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北大核心期刊

  • 主管单位:辽宁省教育厅
  • 主办单位:沈阳药科大学
  • 国际刊号:1006-2858
  • 国内刊号:21-1349/R
  • 影响因子:0.60
  • 创刊:1957
  • 周期:月刊
  • 发行:辽宁
  • 语言:中文
  • 邮发: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CA 化学文摘(美),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JST 日本科学技术振兴机构数据库(日), 北大核心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知网收录(中)
  • 药学
沈阳药科大学学报杂志   2013年10期文献
  • HPLC法同时测定苦碟子中4个倍半萜内酯类成分的含量

    目的 建立同时测定苦碟子中4个倍半萜内酯类成分Ixerin Z、11,13α-DihydroixerinZ、8-Desoxyartelin和Ixerin Z1含量的HPLC法.方法 色谱柱:Hypersil ODS2(250 mm ×4.6 mm i.d.;5 μm),流动相:甲醇-水,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检测波长:272 nm.结果 IxerinZ、11,13α-Dihydroixerin Z、8-Desoxyartelin和Ixerin Z1色谱分离良好,线性分别为2.067 ~ 103.4、1.142 ~57.12、0.923 ~46.17、1.240~61.98 mg·L-1,相关系数r均大于0.999 0,提取回收率为96.4%~100.9%.结论 所建立的方法可为苦碟子药材的质量评价提供依据.

    作者:尹然;韩飞;王迎;陈晓辉;毕开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HPLC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测定埃索美拉唑镁的有关物质

    目的 建立测定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有关物质含量的HPLC法.方法 采用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以埃索美拉唑镁为参照物,分别测定其与有关物质A、B、C、D间的校正因子,并用校正因子对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的有关物质进行定量分析,并与外标法测定的结果相比较,以验证方法的准确性.结果 两种方法测定的结果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加校正因子的主成分自身对照法能够准确测定埃索美拉唑镁原料药中四种有关物质及其他未知杂质的含量.

    作者:燕强勇;赵云丽;闫晗;于治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咪唑斯汀原料药中溶剂的残留量

    目的 建立顶空气相色谱法测定咪唑斯汀原料药中5种溶剂的残留量.方法 采用顶空毛细管气相色谱法,色谱柱:Agilent DB-624(30 m×0.25 mm,1.4 μrn),柱温:程序升温,检测器:氢火焰离子化检测器,载气:氮气,顶空平衡温度:80℃,平衡时间:30 min,顶空定量环体积:lmL,定量环温度:90℃,传输线温度:100℃.结果 5种溶剂均获得基线分离,在考查的浓度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0),平均回收率94.0%~102.9% (w).结论 该方法可用于咪唑斯汀原料药中溶剂残留量的检查.

    作者:谢瑶;史清华;闫敬敬;崔美玉;刘晓明;于治国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分析比较竹节参两种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挥发性成分

    目的 分析比较不同的竹节参挥发性成分.方法 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法和索氏提取器法提取竹节参挥发性成分,使用GC-MS联用仪进行测定.依据C9-C30正构烷烃在HP-5MS柱上的保留时间计算各峰保留指数,用峰面积归一化法测定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 从正己烷索氏提取液中鉴定了13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93.7%;从挥发油提取器法提取物中鉴定了14种组分,占总峰面积的70.4%.结论 两种提取方法得到的挥发性成分主成分变化较大,本研究为竹节参的进一步开发提供了科学依据.

    作者:林奇泗;李京华;王慧;石宛平;赵春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RP-HPLC同时测定颜复康胶囊中绿原酸、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和黄芩苷的含量

    目的 建立了同时测定颜复康胶囊中绿原酸、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黄芩苷含量的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d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HPLC).方法 色谱柱:依利特C18柱(200 mm ×4.6 mm,5μm),流动相:乙腈(A)-体积分数为0.05%的磷酸水溶液(B)(梯度洗脱),流速:1.0 mL· min-1,柱温:30℃,检测波长:330nm.结果 绿原酸、3,5-0-双咖啡酰基奎宁酸、迷迭香酸、黄芩苷的线性分别为5.12 ~40.96(r =0.999 6)、3.93 ~31.41(r=0.999 7)、0.89~7.12(r=0.999 6)、10.30~82.44mg·L-1(r =0.999 1),4种成分的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9.7% ~ 101.8%,RSD为2.8% ~4.0%(n=6).结论 建立的含量测定方法可用于颜复康胶囊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欣娜;胡艳丽;左莉华;郭兴杰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LC-MS/MS法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的浓度

    目的 建立一种液相色谱-串联质谱(LC-MS/MS)的方法,测定人血浆中紫杉醇的药物浓度.方法 色谱柱:Diamonsil C18柱(50 mm ×2.1 mm I.D,粒径5μ,,北京迪马公司),流动相:乙腈-水-甲酸(体积比为55.0:45.0:0.1),采用沉淀蛋白法,以多反应离子监测(multiple reaction monitoring,hRM)扫描方式进行检测,测定肿瘤患者静脉滴注紫杉醇注射液后血浆中的药物浓度.结果 血浆中紫杉醇的药物浓度在20.0 ~5 000.0 μg·L-1以内时,其线性关系良好,相关系数r=0.995 4;日内和日间精密度RSD≤13.4%;紫杉醇的平均提取回收率为93.6%~108.5%,紫杉醇的基质效应为102.4% ~ 105.4%,紫杉醇在人血浆中主要药动学参数如下:t1/2为(5.1±3.0)h,pmax为(3.8±0.5) mg·L-1,AUC0-36为(13.2 ±2.6)mg·h·L-1,AUC0-∞为(13.3 ±2.8)mg·h·L-1.结论 该方法适用于紫杉醇在人体内的药物动力学研究.

    作者:李志远;杨晓静;袁波;金艺;徐海燕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基于PAMAM复合脂质载体的分级肿瘤主动靶向给药系统的构建及其性质考察

    目的 采用薄膜分散法制备了具有肿瘤分级靶向和pH敏感释药功能的载阿霉素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c[RGDyk]-PEG2000-PSL-[PAMAM G5.0-ACg-FTTC5-FA5/DOX]并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考察.方法 通过微柱离心法和荧光分光光度法(spectrofluorometry,SPF)测定了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载药量及包封率;分别利用透射电镜(transmission electron microscope,TEM)、动态光散射法(dynamic light scattering,DLS)和ξ电位分析仪对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形态、粒径和表面电位进行了表征;采用透析法分别考察了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在pH =7.4和pH=6.5释放介质中的体外释放行为,以及血浆对其体外释放行为的影响.结果 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DOX包封率为35.17% (w),载药量为0.41%(w);其粒径分布很窄,平均粒径为106.1 nm;在透射电镜下,可见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呈囊泡状,粒径大小均匀(100~ 150 nm);其表面ξ电位值为-6.00 mV;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的体外释药行为体现出pH敏感性和对血浆的稳定性.结论 以c[RGDyk]-PEG修饰的pH敏感长循环脂质体包载PAMAM G5.0-AC80-FTTC5-FA5/DOX复合物构建具有肿瘤分级靶向和pH敏感释药功能的载阿霉素聚酰胺-胺复合脂质载体有可行性及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李罡;胡海洋;乔明曦;赵秀丽;宋永玉;陈大为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黄连化学成分的分离鉴定及其药理活性

    目的 研究黄连(Coptis chinensis Franch.)根茎的化学成分和部分化学成分的药理活性.方法 利用硅胶柱色谱、凝胶柱色谱、中低压液相色谱,高效液相色谱等色谱技术,通过NMR等波谱数据分析确定化合物的结构,并对新天然产物做了细胞毒活性实验.结果 从黄连正丁醇层提取物中分离得到了8个化合物,其中1个为新天然产物,7个已知化合物,分别鉴定为4’-[Formyl-5-(hydroxymethyl)-1H-pyrrol-1-yl] butanoate(1)、对-α-羟乙基邻甲氧基苯酚(apocynol,2)、原儿茶醛(protocatechuic aldehyde,3)、丹参素甲酯(methyl-3-(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propanoate,4)、丹参素乙酯(ethyl-3-(3,4-dihydroxyphenyl)-2-hydroxypropanoate,5)、N-反式阿魏酰基酪胺(Ⅳ-trans-feruloyltyramine,6)、n-butyl-3-O-feruloylquinate (7)、chilenine(8).结论 化合物1为新天然产物,化合物2为首次从黄连属植物中分离得到.细胞毒实验中,化合物1的IC50值65.20 μmol·L-1,结果表明对人白血病癌HL-60细胞具有较弱的生长抑制活性.

    作者:马红梅;陈刚;裴月湖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胡桃楸提取物的抗肿瘤作用

    目的 探讨胡桃楸提取物SH体内外抗肿瘤活性.方法 体外实验应用MTT法检测SH对人宫颈癌细胞株HeLa、小鼠腹水型肝癌细胞株Hca-F的增殖抑制作用;体内实验应用小鼠S180实体瘤动物模型,通过对荷瘤小鼠体质量以及抑瘤率的影响,评价SH不同剂量(4.5、9.0、18.0mg·kg-1)以及与化疗药物环磷酰胺(cyclophosphamide,CTX)联合用药对S180肉瘤的生长抑制作用.结果 体外实验表明,SH可以显著抑制HeLa、Hca-F肿瘤细胞的增殖;体内实验表明,SH具有明显的抑瘤作用,中、高剂量组(9、18 mg·kg-1)的抑瘤率分别为25.9%和35.3%,与CTX联合用药时,能够提高CTX的抑瘤率,中、高剂量组(9+10 mg·kg-1、18+ 10 mg·kg-1)抑瘤作用呈现相加作用.结论 胡桃楸提取物SH,在体外能够明显抑制HeLa、Hca-F肿瘤细胞的增殖,在体内能够抑制荷瘤小鼠S180肉瘤生长,提示胡桃楸提取物SH具有一定的抗肿瘤活性.

    作者:刘畅;周晓棉;孙非非;高旭哲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文冠果壳苷诱导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S2细胞的凋亡及机制

    目的 观察文冠果壳苷对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S2细胞增殖抑制作用及诱导凋亡的机理.方法 采用四甲基噻唑蓝法(MTT法)检测化合物对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光学显微镜及荧光显微镜观察细胞形态学变化,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检测p-p38、p38、核转录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NF-κB) p65及核转录抑制因子-κB(nuclear factor kappa B inhibitor,I-κB)蛋白表达水平,检测细胞核内NF-κB p65表达水平.结果 文冠果壳苷可浓度依赖性地抑制A375.S2细胞增殖,并优于5-氟尿嘧啶(5-FU);10 μ,mol· L-1文冠果壳苷作用于A375.S2细胞,形态学观察发现明显的凋亡小体和核固缩;Western blotting检测发现文冠果壳苷可时间依赖性地降低p-p38、p38、NF-κB p65及I-κB的蛋白表达水平;文冠果壳苷抑制NF-κB p65自细胞浆到细胞核的转位.结论 文冠果壳苷可能通过抑制NF-κB和p38的活化诱导人恶性黑色素瘤A375.S2细胞凋亡.

    作者:焦青;邹莉波;刘鹏;迟天燕;曹雪松;邹璐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掘海绵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研究进展

    目的 对掘海绵属(Dysidea spp)海绵的化学成分及生物活性进行综述.方法 通过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了该属海绵的研究情况.结果 从该属海绵中已分离鉴定了300个化合物,主要为倍半萜醌类、萜类、甾醇类、溴代衍生物、二酮哌嗪类、多氯取代化合物等;这些化合物具有抗肿瘤、抗炎、抗真菌和抑制HIV-Ⅰ逆转录酶等多种生物活性.结论 对掘海绵的化学成分和生物活性的进一步研究提供参考.

    作者:许婷婷;焦伟华;李玉山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北沙参及易混品的ITS2分子鉴定

    目的 北沙参(Glehniae Radix)药材性状与桔梗科(Campanulaceae)的南沙参(Adenophora tetraphylla(Thunb.) Fisch.)、轮叶党参(Codonopsis lanceolata(Sieb et Zucc)Benth.et Hook.)等类似,易产生混淆.作者通过对不同产地北沙参及其混淆品的ITS2(Internal Transcribed Spacer2)分子鉴定,探讨ITS2条形码序列对北沙参药材鉴定可行性.方法 对样品进行DNA提取,并运用PCR扩增方法进行ITS2序列扩增,采用双向测序的方法对PCR产物进行测序.测序结果运用DNAMAN软件对测序结果进行拼接,用MEGA5.1软件对序列结果进行分析并建立K2P模型的NJ树,并预测ITS2的二级结构.结果与结论 不同产地北沙参的ITS2序列一致,并且从NJ树可明显区分北沙参及其混淆品.

    作者:李忠祥;王育莹;原忠 刊期: 2013年第10期

  • 朝鲜淫羊藿种子萌发的影响因子

    目的 探索影响朝鲜淫羊藿种子萌发影响因子.方法 采用显微测量、TTC染色法和石蜡切片研究了朝鲜淫羊藿种子在贮藏过程中胚率、胚活力和结构的变化;通过生物鉴定法检测发芽抑制物;离体胚培养法诱导愈伤组织.结果 朝鲜淫羊藿种子属于胚形态后熟,需经过一定时间的层积促使胚成熟;种子中含有一定活性的萌发抑制物质,但其对白菜幼根生长的抑制活性高于对白菜种子萌发的抑制活性;成熟离体胚在1/2 MS+NAA0.4 mg·L-1 +6-BA 1.0 mg·L-1培养基上诱导较好.结论 朝鲜淫羊藿种子透水性良好,影响种子萌发的主要原因是胚形态后熟,变温层积处理可加速胚的发育,胚乳中存在萌发抑制物.

    作者:王晶;刘蓬蓬;何立华;贾凌云;曾珍;路金才 刊期: 2013年第1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