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探讨身痛逐瘀汤治疗延迟性肌肉酸痛症(delayed onset muscle soreness, DOMS)的作用机理.方法 将81只雄性SD大鼠按照随机原则分为运动模型组、西药对照组、中药实验组,每组27只.各组大鼠均进行力竭游泳训练,负重为大鼠体质量的3%.西药对照组给予维生素C片及维生素E软胶囊,中药实验组给予身痛逐瘀汤治疗.观察各组大鼠血清骨骼肌微损伤指标和炎症因子变化.结果 中药实验组DOMS大鼠血清肌酸激酶值在24、72小时显著低于运动模型组及西药对照组;乳酸脱氢酶值在24、48、72小时显著低于运动模型组,其中24、48小时显著低于西药对照组;前列腺素E2(prostaglandin E2,PGE2)值在24、72小时显著低于运动模型组.结论 身痛逐瘀汤可以降低DOMS模型大鼠骨骼肌微损伤程度,并抑制炎症因子的释放.
作者:冯宇;杨明会;窦永起;李绍旦;张印;王瑛;蒲香蓉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二补助育改良方对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小鼠子宫内膜胞饮突、白血病抑制因子(leukemia inhibitory factor,LIF)、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和孕激素受体(progesterone receptor,PR)表达的影响. 方法 建立小鼠胚泡着床障碍模型,将50只实验动物分为5组:空白组、模型组、西药组1(补佳乐组)、西药组2(阿司匹林组)、二补助育改良方组,每组10只.造模与给药同时进行,其后处死小鼠,扫描电镜观察胞饮突的表达,并采用免疫组化HBP法检测小鼠子宫内膜LIF、ER、PR的表达量. 结果 扫描电镜下,二补助育改良方组小鼠子宫内膜表面形态较规整,大量微绒毛及丰富胞饮突表达,细胞之间的间隙明显.免疫组化结果示,二补助育改良方组小鼠子宫内膜LIF、ER、PR表达较模型组明显增加(P<0.05);LIF表达低于补佳乐组(P<0.05),ER表达优于补佳乐组(P<0.05),PR表达与补佳乐组无明显差异(P>0.05);各指标与阿司匹林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结论 二补助育改良方可能通过调节胚泡着床期子宫内膜胞饮突、LIF、ER和PR的表达,从而提高子宫内膜容受性,参与胚泡植入的黏附过程,改善着床障碍,创造良好的受孕环境,促进胚泡着床.
作者:石玥;穆国华;吴丽婷;申萌萌;赵青竹;刘雁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调脂通脉方对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血管重塑相关影响因素的调控机制.方法 通过高脂饲料饮食及球囊损伤术建立动脉粥样硬化兔模型,54只兔随机分成5组,正常组、模型组、假手术组、阿托伐他汀组(2.2 mg/kg)和调脂通脉方组(8 g/kg);除正常组外,其余四组选择45天、90天两个观察点,45天时观察动物30只,90天时观察动物24只.对各组兔模型左颈总动脉的管腔内径、内中膜厚度和收缩期峰值流速采用超声测量;对颈总动脉作病理学观察;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法检测血清MMP-1、MMP-2、TIMP-1、PD-ECGF、UA水平.结果 两个时间点,模型组兔血清中MMP-1、MMP-2、PD-ECGF、UA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假手术组(P<0.01),TIMP-1低于假手术组(P<0.01).调脂通脉方组家兔血清MMP-1、MMP-2、PD-ECGF、UA水平较模型组明显下降(P<0.01),TIMP-1水平明显升高(P<0.01),与阿托伐他汀组无明显差异.结论 调脂通脉方降低了MMP-1、MMP-2、PD-ECGF、UA水平,提高了TIMP-1水平,从而影响动脉粥样硬化的血管重塑,进而改善动脉粥样硬化,可能是其作用机制.
作者:苏兆铎;郭书文;张璐;马卉;郑敏;武建功;吴佳妮;陈曦;刘文臣;马如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研究熊果酸对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机制. 方法 以不同浓度熊果酸(40、20、10 μg/mL)和顺铂(40 μg/mL)干预对数生长期人骨肉瘤MG-63细胞;采用噻唑蓝比色法测定细胞增值抑制率,通过流式细胞术(flow cytometry,FCM)检测细胞周期和细胞凋亡状况,采用逆转录PCR(reverse transcription-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RT-PCR)检测细胞中Bcl-2相关X蛋白(Bcl-2 associated X protein,Bax)mRNA、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B cell lymphoma/lewkmia,bcl-2)mRNA的表达,采用免疫印迹法(western blotting,WB)检测细胞中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aspase-3)蛋白表达. 结果 经熊果酸干预48小时能够显著提高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抑制率,延长细胞周期G0/G1期并缩短G2/M期,提高细胞凋亡率(apoptosis index,AI),上调Bax mRNA表达并下调bcl-2 mRNA表达、提高Bax/bcl-2比值,上调caspase-3蛋白表达,熊果酸上述作用具有一定的剂量依赖性. 结论 熊果酸具有抑制人骨肉瘤MG-63细胞增殖并促进其凋亡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熊果酸能够阻滞细胞周期以及调节凋亡相关基因和蛋白表达有关.
作者:陈伟;刘海生;魏萌;王丽红;师艳艳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四物合剂对顺铂损伤后颗粒细胞分泌E2水平的影响. 方法 取10只22~24天SD雌性大鼠卵巢颗粒细胞培养,另取48只22~24天SD雌鼠随机分为生理对照组、模型组、阳性组、四物合剂大、中、小剂量组,每组8只,以生理盐水(生理对照组与模型组,0.5 mL/天),戊酸雌二醇片阳性组(0.4 mg/kg·d),四物合剂大剂量组(13.5 mL/kg·d)、中剂量组(6.75 mL/kg·d)、小剂量组(3.38 mL/kg·d)分别灌胃3天后取药理血清.颗粒细胞用含20 %药理血清的细胞培养液分别培养24小时后检测指标.MTT法观察药理血清对顺铂损伤后原代颗粒细胞增殖的影响;放射免疫法观测四物合剂药理血清对顺铂作用颗粒细胞E2分泌的干预效果;免疫组化法检测四物合剂药理血清对顺铂作用颗粒细胞CYP19a1基因表达和Smad2/3激活的干预效果. 结果 MTT法检测结果表明:与模型组相比,阳性组、四物合剂各剂量组细胞吸光度均增强,四物合剂大剂量数值高(P<0.01);放免法检测结果表明,四物合剂药理血清对E2的分泌有促进作用,且大剂量效果明显(P<0.05);免疫组化法结果表明,四物合剂药理血清可以提高CYP19a1基因、Smad2/3蛋白、Psmad2/3蛋白的表达,其中大剂量作用明显(P<0.01). 结论 四物合剂药理血清对顺铂作用后的颗粒细胞E2的分泌水平有改善作用,但可能还不能起到完全修复的作用,还需进一步的实验观察.
作者:武虹波;赵丕文;孙丽萍;蔡欣悦;赵笛;杨蕾;卢迪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季德胜蛇药对肝癌Huh-7细胞增殖作用的影响并进一步从miRNA层面探讨其抑制增殖的调控机制.方法 以肝癌Huh-7细胞为模型,制备不同浓度的兔含药血清后培养Huh-7细胞,并同时设置相应浓度的对照组.CCK-8实验检测转染miR-335入Huh-7细胞后对该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采用实时定量聚合酶链式反应qRT-PCR检测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对Huh-7细胞中miR-335的调控作用;CCK-8实验检测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对Huh-7细胞增殖能力的影响;Western-blot检测miR-335潜在靶向Bcl-w表达水平的变化.结果 miR-335过表达后CCK-8实验组与空白对照组及阴性对照组相比,其OD值显著降低(P<0.01).含药血清干预下,与对照组相比,同等浓度的蛇药组miR-335表达水平较高,且在一定浓度范围内含药血清浓度越高,miR-335在Huh-7细胞中的表达也相继增高;此外,CCK-8实验下季德胜蛇药含药血清组都较正常血清组OD值低,且浓度越高,其OD值越低,都有较明显的统计学差异(P<0.01).上调miR-335后,Huh-7细胞Bcl-w蛋白表达水平降低.结论 季德胜蛇药通过调控miR-335能抑制肝癌Huh-7细胞增殖.
作者:张玉;邵建国;陈琳;卞兆连;刁花玉;达坤林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基于数据挖掘的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处方用药规律.方法 检索自1994年至2014年1月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收集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中医辨证治疗文献,进行整理和计量分析,对常见证型药物配伍规律进行关联规则分析.结果 共纳入相关文献38篇,计200条辨证用药数据.常见证型出现频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脾胃虚弱、肝胃不和、胃阴不足、脾胃湿热、胃络瘀血.本病病机特点为本虚标实、虚实夹杂,本虚为脾胃气虚和/或阴虚,标实为瘀血邪毒.辨证治疗使用药物主要包括健脾、理气、化湿、清热、活血及养阴六类.结论 数据挖掘能够充分反应中医药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癌前病变的处方用药规律,对于临床用药和中药处方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者:贺梅娟;陈宇征;杨晋翔;安静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一贯煎的作用下对肝纤维化大鼠阴虚证的影响并探讨该过程的发生机制.方法 将54只SD大鼠随机分为6组,即正常对照组、模型组、阳性对照组、骨髓干细胞组、骨髓干细胞一贯煎组及一贯煎治疗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他5组建立CCl4诱导的肝纤维化模型.造模停止第三天,骨髓干细胞组及骨髓干细胞一贯煎组经尾静脉注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一贯煎组及骨髓干细胞一贯煎组给予一贯煎浓缩液灌胃,模型组、正常组灌服生理盐水,阳性组给予秋水仙碱灌胃,每天一次,一共给药4周,给药期间每周测量大鼠体质量、体温、血流速度、饮水量.4周后取材,将pH试纸置于大鼠舌面20秒,测量前后重量变化,判定大鼠舌面干湿度;通过HE染色和马松染色评价肝脏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通过苦味酸-天狼星红染色评判造模大鼠肝组织细胞胶原面积比;通过荧光示踪评判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在肝纤维化大鼠肝组织中的表达.结果 (1)一贯煎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炎症活动度和纤维化程度明显低于模型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肝纤维化大鼠有阴虚证的表征,一贯煎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大鼠阴虚证的症状.(3)中药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中药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阳性组体重增长均明显高于模型组(P<0.05);一贯煎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舌重较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较模型组增高(P<0.05);模型组舌面温度为较正常组明显增高(P<0.05);一贯煎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与模型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一贯煎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舌血流速度与模型组相比较降低更为明显(P<0.05);一贯煎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大鼠饮水量与模型组相比较明显降低(P<0.05).(4)一贯煎组、阳性对照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和一贯煎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胶原面积比明显低于模型组(P<0.05).(5)一贯煎加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荧光面积与骨髓间充质干细胞组相比较明显增高(P<0.05).结论 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可以改善肝纤维化大鼠的阴虚证表征,而一贯煎通过促进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肝组织转移而增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对肝纤维化大鼠阴虚证表征的改善作用.
作者:乔天阳;刘文兰;王文娟;王程;孟月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古今医案评议》为近代医家张山雷所著,该书通过对前人医案的举要、点评,分析总结了诸病的发展特点及治法思路.书中有关湿温病的治疗特点可归纳为:湿温在表,首当芳化;开降痰浊,条畅气机;治分气血,疏达通闭;明辨伤寒,用药四忌.张山雷认为湿温用药必当芳香宣化,开痰理湿方是正本清源之法,重在畅达气机.
作者:刘运泽;罗禹珩;李志军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糖尿病性耳聋是糖尿病特有的并发症,它引起的听力损害极大地影响着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关于糖尿病性耳聋病因病机、辨证论治的相关认识不多,多为各家之言,并未深入阐述其发病特点,难以达成共识.现从痰瘀理论出发,指出痰瘀互结,阻塞耳窍是糖尿病性耳聋的基本病机,痰瘀互结所致耳蜗微血管病变是糖尿病性耳聋的病理基础,痰瘀互结所致糖脂代谢紊乱是糖尿病性耳聋进展的重要因素,痰瘀互结能更全面地反映糖尿病性耳聋的本质.以此为辨证依据,提出痰瘀同治是治疗糖尿病性耳聋的重要方法,临床上治疗该病采用化痰活血法较之单纯化痰或单纯活血会更全面、更理想.
作者:邝艳萍;郭宏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宣降并用、表里兼顾乃医圣张仲景治疗咳喘的基本大法.宣和降是肺气升降出入的生理状态,肺失宣降则会出现咳喘、痰鸣等症状.文中通过分析麻黄汤、麻杏甘石汤、桂枝加厚朴杏子汤的组方特点,发现了仲景治疗肺系疾病宣中有降、降中带宣的思想;肺主皮毛,皮毛受邪易引动内邪,故通过分析外寒内饮之小青龙汤、射干麻黄汤的方药配伍,治疗上外以解表邪内以化痰饮,体现出表里兼顾、内外同调之治法.
作者:廉滋鑫;乔荣跃;张永康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葛洪是东晋著名医学家,其撰写的《肘后备急方》为中医学历史上急症治法及灸法的代表性著作,书中详细地记载了急症灸法施灸原则、施灸部位、灸法操作等.在急症灸法原则上,其强调辨证施灸与因序施灸相结合,同时强调适度灸量.在急症施灸部位上,则是重视灸位、病位、奇穴与经穴的选择,繁简并举,只为增加灸法在急症中的实用性与传承性.在急症灸法操作上,葛洪在继承古代医家直接灸的衣钵上,创造性地运用隔物灸对急症进行治疗,扩大了中医急症的治疗范围及治疗手法.
作者:董甜甜;李金玲;庞亚铮;孙春全;杨继国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通过对古医家论治牙痛理论源流的简要回顾与分析,得出如下结论:(1)自殷商至明清时期,古医家不断思考牙痛的病因,探求牙痛的治疗,逐渐形成了较为明晰的论治思路,而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内经》相关论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2)古医家论治牙痛思路值得今日中医药工作者借鉴者有:明辨龋齿之有无;脏腑辨证重肾胃,经脉辨证重阳明;六淫邪气重风、热,内生邪气重痰、瘀,而寒痛亦不可忽视.
作者:朱鹏举;陈士玉;谷峰 刊期: 2017年第04期
本文从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两个典型案例入手,介绍了赵瑞华教授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证思路: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关键病机是血瘀,治疗重在辨证求因,因人施治;培护胃气,攻补兼施;中西医合参,互补互用;同时注重未病先防,顾护正气等.
作者:刘辉艳;孙伟伟;王娜娜;刘永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石菖蒲是常用中药开窍药,在抑郁症的治疗中应用广泛.通过分析相关文献,对石菖蒲、石菖蒲药对以及复方的抗抑郁研究进行总结,阐述三者的抗抑郁作用、机理和发挥途径,其抗抑郁机制主要涉及单胺类神经递质、脑内神经营养因子、抗氧化能力和脑神经元保护等方面.对石菖蒲的作用机制和配伍应用进行深入研究,将为临床治疗抑郁症提供科学依据.
作者:王联生;潘菊华 刊期: 2017年第04期
隐性失血属于中医血证范畴,运用中医气血、脏腑的理论,探讨隐性失血中医病机.提出血瘀证证型是贯穿整个病程的病机组成部分,隐性失血的病机与肝脾两脏关系密切;根据恶血归肝导致肝不藏血、气虚导致脾不统血的原理分析隐性失血发生的机制,认为血瘀兼气血两虚、病性是本虚标实、病位在肝脾为隐性失血的证候特点.
作者:王少杰;任兰群 刊期: 2017年第04期
功能性腹泻是临床中的常见疾病,现代医学认为其发病可能与胃肠动力异常、精神心理因素、感染、肠道菌群失调及植物神经功能异常有关.中医认为其发病与脾气虚弱、失其健运以致湿盛、食滞、肝郁、脾肾两虚关系密切.中医药分别治之以健脾除湿、运脾化滞、疏肝理脾及补益脾肾,均取得了明显疗效.且脾虚是评估功能性腹泻预后的重要因素.因此,脾虚贯穿于FDI整个发病、治疗的过程中,并且在相当程度上影响该病的预后.
作者:刘靖;王凤云;卞立群;马祥雪;吕林;唐旭东;李保双 刊期: 2017年第04期
《覆载万安方》是日本大型汉方医学全书.书中有丰富的辨治伤寒病证的内容,除来源于张仲景的《伤寒论》《金匮要略》外,大量征引了中国元以前医家对伤寒学说的研究和实践成果,同时结合作者个人经验进行阐述.其特色主要体现在经方的适应病证广泛,辨证明确,加减化裁,灵活施用,对药物炮制、方剂煎服、疗效判定、合方及剂型运用等也有独特的阐发,是该书有特色的内容之一,较好地传承和发展了仲景学术,对日本后世的经方研究与运用具有一定的影响.
作者:王文娟;肖永芝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穴位贴敷联合规律肺部康复锻炼对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的影响.方法 5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实施穴位贴敷及规律肺康复锻炼.实施前后,分别对患者进行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评定、Borg评分、6分钟步行实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调查、肺功能检查和生存质量调查,评价实施前后上述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 实施后患者呼吸困难严重程度分级标准及Borg评分、6分钟步行距离、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肺功能及生存质量均较实施前明显改善(P<0.05).结论 穴位贴敷联合规律肺康复锻炼可有效改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肺功能,提高运动能力和生存质量.
作者:孙爱华;张纾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痰热郁肺型患者的临床证候特点及实验室指标的变化,为AECOPD的中医分型诊断提供方法学依据.方法 回顾性收集815例AECOPD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中医辨证分为痰热郁肺型者467例,非痰热郁肺型者348例,采用Logistic回归法对痰热郁肺型AECOPD的中医证候特点和实验室指标进行分析并建立回归模型,总结影响痰热郁肺AECOPD诊断的主要证候特点及理化因素.结果 在纳入研究的14个自变量中,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OR=1.111,P=0.004)、发热(OR=13.061,P=0.008)、怕热(OR=2.425,P=0.016)、苔黄(OR=124.061,P=0.000)均为痰热郁肺的阳性诊断指标,这四个变量拟合的回归方程用于预测AECOPD的中医分型,正确率为98.4%.结论 高血清同型半胱氨酸、发热、怕热、苔黄对痰热郁肺型AECOPD的辨证和诊断更具价值.
作者:韩桂玲;韩春生;张纾难;史利卿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探讨5个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COPD)稳定期常见的证候(肺气虚、肺肾气虚、肺脾气虚、痰湿蕴肺、痰瘀阻肺)与相关检测指标的关系.方法 在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和呼吸科门诊和病房经过筛选共收69例符合条件的COPD患者,将患者分为5组(肺气虚组、肺肾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痰瘀阻肺组)采用呼吸困难分级评分(modified british medical research Council,mMRC)调查表和COPD患者生活质量评估问卷(COPD assessment test,CAT)对患者健康状况调查,血常规、血生化、血气分析、肺功能,将5组的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痰湿蕴肺组患者白细胞比痰瘀阻肺组、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肺肾气虚组高,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有差异(P<0.05);痰湿蕴肺组患者中性粒细胞百分率比肺脾气虚组高,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有差异(P<0.05).(2)肺肾气虚组的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阻肺组的总胆固醇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高,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差异(P<0.05);痰瘀阻肺组的低密度脂蛋白(low density lipoprotein,LDL)比肺气虚组、肺肾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高,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有差异(P<0.05).(3)肺肾气虚组患者的用力肺活量(forced vital capacity,FVC)和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orced expiratory volume in one second,FEV1)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痰瘀阻肺组患者肺功能FVC、FEV1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低,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差异(P<0.05);痰湿蕴肺组的肺功能FEV1比肺气虚组低,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有差异(P<0.05);肺肾气虚组的肺功能FEV1/FVC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低,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有差异(P<0.05).(4)肺肾气虚组的血氧分压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痰瘀阻肺组低,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差异(P<0.05).肺肾气虚组的血二氧化碳分压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痰瘀阻肺组高,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有差异(P<0.05).(5)痰瘀阻肺组的mMRC比肺气虚组、肺脾气虚组、痰湿蕴肺组高;肺肾气虚组的mMRC比肺气虚组高,经统计学分析结果均有差异(P<0.05).肺气虚组的CAT比肺肾气虚组、痰瘀阻肺组、痰湿蕴肺组低,经统计学分析结果有差异(P<0.05).结论 研究说明随着COPD患者病情的进展和复杂化,中医证候的理化检测指标亦可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
作者:阮越勇;王蓓蕾;李想;张纾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使用数据挖掘的方法,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中药用药规律进行分析,为临床组方用药提供启发和思路.方法 选择211例于2012年1月至2015年12月北京中日友好医院中医肺病科住院的AECOPD患者,其中男性133例,女性78例,年龄小48岁,大96岁,平均年龄(74.18±10.46)岁.收集患者中药方剂信息,对数据标准化后进行二次录入.运用系统聚类分析方法对中药应用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188味中药在总共211个方剂中出现,使用频次共计3261次.使用频次在20次以上的共计41味中药,对41味药物使用系统聚类方法进行聚类分析,得出常用药对12对,3味药组合5个,多味药组合2个.结论 AECOPD患者中药应用以清热、涤痰、化湿、宣肺、平喘等药物为主,同时兼与健脾益气、调补肺肾中药并用.
作者:贾明月;李宁;张纾难 刊期: 2017年第04期
目的 观察中药贴敷疗法辅助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cute exacerbation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AECOPD)相关性胸腔积液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根据入院治疗方法的不同,将35例AECOPD相关性胸腔积液患者分为对照组18例,观察组17例,两组均采用中西医结合基础治疗,观察组辅助中药贴敷治疗.疗程10~14天.治疗结束后观察两组的临床疗效,并比较两组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评分、血浆D-二聚体水平治疗前后变化及住院天数.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为94.12%,对照组为61.11%,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结束后观察组慢阻肺患者自我评估测试问卷评分改善更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血浆D-二聚体水平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中药贴敷治疗可显著缩短AECOPD相关性胸腔积液患者的住院天数,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中药贴敷疗法辅助治疗AECOPD相关性胸腔积液疗效显著,安全可靠,值得今后临床开展前瞻、随机、对照研究以进一步为临床应用提供循证依据.
作者:李得民;疏欣杨;张金秋;孙爱华;张纾难 刊期: 2017年第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