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钴铬合金烤瓷冠和全瓷冠修复对患牙牙周组织及龈沟液(GC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择2014年9月至2015年3月来内蒙古赤峰市医院口腔科就诊的67例上颌前牙牙体缺损需行全冠修复的患者(共97颗患牙),将所有患牙随机分配到钴铬合金烤瓷冠组(A组,42颗)和全瓷冠组(B组,55颗).于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3个月测定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包括牙龈指数(GI)、龈沟探诊深度(GCD)、GCF量]及GCF中白细胞介素(IL)-8、基质金属蛋白酶(MMP)-8和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水平.结果 修复前A、B两组间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对比修复前,修复后1个月和3个月时间点,A、B两组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以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1个月,A、B两组间患牙GCF中IL-8、MMP8及TNF-α的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3个月,A、B两组间患牙牙周组织各项指标(GI、GCD、GCF量)及GCF中IL-8、MMP-8和TNF-α的水平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钴铬合金烤瓷冠可导致患牙牙周GCF量及GCF中炎症因子水平的升高,不利于牙周组织的恢复,远期治疗效果欠佳,全瓷冠对局部牙周组织影响相对较小,远期疗效好.
作者:马玉龙;王海山;那日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三维有限元方法模拟在上颌第一磨牙加载不同角度及位置的后倾曲和末端内收曲时,其受力分布规律和位移趋势,并阐明其生物力学机制.方法 建立上颌全牙弓三维有限元模型.(1)使用0.018英寸×0.025英寸(0.48 mm×0.64 mm)不锈钢方丝在不同部位建立弯折15°、30°及45°后倾曲弓丝模型.观测不同工况下上颌第一磨牙在Z向的位移;(2)在不同部位建立弯折15°、30°以及45° Toe-in曲弓丝模型,观测不同工况下上颌第一磨牙在X和Y向的位移情况.结果 (1)后倾曲弯折的角度增加,第一磨牙受到净力随之增加;弯折点越靠近第一磨牙近中,其压入力量越大;弯折点靠近第二前磨牙时,磨牙呈整体伸长趋势.(2)Toe-in曲弯折角度增加,第一磨牙的旋转位移角度随之增加;Toe-in曲弯折点靠近第一磨牙颊面管近中时,第一磨牙呈整体舌向位移;弯折点靠近第二前磨牙时,呈顺时针旋转趋势.结论 后倾曲对第一磨牙垂直位移影响较大,其弯折点靠近第二前磨牙时有利于支抗控制及咬合打开;Toe-in曲的弯折则有利于平衡第一磨牙旋转的副作用.
作者:苏晓霞;杨梅;周洪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设计一个用于口腔黏膜下纤维性变(OSF)患者临床资料收集、查询的数据库,介绍其临床应用.方法 首先建立数据库的初模型,然后由程序员利用Visual Studio 2013和Microsoft SQL server 2005等专业工具进行计算机编程支持,构建OSF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将2014年6月至2015年12月就诊于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口腔医疗中心及长沙市口腔医院门诊的154例OSF患者的临床资料输入数据库,进行使用性测试.结果 成功建立了OSF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该数据库具有数据录入简单快捷、数据查询方便、数据统计实用并有针对性、数据维护安全可靠的特点,可对病案实行信息化管理.结论 建立OSF患者临床资料数据库,为OSF患者的临床资料信息化管理提供了一种有用的工具.
作者:李双江;高义军;路法超;尹晓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不同根充方式对桩道预备的牙体组织切削量及粘接强度的影响.方法 选取同一个体成对拔除的下颌第一前磨牙20颗,常规根管预备后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仅根充根尖1/3,对照组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整段根管.两组样品分别进行纤维桩桩道预备,测量预备前后根管容积变化.按临床操作要求,纤维桩粘接后,截取根颈部及根中部各2 mm切片行推出实验测定粘接强度.测量结果使用配对t检验分析组间差异.结果 实验组样品根管容积增加(6.1±1.5)μ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变化(7.7±1.9)μL(P=0.012).实验组样品在根颈部及根中部粘接强度分别为(11.8±2.0) MPa和(11.7±2.0)MPa,对照组样品在根颈部及根中部粘接强度分别为(11.1±2.1)MPa和(10.5±1.4)MPa,两组样品的粘接强度差值分别为(0.7±0.4)MPa和(1.2±1.4)MPa.配对t检验表明,在根颈部和根中部,实验组和对照组样品粘接强度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或对照组样品中,根颈部与根中部粘接强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常规热牙胶垂直加压充填整段根管后桩核修复比较,根充根尖1/3后直接纤维桩核修复可减少牙体组织切削量,增加纤维桩粘接强度.
作者:孙浩;邢文忠;李振春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观察活性形式的维生素D——骨化三醇(1,25D)对牙龈卟啉单胞菌脂多糖(Pg-LPS)诱导的人牙周膜细胞(hPDLCs)白细胞介素(IL)-8、IL-6表达的影响.方法 取3例患者因正畸需要拔除的前磨牙牙周膜,组织块法原代培养hPDLCs,分别用0.1%无水乙醇(对照组)、10 μg/mL Pg-LPS(单纯Pg-LPS组)、10-10mol/L1,25D(低浓度1,25D组)、10-8 mol/L 1,25D(高浓度1,25D组)、10-10mol/L 1,25D+ 10 μg/mL Pg-LPS(低浓度1,25D联合Pg-LPS组)、10-8mol/L1,25D+ 10 μg/mL Pg-LPS(高浓度1,25D联合Pg-LPS组)处理第5代细胞.24和48 h后收集培养基上清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hPDLCs IL-8和IL-6的表达水平.结果 (1)10μg/mLPg-LPS处理hPDLCs 48 h时,其IL-8表达水平高,为对照组的38.86倍(P<0.001);处理hPDLCs 24 h时,其IL-6表达水平高,为对照组的6.19倍(P<0.001).(2)l,25D以剂量和时间依赖方式抑制hPDLCs IL-8的内源性表达.10-8 mol/L 1,25D处理hPDLCs 48 h时,其IL-8表达水平为对照组的49.94%(P<0.001).(3)1,25D显著抑制Pg-LPS诱导的hPDLCs IL-8和IL-6的表达.处理48 h时,高浓度1,25D联合Pg-LPS组hPDLCs IL-8的表达水平为单纯Pg-LPS组的71.98% (P< 0.001);处理24 h时,高浓度1,25D联合Pg-LPS组hPDLCs IL-6的表达水平为单纯Pg-LPS组的84.51%(P=0.003).结论 1,25D可以抑制hPDLCs IL-8的内源性表达,并抑制Pg-LPS诱导的hPDLCs IL-8和IL-6的表达,从而可能抑制牙周炎症反应.
作者:唐晓琳;刘俊超;包穆蓉;孙尚敏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对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进行体外细胞毒性和生物相容性研究,以便对该材料应用于口腔临床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使用CCK8法测定小鼠成纤维细胞(L929)以及小鼠牙龈上皮细胞(GE1)在不同材料(非聚合状态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聚合状态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浸提液中培养2、4、7d的吸光度(A值),计算细胞相对增殖率(RGR),判断细胞毒性的级别.结果 非聚合状态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100%浸提液、50%浸提液细胞组在不同时间点相对增殖率为44.59% ~ 65.66%(L929)和52.06%~62.86%(GE1),其细胞毒性程度为2~3级.而聚合状态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100%浸提液、50%浸提液细胞组的相对增殖率为90.56%~100.89%(L929)和89.99% ~ 101.21%(GE1),其细胞毒性为0~1级.结论 聚合状态PGMA预浸润石英纤维安全可靠,具有良好的临床应用前景.
作者:张馨文;阎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生物材料广泛应用于修复和再生医学,通过替代或再生恢复损伤组织的生理功能.矿化胶原是一种与天然骨组织具有相同化学成分和微观结构的复合材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骨传导性和骨诱导性,在修复骨缺损、促进新骨形成方面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巨噬细胞是免疫系统的重要组分,在维持机体的自身稳态、免疫监视、疾病进展和组织重建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任何生物材料植入体内后都会引发异物反应,巨噬细胞是参与异物反应的关键细胞.文章就生物材料与巨噬细胞的关系进行综述.
作者:史秀娣;马红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颞下颌关节强直以张口受限为特点,易合并颌骨畸形和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是临床治疗较为困难的一种疾病,容易复发.文章结合颞下颌关节强直的分类对其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赵界云;何冬梅 刊期: 2016年第12期
伴有牙根吸收的后牙C形根管的治疗相对困难,此类患牙根尖狭窄区已被破坏,常规的根管充填不能完善地封闭根尖区从而易产生微渗漏,导致治疗失败.此外,充填物也容易挤压出根尖引起超充.三氧化矿物凝聚体(mineral trioxide aggregate,MTA)是近年来备受青睐的生物材料,使用后可诱导根尖屏障形成,是治疗伴有牙根吸收恒牙的有效方法[1].本文报告1例MTA治疗磨牙伴根尖吸收的慢性根尖周炎病例,评价其治疗效果.
作者:吕游;仇丽鸿 刊期: 2016年第12期
恒牙根折多发生于牙根基本发育完成的牙齿,上前牙常见.临床上按根折发生的部位分为根尖1/3、根中1/3和近冠1/3根折3种情况[1].根折的预后与多种因素有关,包括牙根发育状态、根折线的位置、牙髓的状态以及牙冠片段的错位情况等.由于根折线位于牙槽骨内,与口腔环境无交通,因此70%~80%根折牙齿可以自行愈合,仅有20%左右发生牙髓坏死[2-3].
作者:刘雪梅;朱姝;陈旭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利用动物实验模型证明使用小型猪脱落乳矛牙髓干细胞(stem cells from minipig exfoliated deciduous teeth,SPED)聚合体进行原位牙髓再生的可行性.方法 分离和培养SPED,检测和分析其细胞生物学行为,进而诱导制备SPED聚合体;建立年轻恒牙牙髓坏死的小型猪动物模型,设置SPED聚合体再生组和传统根尖诱导成形治疗组;术后4个月进行常规组织学取材,利用HE、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观察牙髓再生和牙根尖形成情况.结果 SPED聚合体再生组受试牙齿组织学HE染色检测发现,牙根继续发育并形成正常的根尖形态,此外全长根管内可见类牙髓结构的再生组织,免疫荧光染色可见组织中CGRP、TRPV1、TRPM8表达阳性细胞的规则分布;而传统根尖诱导成形治疗组受试牙齿仅在根管内形成不规则的钙化组织,未见牙髓组织形成.结论 SPED聚合体在小型猪体内可以实现牙髓再生,同时再生牙髓具有正常组织学形态,而且具有牙本质形成和诱导根尖形成的生理功能.
作者:张宇;郭皓;何小宁;轩昆;李蓓 刊期: 2016年第12期
颌面部软、硬组织具有特殊的解剖部位和生理结构,在人体咀嚼、发音、美观等方面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很容易受到创伤、感染和先天性疾病等的影响.颌面部组织缺损在临床上十分常见,严重影响患者的生理功能和生活质量,而现有的临床修复方法以自体软、硬组织移植修复为主,会导致二次创伤且不利于塑形.因此,颌面组织缺损修复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难题.其中,颌面软组织的解剖结构和组织成分复杂,并与唾液相接触,对相关修复材料和修复策略的研发提出了更高要求.近年来,随着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的发展,口腔颌面部再生领域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为口腔颌面软组织缺损提供了极具前景的治疗策略.文章对口腔颌面部软组织再生领域相关的种子细胞、生长因子、生物支架以及修复策略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郑晨曦;隋秉东;胡成虎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检测和分析冻干牙的机械性能以及生物相容性,探讨其作为牙再生支架材料的可行性.方法 临床收集单根的多生牙及正畸拔除牙,通过牙体预备、脱脂、去蛋白、深冷冻、冷冻干燥、消毒灭菌等过程制备冻干牙;首先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其表面形态和微观结构,显微硬度测试其机械性能;进而将人乳牙牙髓千细胞(SHED)和冻干牙片进行复合培养,电镜观察细胞形态变化,Hoechst染色后观察SHED细胞数目的变化,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比色法检测冻干牙对SHED增殖活性的影响.结果 经过冻干处理的牙根表面及髓腔清洁,并保持完整的牙齿微观结构;冻干牙的显微硬度和正常对照牙无显著差别;冻干牙片表面SHED黏附生长情况要优于正常牙片,此外活细胞数量与正常对照在培养18h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冻干牙对SHED增殖活性的影响低于与正常对照.结论 制备的冻干牙不仅保持原有的形态结构和机械性能,并且与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是一种理想的牙再生支架材料.
作者:伍美玲;刘安琪;郭晓贺;李蓓;金岩;轩昆 刊期: 2016年第12期
目的 研究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human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s,hBMMSCs)分泌的外泌体(exosome)对人牙周膜干细胞(human periodontal ligament stem cells,hPDLSCs)增殖和分化功能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hBMMSCs促进牙周组织再生的机制提供实验基础和证据.方法 分别用酶消化法和离心法培养hPDLSCs和hBMMSCs,并用流式细胞术检测其间充质表面标志物.收集培养的第3代hBMMSCs上清液,利用试剂盒提取exosome,电镜下观察其结构,Western Bolt法检测其CD63表达水平.用hBMMSCs分泌的exosome处理hPDLSCs设为实验组,四甲基偶氮唑盐(MTT)法检测hPDLSCs的增殖情况,克隆形成率检测多克隆形成能力,成骨诱导后碱性磷酸酶(ALP)染色和茜素红染色并定量,同时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成骨相关基因表达.结果 流式细胞术检测,hPDLSCs阳性表达CD29、CD44、CD90、CD146和Stro-1,hBMMSCs阳性表达CD29、CD44、CD90和CD106,两者均阴性表达CD14、CD34和CD45.hBMMSCs分泌的exosome电镜下呈小球状,Western Bolt法检测其强表达CD63.实验组hPDLSCs经MTT法检测其增殖速率和克隆形成能力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hPDLSCs成骨诱导后ALP染色、茜素红染色定量表达显著强于对照组(P<0.05).qPCR检测成骨基因Runx2、OCN、ALP、BSP和Col-Ⅰ的表达,实验组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hBMMSCs分泌的exosome可促进牙周膜干细胞的体外增殖和成骨分化能力.
作者:朱斌;李楠;田自锋;张红梅;刘世宇 刊期: 2016年第1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