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教育部
  • 主办单位:吉林大学
  • 国际刊号:1674-7593
  • 国内刊号:22-1399/R
  • 影响因子:0.43
  • 创刊:1980
  • 周期:双月刊
  • 发行:吉林
  • 语言:中文
  • 邮发:12-29
  • 全年订价:408.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维普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万方收录(中)
  • 卫生部期刊质量评比二等奖
  • 医药卫生综合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19年2期文献
  • 胱抑素C对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

    目的 研究胱抑素 C ( Cys -C)检测对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肾脏损害的诊断价值.方法 选取2016 年8 月~2017 年8 月我院收治的150 例高龄老年心力衰竭患者, 根据是否伴有肾脏损害分为心力衰竭伴有肾脏损害组( A组)和心力衰竭无肾脏损害组( B 组) , 选取同期我院收治的150 例无心力衰竭的高龄老年心脏病患者作为对照组, 比较血清Cys-C 水平及相关临床指标.结果 A 组患者血清Cys-C水平、 B型脑钠肽前体(pro-BNP)及肌酐( Cr)明显高于 B 组和对照组( P <0. 05); 尿素氮( BUN)和左室射血分数( LVEF)水平均明显低于B组和对照组( P <0. 05) ; 心功能Ⅳ级患者的Cys-C水平、 pro-BNP和LVEF与Ⅱ级和Ⅲ级患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结论 血清 Cys -C水平可以有效反映心衰患者的心肾功能受损程度, 对心衰患者早期肾脏损害进行预测, 具有较高的诊断价值.

    作者:崔晓兰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右美托咪啶或咪达唑仑术前用药对老年胃癌或肠癌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

    目的 比较术前肌注右美托咪啶或咪达唑仑对老年患者胃癌或肠癌根治术后恢复的影响.方法 纳入择期行胃癌或肠癌根治术的老年患者120 例, 随机分为右美托咪啶组( D 组)﹑咪达唑仑组( M组)和对照组( C 组) , 每组40 例. D 组术前肌注0. 6 μg/kg 右美托咪啶, M 组术前肌注0. 02 mg/kg咪达唑仑, C组术前肌注相同体积的0. 9% NaCl溶液. 1 h后分别采用Ramsay 镇静评分和语言数字评分评估患者镇静和焦虑程度.手术麻醉结束后, 随访记录患者急性谵妄和术后恢复状况.结果 与 C组相比, D组和M组Ramsay镇静评分明显升高( P <0. 05) , 焦虑评分明显下降( P <0. 05) , 但 D 组和M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同时, 3 组术后住院天数、术后谵妄发生率、下床活动起始时间、排气起始时间、经口摄食起始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死亡率相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术前肌注右美托咪啶或咪达唑仑在获得相同良好的镇静和抗焦虑基础上, 并不影响老年患者胃癌或肠癌根治术后恢复.

    作者:乐国辉;雷月;王欢峰;张代玲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氯吡格雷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血液高凝状态及肺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急性加重期采用氯吡格雷治疗对肺功能以及血液高凝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4 年12 月~2016 年12 月184 例COPD急性加重期患者, 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 对照组只进行常规治疗, 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治疗.分别比较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指标、肺功能以及心脏功能.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呼气流量峰值( PEF) 、 1 秒用力呼气量( FEV1 )及肺活量(FVC)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治疗前后两组心输出量( CO) 、左室射血分数( LVEF)和每搏量( SV)差异显著, 治疗后观察组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 05) ; 观察组治疗后血液流变学指标显著低于对照组( P<0. 05) .结论 COPD急性加重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氯吡格雷能够显著降低血液黏度, 提高心肺功能.

    作者:苏冠春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联合应用不同氟喹诺酮药物治疗老年耐药肺结核的效果

    目的 探讨联合应用不同氟喹诺酮药物在老年耐药肺结核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100 例耐药肺结核患者的临床资料, 随机均分为左氧氟沙星组和莫西沙星组, 左氧氟沙星组采用左氧氟沙星和卷曲霉素为核心的化疗方案, 莫西沙星组采用莫西沙星和阿米卡星为核心的化疗方案, 记录并分析两组的临床有效率、病灶吸收率、痰阴转率及副反应发生率.结果 治疗后2 个月莫西沙星组的临床有效率、病灶吸收率及痰阴转率均显著高于左氧氟沙星组( P<0. 05) ; 治疗后24 个月两组上述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 05); 两组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莫西沙星和阿米卡星的联合化疗方案对耐药肺结核的早期疗效更为显著, 安全性高.

    作者:时洁;耿晓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

    目的 观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我院2015 年6 月~2017 年4 月收治的90 例符合标准的患者, 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 治疗组采用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 对照组采用复方甘草酸苷片和吲哚美辛片治疗, 两组均外涂盐酸利多卡因凝胶, 红光照射.治疗2 周为1 个疗程.观察3 个疗程后的临床疗效、视觉模拟量表( VAS)疼痛评分及汉密顿抑郁量表( HAMD-17)评分.结果 两组 VAS 评分、 HAMD -17 评分均较治疗前降低, 治疗组比对照组更为显著( P<0. 05) ; 治疗组总有效率(91. 1% )明显高于对照组(71. 1% ) ( P <0. 05); 半年内治疗组的复发率(7. 1% )明显低于对照组(33. 3% ) ( P <0. 05).结论 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老年带状疱疹后遗神经痛的临床疗效确切,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王海亮;景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个案管理对膀胱癌灌注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个案管理对膀胱癌灌注化疗患者癌性疲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6 年6 月~2017 年11 月收治的膀胱癌术后行膀胱灌注化疗患者100 例, 按照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 各50 例, 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 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个案管理护理干预. 8周后, 比较两组癌性疲乏、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结果 个案管理护理干预后, 研究组癌性疲乏得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 01); 希望水平得分及生活质量评估得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 <0. 01).结论 个案管理应用在膀胱癌灌注化疗患者中, 明显减少了患者癌性疲乏, 提高了希望水平及生活质量.

    作者:梅婷婷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响膝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分析

    目的 探讨膝骨关节炎患者全膝关节置换术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方法选取2013 年7 月~2017 年7 月期间于我院接受全膝关节置换术的320 例膝骨关节炎患者, 根据术后恢复情况分为恢复理想组(165 例)与恢复不理想组(155 例) , 分别采用Spearman单因素及多元logistic 回归分析术后影响关节功能恢复的因素.结果 Spearman 单因素分析, 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理想组与恢复不理想组在年龄、是否采用软组织平衡术、术后胫骨平台后倾角、术前 HSS 膝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数以及术后视觉模拟量表(VAS)疼痛评分方面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 05); 多元 logistic 回归分析, 年龄、是否使用软组织平衡术、术前HSS膝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 VAS 评分均为术后关节功能恢复的相关因素.结论 年龄、是否使用软组织平衡术、术前 HSS 膝关节评分、术后并发症及术后VAS评分是影响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骨关节炎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高危因素.

    作者:梁治权;融恺;刘振峰;方锐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微信教育管理对中老年糖尿病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

    目的 探讨中老年糖尿病患者实施微信教育管理对其自行注射胰岛素的行为及血糖水平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6 年10 月~2017 年10 月在我院接受胰岛素治疗出院的中老年糖尿病患者112例, 采用随机列表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对照组接受常规教育管理,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 实施微信教育管理.6 个月后, 比较两组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情况、自我管理能力变化和血糖指标变化.结果 微信教育管理6 个月后, 观察组自行注射胰岛素的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P <0. 05); 两组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及血糖水平均有所改善, 且观察组改善更明显,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 微信教育管理可以有效改善中老年患者自行注射胰岛素的行为, 控制患者的血糖水平, 提高其自我管理水平.

    作者:刘爽;王虹;段丹辉;曹明明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的临床研究

    目的 观察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在老年腹股沟疝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 选取2015 年1 月~2016 年7 月在我院诊治的老年腹股沟疝患者80 例, 根据治疗方案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各40 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李金斯坦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 观察组采用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治疗.结果 观察组术后下床时间、住院费用及住院时间, 显著少于对照组( P <0. 05); 观察组术后24 h及术后7 d视觉模拟量表( VAS)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 05) ; 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 05).结论 腹腔镜经腹膜前法使用免钉合3D补片治疗老年腹股沟疝效果理想, 安全可靠, 能减轻患者术后疼痛.

    作者:姚华雄;王超;李兴睿;杨镇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间断式呼吸训练法对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负性情绪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目的 探讨间断式呼吸训练法对于改善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COPD)患者负性情绪和提高其治疗依从性的作用.方法 选取2016 年3 月~2017 年3 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92 例老年COPD患者, 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 每组46 例,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指导, 实验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间断式呼吸训练两个月.分别采用morisky依从性量表、焦虑自评量表( SAS) 、抑郁自评量表( SDS)及纽卡斯尔治疗满意度量表( NSNS)评估患者治疗依从性、焦虑程度、抑郁程度及治疗满意度.结果 实验组依从率及治疗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5 ) ; 实验组 SAS 及 SDS 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 P <0. 05) .结论 间断式呼吸训练法可以有效缓解老年COPD患者的负面情绪, 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 患者满意度高, 值得临床推广.

    作者:刘佳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糖尿病性黄斑水肿( diabetic macular edema, DME)是导致糖尿病患者中心视力受损的重要原因之一, DME发病机制复杂, 主要是由于血 -视网膜屏障破坏, 血管通透性增加所致.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VEGF)及各种炎症因子共同参与了 DME 的病理发展过程.激光光凝和抗VEGF治疗是目前治疗DME的有效方法, 玻璃体腔内注射糖皮质激素也被广泛应用.本文就DME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郭永兰;赵亮亮;聂黎黎;赵梅生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老年女性乳腺癌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临床进展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可使肿瘤降期降级, 提高保乳率.对于不适合化疗或者手术的激素受体阳性乳腺癌患者来说, 新辅助内分泌治疗是佳选择.现阶段针对老年女性乳腺癌的大型多中心临床研究鲜见报道, 针对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治疗尚存在较多争议.本文将围绕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特征、新辅助内分泌治疗的现状与方案的优化及疗效的评估等方面的新进展进行系统阐述, 以期为老年女性乳腺癌的临床决策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马辰;王振宇;华建芬;张研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光热疗法对老年患者的抗肿瘤作用机制及应用的研究进展

    光热疗法( photothermal therapy, PTT)是肿瘤诊断与治疗的一种新兴方法, 在近红外光( near-infrared, NIR)照射条件下, 不同种类的光热转换材料可以将光能转化为热能, 产生高温杀伤肿瘤细胞.受损的肿瘤细胞激发机体免疫系统, 诱导免疫细胞增殖与分化, 促进肿瘤细胞坏死与凋亡, 发挥杀伤肿瘤作用, 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PTT作为治疗肿瘤的新疗法, 其治疗效果不逊于手术及放化疗,对转移性肿瘤治疗效果更显著.本文就 PTT 抗肿瘤的作用机制及其在不同肿瘤治疗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作者:李勇;孟庆哲;杨帅;逄仁柱;孟倩怡;周晶晶;孟宪瑛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循环外泌体检测在胰腺癌临床早期诊断的研究新进展

    胰腺癌是一种高度致命的恶性肿瘤, 缺乏早期临床诊断的高敏感和高特异的标记物.胰腺癌患者外泌体可以由外周循环血中分离获得, 含有大量信息物质, 如磷脂酰肌醇聚糖 -1 ( GPC1) 、外泌体衍生DNA的K-ras突变、微小RNA ( miRNA)以及新发现的循环RNA ( circRNA)等, 可为早期发现和诊断胰腺癌提供依据.外泌体的检测目前只是一个辅助诊断或者互补检测指标, 随着对外泌体分子生物学功能研究的深入, 在临床上提高其对胰腺癌检测的特异性、敏感性、精确性和可重复性, 外泌体有望成为胰腺癌临床早期诊断和精确诊断的重要标记分子.

    作者:王媛媛;丁宇;谭铖洸;毛娟;朱玲;丁克祥;戴萌 刊期: 2019年第02期

  • 阻断CD28抑制T细胞激活预防移植物抗宿主病

    移植物抗宿主病( GVHD)是造血干细胞移植后导致配体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 是干细胞移植领域亟待解决的问题.现阶段为常用的基于钙调神经磷酸激酶的治疗方法因为脱靶效应具有很强的毒副作用, 并且能够诱发免疫耐受性, 所以科学家们开始转向新型的靶向治疗手段.

    作者:栾海涛 刊期: 2019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