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
  • 主办单位:中国医师协会 中国实用医学杂志社 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
  • 国际刊号:1674-1595
  • 国内刊号:21-1561/R
  • 影响因子:1.02
  • 创刊:2008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8-156
  • 全年订价:292.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哥白尼索引(波兰),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维普收录(中)
  • 中国科技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统计源期刊)及美国《化学文摘》(CA)、美国《乌利希期刊指南》(UPD)等国际知名数据库收录期刊
  • 口腔科学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2011年7期文献
  • 不同时段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对牙髓中TNF-α表达影响研究

    目的 研究牙周模牵张成骨速移动牙齿时牙髓组织中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变化情况.方法 2009年12月至2010年2月选用山东大学实验动物中心提供健康杂种犬18只,随机分为9组,每组2只.以单根的第一前磨牙作为移动牙,通过牙周膜牵张成骨快速移动牙齿,分别在加力2(A1组)、4(A2组)周及各自加力后保持1(B1、B2组)、2(C1、C2组)、4(D1、D2、E组,其中E组为对照组,不加力)周时,取出牙髓组织标本,利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牙髓组织中TNF-α含量.结果 TNF-α含量在牵张加力2、4周后明显升高,停止牵张加力后第1、2周TNF-α含量明显降低,第3、4周TNF-α含量稳定在一定水平上,其含量低于对照组.结论 牙槽骨牵张2周及4周快速移动牙齿时,牙髓内TNF-αt含量均可在牵张后2周内基本恢复正常,而牵张后7~14d则为其转变的关键时期.

    作者:郭新星;陈静;张勇;李翊;黄静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球帽型附着体修复治疗牙列游离缺失重度牙周病37例疗效分析

    目的 探讨球帽型附着体修复治疗牙列游离缺失的重度牙周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9月至2010年9月河南省南阳市口腔医院修复科收治的牙列单、双侧游离缺失的重度牙周痛患者37例,应用球帽型附着体进行修复治疗,并随访6个月观察疗效.结果 修复体戴入后,患者主观评价:美观37例,咀嚼有力37例,感觉适应36例,总体满意度为99%.随访复查,所有患者附着体固位力合适、义齿稳性高,基牙松动度均明显减轻或无松动,X线片前后对比牙槽骨骨小梁转为清晰和稳定,牙周情况均有明显改善,牙周病修复治疗有效率100%.结论 球帽型附着体在患者口腔功能恢复和牙周病综合治疗上具有显著效果.

    作者:祝红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空管用药与根管充填治疗乳牙牙髓炎疗效比较研究

    目的 比较空管药物疗法和根管充填术治疗乳牙牙髓炎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3月至2009年12月在惠州市第三人民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的乳牙牙髓炎患儿160例(160颗患牙),随机分为空管药物组(空管药物疗法)和根管充填组(根管充填术),各80颗患牙.比较2种治疗方法的临床疗效.结果 空管药物组治疗成功率为97.5%,略高于根管充填组(93.8%),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空管药物疗法成功率较高,操作简单,可减少患儿群体复诊次数,是适合儿童的一种较好的治疗方法.

    作者:陈育纯;姚志荣;熊桂娟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即刻桩腔预备后不同根管封闭剂根尖封闭性能比较研究

    目的 评价即刻桩腔预备后采用AH-plus、Cortisomol及氧化锌丁香油湖剂3种根管封闭剂的根尖封闭临床价值.方法 选取2010年6-9月于周口市第二人民医院口腔科因正畸拔除的健康上颌单根管牙齿60颗,以ProTaper手用镍钛根管锉逐步深入法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3组,每组20颗.分别用AH-plus糊剂、Cortisomol糊剂、氧化锌丁香油糊剂加牙胶尖侧向加压法进行根管充填,根充后即刻桩腔预备,染料渗透法测量根尖微渗漏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氧化锌丁香油组、Cortisomol组和AH-plus组微渗漏长度分别为(1.731±0.162)mm、(1.316±0.115)mm、(1.238±0.156)mm,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 =66.1174,P<0.01);氧化锌丁香油组的微渗漏值高于AH-plus组(q=14.924)和Cortisomol组(q=12.5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AH-plus组与Cortisomol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q=2.364,P>0.05).结论 即刻桩腔预备后AH-plus和Cortisomol糊剂的根尖封闭能力优于氧化锌丁香油糊剂,AH-plus和Cortisomol糊剂的根尖封闭能力无差异,是较理想的根管封闭剂.

    作者:张磊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氧化锆桩核修复前牙牙体缺损50例临床评价

    目的 观察氧化锆桩核在修复前牙残冠、残根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收集2006-2008年佛山市禅城区口腔医院就诊的前牙牙体缺损患者50例(59颗患牙),采用氧化锆桩核及全瓷冠修复,随访3年,观察其临床效果.结果 随访3年后,所有患者均未见桩核折断、根折、边缘着色和继发性根尖周炎.修复后1、2、3年牙龈出血指数(B1)、牙周袋深度(PD)、附着丧失(A1)与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修复后各时间点间BI、PD及AL比较差异亦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二氧化锆桩核修复体的色差(△E)均处于临床可接受范围内,获得良好的美观效果.结论 氧化锆桩核具有良好的美学和功能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邓向东;关达荣;符镇南;段昌华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上海市嘉定区幼儿园5岁儿童龋病流行病学抽样调查分析

    目的 了解上海市嘉定区儿童的口腔健康状态,为口腔卫生预防工作和儿童的龋病预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于2009年3月至2010年6月上海市嘉定区牙痛防治所对上海市嘉定区城乡8所幼儿园1135名5岁儿童进行了口腔健康状况调查,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受检的1135名5岁儿童中,664名患龋,患龋牙数为3106颗.城区儿童患龋率为53.11%,龋均为2.30;乡村儿童患龋率为64.44%,龋均为3.22.城区、乡村儿童患龋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受检儿童中男、女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次调查中无龋人数为471名,患龋牙数为1~3颗的儿童339名,4~6颗龋齿199名,6颗以上126名.上颌患龋牙数1362颗,下颌1408颗.结论 上海市嘉定区儿童患龋率和龋均仍较高,应加强学龄前儿童的龋病防治工作.

    作者:李月玲;杜琴;毛晓燕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Pearl White专业美白牙膏延长冷光美白临床效果研究

    目的 评价Pearl White专业美白牙膏延长冷光美白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0年9月至2011年2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门诊就诊的外源性染色牙患者40例,随机分为2组,各20例.试验组:Beyond冷光美白后使用Pearl White专业美白牙膏;对照组:Beyond冷光美白后使用普通牙膏.分别于治疗后即时(基线)及治疗后3、6个月由同一名医生采用比色仪对左上中切牙进行比色,记录色彩学参数L*、a*、b*,并计算治疗后3、6个月色彩学参数与基线的差值.结果 治疗后3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牙面的总体美白效果与基线相比轻度减弱,但两组间△E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6个月时试验组牙面美白效果保持较好,而对照组变化较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牙颈部△E、△b*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与普通牙膏相比,使用Pearl White专业美白牙膏可以有效延长冷光美白的效果.

    作者:王颖;卫书盛;宋子元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心理干预对不同年龄错(牙合)正畸合作度影响的研究

    目的 探讨心理干预对青少年(12~<18岁)和成年(18~30岁)错(牙合)患者正畸治疗合作度的影响.方法 对2008年3月至2010年3月在中国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配戴固定矫治器治疗的72例青少年错(牙合)患者与50例成年错(牙合)患者,各自均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进行常规正畸治疗及简单交待注意事项,干预组由从事正畸治疗工作的医护人员对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根据自制患者合作行为评估表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青少年错(牙合)患者,干预组治疗过程中的合作度明显好于对照组(P<0.05);成年错(牙合)患者,干预组治疗过程中的合作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心理干预可明显改善青少年错(牙合)患者在正畸治疗过程中的合作度,对于成年错(牙合)患者影响较小.

    作者:高莹娇;郝玉全;韩雪松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人头颈鳞癌CCR7和mTOR表达关系研究

    目的 探讨人头颈鳞癌中CCR7与磷酸化mTOR表达的关系,以及二者与肿瘤生物学行为之间的联系.方法 收集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2008-2009年收治的78例头颈鳞癌患者术后标本及临床详细资料,行免疫组化染色检测肿瘤原发灶CCR7和磷酸化mTOR表达情况,分析其表达的相关性及其与临床病理学因素间的关系.结果 78例头颈鳞癌原发灶中,CCR7阳性表达48例,磷酸化mTOR阳性表达40例;而10例正常口腔黏膜仅有1例CCR7阳性表达,无一例为磷酸化mTOR阳性表达.CCR7及磷酸化mTOR在头颈鳞癌原发灶与正常口腔黏膜中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CCR7及磷酸化mTOR在不同临床分期和有无淋巴结转移患者的表达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 0.05),而在不同年龄和性别患者的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CCR7表达与磷酸化mTOR表达具有相关性(r=0.479,P<0.05).结论 人头颈鳞癌组织中CCR7和磷酸化mTOR蛋白的高表达均与淋巴结转移和临床TNM分期相关,CCR7表达与磷酸化mTOR表达正相关.

    作者:刘法昱;李鹏;赵震锦;丁雪;孙长伏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骨性Ⅲ类错(牙合)手术与非手术疗效对比研究

    目的 对比分析骨性Ⅲ类错(牙合)手术与非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01年2月至2007年3月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正畸科同一名医生使用固定矫治器矫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1例为非手术组,经正畸-正颌手术联合矫治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11例为手术组.对两组病例治疗后X线头颅侧位片进行测量分析并比较.结果 在硬组织方面,手术组与非手术组矫治后ANB角、SNA角、Wits值、L1-NB角及L1-NB距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在软组织方面,除S-N'-Sn角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测量项目无明显差别(P>0.05).结论 骨性Ⅲ类错(牙合)畸形手术治疗效果较非手术治疗好.

    作者:郑敏谦;张端强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成人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术前正畸及手术设计

    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是临床中比较复杂的情况之一.正畸-正颌联合治疗一般包括术前正畸、正颌手术及术后正畸3个阶段:排齐上下牙列,去除牙代偿,协调上下颌牙弓;采用颏成形术、单颌或双颌手术后退下颌骨或(和)前移上颌骨,改善侧貌美观;术后精细调整,形成良好咬合关系.治疗应根据患者颌骨畸形的严重程度、上下唇形态、颏部位置、牙列拥挤度、牙齿倾斜度等畸形特征,具体分析,严格把握适应证,对于边缘病例尤应重视.矫治过程中,应重视术前正畸和手术设计,为正颌手术提供便利.

    作者:任静;李婧瑜;王莉;白丁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正畸、正颌联合矫治严重颅颌面畸形骨性双颌前突正畸、正颌治疗

    双颌前突畸形在正畸临床上比较常见,尤其是骨性双颌前突,严重影响患者的侧貌外形和美观.临床矫治欲达到理想的疗效也比较困难.本文结合临床这一常见的错(牙合)畸形,首先介绍了双颌前突的一般情况,叙述了临床上对双颌前突的分类,常用两种分类方法,旨在更好地指导矫治计划的制定.本文就临床上的诊断问题进行了讨论.根据头影测量资料,一是可依据美容线(E线),评估双颌前突的程度,简单易行;二是可依据面平面,即鼻根点至硬组织颏前点的连线,此线与上下唇唇突点的距离可用来评估双颌前突的程度.牙性双颌前突是正畸矫治的适应证,骨性双颌前突一般首选正畸、正颌联合治疗,手术方法一般选择颌骨前部根尖下截骨后退术.术前术后均需进行常规的正畸治疗.手术治疗后,颌骨及牙齿可瞬间后移7.0 mm左右,而软组织可后移5.0~6.0 mm,美观效果明显改善,可达到满意的疗效,无其他不良反应出现.

    作者:段银钟;曾照斌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牵张成骨术在单侧颜面不对称畸形矫治中的临床应用

    牵张成骨术作为一种有效颌骨延长手术被越来越多应用于严重的颅颌面畸形治疗中.相比传统的颌骨延长术(如下颌矢状劈开术),牵张成骨术具有更强的颌骨延长能力和更理想的术后稳定性.由于牵张成骨术中受神经肌肉作用和咬合干扰等因素的影响,颌骨牵张效果与预期可能存在一定偏差.为实现面型改善和理想咬合的统一,需要对颌骨牵引方向进行正畸辅助调控和术后精细咬合调整.本文通过介绍l例牵张成骨术治疗安氏Ⅱ类单侧颜面不对称畸形患者的矫治过程,探讨牵张成骨术联合正畸治疗单侧颜面不对称畸形的应用要点,为今后临床应用提供借鉴.

    作者:高翔;宋锦璘;王涛;邓锋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研究进展

    壳聚糖由天然多糖甲壳素经脱乙酰化处理而成,是生物相容性和水解性较好的低聚糖,具有较好的广谱抗菌性.近年来,壳聚糖及其衍生物的抗菌性是医药、保健、食品和化妆品等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就壳聚糖及其衍生物抗菌性能方面研究进行综述.

    作者:刘扬;于静涛;孙莹莹;宋雪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掌跖角化-牙周破坏综合征正畸治疗1例

    1临床资料患儿男,8岁,学生,汉族.2010年8月因发现新近萌出牙齿松动、咬合疼痛希望尽可能保留牙齿来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儿童牙病科就诊.患儿于出生后6个月左右开始出现手掌和脚掌脱皮,到四川省皮肤研究所就诊发现,手掌皮肤过度角化,病损厚度不一,呈鱼鳞状:足底皮肤损害累及足背:双侧膝关节区可见轻度皮肤损害.

    作者:李光泽;张孟平;刘敏川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扇形切口应用于重唇手术6例临床疗效观察

    目的 探讨扇形切口在重唇手术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09年5月至2010年5月郑州大学口腔医学院口腔颌面外科收治的重唇患者6例,采用扇形切口行重唇手术,观察临床疗效.结果 术后6例患者的唇部形态及功能均良好.结论 扇形切口是重唇整复术的可行性切口.

    作者:张彦喜;高黎;Banchiamlak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癣疗效观察

    沈阳市口腔医院特诊科于2006年10月至2010年4月应用0.1%他克莫司软膏治疗口腔扁平苔癣(oral lichenplanus,OLP)取得满意疗效.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择OLP患者49例,其中男19例,女14例;年龄19~ 80岁,平均(42.33±4.27)岁.

    作者:黄丽丽;张桂荣;李铁男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内外固定加全冠修复治疗磨牙纵裂126例临床观察

    磨牙纵裂是临床常见病,通常是由于死髓牙脆性增加,咀嚼压力过大,牙面有高陡牙尖等原因造成.以往磨牙纵裂被认为是拔牙的适应证,随着牙齿治疗手段的提高,对纵裂磨牙的保存治疗逐渐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磨牙纵裂的原因、治疗和预防的方法,笔者对126颗纵裂磨牙采用外结扎以及双鸠尾内固定,并作根管治疗和全冠修复治疗.经6个月至2年的临床随访观察,治疗效果满意.现报道如下.

    作者:张丽;赵明哲 刊期: 2011年第07期

  • 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64例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TMD)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7年10月至2010年10月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口腔科门诊收治的TMD患者64例,进行全牙列稳定型咬合板治疗,随访观察并评价疗效.结果 短期疗效:有效37例,显效18例,无效9例.长期疗效如下.(1)12个月:失访12例,治愈47例,未愈5例;(2)24个月:失访20例,治愈40例,未愈4例.结论可逆性(牙合)治疗是一种可行的改善TMD肌功能紊乱和结构紊乱治疗方法.

    作者:黄璟;安爱群;江浩顺;张澄海;陈霞云 刊期: 2011年第0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