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血清抗脑抗体在小儿颅内感染性疾病中诊断价值的研究

    目的观察小儿颅内感染时血清抗脑抗体(ABAb)的变化,探讨其在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02年2月至2003年9月济南市儿童医院收治的98例颅内感染患儿,分为病毒性脑炎(病脑)组50例,化脓性脑膜炎(化脑)组37例,结核性脑膜炎(结脑)组11例.并选取20例对照组患儿,进行血清ABAb检测,并与血清降钙素原(PCT)、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6(IL-6)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血清ABAb在病脑组、化脑组、结脑组阳性率分别为78.00%、51.35%、45.45%,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病脑组与化脑组、结脑组比较差异亦有显著性(P<0.05).血清ABAb与血清PCT、TNF-α、IL-6呈中度正相关;血清PCT、TNF-α、IL-6之间呈高度正相关,均在化脑时升高明显,与其他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经多元判别分析,诊断病脑或化脑,误判率8.04%,判别符合率91.96%.结论在小儿颅内感染时,血清ABAb可呈阳性,病脑阳性率高,结合血清PCT、TNF-α、IL-6检查,可协助小儿颅内感染的诊断与鉴别诊断.

    作者:李军;马堃;刘远昌;曾冬生;张乐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测定及意义

    目的检测川崎病患儿血清降钙素原(PCT)水平的变化,比较PCT、白细胞、C反应蛋白(CRP)指标对川崎病诊断的价值,探讨测定川崎病患儿PCT的临床意义.方法分别于静脉用丙种球蛋白(IVIG)前后测定2003年4~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收治的36例川崎病患儿白细胞、CRP、血沉(ESR)、血清PCT、彩色超声心动图(UCG);对照组20例,均为与川崎病患儿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儿童,测定PCT、CRP、白细胞.结果 36例患儿的PCT值在IVIG治疗前后分别是(0.71±1.01)μg/L和(0.23±0.23)μg/L(P=0.005),对照组PCT均值(0.19±0.08)μg/L,与IVIG治疗前PCT值比较P=0.002.36例川崎病患儿中合并冠状动脉扩张10例,无一例形成冠状动脉瘤.合并冠脉异常10例,其PCT值与冠脉正常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CRP对川崎病诊断的敏感性是0.994,95%可信区间(CI)0.982~1.0;WBC的敏感性是0.881,CI 0.79~0.97;PCT的敏感性是0.818,CI 0.71~0.92.结论川崎病患儿的血清PCT是增高的,IVIG治疗后PCT下降;对川崎病的诊断,PCT测定不能取代CRP和白细胞.

    作者:王琍;汪芸;崔小岱;孙丽萍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无环鸟苷局部外用治疗水痘42例疗效观察

    临床资料:2000年6月至2002年6月临床诊断为水痘的新疆巴州人民医院门诊及住院患儿82例,其中男51例,女31例.年龄2~12岁.随机分为治疗组42例,对照组40例.水痘的诊断符合李梦东实用传染病学(第2版)的诊断标准.两组临床均有水痘皮疹、发热、皮肤瘙痒症状,在性别、年龄、治疗前发病天数及体温方面,统计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戚锐锋;张华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46,XY,Yp+1例报告

    患儿男,8岁.因发现双侧乳房肿大3d,于2003年8月就诊于我院儿科.3d前患儿家属发现患儿双侧乳房肿大,右侧为著,局部无红、压痛.查体:头颅五官端正,颈软,胸廓无畸形,双侧乳结肿大,右侧3cm×3cm,左侧2cm×2cm.心肺检查未见异常,肝脾未触及肿大.外生殖器呈男童外生殖器外观,但阴茎较小,且双侧睾丸较硬、较小,约1.0cm×0.8cm×0.5cm.四肢无畸形.

    作者:黄淑娜;刘友隆;刘林勇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危重症婴幼儿有创血压与无创血压监测临床价值对比分析

    在儿科危重医学领域有创动脉血压(arterial blood pressure,ABP)监测手段以其精确可靠已较为常用,但在实践中有创血压监测通路常不能即时建立,在有创血压监测通路建立之前,仍然采用传统无创血压(noninvasive blood pressure,NIBP)监测.临床较常检测肱动脉压,其检测值与有创直接测量桡动脉压比较能否即时提供有参考价值的血压依据,在儿科危重医学领域鲜见报道.为此,我们对2003年9~12月我院PICU收治的25例3岁以下危重症患儿采用以上两种常用测压法同步检测血压,分析其差异,以评价间接肱动脉压的临床价值,现报道如下.

    作者:司徒敏雄;马敬香;余家康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血清和脑脊液白细胞介素-18的检测及意义

    本文于1999年3月至2001年3月检测了我院57例确诊为化脓性脑膜炎(简称化脑)和病毒性脑膜炎、脑炎(简称病脑)患儿血和脑脊液(CSF)中白细胞介素-18(IL-18)的水平,探讨其在诊断和鉴别诊断中枢神经系统感染中的价值.临床资料: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患儿共57例,男32例、女25例,年龄2个月至12岁,平均7岁.入院时病程3~6d.临床表现:57例均有发热,头痛42例,呕吐53例,抽搐20例,嗜睡或烦躁不安45例,昏迷8例,肢体瘫痪3例,脑膜刺激征阳性46例,病理反射引出36例.对照组15例,男9例、女6例,平均年龄8岁,为需要外科手术的非感染并无神经系统疾病的患儿.

    作者:蒋昭伦;廖培元;李杰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癫癎患儿体液免疫状态的检测及分析

    资料与方法:81例癫(癎)间患儿为1999年8月至2001年10月我院神经内科门诊及住院的患儿,均经临床及脑电图确诊,年龄5个月至11岁,平均4.9岁,男52例,女29例,所有病例来院前均未接受抗癫(癎)间治疗.而确诊后给单药治疗(鲁米那11例、卡马西平42例、丙戊酸钠28例).对照组选我院同期儿保科门诊健康小儿46例,年龄6个月至11岁,平均4.5岁,男32例,女14例,对照组与癫(癎)间组年龄和性别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作者:陈曦;王平道;朱炎;古丽仙;朱迪;热依拉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小儿病毒性脑炎脑损害的康复治疗

    以往对病毒性脑炎患儿的治疗主要重视住院急性期的临床医学治疗,而没有注意到急性期采用康复技术、实施早期干预以及预防功能障碍和残疾的必要性.研究证实,在急性期引入早期干预计划预防功能障碍和残疾是有效的.

    作者:麦坚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Schwart-Jampel综合征1例

    患儿女,7岁.以全身渐进性消瘦、关节僵硬5年,咳嗽、气急7d于2002年11月11日入院.患儿2岁时渐出现全身乏力、消瘦,脊柱侧弯,肌肉进行性萎缩、关节僵硬,活动受限,以致不能行走.同时伴有生长缓慢,身材矮小,面部表情固定,张口受限等临床表现.7d前因咳嗽、气急伴双下肢水肿入院.患儿系第2胎、第2产,足月顺产,出生体重2.9kg.生后母乳喂养、适时添加辅食.3个月抬头、8个月会坐、12个月会走、1岁会说简单的字,智力略低于同龄儿.父母非近亲婚配.体检:T 37.8℃,P 120/min,BP 12.0/8.0kPa,体重13kg,身高88cm.被迫右侧半卧位,神志清,面容丑陋,无表情(面具脸).眼裂狭小,小下颌、张口受限、口唇略绀,上腭高,耳位低.鸡胸,胸廓因脊柱明显向左侧弯曲及后凸而严重畸形.

    作者:谢娟娟;沈南平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过敏性紫癜肾炎合并乙型肝炎病毒相关性肾炎2例

    2000年5月至2003年4月我科行244例儿童肾活检资料中诊断为乙型肝炎病毒(HBV)相关性肾炎25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29例,其中2例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肾组织中检出HBV抗原,现报告如下.

    作者:叶礼燕;郑智勇;任榕娜;陈新民;夏桂枝 刊期: 2004年第07期

  • 儿童胸部影像学诊断第5讲新生儿肺部影像诊断

    新生儿胸部影像诊断常用的方法是胸部X线平片,其中床边胸片又占了较大比率,由于床边胸片通常为仰卧前后位摄片,在加上新生儿的特殊生理情况,在新生儿胸片中常会见到较多的变异,正确认识这些新生儿特有的改变而不将其误认为疾病,是新生儿胸部读片的关键之一.另外,新生儿有一些特有的疾病,在仰卧前后位的床边胸片上,其表现会和儿童期直立后前位胸片有所不同,正确认识这些新生儿特有的病变,则是新生儿胸部读片的另一关键.新生儿肺部疾病变化很快,胸部X线平片检查必须注意勤复查,切不可象成人肺部疾病那样,采用1~2周才复查胸片的方法.

    作者:刘艳;朱铭 刊期: 2004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