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投稿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统计源期刊

  • 主管单位:世界科学技术-中药现代化
  • 主办单位:中国科学院
  • 国际刊号:11-5699/R
  • 国内刊号:王瑀
  • 影响因子:1.17
  • 创刊:1992
  • 周期:月刊
  • 发行:北京
  • 语言:中文
  • 邮发:wst@casipm.ac.cn
  • 全年订价:0.00
期刊收录 期刊荣誉 期刊标签
  • 国家图书馆馆藏, 知网收录(中), CSCD 中国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含扩展版), 维普收录(中), 万方收录(中), 上海图书馆馆藏, 统计源核心期刊(中国科技论文核心期刊)
  • 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JFD)
  • 中药学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杂志   2002年2期文献
  • 经皮给药系统促渗新方法的探索

    本文在分析了现有的经皮给药促渗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密封加温加压式物理促渗法的方案.并依据现有的资料,提出了其设计参数指标.采用该方案,为中药复方及多肽等大分子药物的经皮给药提供了可能.

    作者:陈刚;马小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情志疾病的中医药防治研究与养生保健理论与方法的研究——中医现代化临床研究(二)

    本文针对现代生活对人们健康危害严重的情志疾病,指出应该发掘中医对情志致病的发病机理,探索情志的伤脏规律,从而建立科学的中医学防治情志疾病的疗效评价方法.和有效的防治药物及方案;同时以老年人和更年期妇女两大人群为重点研究对象,研究了养生保健方法在解决老龄化相关疾病、亚健康状态所要达到的目标和发展思路,本文对此列出了与之对应的相关重点任务和关键技术.

    作者: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肝纤维化的中医药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近年来中医对肝纤维化的诊断、分型及中医药治疗肝纤维化的研究进展,并提出对于中医辩证分型、中医药抗肝纤维化药理模型以及研究的一些看法.

    作者:喻长远;李家邦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药物动力学研究现状与评价

    本文从对中药复方的特点和研究现状入手,对血药浓度法、生物效应法在药动学上的应用进行了论述和比较,指出生物效应法与血药浓度法的相关性问题值得深入研究,进一步加强对中药复方药理学基础-中药复方药物动力学研究,用科学的语言阐明中药复方体内过程和作用机理,对中医药实现现代化,走向国际市场具有重要的显示意义.

    作者:吴晓洋;刘建勋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杭白菊的心血管药理作用及其机制研究进展

    本文综述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有关杭白菊抗心肌缺血、抗心绞痛的实验及临床研究结果以及近年来本实验室在此基础上从整体、离体及细胞水平研究杭白菊总提取物及不同溶剂萃取物抗心肌缺血、抗心律失常及增强心肌收缩力方面所取得的部分研究进展.

    作者:蒋惠娣;夏强;徐万红;曹春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英文摘要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及中药复方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

    基于药物(直接作用于胃肠道的药物除外)起作用必须被吸收进入血液的事实及传统中药口服给药的用药特点,我们建立了从口服中药后血清中直接分离鉴定中药药效物质基础,研究其药代动力学特性的的新方法-中药血清药物化学研究方法.利用该方法已完成了茵陈蒿汤、越桔等中药的系统的血清药物化学研究工作,分析确定了其药效物质基础及药代动力学特性.

    作者:王喜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药分析的进展

    本文通过文献资料的归纳与分析,综述和评价了近年来中药分析领域的研究进展.

    作者:杨义芳;蔡定建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中医疗效系统评价体系的研究

    临床疗效是中医药学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建立中医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体系,对于科学、客观、系统地开展中医临床疗效的评价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并探讨了建立中医临床疗效系统评价体系所需达到的目标和发展思路,提出了建立该系统的重点任务及关键技术.

    作者:中医现代化科技发展战略研究课题组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试论中医基础理论数字模型

    中医基础理论研究的现代化是中医现代化的基础和前提.提出将中医学的基本概念进行二进制数字编码,根据中医原理和规律确定算法,建立数字模型.在保持中医学本身的独立性和完整性的同时,实现用现代方法对中医理论进行合理解构和重建,形成可资检验的具有严格逻辑性的科学理论体系.用计算机数字语言研究中医理论,开创中医理论研究的新方法和领域.

    作者:秦建增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2001年中药工业经济运行分析与2002年市场预测

    本文从中药行业的宏观角度,综合分析了中药行业经济发展的现状以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特别对2001年中药工业生产、零售市场、进出口、企业经济效益等经济运行情况作了综合性分析,并就2002年中药市场作了前瞻性预测.

    作者:黄美珠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立足资源优势保护环境和濒危药源发展中国银杏药业——恒源药业(集团)公司发展模式探讨

    本文分析了我国银杏资源及相关产品、产业现状,并对恒源药业(集团)的发展模式进行了研究、分析.

    作者:罗莉兰;盛克敏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微波萃取技术在中药提取中的应用

    微波萃取技术是利用微波强烈的热效应和非热效应,具有选择性高、操作时间短、溶剂消耗量少、有效成分得率高、不产生噪音、适合于热不稳定成分且能在短时间内杀灭植物中的水解酶等优点,在中药提取中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作者:冯年平;范广平;吴春兰;韩朝阳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难溶性药物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进展

    本文从膜厚度、膜的的机械穿透系数、包衣膜内外的渗透压差和药物溶解度四个方面,将难溶性药物制备渗透泵型控释制剂的研究进行了归纳总结.本文归总之研究,也为中药制剂研究提供了参考.

    作者:甘勇;潘卫三;张汝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山蜡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研究

    目的:研究β-环糊精对山蜡梅挥发油的包合作用.方法:以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包合温度和搅拌时间三个因素,包合物油利用率为筛选指标,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对山蜡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工艺进行优选.结果:山蜡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制备的佳工艺条件为:山蜡梅挥发油与β-环糊精的投料比为1∶8、包合温度为50℃、搅拌时间为2h.结论:按佳工艺条件进行包合物的制备,山蜡梅挥发油的平均利用率为40.56%.山蜡梅挥发油β-环糊精包合物的制备对提高山蜡梅制剂的稳定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作者:藤赣峰;吴坤生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杭白菊蚜虫生物防治制剂的开发前景

    本文对杭白菊蚜虫生物防治的研究和实践作了概述,提出了采用植物农药和生物防治制剂防治蚜虫病害的若干技术指标,并对杭白菊蚜虫生防制剂在浙江桐乡市农业可持续发展和走向世界市场方面的前景进行了探讨.

    作者:褚建君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云南三七栽培技术研究及SOP制订

    本文作者通过对三七栽培生产的一系列过程,包括区划、环境、土地、种子分级、移栽、荫棚、施肥、病虫害、采收、清洗、档案、质量检测等的研究,按GAP的要求为技术路线,确定各个生产环节的佳指标和方法,为三七栽培SOP的制订提供理论依据.

    作者:王朝梁;陈中坚;崔秀明 刊期: 2002年第02期

  • 青藏高原藏药用植物生长特性及藏药资源保护初探

    本文依据对西藏林芝、米林、山南地区,青海海北、海南、玉树、果洛及甘肃甘南等地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2900-4800m)藏药资源情况的考察、了解和长期工作,向西藏、青海、甘肃藏医药专家访问、学习,就藏药生产的可持续发展问题,藏药资源保护及生态保护问题,结合工作实际提出见解,提出青藏高原高海拔地区药用植物资源开发的前景和基本模式.

    作者:雷菊芳;李富银;扎西顿珠;赵仕虎;周生军 刊期: 2002年第0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