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比较紫草素和胡桃醌对舌癌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方法 采用MTT法观察紫草素和胡桃醌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并绘制细胞生长曲线;采用Hoechst 33258染色法检测两种药物对Tca8113细胞的凋亡诱导作用;采用SPSS 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单因素方差分析及t检验.结果 5 ~ 25 μmol/L浓度范围内,两种药物对Tca8113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呈现出明显的剂量和时间依赖性,且两种药物均可诱导Tca8113细胞凋亡;15 μmol/L紫草素的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作用均强于胡桃醌(P<0.05).结论 紫草素对Tca8113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及凋亡诱导作用强于胡桃醌.
作者:马阿西叶;周建业;施文;郑雪莉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探讨牙本质基质蛋白-1(dentin matrix protein,DMP-1)对功能矫治前伸下颌过程中髁突骨软骨增殖的作用,为临床骨性Ⅱ类错(牙合)矫形提供实验依据.方法 选用4周龄健康雄性Sprague-Dawley(SD)大鼠70只,随机等量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大鼠全天佩戴下颌前伸斜面导板,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于实验第1、3、7、14、21、28和35天每组分别处死大鼠5只,取双侧髁突,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及细胞图像分析系统检测DMP-1的表达变化.结果 实验组大鼠髁突软骨中DMP-1表达于第3天开始增强,至第14天达到高峰,强度-色调-饱和度(IHS)值(85.67±4.51)与对照组(10.67±1.53)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DMP-1参与大鼠下颌前伸过程髁突软骨适应性改建,促进髁突软骨增殖和软骨内成骨.
作者:汪浩然;左艳萍;闫宝勇;马素伟;李爽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系统评价iRoot SP和AH plus糊剂用于根管治疗的效果.方法 检索MEDLINE、EMBASE、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维普6个医学数据库,时间范围为自建库至2017年2月.由2名评价员独立筛选、评价文献和提取数据.对无异质性的文献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7篇文献(包含493颗患牙).Meta分析结果显示:iRoot SP糊剂组即刻充填质量较AH Plus糊剂组高,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0.30,95% CI:(0.10~0.85)];术后疼痛发生率iRoot SP糊剂组低于AH Plus糊剂组[OR=0.23,95% CI:(0.06 ~ 0.89)];在根尖渗透长度方面,iRoot SP糊剂组短于AH Plus糊剂组[WMD=-0.13,95%CI:(-0.22~-0.05)].结论 iRoot SP糊剂用于根管治疗中可以缓解患者疼痛,远期疗效好,生物相容性较好,是理想的根管充填材料.由于本研究中纳入分析的文献较少且均为国内文献,因此有必要进一步开展大样本、多中心、随机、双盲的对照试验来验证结论.
作者:王静;李秀娥;奚擎;张琳;刘玲;息思扬;吴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目的 比较不同预备和充填方法组合对根管峡区的充填效果.方法 选取2014年12月至2015年6月中国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口腔外科门诊患者因正畸治疗拔除的上颌前磨牙60颗,随机分为4组,每组15颗.A组: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锉根管预备+连续波热牙胶充填;B组:采用机用ProTaper镍钛锉根管预备+冷侧压充填;C组:采用不锈钢K锉根管预备+热牙胶充填;D组:采用不锈钢K锉根管预备+冷侧压充填.各组牙齿充填完成后将根尖5 mm内牙根垂直牙长轴每隔1 mm切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记分.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比较分析各组间的差异,检验水准α=0.05.结果 C组在根管峡区充填效果差,与A、B、D组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A、B、D组充填效果两两之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不锈钢K锉和热牙胶连续波充填技术组合不适合根管峡区的充填.
作者:樊红霞;张雪;魏俨培;陈亮;于静涛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现代医学的发展和人们对高品质生活的要求,口干症日益引起医生和患者的关注.口干症虽非特定疾病,但与口腔局部或全身疾病有一定的相关联系.文章通过对口干症的定义、成因、临床评价、预防和治疗等进行阐述,以期指导临床医生系统掌握口干症的临床评估方法及对策,从而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作者:张英;崔丹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口腔扁平苔藓(oral lichen planus,OLP)是一种常见的口腔黏膜慢性炎性疾病,患病率为0.1% ~4.0%,好发于30~60岁女性.OLP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一种由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疾病,与遗传、药物、感染、口腔局部刺激、精神因素等相关.OLP临床表现为白色或灰白色的网纹、丘疹、斑块等,其间可伴充血、糜烂、水疱等病损.有1.1%的OLP会发展为口腔鳞状细胞癌,WHO将其列为潜在恶性病变,临床医生应予以相应的重视.文章针对OLP的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进行总结.
作者:刘东娟;陈谦明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复发性阿弗他溃疡(recurrent aphthous ucler,RAU)是常见且治疗较棘手的口腔黏膜病.文章综述国内外文献,根据溃疡复发的临床特征,探讨RAU临床分型,即顽固性RAU和普通性RAU两类.并就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顽固性RAU的药物,如糖皮质激素、沙利度胺、白芍总苷,以及其他免疫调节剂、中医中药等进行综述探讨,以期为临床医生提供帮助.
作者:王文梅;段宁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偏头痛是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由于其临床表现除典型单侧搏动性头痛外,还涉及口面部疼痛及其他局部神经症状,易与某些口腔黏膜病混淆.因此,文章尝试从发病机制、临床表现、诊疗方案等方面分析偏头痛与口腔黏膜病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以利于辩证看待口腔与全身的关系,拓展对口腔黏膜病研究及诊疗的思维.
作者:王红梅;周红梅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疾病分类对疾病诊疗效果至关重要.疾病分类每进行一次新的修订,都会对提高治疗水平产生极大的影响.30年来,相对于临床医学疾病分类和口腔医学其他学科的疾病分类,口腔黏膜病的疾病分类还处于停滞状态.随着口腔医学的快速发展,特别是精准医学的发展,现有的唇炎分类已经不适合临床口腔黏膜病学的诊疗需要.建议取消“慢性非特异性唇炎(慢性唇炎)”这一分类诊断名词,提议按照国际疾病分类原则,建立新的唇炎分类、分型体系.病因明确的按照病因学分类,病因不明确的按照病理学分类或按照发病机制分类.病因、病理、发病机制均不明确的按照临床表型分类.
作者:陈瑞扬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牙种植学的发展已经使种植牙成为牙列缺损或牙列缺失患者的首选修复方式.在种植牙技术日益成熟的今天,精确种植成为临床医生追求的首要目标.锥形束CT(cone 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在术前规划和术后评估种植精确度方面起着关键作用,推动着可视化种植的快速发展.CBCT三维成像的特点能够使种植科医生充分了解患者的拟种植区情况,提高种植的成功率和精确性.文章主要从可视化的角度对CBCT在传统种植和外科导板辅助种植中的应用做一综述.
作者:张莹莹;刘红红;张志宏 刊期: 2017年第09期
牙周病是造成成年人失牙的主要因素.牙周病患牙由于根面牙骨质病变、牙周纤维附着丧失,使牙体失去与牙周组织的连接,终导致脱落.牙周病的治疗除了清除菌斑牙石、控制炎症,附着丧失的重新获得尤为重要,而牙骨质在这个过程中起关键作用.因此,对牙骨质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文章对牙骨质及其与口腔疾病的关系做一综述.
作者:罗文琼;潘亚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随着我国经济及口腔健康事业的发展,儿童患龋率有所下降.但值得注意的是,儿童龋病未治疗率仍保持较高水平.由于儿童受其心理及生理发育的限制,极易产生恐惧心理而产生不合作行为,致使临床治疗无法完成,儿童牙科畏惧症成为诊治的极大障碍.因此,不合作患儿的口腔治疗是儿童口腔医生及家长共同面对的问题.文章对口腔科就诊儿童的心理特点、产生恐惧的原因,以及临床上针对儿童临床表现可以应用的行为管理方法做一综述.
作者:赵莹;林晓萍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多形性腺瘤(pleomorphic adenoma,PA)是唾液腺肿瘤中常见的一种良性肿瘤,发生恶变的情况罕见.恶性PA的组织学分类由世界卫生组织于2005年定义,有3种不同的分型:(1)癌性PA(上皮恶变来源的PA);(2)肉瘤(真恶性混合肿瘤);(3)转移性PA.2015年我科诊治1例下颌骨恶性PA,属第3种分型.现报道如下.
作者:许建华;郑杰 刊期: 2017年第09期
当年轻恒牙发生牙髓严重病变或根尖周感染时,会影响牙根的继续发育,造成牙根薄弱易折裂、牙根短小、冠根比例不协调等问题,大大降低患牙在口腔中的留存时间.临床上年轻恒牙牙髓感染常用的治疗方法是根尖诱导成形术,其是在控制感染基础上用药物及手术方法保存根尖部的牙髓或使根尖周沉积硬组织,促使牙根继续发育和根尖形成的治疗方法.氢氧化钙制剂类药物是目前根尖诱导常用药物,其成功率在74% ~96%[1].有研究显示,经过根尖诱导成形术和牙胶充填根管后,牙根大部分发育完成的年轻恒牙根折的概率为28%[2].本文报道1例年轻恒牙根尖诱导成形术后随访4年发生复杂冠根折的病例.
作者:马学娟;朱姝;陈旭 刊期: 2017年第09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