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观察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围手术期应用磺达肝癸钠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选择2011年7月—2011年12月因不稳定型心绞痛于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行PCI术的患者220例.随机分为两组,试验组(n=114):即围手术期给予磺这肝癸钠2.5 mg/d,皮下注射7d或至出院为止;对照组(n=106):即围手术期给予依诺肝素6 000 IU/次,2次/d皮下注射,注射7d或至出院为止.观察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的主要心血管事件及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两组患者罪犯血管、多支病变比例、术后TIMI3级血流的比例差异均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住院期间及术后30天的主要心血管事件(2.6% vs 1.9%,4.3%vs4.7%)差异也无显著性意义.两组患者大出血事件无差别,但是皮下出血(4.4% vs18.9%)、穿刺部位血肿(0.9%vs 7.5%)及血尿(0%vs 4.7%)的比例,试验组比对照组明显减少(P<0.05).[结论]与依诺肝素相比,磺达肝癸钠不增加主要心血管事件,且明显降低出血风险.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在PCI围手术期应用磺达肝癸钠是安全有效的.
作者:王纪文;曲鹏;魏国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关节镜下采用同种异体半腱肌腱单束与双束解剖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近期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1年1月间,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盛京医院关节骨科接受ACL重建的病例及随访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将病例分为单束组(n=32)和双束组(n=31),分别比较两组病例术前、术后的关节稳定度及活动度,功能评分,康复情况.[结果]63例患者术后于3~6个月(首次)和12 ~18个月(末次)获得随访.KNEELAX3:单束组平均为(2.14±1.30) mm(首次)、(1.97±1.28)mm(末次),双束组为(1.78±0.98) mm(首次)、(1.46±0.73)mm(末次);Lachman试验:与健侧相比,单束组正常者(-)占81.25%(首次)、81.25%(末次),双束组占83.87%(首次)、87.10%(末次);IKDC评分:单束组正常者(A级)占62.50%(首次)、68.75%(末次),双束组占77.42%(首次)、80.65%(末次);Tegner评分:末次随访时单束组为6.03±0.54,双束组为6.00 ±0.58;以上数据双束组与单束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轴移试验:与健侧相比,单束组正常者(-)占62.50%(首次)、68.75%(末次),双束组占87.10%(首次)、90.32%(末次);Lysholm 评分:单束组为85.66±5.94(首次)、93.28±3.87(末次),双束组为88.77±6.13(首次)、96.23 ±2.64(末次);Tegner评分:首次随访时单束组为3.78±0.79,双束组为4.26±1.00;以上数据双束组与单束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双束解剖重建ACL能够更好地恢复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能够更早地恢复患者的运动水平;相对于单束解剖重建,双束解剖重建ACL更有助于恢复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作者:王宇飞;白伦浩;李彬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血清睾酮(serum testosterone,T)水平、体重指数(body mass index,BMI)与前列腺穿刺结果及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之间的关系,探索它们之间可能存在的内在联系.[方法]筛选出2008年8月—2012年3月间行前列腺13针穿刺并符合本研究标准的患者共56例.根据患者的体重和身高计算出体重指数、血清睾酮与体重指数的比值(T/BMI).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将研究对象分为非前列腺癌和前列腺癌两组,再根据Gleason评分将前列腺癌患者分为两组(Gleason≤7组和Gleason≥7组).分析T、BMI及T/BMI与前列腺穿刺结果、前列腺癌Gleason评分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6例患者的年龄与血清睾酮水平之间无显著相关性(r=-0.162,P=0.232).前列腺癌和非前列腺癌两组间,前列腺癌组的血清睾酮水平较低而体重指数较高(P<0.05),两组间T/BMI值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将26例前列腺癌患者按Gleason评分分组,Gleason≥7组的患者血清睾酮水平较低(P<0.05),两组间的体重指数与T/BMI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P>0.05).[结论]T、BMI和T/BMI可与血清PSA水平、影像学检查、直肠指诊等检查结果结合起来,为诊断前列腺癌、判断预后及指导治疗提供依据.
作者:彭川渡;范治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乳腺粘液癌(mucinous breast carcinoma,MBC)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11年10月间18例乳腺粘液癌患者的临床资料.2例行单纯乳房切除加前哨淋巴活检术(SLNB),其余16例行改良根治术.9例术后行2~6疗程的化疗,16例采用了内分泌药物治疗,2例进行了局部放疗.[结果]术后局部麻木感5例,上肢水肿1例,皮下积液4例.病理及临床分期:单纯型粘液癌7例,混合型粘液癌11例,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4例,占22.22%;Ⅰ~Ⅱ期15例,Ⅲ期3例.15例经术后随访6个月~6年,随访率83.33%,随访满5年者5例,15例生存.[结论]乳腺粘液癌生长缓慢、转移率低,行乳腺癌改良根治术或乳房单纯切除加SLNB,术后辅以必要的化疗,患者预后较好.
作者:郭京;祖国;王忠裕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比较右室不同部位起搏的急性血流动力学效应,进一步明确佳心室起搏部位.[方法]入选完全性房室传导阻滞患者47例.随机分为两组:A组(24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心尖部组,B组(23例)植入临时起搏电极至右室流出道,其后两组患者均植入永久起搏电极至右室高位间隔部.比较不同部位起搏下的每搏量(SV)、左室舒张末期直径(LV)、左室射血分数(LVEF)、左房内径(LA)以及QRS波时限的差异.[结果]右室流出道与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和SV值略有改善P=0.071,P=0.043,LVD和LAD,以及QRS波时限变化不大.高位间隔和右室心尖部起搏比较,LVEF值、SV以及QRS波时限明显改善,P值分别为0.007和0.002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高位间隔和右室流出道起搏比较,LVEF值和SV以及QRS波时限有所改善,P值分别为0.017和0.014,以及P<0.001;LVD和LAD无变化.[结论]高位间隔起搏明显优于流出道和心尖部起搏.而流出道起搏略优于心尖部起搏.
作者:黄立萍;尹晓盟;高连君;张树龙;夏云龙;董颖雪;丛涛;杨延宗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高通量透析(HFD)对尿毒症维持透析患者心脏结构和功能以及对血管内皮功能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的机制.[方法]33例维持常规低通量血液透析患者,转换为高通量透析(FX60)6个月,试验治疗前(0个月)及治疗6个月分别进行心脏结构和功能及血管内皮功能检测、同时检测患者血清前白蛋白(PA)、白蛋白(ALB)、总胆固醇(CHOL)、三酰甘油(TG)、高密度脂蛋白(HDL)、低密度脂蛋白(LDL)、β2微球蛋白(β2-MG)、全段甲状旁腺素(PTH)、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超敏C反应蛋白(hsCRP)、白介素-6(IL-6)水平;分别比较HFD治疗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分析心脏结构和功能指标及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与上述检测指标之间的关系.[结果]HFD治疗后,血清ALB、HDL水平上升,CHOL、LDL水平下降.AGEs、β2-MG、IL-6水平下降.心脏舒张早期和晚期大血流速度比(E/A)升高,等容舒张时间(IRT)降低,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血管内皮依赖性舒张功能指标无进一步降低.相关分析显示,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与β2-MG呈负相关(r=-0.382,P<0.05),与HDL呈正相关(r=0.323,P<0.05).[结论]HFD可能改善尿毒症患者的心脏舒张功能,延缓血管内皮功能的进一步损害,其机制可能与HFD有效清除了β2-MG等中大分子毒素、有效清除了炎症介质,改善脂质代谢有关.
作者:刘红;常明;刘书馨;张运刚;王凌溪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分析基线代谢综合征(MS)及其各组分与新发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的关系.[方法]研究对象选择每年定期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体检中心行健康体检者1 305例,取得2007年6月—2008年12月的基线资料.2011年3月—2011年12月随访复查,两次调查资料均完整者1 303人,选择基线调查时未患NAFLD的838人进行分析.以随访时是否为NALFD分为两组,对比两组基线时各代谢综合征组分的差异,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NAFLD的因素.[结果]基线时有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45.98%,无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15.58%.在不同性别均可见有MS者新发NAFLD累计发生率显著高于无MS组(P<0.05).新发NAFLD者基线的年龄、血压、血糖、尿酸、体质指数、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均显著高于非NAFLD组人群,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水平明显低于非NAFLD组人群.随着基线时存在代谢异常的数量增多,新发NAFLD的累计发生率明显增多,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男性性别、高总胆固醇、高甘油三酯和超重/肥胖发生NAFLD的风险分别为2.51(95% CI 1.63~3.86)、1.34(95% CI 1.07~1.68)、1.57(95%CI 1.20~2.07)和1.37(95% CI 1.27~1.47).[结论]男性、高TC血症、高TG血症和肥胖增加NAFLD的患病风险.
作者:赵辉;胡滨;于书君;刘颖;冷松;孙广慧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应用常规器械对疑难根管进行根管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临床10例疑难根管患牙.拍术前片,了解牙根及根管形态,估计操作难度.制定相应治疗方案,采用GG钻,K锉,ProTaper手用锉在同一患牙上联合预备疑难根管,观察疗效.[结果]10例患牙根管均疏通成功,根管预备过程中无根管偏移、根尖阻塞、台阶等并发症发生,X线片显示根管形态良好,根管充填完善呈连续锥度.术后两周随诊观察均无不良反应.[结论]对于疑难根管可以通过多种常规器械联合应用完成根管预备,可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作者:王娜;张喆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PVB联合PCIA治疗爆发性癌痛(BTCP)的临床疗效.[方法]对29例临床分期为Ⅳ期且常规应用吗啡镇痛效果不佳的癌痛患者,采用PVB与PCIA联合的方法进行镇痛治疗,观察疼痛程度(PI)及疼痛缓解程度(PAR),并记录BTCP出现的频率.[结果]联合镇痛治疗前的BTCP平均间隔时间(h)及24h内出现次数分别为9.29±3.6、3.21 ±1.26,与治疗后的24.69±8.09、0.86±0.74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联合治疗前的疼痛评分为8.89 ±0.817,与治疗后的1.79±1.677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PVB联合PCIA镇痛方法可以显著降低BTCP出现的频率,提高了晚期癌痛患者的生活质量,具有临床应用的可行性.
作者:张海琛;代俊利;赵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laparoscopic cholecystectomy,LC)的可行性.[方法]对1994年2月—2011年2月期间行LC治疗的合并肝硬化的症状性胆囊结石患者21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肝功能Child A级(n=180)、B级(n=32)肝硬化患者围手术期处理与手术中注意事项.[结果]212例中仅9例中转开腹,中转率4.24%,术后并发症包括腹水、胆管损伤、肺炎,经保守治疗后均治愈,无死亡及肝功能衰竭等严重并发症发生.肝功Child分级不同,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术中出血、中转开腹率及并发症发生率亦不同.Child A级疗效明显优于B级(P<0.05).[结论]处于Child A级或Child B级的肝硬化患者行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是安全可行的,丰富的腹腔镜手术经验和完善的围手术期处理是手术成功的关键.
作者:董擂;余红琴;王洪江;李克军;金实;程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类风湿性关节炎(RA)中肾脏受累患者临床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RA合并肾脏病变(肾病组)患者35例及同期住院的未合并肾损害且无重要合并症的89例RA患者(非肾病组)的临床资料,比较两组的临床资料包括首发症状、病程中临床特点、化验室检查以及肾脏组织活检等情况.[结果](1)肾脏病变组首发症状以发热乏力者多于非肾脏病变组(P<0.05);在病程中肾脏病变组关节肿痛总数较非肾病组多见(P<0.05);两组患者入院时的ESR、CRP、WBC、IgG、IgM、IgA以及RF分别为(85 ± 32) mm/h和(75±36)mm/h;(59±34)mg/L和(48±25) mg/L;(10.3 ±2.9)×109/L和(9.3±3.0)×109/L;(11.1±3.0) g/L和(10±2.1) g/L;(2.1±1.00) g/L和(1.6±0.98) g/L; (32±2.10) g/L和(29±0.98) g/L; (35±15) U/mL和(41±21) U/mL,两组中除ESR、WBC和IgG以及RF以外,IgM、IgA以及CRP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2)肾病组在停用疑似对肾脏有损害药物或使用肾毒性小的药物治疗2个月后分别有5例血尿8例蛋白尿患者转阴,与非肾脏病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肾病组24 h尿蛋白治疗前后分别为(2.54±0.56) g/24 h和(1.63±0.21)g/24h,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肾病组ESR、CRP、WBC、IgM、IgA在治疗前后相比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3)选取其中5例持续性肾损害患者肾组织活检发现,2例系膜增生性肾小球肾炎,1例膜性肾病,1例新月体肾炎,1例膜增生性肾炎.[结论]合并肾脏病变的RA患者在首发症状和病程中的临床表现与未合并肾脏病变RA患者有所不同;肾脏病变者大多有用药史,临床肾脏损害以药物性和免疫炎症引起为主,排除药物因素后诊断不明者应尽早行肾穿刺明确病理诊断.
作者:孙建;李雯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伊立替康(CPT-11)节拍式化疗联合索拉非尼(Sorafenib)对小鼠移植瘤生长的抑制作用及对血管增殖的影响.[方法]建立小鼠HCa肝癌移植瘤模型后,将荷瘤小鼠随机分成5组:空白对照组(A组);Sorafenib 组(B组);CPT-11节拍式给药(LDM)组(C组);CPT-11常规剂量(TDM)组(D组);Sorafenib+CPT-11(LDM)组(E组).用药28 d停药,24 h后处死小鼠,测量瘤体积及瘤重,计算抑瘤率,并用免疫组化SP法测定肿瘤细胞中VEGF表达和间质细胞CD31的表达,以计算微血管密度(MVD).[结果]索拉非尼、CPT-11对小鼠HCa肝癌的生长均有抑制作用,E组抑瘤率(0.5490%)明显高于其他3个实验组(P<0.05);而且E组肿瘤细胞中VEGF表达明显降低、MVD计数明显减少(P<0.05).[结论]CPT-11节拍式化疗联合索拉非尼可协同抑制小鼠HCa肝癌移植瘤生长及血管形成,节拍式化疗联合分子靶向治疗可能成为肝癌综合治疗的新途径.
作者:吴爽;张阳;李斌;吴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多维分离策略从半枝莲中分离野黄芩苷的可行性.[方法]采用具有互补分离机理的大孔树脂法及有机溶剂萃取法,以及高速逆流色谱法在优化的条件下分离半枝莲中的野黄芩苷类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检测,质谱法定性.[结果]采用D101大孔树脂粗分离时,20%乙醇水洗脱组分固形物含量较高.采用有机溶剂萃取法溶剂系统为正丁醇:乙酸乙酯:水(1:1:2,v/v/v)时,水相中主成分含量较高.高速逆流色谱法溶剂系统为正丁醇:水(1:1,v/v)时,能达到较好的分离效果,对主成分峰进行鉴定后确定为野黄芩苷.[结论]结合多维分离策略,能够从半枝莲中高效分离制备得到野黄芩苷.
作者:王立恒;迟晓飞;彭金咏;齐艳;许丽娜;尹连红;韩旭;许有威;赵艳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反义金属蛋白酶组织抑制因子-1(TIMP-1)基因转染对博来霉素(BLM)诱导的大鼠肺纤维化肺组织中TIMP-1和Ⅰ型胶原的影响.[方法]SD大鼠随机分为T1组(正义TIMP-1转染组)、T2组(反义TIMP-1转染组)、T3组(空载体转染组)以及C组(正常对照组)、C1组(肺纤维化组).C组不给予任何干预措施;T1、T2、T3组在给予BLM后第1、3、7、14、28、60、90天分别将含正、反义人TIMP-1cDNA逆转录病毒载体、空载体导入大鼠肺内,转染后28 d处死大鼠;C1组仅给予BLM,时间与转染组相同.HE染色、Masson染色法观察肺组织病理形态学变化,RT-PCR和免疫组织化学检测TIMP-1和Ⅰ型胶原的表达.[结果]给予BLM后第1、3天T2组与同一时间点的C1组及T3组比较纤维化程度减轻,TIMP-1和Ⅰ型胶原基因和蛋白的表达下降(P<0.05);而T1组纤维化程度加重,TIMP-1和Ⅰ型胶原基因和蛋白的表达增高.给予BLM后第7、14、28、60、90天T1和T2组与同一时间点的C1组及T3组比较均无明显不同.[结论]给予BLM后第1、3天进行反义TIMP-1基因转染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抑制肺纤维化的发生和发展.
作者:唐海英;毛靖伟;秦宇;吴泰华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18氟-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及分子机制.[方法]使用0~7.4 × 106 Bq/mL18F-FDG作用于体外培养乳腺癌细胞MCF-7,应用γ高能计数仪测定细胞摄取射线量;接种MCF-7细胞至24只雌性裸鼠腋下构建小鼠乳腺癌模型,成瘤后分别由尾静脉注射生理盐水、3.7 MBq、11.1 MBq和37 MBq18F-FDG,观察肿瘤生长情况,Micro-animal PET进行瘤体显像;Western Blot方法检测肿瘤瘤体凋亡相关蛋白BCL-2及cleaved CASPASE-3表达情况.[结果]体外MCF-7细胞摄取实验表明,在一定剂量范围内,随着射线剂量的增加,对数生长期的MCF-7细胞摄取射线剂量基本呈线性增长;治疗后,各治疗组小鼠肿瘤体积增长速度明显放缓,而高剂量组(11.1 MBq与37 MBq)较低剂量组(3.7 MBq)显示出更低的增长速度.Micro-animal PET显示荷瘤裸鼠的肿瘤部位可见18F-FDG浓聚,治疗组浓聚程度低于对照组,且随着治疗剂量增加,浓聚程度亦随之降低.Western Blot结果显示注射18F-FDG后,荷瘤裸鼠瘤体cleaved CASPASE-3相对表达量各治疗组(37 MBq、11.1 MBq、3.7 MBq18F-FDG)分别为4.935±1.521、5.560±1.459及2.138 ±0.844,均高于对照组的0.019±0.049(P<0.05或P<0.01),尽管在11.1 MBq剂量组与37 MBq剂量组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均高于3.7 MBq剂量组(P<0.05);BCL-2蛋白相对表达量分别为1.489±0.691、1.929±0.949、3.421±1.554,均低于对照组的5.143±1.813(P<0.05或P<0.01),尽管11.1 MBq剂量组与37 MBq剂量组间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两组均低于3.7 MBq剂量组(P<0.05).[结论]18F-FDG在适量情况下,能下调肿瘤BCL-2蛋白的表达和激活CASPASE-3表达诱导乳腺癌细胞凋亡.
作者:许秦风;郭万华;李爱梅;林夏雯;贾支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检测子宫内膜癌组织P-P38蛋白和NF-kB蛋白表达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组织芯片技术和微波EliVisionTM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60例子宫内膜癌、32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P-P38蛋白和NF-kB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临床病理指标的关系.[结果]子宫内膜癌组织中P-P38和NF-kB分别表达定位于细胞核和细胞浆,其表达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织(P<0.05).两者的表达与肌层浸润程度、淋巴结转移及临床分期有关(P<0.05);两者之间表达呈正相关(r=0.561,P<0.05).[结论]P-P38和NF-kB在子宫内膜癌呈高表达,且与子宫内膜癌的进展和转移相关.
作者:王琰;赵学锋;杨华英;时志民;骆志红;孙杰;张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观察亚慢性砷暴露对雄性小鼠脑组织性基因Eif2s3y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小鼠30只,按体重将小鼠随机分为对照组、低剂量染砷组(1 mg/L As2O3)、高剂量染砷组(4 mg/L As2O3).通过自然饮用含不同浓度As2O3蒸馏水的方式使小鼠染砷,连续染毒60 d后取脑.利用基因芯片技术和RT-PCR技术检测雄性小鼠脑组织性基因Eif2 s3y的mRNA表达变化.[结果]基因芯片结果显示,染砷组雄性小鼠大、小脑中Eif2s3y基因表达显著高于对照组.RT-PCR验证结果也显示,染砷组雄性小鼠大脑皮质、髓质Eif2s3y的mRNA表达量明显高于对照组,但小鼠小脑组织Eif2s3y的mRNA表达量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意义.[结论]亚慢性砷暴露可诱导雄性小鼠大脑组织Eif2s3y基因表达上调.
作者:王琪;朴丰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通过大鼠短暂全脑缺血模型来探讨亚低温对大鼠脑缺血后APE/Ref-1(apurinic/apyrimidimic endonuclase/redox factor 1,无嘌呤/无嘧啶核酸内切酶/氧化还原因子-1)蛋白表达及缺血性神经元凋亡的影响,揭示亚低温的部分神经保护机制.[方法]采用“双侧颈总动脉夹闭+低血压法”建立大鼠短暂性全脑缺血模型.实验动物分假手术组、手术后常温存活1d、2d、3d组及手术后亚低温存活1d、2d、3d组.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各组APE/Ref-1蛋白的表达;用TUNEL染色观察全脑缺血后海马CA1区神经元凋亡的情况.[结果]免疫组化显示假手术组神经元广泛表达APE/Ref-1蛋白.在10 min全脑缺血后的1d时,海马CA1区APE/Ref-1阳性细胞开始减少,2d时明显减少.该区TUNEL阳性细胞在缺血后2d时出现,3d时表现明显.亚低温缺血组APE/Ref-1蛋白表达下降程度较常温缺血组明显减轻(P<0.01)且时间推迟;神经元凋亡出现的时间亦比常温缺血组迟,且凋亡数较常温组少(P<0.01).APE/Ref-1和TUNEL双重染色提示丧失了APE/Ref-1免疫活性的细胞转变为TUNEL阳性细胞.[结论]亚低温对缺血后神经元具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为抑制缺血后APE/Ref-1下降,及减少神经元凋亡.
作者:汪效松;雷惠新;张旭;李智文;张志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甲型H1N1流感病毒疫苗对小鼠CD4+ CD25+ Foxp3分子表达的影响.[方法]SPF级BALB/c小鼠72只,雌雄各半,用甲型H1N1流感病毒灭活疫苗免疫小鼠,按疫苗注射剂量随机分为高(0.3 mL)、中(0.2mL)、低(0.1 mL)3组及对照组,注射后4、8、12、19、26、34天处死动物,用FACS分析小鼠脾脏Foxp3、CD4+CD25+和CD4+ CD25+ Foxp3三种分子表达变化.[结果]不同疫苗注射剂量对三种分子表达平均值影响不同.Foxp3和CD4+ CD25+平均值,0.1 mL组明显低于对照组、而0.3 m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CD4+ CD25+ Foxp3平均值,0.1 mL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随着造模时间的延长,各时间点分子表达平均值也不相同:Foxp3各时间点无明显差别;CD4+ CD25+第34天明显低于第4天(P<0.05);CD4+ CD25+ Foxp3第19、26天明显高于第4天(P<0.05).[结论]应用甲流疫苗免疫可使小鼠CD4+ CD25+ Foxp3 T细胞免疫功能增强.
作者:丛庆伟;朱英;吴可亚 刊期: 2012年第06期
Rho蛋白是一种小分子三磷酸鸟苷结合蛋白,目前已从哺乳动物中分离出20种Rho蛋白家族成员.骨骼肌细胞肌动蛋白组合和细胞运动主要受Rho激酶调节.Rho/Rho激酶信号通路是在体内普遍存在,它通过调节细胞内肌动蛋白骨架的聚合状态参与多种细胞功能,包括细胞收缩、迁移、黏附、增殖、凋亡及基因表达等.Rho/Rho激酶信号通路的异常启动在心血管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理生理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对此信号转导通路的研究可为心血管的预防和治疗提供新的靶点.
作者:陈娜;李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纳米粒(nanoparticles,NPs)作为一种新型的给药系统,有着巨大的潜力.近年来很多学者使用不同方法制备了主动靶向纳米粒,突破了被动靶向纳米粒的局限性.本文针对近年来抗肿瘤纳米粒的主动靶向修饰进行了综述,从配体类型的角度阐述主动靶向纳米粒的现状,包括受体介导类(叶酸,黄素单核苷酸,转铁蛋白等)、多肽类(RGD肽,K237肽等)、糖类(肝磷脂、透明质酸)以及抗体类(单链抗体片段,单克隆抗体AMG 655).
作者:何玉芳;范青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前新兴的基因疗法对神经胶质瘤的治疗相比传统疗法而言越来越受到重视.在临床应用抑癌基因mda-7/IL-24和p53治疗神经胶质瘤已经显示出积极的疗效.两者抑癌的机制复杂且尚未完全清楚,其中既有不同又有联系.本文就mda-7和p53治疗神经胶质瘤的机制和临床应用进展作一比较综述.
作者:陈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1 临床资料患者,女,74岁,因无故担心、紧张、害怕、失眠、坐卧不适反复发作6个月于2011年11月入辽阳市第四人民医院.患者无明显诱因逐渐出现无故担心、紧张、害怕、失眠、坐卧不适、胸闷气短,曾经到本市某综合医院循环内科及神经内科求诊,头颅CT、脑电图、心电图、心脏彩色超声、血液生化等检查结果均未见明显异常.患者自服安定及中药,但未得到缓解.近1周来病情加重,胸闷、心悸、无法入睡、食欲差、情绪低落,自觉非常痛苦,自诉生不如死,转诊至本院临床心理科.患者既往健康,体格检查未见异常.精神检查:意识清晰,定向力完整,接触主动,问答切题,存在明显焦虑情绪,继发抑郁情绪,运动性不安,自知力存在,社会功能受损.
作者:白云洋;张婷婷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评价经股动脉PCI术后应用Perclose ProGlide(Abbott,USA)血管缝合器止血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分析常见并发症及防范措施.[方法]对2007年2月—2011年1月第三军医大学新桥医院3 109例患者经股动脉PCI术后应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止血的效果进行回顾性总结,分析院内并发症和失败原因,观察近期并发症.[结果]止血成功率95.6% (2 973/3 109),止血时间(2.9±0.8)min,术后制动时间(4.3±1.5)h,术后平均住院时间(4.5±1.2)d.院内整体并发症发生率1.6% (51/3 109),包括血肿19例,渗血16例,局部感染10例,假性动脉瘤3例,股动脉夹层2例,腹膜后血肿1例.其中与缝合器止血相关并发症1.2%.截至2012年3月,术后平均随访(12±2)个月,随访率66.7%(2 013/3 109),随访并发症发生率0.1%(3/2 013),其中包括2例迟发性股动脉夹层,1例股动脉晚期血栓.[结论]PCI术后应用Perclose ProGlide血管缝合器止血是一种安全、可靠的止血方法,值得进一步推广.
作者:何云;于世勇;赵晓辉;黄岚;宋姚明;李爱民;耿召华;崔斌;宋明宝;晋军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研究发现,MMR及MGMT蛋白表达缺失与大肠癌等恶性肿瘤的发生密切相关,胃癌及非小细胞肺癌常出现MMR和MGMT蛋白表达增高.本文通过介绍DNA修复系统中ERCC1、XRCC1和MMR、MGMT的作用机制及它们与肿瘤发生和化疗耐药性的关系,提出DNA修复系统关键蛋白的表达降低与肿瘤发生有关,在肿瘤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表达增高,且它们表达的增高或降低均与肿瘤化疗耐药性有关.
作者:吕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目的]探讨消毒液调拌超硬石膏对沾染微生物石膏模型的消毒效果.[方法]将硅橡胶印模按所染菌种分为表皮葡萄球菌组,白色念珠菌组和绿脓杆菌组.并设立不染菌的阴性对照组.用2%戊二醛、0.5% 84消毒液、0.5%碘伏和无菌蒸馏水调拌超硬石膏,于印模内灌注石膏模型,1h后脱模.无菌蒸馏水调拌组为阳性对照组.将各石膏模型试件浸入稀释液中洗下余菌、接种、培养并进行CFU计数,计算各组的杀菌率.[结果]2%戊二醛、0.5%84消毒液、0.5%碘伏调拌超硬石膏对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杀菌率达100%.[结论]用2%戊二醛、0.5%84消毒液、0.5%碘伏调拌超硬石膏对沾染表皮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绿脓杆菌的石膏模型消毒合格.
作者:刘嘉;郑轶文;李岩;张晓红;姜龙;左恩俊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