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分子量热休克蛋白是热休克蛋白家族中的一个亚组,不仅仅在机体应激状态,而且在生理状态下也都发挥着重要的生物学作用.热休克蛋白作为其中的一员,在抑制血小板聚集、舒张血管平滑肌、抗细胞凋亡等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从多方面对心血管系统提供保护作用.
作者:徐远胜;陶谦民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是一类由配体调节的核激素受体,属于核激素受体超家族.新近研究显示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α、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活性的中度缺失均与胰岛素抵抗关系密切,这很可能为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新的靶向.
作者:陆静尔;任跃忠 刊期: 2006年第05期
COX-2是外周组织炎症反应的主要成分,在脑内COX-2的功能不同于外周组织,在正常生理状况下表达,参与脑的基本功能,有更严格的调控.中枢系统内的表达也与炎性前体物质的产生有关,与急慢性疾病所致的神经变性密切相关,但同时也表现抗炎的特性,作用表现双重性,本文对此进行了综述.
作者:李学忠;刘春风 刊期: 2006年第05期
他扎罗汀是第一个以受体选择性研制的新型维甲酸药物,属第三代芳香维甲酸,它特异性地与维甲酸受体结合,而不与维甲酸X受体结合.由于靶向作用于病变组织,它的不良反应较传统维甲酸类药物大为减轻.由于他扎罗汀可阻断银屑病3个主要病理特征,即角质形成细胞的分化异常、增殖过度和炎症反应,因而初主要用于治疗斑块状银屑病,取得了良好的疗效.近年来人们发现他扎罗汀对其他角化过度性皮肤病以及皮肤肿瘤等有良好的作用.本文综述了他扎罗汀在皮肤科临床应用的进展.
作者:陈晓莉;方红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颈内动脉系统作为颅脑供血的主要来源,其内膜斑块形成、动脉狭窄程度均是引发缺血性脑卒中的危险因素.颈内动脉狭窄主要依靠影像学诊断,以往主要是通过数字减影血管成像的有创性检查,现在随着成像技术的进步及成像效果的提高,一些无创性检查手段诸如超声、磁共振血管造影成像和CT血管造影成像等也逐渐应用于临床并显示出优越性,有望将来可以在颈内动脉狭窄的诊断中部分或全部代替数字减影血管成像.但各检查手段的敏感性、特异性有差异.
作者:闵晓黎;谈跃 刊期: 2006年第05期
髓过氧化物酶是一种白细胞酶,在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腐蚀或破裂斑块中活性明显升高,参与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研究表明,髓过氧化物酶与炎症和心血管疾病间存有关联.本文就髓过氧化物酶的结构、生物学作用、基因多态性及其与动脉粥样硬化关系的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作者:韩莉莉;沈晓丽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本文综述了糖基化终末产物对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影响,观察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的神经胶质细胞和神经元细胞的变化,探讨糖基化终末产物引起阿尔茨海默病的可能性及其机理.以期能更好地预防和治疗阿尔茨海默病.
作者:李慎军;薛慎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抗心磷脂抗体是与心磷脂分子中带负电荷的磷酸二酯基团结合的一种自身抗体,在多种自身免疫性疾病中具有阳性意义,本文就抗心磷脂抗体与癫痫的诸多危险冈素如血栓性疾病、氧自由基、炎症和细胞凋亡之间的关系及其研究的意义作一综述.
作者:赵青菊;宫殿荣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具有致肾脏肥大和肾小球高滤过,以及使肾脏系膜细胞增生和基质堆积等作用,在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中起一定的促进作用.其机制可能与胰岛素样生长因子系统的紊乱有关.(林栋摘)
作者:任伟;叶山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
Ghrelin是1999年发现的首个生长激素促泌物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具有广泛的生物学效应.包括促进生长激素分泌,增进食欲,维持能量代谢正平衡,调节心血管和免疫系统功能等.目前Ghrelin和肿瘤疾病之间相互关系受到了广泛重视,已经积累了许多的研究成果,表明Ghrelin及其受体参与了多种肿瘤的发病机理和相关病理生理改变.
作者:任珂明;厉有名 刊期: 2006年第05期
近年来有关研究证实除高血压、高血脂和吸烟等传统因素外,同型半胱氨酸被认为是心血管疾病的独立危险因子,其中遗传和环境因素又影响同型半胱氨酸的代谢.本文浅述同型半胱氨酸与动脉粥样硬化之间的关系,以及叶酸、维生素B6和维生素B12对同型半胱氨酸的干预作用.
作者:郑建雷;项美香 刊期: 2006年第05期
PPAR-γ激动剂作为胰岛素增敏剂除能降低血糖及增加胰岛素敏感性外,还在脂质代谢、抑制细胞因子、抗炎、免疫调节和血压调节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近来研究发现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激动剂对糖尿病肾病有一定的保护作用,本文就其对糖尿病肾病保护作用及机制简要综述.
作者:李秀财;叶山东 刊期: 2006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