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影响因子:1.55
  • 创刊:200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726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环球中医药杂志   2011年4期文献
  • 肺胀阳虚水泛证动物模型的建立方法

    目的 探讨肺胀阳虚水泛证动物模型的造模方法.方法 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氢化可的松对照组;阿霉素对照组;阿霉素低剂量组;阿霉素高剂量组.序贯应用香烟反复熏吸、气管内注入脂多糖、野百合碱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及阿霉素腹腔注射对大鼠进行造模,然后观察大鼠的精神、形态、活动等,测量尿量,采用心脏超声心动图分阶段检查心脏结构及功能,后切开胸腹腔探查胸腹脏器情况.结果 应用香烟反复熏吸、气管内注入脂多糖、野百合碱腹腔注射后可引起大鼠疲倦、消瘦、咳嗽、喘促等慢性支气管炎的表现,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后可以出现大鼠畏寒、弓背、缩身、体毛枯疏蓬松等肺阳虚表现,阿霉素腹腔注射后可以出现大鼠心肌肥厚、心脏扩大、射血分数下降,严重者形成心包积液、胸腔积液、腹腔积液等水泛表现.结论 序贯应用香烟反复熏吸、气管内注入脂多糖、野百合碱腹腔注射、氢化可的松肌肉注射及阿霉素腹腔注射对大鼠进行造模,可以形成肺胀阳虚水泛证动物模型.

    作者:韦衮政;和菊花;刘涛;钱锐;张馨予;储丽英;祁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ITS2序列鉴定小茴香及其常见混伪品

    目的 探讨基于ITS2序列鉴定小茴香及其混伪品的新方法.方法 对小茴香4份样品的ITS2序列进行PCR扩增和测序,同时从GenBank上下载小茴香及其常见混伪品共6个物种42个样本.用MEGA4.1计算其种间、种内的K-2-P距离,并分析各物种间ITS2序列二级结构的差异,后利用ITS2序列构建其系统发育树.结果 小茴香种内大K-2-P距离为0.0307,与混伪品的种间小K-2-P距离为0.0405;小茴香及其混伪品的ITS2二级结构存在明显差异;构建的系统发育树显示小茴香的不同来源样本聚在一支,能很好与混伪品区分.结论 ITS2序列能够成功鉴定小茴香及其易混伪品,可以作为小茴香及其混伪品的分子鉴定方法.

    作者:刘义梅;罗焜;陈科力;陈士林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芳香新塔花黄酮抗氧化活性及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目的 探讨芳香新塔花黄酮(ZCF)的抗氧化活性,以及对大鼠乳鼠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的影响.方法 采用二苯代苦味酰基自由基(DPPH自由基)清除法测定ZCF的自由基捕获清除能力.体外培养原代SD乳鼠心肌细胞,建立心肌细胞缺氧-复氧损伤模型,用MTT法测定药物对心肌细胞存活率的影响,测定给药后丙二醛(MDA)的变化.结果 ZCF浓度与 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存在量效关系,半数清除浓度IC50为0.017 mg/ml.ZCF能明显降低缺氧-复氧模型下培养液中的MDA浓度(P<0.05).结论 ZCF具有潜在的抗氧化和心肌保护作用.其心肌保护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脂质过氧化,增强心肌细胞抗氧化能力有关.

    作者:廖晶晶;徐建国;杨伟俊;刘冲;地力努尔;满尔哈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基于ITS2条形码的中药材威灵仙与其易混伪品的鉴定

    目的 对中药材威灵仙及其易混伪品进行分子鉴定,为控制药材质量稳定和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核基因ITS2片段作为DNA条形码,对威灵仙基源植物及其易混品间的种内,种间序列差异进行分析比较,并构建NJ(邻接)树.通过Schultz等建立的ITS2数据库图及其网站预测ITS2二级结构.结果 威灵仙基源植物ITS2序列长度分别为220 bp和230 bp,由所构建的NJ树图可以看出,威灵仙、棉团铁线莲、东北铁线莲聚在一起,支持率达83%;由三种植物的枝长来看,支持了铁线莲属的分布中心在中国云南、四川等西南地区,以中心向四周散布的论点.比较威灵仙及其易混伪品的二级结构发现,威灵仙的正品来源与其它物种在螺旋区茎环的数目、大小、位置以及螺旋臂由中心环伸出时的转角等方面具有较明显区别.结论 ITS2作为DNA条形码序列能够有效的区别威灵仙药材的基源植物与其易混伪品,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作者:曾旭;李莉;业宁;姚辉;刘志华;秦民坚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研究

    目的 应用因子分析与典则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候分类及其规律,为原发性高脂血症证候分类及临床治疗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以符合临床流行病学要求的多家医院280例临床资料为依据,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采集的中医四诊信息进行统计学处理,得出的中医证候分类,再以典则相关分析研究其规律.结果 原发性高脂血症的中医证型可分为9个类别:类阴虚火旺证12例,占4.29%;类脾气虚证39例,占13.93%;类肝郁气滞兼有郁热证20例,占7.14%;类血瘀证20例,占7.14%;类肾虚、痰瘀互结证26例,占9.29%;类肾气亏虚证52例,占18.57%;类心气虚证54例,占19.29%;类阳虚证13例,占4.64%;类痰浊阻遏证44例,占15.71%.原发性高脂血症患者的年龄与类肾虚、痰瘀互结证,体重指数与类痰浊阻遏证均呈正相关.结论 本研究通过对原发性高脂血症中医证候规律的研究,获得临床证候分布及其规律,对中医药研究原发性高脂血症具有一定的意义.

    作者:唐大晅;曹征;金章安;郭维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TXB2、6-Keto-PGF1α的影响

    目的 探讨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对急性肺损伤模型大鼠血栓素B2(thromboxane B2,TXB2)、6-酮前列腺素F1α(6-keto-prostaglandinF1α,6-Keto-PGF1α)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各10只,模型对照组和正常对照组每日予以生理盐水2 ml灌胃,连续7天,中药组每日予以中药煎液2 ml(相当于生药0.5 g)灌胃,连续7天.模型对照组、中药组动物采用脂多糖气管滴入法制造急性肺损伤模型,正常对照组气管滴入同等体积生理盐水.采用放射免疫法分别检测各组大鼠血浆TXB2、6-Keto-PGF1α含量的变化.结果 中药组大鼠的血浆TXB2含量为(902.35±40.07)pg/ml,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浆TXB2含量为(1259.09±32.72)pg/ml,中药组低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药组大鼠的血浆6-Keto-PGF1α含量为(222.58±30.06)pg/ml,模型对照组大鼠的血浆6-Keto-PGF1α含量为(121.64±17.72)pg/ml,中药组高于模型对照组(P<0.01);中药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益气活血中药黄芪丹参可能通过维持TXA2/PGI2的相对平衡起到对模型大鼠急性肺损伤的防治作用.

    作者:杨明会;张海燕;王文明;刘毅;李绍旦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优势分析

    根据近5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相关研究,比较了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各种疗法,试图找到一种简单易控、效佳、副作用小的治疗方法.比较发现,电针加穴位注射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具有其特有的优势,能有效减轻疼痛,并能改善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所致的精神症状,副作用及生理干扰少,操作简单易控,易于推广,是治疗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较佳方法.

    作者:曹建荣;李佳楠;贾擎;高寅秋;时金华;宋坪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双黄连糖浆解热作用研究

    目的 验证自制剂双黄连糖浆解热的药理作用.方法 24只日本大耳白兔随机分为双黄连糖浆低剂量组、高剂量组、模型对照组.按生药剂量计,低剂量组(2 g/kg)、高剂量组(4 g/kg)灌胃给药2天,模型对照组灌胃同体积蒸馏水,第3天测正常肛温后给各组实验兔经耳静脉注射细菌内毒素(10 EU/kg),制作发热模型,0.5小时后各组按对应的剂量灌胃给药一次,记录给药后0.5、1、1.5、2、2.5、3及3.5小时的肛温.结果 双黄连糖浆对细菌内毒素致日本大耳白兔肛温升高有明显的抑制作用.结论 自制剂双黄连糖浆具有明显的解热作用.

    作者:李艳春;宋广群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葛芩颗粒质量标准研究

    目的 建立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标准.方法 用薄层色谱法对其中葛根、黄芩和野菊花进行定性鉴别,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检测葛根素.结果 本品定性鉴别薄层色谱特征明显,专属性强;葛根素在5.52~55.2 g范围内线性关系良好,r=0.999 7,平均回收率为98.3%,RSD为1.24%.结论 该方法可以准确进行定性、定量检测,用于葛芩颗粒的质量控制.

    作者:张珮;窦建卫;郭永逵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大黄12功用

    大黄味苦性寒,能攻积导滞,泻火解毒,活血祛瘀,常用于危急重症.临床医家应用大黄经验可归为12法:攻下导滞,主阳明腑实证;通便止痛,主寒积实证;泻下通瘀,主各种瘀血证;凉血止血,主吐血衄血证;和胃降逆,主胃热呕吐;清利肝胆,主湿热黄疸;泻热逐水,主诸留饮痰浊;清热解毒,主痈肿疮疡;表里双解,主表证未解,内有实热积滞;止咳平喘,主肺热痰阻;化痰排毒,主代谢与内分泌疾病;清肠通便,主延年益寿.

    作者:魏文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论状态辨治方法与思路

    中医学本质就是抓状态,临床着眼状态和整体.经临床验证,从状态辨治疾病确实有较好的临床疗效.把握状态的技巧可以概括为整体观、系统观、动态观、宏观与微观、辩证观五个方面.从状态论治也是解决疑难杂病的有效手段.

    作者:姜良铎;魏文浩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周平安教授辨证治疗支气管扩张的经验

    本文结合临床病例,总结了周平安教授治疗支气管扩张分二期论治,支气管扩张合并急性感染,大量咳痰、咳血时期从痰热壅肺、热伤血络论治,慢性期由于久病耗气导致气虚津伤,从肺热津伤、气阴两虚辨证治疗,以及宗千金苇茎汤法而灵活用药的临床用药特点.

    作者:杨效华;崔启东;焦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肖承悰教授治疗肾虚痰瘀型多囊卵巢综合征经验

    肖承悰教授认为多囊卵巢综合征主要病机为肾虚痰瘀.肖教授临证强调要考虑真机期变化,如真机期后有阴阳交合,用药应补肾益脾、固冲安任,若怀孕则为保胎,未孕则为调经促孕;辨证与辨病相结合,采用监测基础体温、子宫内膜厚度和卵泡大小,推测有无排卵,运用中药调理月经;补肾养血、健脾利湿、祛痰软坚治疗肥胖.肖教授临床重视参照西医诊断,并严格辨证论治,注重个体治疗,随症加减,取得一定疗效.

    作者:王东红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近10年来对中药十八反毒理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进展

    将中药十八反分为乌头组、甘草组及藜芦组进行综述.近10年来对于中药十八反的毒理及其物质基础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就,如基于药物代谢酶机制的探讨,对细胞色素P450酶及其同功酶与毒性关系作了研究,充分利用现代药物分析和色谱学技术研究反药配伍前后化学成分的变化,对十八反药物作用于机体后产生毒性的机理和物质基础做了一定探讨,但对配伍后的物质基础变化与毒效之间的关系还没有形成统一认识,尚无突破性进展.如何缩小体内、体外环境的差异及个体体内环境的差异,或许是将来揭示十八反毒理和物质基础的关键.

    作者:李向荣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中药治疗糖尿病的实验研究进展

    糖尿病是严重危害人类身体健康的一种疾病,中药对于糖尿病的治疗,具有高效、低毒等优势.使用动物模型探讨中药治疗糖尿病的机理对于指导临床用药、糖尿病治疗药物的研发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目前中药治疗糖尿病实验研究所采用的动物模型、中药治疗糖尿病实验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为进一步研究中医药治疗糖尿病提供借鉴.但是同时应注意到,实验采用的动物模型均为疾病模型,没有显示出中医证候特征,与中医临床实际有一定差距.

    作者:王雪冰;安新茹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肌疲劳中医药研究进展

    综述近10年来,对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呼吸肌疲劳,在病因病机、中医证候、动物实验研究及临床辨证治疗等中医药方面的研究进展.呼吸肌疲劳是COPD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引起多脏器虚损的病变,以虚证为主,临证可见虚实夹杂的证候.动物试验及临床研究证明,治疗中采用补气益肺法和培土生金法可以有效缓解呼吸肌肌力的进行性下降,说明中医药对COPD呼吸肌疲劳治疗的安全、有效和特异性.

    作者:李京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小金胶囊引起过敏反应1例

    报道1例小金胶囊所致的过敏反应及其相应的诊疗过程.小金胶囊的药物组方来自清·王洪绪<外科全生集>中的小金丹,是基于小金丸的新剂型.虽然小金胶囊的制药工艺有了优化改进,但仍有引起严重过敏反应的可能,临床使用仍需警惕.

    作者:周益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喜炎平辅助治疗老年COPD急性加重期的疗效观察

    目的 观察中药喜炎平注射液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疗效.方法 采用随机分组的方法,将8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的患者分为治疗组40例,对照组40例,对照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喜炎平治疗,连用10天.两组进行临床疗效比较.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分析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采用中药喜炎平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疗效确切,副作用低.

    作者:张文静;陈娴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主动应对欧盟《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的近期对策

    2010年4月1日欧盟实施<传统植物药注册程序指令>,在欧盟范围内禁止销售未注册的植物药.但至今还没有一种中药成功注册,中药在欧盟国家的销售面临严重的危机.本文对<指令>存在问题以及中医药在欧洲发展的态势进行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我国应采取的对策以及中医药在欧盟国家的发展途径.提出应对这一局面的近期对策,即:建立中药产品在欧盟注册的服务平台及管理机制、通过司法审查促进<指令>修订以及促进企业与欧盟合同研究组织的合作.

    作者:苏芮;罗卫芳;孙鹏;范吉平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

    目的 观察神经根型颈椎病压痛部位分布特征及其与神经节段的关系.方法 本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480例(剔除3例),研究者以拇指逐次按压患者颈肩部进行压痛的体格检查,并参照主要颈肩压痛点记录压痛点.采用关联规则的研究方法作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作相关性分析.结果 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主要发病的神经根为C6(53.04%)、C5(24.53%)、C7(18.87%).神经根节段与压痛部位的关联分析显示压痛部位集中于受累神经根节段棘突旁、斜方肌颈肩移行部即肩井穴、斜方肌颈肩移行部即肩井穴)、肩胛骨上角即肩胛提肌止点等部位.结论 压痛点的检查与分析对于神经根型颈椎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作者:于杰;朱立国;房敏;林定坤;李俊杰;洪毅;王平;高景华;王尚全;王乾;魏戌;甄朋超 刊期: 2011年第04期

  • 走出颈椎病的误区

    颈椎病作为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很多误区.本文结合笔者诊治颈椎病患者的经验,就颈椎病从发病认知、诊断、治疗、预防调护等方面的常见误区进行探讨.提出了如何走出颈椎病误区的建议,主张加强青少年颈椎病的诊治.诊断方面要以颈椎失稳作为颈椎病的主要评价条件,加强触诊知病,注意将颈椎正常的生理老化与颈椎病分开.治疗上中西医并存分用,还应重视脊柱整体的治疗.预防调护上注重合理的生活方式、端正姿势与合理的颈椎锻炼,避免不当锻炼加大颈椎磨损.

    作者:管恩福;陈云华 刊期: 2011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