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通过对葛根素注射液的临床适应症、不良反应、药动学特性,探讨葛根素口服给药的必要性;通过对葛根及葛根素口服制剂的文献研究探讨葛根素口服给药的可能性.作者从事纳米葛根素的研究,对葛根素口服给药进行了初步研究.
作者:林吉;侯少贞;李耿;黄月纯;李卓明;吴燕红;苏子仁 刊期: 2005年第05期
功能性消化不良(Functional Dyspepsia,FD)为临床多发疾病.其发病机制不清,治疗困难,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本文按FD的诊断标准、治疗研究、发病机制和国际上的临床研究方法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中医药研究FD的一些思路.
作者:朱林;黄熙;任平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随着世界人口的老龄化,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率不断上升,严重威胁着人类健康和社会发展.关于其发病机制目前仍不清楚,存在多种假说.基于不同的假说产生了通过不同途径进行治疗的方案与药物.中药可通过不同途径对机体进行整体调节,从不同方面发挥对阿尔茨海默病的治疗作用,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近年有关中药及其提取物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并取得了重大进展.本文综述了近年有关中药防治阿尔茨海默病的研究进展情况.
作者:彭颖;李晓波;杨静玉;吴春福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从中国医药制造业的发展现状出发,对中国医药制造业的竞争实力、竞争潜力、竞争环境以及竞争态势进行了综合评价分析;得出经济规模不大已经成为制约我国医药制造业R&D投入和技术创新能力提升与发展的重要因素的结论,并且提出了提高我国医药制造业国际竞争力需要重点解决的6个关键性的问题.
作者:穆荣平;吴灼亮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液质联用技术将液相色谱(LC)的高分离效能与质谱(MS)的强大结构鉴定功能结合起来,已逐渐成为中药现代研究的强有力手段.本文以研究实例,从中药化学成分的快速筛选、药材品种鉴定、质量控制方法以及体内代谢几个方面,对液质联用技术在中药现代研究中的应用进行了简要评述,并分析了目前阻碍其广泛应用的主要原因和解决方法.
作者:刘荣霞;果德安;叶敏;王巧;张金兰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黄连解毒汤由黄连、黄芩、黄柏、栀子四味中药组成,主要包含生物碱类(黄连、黄柏),黄酮类(黄芩)和环烯醚萜类(栀子)三大类成分,其理化性质差别较大,在分别进行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时适用的流动相差别较大.本文比较了不同浓度的甲酸-三乙胺流动相添加剂对黄连解毒汤水提取物高效液相色谱(HPLC)分析的影响,提出了一种稳定、重复的HPLC分析方法:柱子为Hypersil ODS2色谱柱(250×4.6mm i.d,5μm),流动相组成为0.3%(V/V)甲酸-0.3%(V/V)三乙胺的水溶液与0.3%(V/V)甲酸-0.3%(V/V)三乙胺的乙腈溶液,检测波长260nm.这种方法能够同时分析复方中的生物碱类、黄酮类和环烯醚萜类物质,为类似的成分复杂中药提取物的分析提供了参考.
作者:任玲玲;薛兴亚;徐青;梁鑫淼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研究慢性束缚应激时大鼠海马CA1区L-ENK的变化以及逍遥散的调节作用.方法:用特制束缚架连续束缚7d与21d,每天3h的方法制作大鼠束缚应激模型,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结合图像分析检测中枢(海马CA1区、齿状回、大脑皮层)L-ENK的变化.结果:大鼠海马CA1区L-ENK免疫反应阳性细胞的平均光密度、积分光密度、平均总面积、面密度和数密度等在造模7d时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强,到造模21d时大鼠海马CA1区L-ENK有极显著性增强;7d与21d两模型组、四君子汤组及金匮肾气丸组大鼠CA1区L-ENK免疫反应积分光密度与逍遥散组比较显著增强,而逍遥散组和正常对照组相比则没有明显差异;可见逍遥散组对大鼠海马CA1区L-ENK的积分光密度有显著的影响.结论:逍遥散、四君子汤和金匮肾气丸对慢性束缚应激时海马CA1区有不同程度的调节作用,而以逍遥散作用为优.
作者:徐洪雁;赵歆;陈家旭;马梦茵;王竹风;岳广欣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以大鼠模拟经前期综合征(PMS)肝失疏泄所导致的始发证候肝气逆证为切入点,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对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的主要改变指标五羟色胺(5-HT1A)受体基因表达在中枢不同脑区(下丘脑、边缘叶)mRNA水平上的变化进行了探讨.结果显示,在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中枢神经系统中5-HT1A受体的基因表达在mRNA水平均受到一定的抑制,即在肝失疏泄产生肝气逆证时5-HT1A受体的活性明显下降,且下丘脑中5-HT1A受体的活性要比边缘叶中5-HTlA受体的活性下降得显著.
作者:张惠云;乔明琦;马月香;于燕红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总结了近年来作者在针灸经络方面的研究体会,认为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是经络实质的揭示,而针灸经络的研究在穴位结构功能特异性、穴位效应与疗效的特异性、经络作为内联脏腑外络肢节的生理学机理和经络作为气血运行通道的物质基础等方面如有突破,将推动整个中医现代化进程.
作者:丁光宏;魏瑚 刊期: 2005年第05期
通过检索文献数据库,学术会议交流及查询专著和论文,作者阐述了国外经络针灸研究的概况.
作者:魏瑚;林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在强调经络研究的重大意义同时,回顾了近50年来国内外经络研究的成绩、现状与问题,并就今后5~10年经络研究方向进行分析并提出了中肯的建议,以求集中科技资源,联合攻关,使这一对中国经济、科技、社会和政治等发展具有战略性、基础性、关键性意义的重大课题早日取得重大突破.
作者:张维波;郭义;林玉英;魏瑚;费伦;丁光宏;贾谦;武夷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对国内经络研究有关项目、取得的成果、研究队伍、主要的仪器设备、发表的论文及出版的书籍等进行调研,并将部分专家的建议整理,提出对我国经络研究的意见和建议.
作者:郭义;王广军;陈宥伊;林玉英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简要地回顾了我国经络研究的历程,并从坚持辨证唯物主义的认识论,走中国自己经络研究的道路;注意保持经络研究的合理格局,切实分清主次抓住问题的核心;历史地、科学地看待中医经络学说,开拓人体机能调控研究的新天地;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现象和事实是科学创新的基础;充分珍惜前人留下的宝贵遗产,在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等五个方面对经络研究的指导思想,经络学说的核心和经络研究的突破方向以及经络研究中的继承和创新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和讨论.
作者:胡翔龙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测定蔓荆子及其不同程度炒制品中总黄酮的含量.方法:以芦丁为对照品,采用紫外分光光度法,在500nm处测定吸收度,从而测定蔓荆子各样品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蔓荆子生品、微炒品、炒焦品、炒炭品、炒过炭的总黄酮含量分别为5.68‰、5.85‰、7.89‰、8.02%.、0.31‰.结论:随着蔓荆子炒制程度的加重,总黄酮相对含量呈现先上升后下降的变化,炒制太过总黄酮基本损失殆尽.
作者:郭长强;程立方;赵正红;刘文莉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目的:观察藏药结血蒿75%乙醇提取物对体外丝裂原刀豆蛋白A(Concanavalin A,Con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活化和增殖的抑制作用.方法:用Con A刺激小鼠脾细胞,分别用四甲基偶氮唑盐染色法(MTT 法),流式细胞术等方法观察结血蒿醇提物对细胞增殖和活化的作用.结果:结血蒿醇提物对体外Con 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和活化均有显著的抑制,作用呈剂量依赖性.结论:结血蒿醇提物可抑制C0n A刺激的小鼠脾细胞的增殖和活化,提示其具有免疫抑制活性.
作者:李轶华;孙洋;郭宗辉;陈婷;徐强 刊期: 2005年第05期
美国是世界上大的药品市场,对各国制药企业充满着诱惑.中国作为世界上的制药大国(还谈不上制药强国),医药产品要想进入美国市场销售,必须通过美国FDA的严格审评.因此,充分了解FDA对药品审评过程中的药政管理和法规,对国内制药企业在美国的药品申报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工作实践的角度简述了<处方药申报者会费法案,PDUFA>的出台背景及内容,期望对国内制药企业的美国申报有所帮助和启发.
作者:郭治昕;赵利斌;元英进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通过资源调查、资料考证及标本分类学研究,总结整理了贵州珍珠菜属药用植物的种类、地理分布、生境及其民间疗效.贵州有珍珠菜属药用植物30种,其中贵州药用新资源4种,贵州特有种准特有种药用植物3种,贵州珍稀名贵中草药1种,具有良好的开发利用价值.
作者:张水国;何顺志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应用传统医药及民族药物学知识和经验,以及民族药物学的新药开发方法.认为民族医药是新药开发的潜在资源库,民族药物学在新药研究开发中具有重大的科学价值和意义.提出在强调生物多样性保护、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和知识产权保护重要意义的同时,应采用现代多学科交叉研究方法,突出民族药物学导向筛选方法,加快民族药新药的开发研究;尽快开展传统医药知识产权的立法保护,并加强民族药物学方面的高层次人材培养.建议借鉴国外在非洲ICBG等新药开发与生物多样性保护项目的经验,加大民族药物学方面的科学研究经费投入,积极探索更合理的研究思路和方法,进一步促进民族药物学、新药开发与民族医药可持续发展.
作者:张艺;孟宪丽;张静;王妙闻 刊期: 2005年第05期
作者: 刊期: 2005年第05期
整合现有科技基础条件资源,构建-批开放共享和水平较高的科技基础条件平台,是中医药现代化科技工作面临的一项迫切任务.中医药科研的特点决定了中医药科研实验室的建设和开放使用,应注重有效配置和重组创新,避免各种形式的重复建设;注重开发和创建有特色的实验研究方法技术,规范实验室制度及工作规程,以及培养稳定的能克尽职守的高级实验技术人才队伍.
作者:马骋 刊期: 2005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