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环球中医药杂志

环球中医药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
  • 主办单位:中华国际医学交流基金会
  • 国际刊号:1674-1749
  • 国内刊号:11-5652/R
  • 影响因子:1.55
  • 创刊:2008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80-726
  • 全年订价:34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CA 化学文摘(美), 剑桥科学文摘, 国家图书馆馆藏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医学
环球中医药杂志   2012年6期文献
  • 大承气汤高效液相色谱指纹图谱研究

    目的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high-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HPLC)建立大承气汤的指纹图谱分析方法.方法 采用Diamonsil C18柱(250×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0.1%磷酸水溶液(梯度洗脱),检测波长为254 nm,流速为1 ml/min.结果大承气汤中有效成分能较好地分离,标定了9个有效成分,10批大承气汤共标出了12个共有峰,方法学考察表明,所用方法符合定性研究要求.结论 HPLC法具有较好的分离效果,为大承气汤的的物质基础研究提供了可靠依据.

    作者:魏惠珍;胡景婷;饶毅;王信;王跃生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膏方联合ACR达标控制方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血清中IL-1及TNF-α的影响

    目的 观察中药膏方联合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类风湿关节炎(RA)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外周血清中白细胞介素-1(IL-1)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的影响.方法 120例活动期RA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60例采用ACR达标控制方案(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美洛昔康)治疗,观察组6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观察2组治疗前后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的变化.结果 观察组各项临床和实验室指标[包括关节肿胀数、关节压痛数、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及IL-1和TNF-α的改善程度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在ACR达标控制方案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膏方治疗RA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对改善关节功能及降低活动期炎症指标具有较好的作用,且能明显降低外周血清中IL-1和TNF-α的表达水平.

    作者:范利锋;陈汉玉;翁庚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周仲瑛教授诊治病毒性肝炎经验

    本文介绍了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诊治病毒性肝炎的经验.全文从标本治则角度详细介绍了周仲瑛教授诊治急性肝炎、慢性肝炎、重型肝炎、肝硬化的辨治思路和用药特色,认为只有详审病机,视具体病情分别标本缓急的不同,采取相应的治疗对策,才能获效.充分展示了周教授对于本病的认识思路和学术特色,体现了中医学整体观念和辨证论治精神,对临床诊治该病具有借鉴意义.

    作者:陶夏平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临床研究概述

    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方法较多,在迅速缓解病情、缩短病程,从而防止严重并发症发生上疗效突出,且无明显毒副作用.本文概括了近年来中医各家对该病病因病机的不同认识,尤其从中医内治、外治、重症治疗几方面就各医家对该病的临床研究进行归纳总结,旨在体现中医药治疗手足口病的优势;同时指出了目前临床研究中存在着疗效评价标准不统一,对作用机理和途径的研究不够深入,缺乏前瞻性、大样本、多中心性的研究等问题.并建议充分挖掘中医在手足口病重症治疗、外治和采取多种措施增强体质等方面的潜力.

    作者:潘艳伶;盖国忠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黄连素降糖量效关系实验研究概述

    黄连素具有确切的降糖作用,而其降糖作用的量效研究集中于动物及细胞实验.本文通过系统回顾国内外关于黄连素在整体动物实验及细胞实验的降糖作用的量效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动物实验中,剂量在40~200 mg/kg之间,黄连素降糖作用具有量效关系;(2)细胞研究示,黄连素具有潜在肝毒性(浓度≥3 μmol/L);(3)肠道可能是黄连素发挥作用的重要部位,可能导致细胞实验与动物实验剂量范围的差异.

    作者:袁名泽;刘桂芳;张家成;姬航宇;赵林华;周强;仝小林;李敏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西结合治疗胚胎移植后早期先兆流产30例

    目的 观察益肾凉血化瘀止血中药配合西医黄体支持治疗胚胎移植后孕囊旁液性暗区的早期先兆流产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胚胎移植后早期先兆流产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中药+西药)和对照组30例(单纯西药),疗程2周.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3%;对照组总有效率83.3%;治疗组液性暗区吸收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出血停止时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益肾凉血化瘀止血中药配合西医黄体支持治疗,在改善胚胎移植后孕囊旁液性暗区的早期先兆流产患者临床症状及B型超声征象方面,较单纯西医治疗有明显疗效.

    作者:王晨晔;丁彩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周仲瑛教授辨治汗证验案2则

    汗证是临床杂病中较为常见的病症,一般认为自汗多属气虚、阳虚,盗汗多属阴虚内热.治疗上根据证候的不同,治以益气、补血、养阴、调和营卫及固涩敛汗等.但临证亦有不循常道者.本文举国医大师周仲瑛教授辨治汗证验案二则,一则自汗从湿热实证论治,一则盗汗从卫弱虚证处之.病同证异,治疗不拘常法,临床活化辨证,均取得良好疗效.

    作者:李柳;方樑;郭立中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60例

    目的 探讨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肝纤维化的疗效.方法 选择符合肝纤维化诊断标准者为研究对象,随机选择对照组入组30例采用西医治疗,治疗组30例在西医治疗的基础上予以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随症加减治疗,6个月为1个疗程,均治疗3个疗程.观察患者治疗前后的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γ球蛋白)、纤维化指标(HA、LN、PCⅢ)的变化.结果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治疗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临床治愈率+显效率+有效率)为83.96%,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各项生化指标较治疗前都具有明显的改善(P<0.05),TBIL治疗前为(36.5±12.4) μmol/L,治疗后为(24.7±11.8) μmol/L,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HA、LN指标方面也明显降低(P<0.05或P<0.01),HA治疗前(290.2±120.1) ng/ml,治疗后(150.8±80.6) ng/ml;LN治疗前(225.7±104.2) ng/ml,治疗后(105.6±98.0) ng/ml;PCⅢ也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组乏力、食欲不振、腹胀和肝区不适等症状于治疗后1~2周开始减轻,3~4周明显好转,远期效果较号.结论柴芍六君子汤加减方具有补气健脾,疏肝理气,活血化瘀、软坚散结的功效,对肝纤维化具有明确疗效,其效果不低于同类西医疗法,且使用安全、方便,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钟锐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自拟降压宁晕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患者40例

    目的 探讨自拟降压宁晕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方法 收集内科门诊原发性高血压1级患者80例,据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与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给予自拟降压宁晕汤,对照组采用硝苯地平缓释片(II)治疗,1个月后观察两组血压和临床症状.结果 经治疗,治疗组患者收缩压平均值(135.56±5.32) mmHg,舒张压平均值(84.6±2.03) mmHg,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需临床总有效率95.0%,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自拟降压宁晕汤治疗原发性高血压病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王政山;沈福珍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60例

    目的 探讨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将120例慢性湿疹患者用信封法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对照组给予氯雷他定片口服,并外用派瑞松霜.治疗组给予中药内服外洗.1个月后观察两组疗效,计算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与生活质量评分.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86.67%,治疗组优于对照组.两组疗效情况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症状积分比较,两组治疗后均较前有明显下降,治疗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两组均较治疗前有所提高,治疗组高于对照组.结论 中药内服外洗治疗慢性湿疹疗效好,对患者症状和生活质量的改善较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作者:刘彩霞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从血瘀辨治口干验案1则

    通过对临床上运用血府逐瘀汤加减成功治疗瘀血型口干一案的浅析,阐释了在辨证准确的前提下,中医药在治疗诸如口干此类功能性疾病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从而指出在中医诊疗活动中辨证论治的重要性,启示中医工作者应根据患者具体症状和体征,准确辨证,不拘泥于前人判断,才能大发挥中医药的优势,达到立竿见影之成效.

    作者:张丽霞;陈大权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布鲁氏菌病426例临床证候与中西医结合治疗分析

    本研究总结了笔者收治布鲁氏菌病426例的发热、疼痛等临床特点,为以后的布鲁氏菌病流行病学观察积累了一定的资料.急性期辨证分为湿热内蕴型、湿浊痹阻型,采用清热解毒,利湿化浊,宣络通痹为主治疗.慢性期虚损型主要在于提高机体免疫力,增强细胞免疫功能的作用,抑制过强的变态反应,治疗以扶正固本,益气养阴为主.痹证型治疗以祛风除湿,通经活络为主.同时结合利福平、多西环素等抗菌治疗.临床疗效和血清学变化均取得良好的疗效.中医辨证分型结合西医抗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高辉;张雪纯;祖拉古丽;邓江玲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气活血治疗脊髓海绵状血管瘤术后截瘫验案1例

    一位脊髓海绵状血管瘤破裂患者,经手术、激素、西药对症治疗后疗效不满意,出现术后截瘫,病情复杂,治疗难度大.笔者辨证运用邓铁涛教授的大剂量补气活血方药治疗脊髓损伤的经验,给予中药、针灸推拿联合治疗.西医常规治疗联合中药、针灸推拿治疗后,患者的临床症状指标明显改善.显示了中医中药疗法在修复术后脊髓神经损伤,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方面的确切优势.希望更好的学习、总结和继承邓铁涛学术思想,并在实际病例中运用邓老的经验论治疑难杂病.

    作者:王士超;吴伟;刘芳;李荣;刘煜德;叶桃春;夏欣田;褚庆民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240例

    目的 观察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的临床有效性.方法 补土伏火法治疗顽固性口腔溃疡:对照组80例予维生素B2片10 mg,每日3次;甲硝唑片0.2 g口服,每日3次;锡类散以苇管吹患处,每日2~3次;0.2%洗必泰漱口液含漱,每日4次.治疗1组80例在对照组用药基础上加服中药.治疗2组80例服中药.结果 对照组有效率89%,治疗1组有效率98%,治疗2组有效率96%.疗效比较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补土伏火法治疗复发性口腔溃疡有效.

    作者:刘俊岭;罗力赛;王玲玲;高社光;刘娜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运气学说指导临床之浅谈

    运气学说是中医基础理论和中医临床的重要内容,但在理论学习和临床运用中时常因为种种原因而成为有名无实的传统理论学说.依据经典,结合临床,与单纯运用四诊对比,同时间医学相比较,运气学说仍有重要的理论和临床价值,仍有诸多学习的难点,仍有重新研究认识的必要.深入思考研究运气学说对于中医的发展及医学、生命科学的发展认识可能会有决定性的意义.

    作者:杨煜钧;王春新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从病例谈方药用量策略

    用量策略是医生对病人、疾病及病情进行精确判断后,给出的用量对策,是处方用药的关键环节之一,可概括为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人施量、因药施量、因剂型施量、因服药反应施量、因配伍施量几方面内容,直接关系到临床疗效.本文以具体病案为例,诠释了因病施量、因症施量、因势施量、因药施量、因配伍施量等方药用量策略内涵,以助于对用量策略的理解.

    作者:刘文科;仝小林;王帅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经方常用药物在韩国韩医中用量分析

    本文通过对韩医713首处方的数据研究,探讨了经方常用50味药物(Top50)在韩医临床的用量情况,包括用药频次,药物大剂量、小剂量和平均剂量.结果表明:韩医用药频次位于前15味的药物与张仲景使用频次高15味药物有9味相同,与明代医生使用频次高前15位药物有14味相同.Top50在韩医临床的平均剂量范围有80%的药物在3 g/日~6 g/日之间;83%的药物小量不超过2 g/日;85%药物的大量不超过30 g/日.

    作者:张林;安相佑;车雄硕;赵城焄;李丙旭;朴持炫;傅延龄 刊期: 2012年第06期

  • 从金元四大家临床看方药用量的变化

    方药用量问题一直以来受到各界的广泛重视,从历代名医著作中探寻其用方用药用量规律将是有效方法之一.金元四大家在他们各自的医学著作中散落着众多有关方药用量问题的论述,本文从季节、病位、脉象、症状、病因、正气等六个影响用药用量的方面对其规律进行了总结.

    作者:宋延强;傅延龄 刊期: 2012年第0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