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分析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CABG)术后心房颤动(AF)的危险因素,总结经验以期对临床决策提供参考.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2年9月至2014年8月收治的76例首次接受CABG患者的临床资料,对AF的危险因素进行单因素和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 CABG术后AF的发生率为23.7%,多元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年龄、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是术后AF的危险因素.结论 CABG术后AF的发生较普遍,年龄、NYHA分级是CABG术后AF的危险因素.
作者:陆杰;李东玉;徐世安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姜黄素对缺氧致小鼠视网膜神经节细胞RGC-5氧化应激损伤的影响,并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 以小鼠RGC-5细胞株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处理因素将细胞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缺氧组、缺氧+溶剂(二甲基亚砜)对照组、缺氧+姜黄素预处理组.2'7'-二氯荧光素探针法检测细胞内活性氧自由基(ROS),四甲基偶氮唑蓝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Western blot检测细胞内核转录因子Nrf2蛋白的表达,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醌氧化还原酶(NQO1)和血红素氧合酶1(HO-1)mRNA表达.结果 与正常对照组相比,缺氧组细胞内ROS含量明显增高(P<0.05),细胞活性明显降低(P<0.05);而缺氧+姜黄素预处理组缺氧导致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明显减轻,并且细胞内的Nrf2蛋白水平明显增加(P<0.05),NQO1和HO-1 mRNA表达明显提高(P<0.05).结论 姜黄素能够激活视网膜神经节细胞内Nrf2抗氧化通路,上调其介导的Ⅱ相解毒酶和抗氧化酶基因NQO1和HO-1的转录活性,从而减轻缺氧导致的视网膜神经节细胞氧化应激损伤.
作者:裴涌;郝旭红;孙晓楠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比较辽宁、黑龙江省婴幼儿与成人麻疹患者的临床特征,为指导临床诊疗提供依据.方法 收集2014年上半年辽宁省和黑龙江省10所传染病医院收治的340例婴幼儿(年龄≤4岁)麻疹与同期收治的1 002例成人(年龄≥17岁)麻疹病例,并对2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对比分析.结果 婴幼儿组和成人组麻疹患者在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辅助检查和并发症方面均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2组患者全部治愈出院.结论 各年龄层麻疹患者总体病情轻,预后好,其临床特征各有异同.婴幼儿肺部感染发生率较高,成人肝脏损害较严重,在麻疹的诊治过程中应引起高度重视.
作者:丁宁;田霞;孟晨鑫;马玉梅;张明香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以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丁酸钠(NaBu)和乙酰转移酶p300作为乙酰化作用因素,探讨人胚肾HEK293细胞中乙酰化对二甲基精氨酸二甲胺水解酶1 (DDAH1)表达水平的调节.方法 应用real-time PCR方法检测NaBu刺激或转染野生型及突变型p300表达载体后DDAH1 mRNA表达水平的变化;应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NaBu和p300对DDAH1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Real-time PCR结果显示NaBu以时间依赖方式上调DDAH1 mRNA表达水平,同时转染野生型p300表达载体显著上调DDAH1 mRNA水平,而突变型p300作用不明显;Western blot结果显示NaBu及野生型p300可提高DDAH1蛋白表达,但突变型p300无此作用,与对DDAH1 mRNA表达的作用一致.结论 乙酰化可上调HEK293细胞中DDAH1 mRNA和蛋白表达水平.
作者:王曦;李英慧;陈芳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检测特发性肺纤维化(IPF)患者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和血清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IGF-Ⅰ)、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4(IGFBP-4)、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结合蛋白5(IGFBP-5)的表达水平,探讨其在IPF患者的诊治及病情评估方面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2012年2月至2013年3月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IPF患者22例作为IPF组,另选择Ⅰ期肺结节病患者16例作为对照非纤维化组,检测并比较2组BALF和血清中IGF-Ⅰ、IGFBP-4、IGFBP-5表达水平的差异,分析三者的浓度与细胞学计数、肺功能、血气分析、肺HRCT评分的相关性.结果 IPF组患者BALF中IGF-Ⅰ、IGFBP-4水平高于对照组,血清中IGFBP-5水平高于对照组.IPF组BALF和血清中的IGFBP-5水平均与巨噬细胞百分比呈正相关.IPF组血清中IGF-Ⅰ水平与用力肺活量(FVC%)、一氧化碳弥散量(DLCO%)呈正相关,BALF中IGFBP-4水平与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FVC%呈负相关,血清中IGFBP-4水平与FEV1%呈正相关.IPF组BALF和血清中IGF-Ⅰ、IGFBP-4、IGFBP-5水平与氧分压(PaO2)无相关性.IPF组BALF中IGF-Ⅰ、IGFBP-4水平与肺高分辨率CT(HRCT)评分呈正相关.结论 IPF患者体内IGF-Ⅰ、IGFBP-4、IGFBP-5表达水平升高,这3项指标可作为IPF患者病情监测、疗效判断乃至靶向治疗的客观指标.
作者:吴倩;孔灵菲;李振华;康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通过体外建立牙龈卟啉单胞菌(P.gingivalis)感染牙周膜细胞模型,探讨P.gingivalis ATCC 33277菌株感染牙周膜细胞对NLRP3表达的影响.方法 以P.gingivalis ATCC 33277菌株感染牙周膜细胞,采用ELISA方法检测细胞白细胞介素(IL)-1 β和IL-18蛋白的表达,检测caspase-1的活性,采用Western blot检测NLRP3的表达.结果 感染复数为100∶1,P.gingivalis ATCC 33277菌株感染牙周膜细胞24、48 h时,NLRP3表达升高,活化caspase-1,诱导IL-1β和IL-18炎性因子合成和分泌,与对照组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 P.gingivalis感染牙周膜细胞中NLRP3表达显著升高,在牙周炎的发生、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
作者:潘春玲;韩伶娜;宋佳;王宏岩;潘亚萍;钟鸣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和探讨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11年1月至2015年1月间75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的早期子宫内膜癌患者(腹腔镜组)的临床资料,并与同期行开腹手术治疗的90例患者(开腹组)进行比较,所有患者术前均了解病情,自行选择手术方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结果 腹腔镜组与开腹组比较,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排气时间、并发症的发生率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盆腔淋巴结切除数量、腹主动脉旁淋巴结切除数量、复发率、总生存率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腹手术比较,腹腔镜手术治疗早期子宫内膜癌给患者带来的伤害较小,术后恢复快,有利于提高生存质量,且能达到开腹手术恶性肿瘤根治切除及淋巴结清扫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窦磊;郭科军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利用频域光学相干断层扫描(SD-OCT)对青光眼患者盘周视网膜神经纤维层(RNFL)厚度进行观察测量,比较非Follow-up模式和Follow-up模式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方法 连续收集就诊于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青光眼患者38例,随机选择患者一侧眼进行测量.利用SD-OCT分别采用非Follow-up模式和Follow-up模式对盘周RNFL厚度进行测量,比较2种检查模式的组内标准差(Sw)、变异系数(CV)和组内相关系数(ICC).结果 非Follow-up模式测量RNFL厚度,Sw为3.67 μm(视盘全周)~10.58 μm(鼻侧象限),CV为2.60%(视盘全周)~10.09%(鼻侧象限),ICC为0.768(鼻侧象限)~0.974(视盘全周).Follow-up模式测量RNFL厚度,Sw为1.42 μm(视盘全周)~3.31 μm(鼻上扇区),CV为1.27%(视盘全周)~3.00%(鼻侧象限),ICC为0.982(鼻侧象限)~0.996(视盘全周).Follow-up模式测量的重复性优于非Follow-up模式.结论 利用SD-OCT测量盘周RNFL厚度,Follow-up模式的可重复性优于非Follow-up模式,达到了临床应用标准,可用于临床青光眼的检查和长期随访.
作者:马小力;陈禹橦;刘贤洁;李丹丹;张宏伟;宁宏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CD40基因rs1883832和rs4810485位点的单核苷酸多态性(SNP)与中国辽宁地区汉族人群成人原发免疫性血小板减少症(ITP)易感相关性.方法 采取病对照研究方法,选取160例成人初诊ITP住院患者(ITP组)和160例正常体检者(对照组)为研究对象.利用聚合酶链反应-限制性内切酶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方法测定2个SNP位点多态性分布,计算2组的基因型频率和等位基因频率.结果 rs1883832位点ITP组的CC基因型及C等位基因频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均P<0.05),TT基因型及T等位基因频率低于对照组(均P<0.05).而rs4810085的基因型及等位基因频率2组分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 0.05).结论 CD40基因SNP位点rs1883832的C等位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辽宁地区汉族ITP发病相关,而SNP位点rs4810085与ITP发病无相关性.
作者:魏岩;何娟;何晖;屈慧丽;闫寒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分析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的关系.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收治的满足入组条件的凝血功能障碍患者51例,按照1∶3配比进行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肝功能的相关性.结果 将配比的凝血功能障碍组和对照组患者按照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分为重型颅脑损伤(GCS 3~8分)和轻中型颅脑损伤(GCS 9~15分),结果表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与创伤性颅脑损伤的严重程度相关(P<0.001).在重型颅脑损伤中,肝功能指标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和天门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呈正相关(P=0.008,OR =4.318,95% CI 1.429~13.053和P=0.036,OR =3.109,95% CI 1.064~9.081),而在轻中型颅脑损伤中ALT和AST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无明显相关性(P>0.05).其他指标碱性磷酸酶、γ-谷氨酰基转移酶和总胆红素无论在重型还是轻中型颅脑损伤中,均与术后凝血功能障碍无统计学相关性(P>0.05).结论 急性单发性创伤性重型颅脑损伤术后凝血功能障碍与肝功能异常密切相关,临床医生不应忽视手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发生,应在围手术期严密监测肝功能并纠正肝功能异常,防止术后凝血功能障碍的出现,改善患者预后.
作者:包义君;王鹏飞;陶山伟;李力卓;张德威;黄小龙;张文泰;赵丹;王运杰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结缔组织生长因子(CTGF)对体外培养的类风湿关节炎成纤维样滑膜细胞(FLS)增殖的影响,探索CTGF在类风湿关节炎滑膜病变中的可能作用机制.方法 体外培养FLS并用免疫组化法鉴定.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CTGF[0 ng/mL(对照组),5,10,25,50 ng/mL],用3H-TdR掺入法检测对FLS增殖的影响.特异性细胞信号通路阻断剂预处理后,探讨CTGF对FLS作用的可能机制.结果 体外培养FLS,经光镜观察及免疫组化鉴定符合成纤维样滑膜细胞特征.CTGF10,25,50 ng/mL组细胞增殖随CTGF浓度上升而增加,且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CTGF 25 ng/mL组与50 ng/mL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特异性的信号通路阻断剂分别阻断NF-κB信号通路、PI-3激酶信号通路、p38 MAPK信号通路和ERK-1/2信号通路,只有PD98059组FLS增殖较CTGF 25 ng/mL组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 外源性CTGF可以促进体外培养的FLS增殖,并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呈现浓度依赖性.这种促进增殖的作用很可能是通过活化ERK-1/2信号通路完成的.
作者:丁爽;方芳;段宏梅;吴春玲;刘海娜;肖卫国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甲强龙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对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择行下腹部手术的老年患者60例,随机分为经皮穴位电刺激组(T组)和甲强龙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组(M组).T组给予电刺激,M组给予甲强龙联合电刺激.于术前1d及术后第1、2、3、7天,用MOCA量表评估患者的术后认知功能;测定患者在诱导前(T0)、术毕(T1)、术后24 h(T2)、48 h(T3)血清Aβ1-42、p-Tau浓度;计算患者术中脑氧饱和度(rSO2)平均值及较基础值下降的大百分数(rSO2%max).结果 M组术后第2天MOCA评分较T组升高,且术后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率低于T组(13.3% vs 23.3%);M组在T2、T3时的Aβ1-42及p-Tau浓度较T组低(P<0.05).2组rSO2基础值、围术期rSO2平均值以及rSO2%max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甲强龙联合经皮穴位电刺激可降低老年患者术后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作者:朱俊超;杨延超;滕秀飞;金宁;白文娅;刘诗煜;史胜哲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观察比较不同剂量右美托咪定对焦虑患者情绪及记忆的影响.方法 选择ASAⅡ~Ⅲ级且术前焦虑评分>30mm的急诊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3组,每组20例.待胎儿取出后,分别于15 min内泵注生理盐水(C组)、右美托咪定0.5μg/kg(D0.5组)以及右美托咪定1μg/kg(D1组).评估各组患者入室、用药前、用药后30 min的焦虑、镇静程度,评价患者记忆情况以及手术结束后4h的记忆情况.记录并比较3组患者术中的平均压(MAP)、心率(HR)、血氧饱和度(SpO2)等.结果 与C组相比,D0.5组与D1组用药后均有一定程度的镇静作用,焦虑程度均较术前明显减轻(P<0.05),2组均有顺行性遗忘作用(P<0.05),且D1组顺行性遗忘程度明显高于D0.5组(P<0.05).用药后D0.5组与D1组MAP和HR低于C组(P<0.05).结论 右美托咪定对焦虑患者有明显的镇静、抗焦虑作用,对记忆的影响与剂量有关.
作者:张鑫;吴秀英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研究高原气道高反应性患者全麻苏醒期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SLIPA喉罩替代通气对气道及心血管反应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4年1月至2014年11月ASA分级Ⅱ或Ⅲ级,经肺功能检查有气道高反应性的择期手术患者60例,将患者随机分为保留气管导管通气组(T组)和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SLIPA喉罩替代组(L组),每组30例.比较2组麻醉诱导前、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前吸痰时、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即刻、拔除气管导管或喉罩1 min、3 min和5 min时的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脉搏血氧饱和度(SPO2)和呼吸末二氧化碳分压(PaCO2)的变化;比较患者从自主呼吸恢复至拔除气管插管或喉罩后5min内的呛咳、喘鸣、憋气、气道压升高、不能耐管等气道反应的情况.结果 T组患者清醒拔除气管导管前后各时点MAP、HR较术前明显升高(P<0.05),L组患者清醒拔除喉罩后上述指标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SLIPA喉罩替代通气过程MAP、HR无明显变化(P>0.05).L组中重度呛咳、喘鸣、憋气、气道压升高、不能耐管发生率低于T组(P<0.05).结论 术毕深麻醉下拔除气管导管-SLIPA喉罩替代通气能降低气道高反应性患者气道应激反应、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提高全身麻醉术后苏醒质量.
作者:赵永忠;马树勇;宋文学;龚小红;吴佳璇 刊期: 2016年第03期
目的 探讨甲状腺癌1(TC1)与β-catenin在舌鳞状细胞癌(OTSCC)组织中的表达及相关性,并分析其与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方法 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TC1、β-catenin在100例OTSCC中的表达.应用x2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似然比检验和Spearman相关检验分析β-catenin与TC1表达水平的相关性,以及与OTSCC临床病理因素的相关性.结果 TC1在所有的OTSCC病例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表达,而在正常舌部鳞状上皮组织中呈阴性或弱阳性表达.TC1的高表达与OTSCC的低分化程度(P=0.040)和高TNM分期(P< 0.001)相关,并与β-catenin的表达相关(r=0.368,P<0.001).β-catenin的异常表达与OTSCC的低分化(P=0.023)相关.结论 OTSCC普遍存在TC1的高表达.TC1的表达与β-catenin的表达及OTSCC的恶性进展呈正相关.高水平的TC1表达可能通过增强Wnt信号通路的活性促进OTSCC的进展.
作者:白琳琳;张黎;陈松岩;张秀鹏;徐洪涛;王恩华 刊期: 2016年第03期
在国内首次报道1例妊娠期肾上腺皮质癌患者,并进行文献复习,分析妊娠期肾上腺皮质癌的临床特点、诊断、治疗以及预后情况.
作者:梁越;王冉冉;张静华;刘畅;单忠艳;滕晓春 刊期: 2016年第03期
通过研究分析超声医学影像科患者的心理特点和就诊需求,对不同患者给予针对性的护理措施,营造温馨的就诊环境,减轻或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因素,彻底改善了患者的就医体验,提高了超声检查工作效率、护理质量及患者的满意度.
作者:胡婷;朱莹;刘秀萍 刊期: 2016年第0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