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鼠疫疫源地的鼠疫菌所携带的质粒种类是不同的,大部分鼠疫菌通常携带规范的质粒,即携带6、45和65Mdal 3种质粒[1].大一类质粒变异较大,而且独自规律地分布在特定的地理位置,具有分类属性[2].鼠疫菌携带的质粒,在自然界中和在试验环境下发生变异的情况报道甚少[3,4].本试验是测定攻击蚤以后强毒鼠疫菌质粒,证实从蚤体分离出的鼠疫菌,有些菌株的大质粒发生变异,原菌株65Mdal大质粒变成92Mdal.
作者:孙利仁;张春华;丛显斌;刘振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哈尔滨市从2000年4月至2001年9月在哈尔滨市郊区灭黄鼠地块,对寄生于鼠类洞穴的蚤类进行了详细调查和分析,结果如下.
作者:关琳;王双军;赵丽杰;王菲菲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氟骨症患者神经系统改变与其尿中儿茶酚胺酸性代谢物VMA、HVA含量的关系.方法采用气相色谱法定量尿中VMA、HVA含量.结果氟骨症患者组与病区对照组间VMA、HVA含量有非常显著差异.结论 氟中毒初期就有神经系统改变,尿中儿茶酚胺酸性代谢物的测定对氟骨症早期诊断及治疗有积极的意义.
作者:苏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乌兰浩特市是内蒙古自治区重点人、动物鼠疫历史疫区之一.解放后,经过连年综合性防治,1956年后,人、鼠间疫情得到控制,1988年经国家考核验收,达到了10 hm2少于1只黄鼠的稳定控制标准,连年监测未发现阳性材料,疫源地基本上处于静息状态.但1998年遭遇到百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1999年通过监测在所辖2个乡(苏木)获得血清阳性材料,并确定为动物鼠疫活动疫区.为进一步研究探讨该疫源地疫情动态,我们结合监测,开展了有关生态学调查,结果如下.
作者:张晓华;许柏军;王广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对25例服用硒芪参丸的克山病患者服药前后的血脂、免疫球蛋白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硒芪参丸能降低甘油三脂、胆固醇以及高低密度脂蛋白,并能升高免疫球蛋白(IgG、IgA、IgM)的浓度,从而达到改善心肌微循环,提高人体抵抗力之功效.
作者:杨毅勇;王怀星;柴林青;王正旋;魏留恩;成双达;赵宪玲;赵良剑;冯润林;杨润平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总结张掖地区人类鼠疫的发生经过,为今后防治人类鼠疫而服务.方法利用张掖地区曾经发生的人类鼠疫病例进行研究.结果张掖地区自1963~2000年共发生人类鼠疫12起19例,其中腺鼠疫11例、败血型鼠疫6例、肺鼠疫2例.结论张掖地区人类鼠疫的发生都是由于患者在旱獭鼠疫疫源地内直接接触染疫的旱獭所致.
作者:马德忠;谭多兴;张安宁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产妇的碘营养状况直接影响到胎儿的甲状腺发育及智力水平.自1994年全民普及碘盐以来,居民的碘营养水平有了很大提高,碘缺乏病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为了解目前孕妇的碘营养情况,我们于2001年4~6月对在吉林市妇产医院分娩的105例产期妇女进行了随访调查,现将其中B超检查结果分析如下.
作者:苑晶慧;王洁;韩淑芬;薛晓凤;李紫璇;杨丽芬;赵景深;朱丽霞;王珉;宋晓范;齐全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大安市是吉林省地方性氟中毒病区之一,当地居民深受高氟的危害,病情比较严重,多年来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使病情有所控制,但仍有一些问题急需解决.
作者:刘雅时;潘革;董岚飞;武立杰;刘金英;李春壮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探讨慢性布氏菌病(简称布病)是否可以造成肝脏损害及肝脏损害在慢性布病中发生的几率和规律.方法对273例慢性布病患者进行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检查三个方面的观察.结果发现52例患者有肝脏损害,占19.05%.其肝损害与布氏菌素皮试验强度有正相关关系,而与布病血清学及病程无直接关系.结论说明慢性布病仍可造成肝脏损害,但比急性布病发生率低,其发病机理可能与Ⅳ型变态反应对肝脏的损害作用有关.
作者:陈庆贵;李福兴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玉溪市位于东经102°09′~102°58′之间,北纬24°04′~24°40′之间,高海拔3 137m,低海拔382m.玉溪市辖8县1区82个乡镇,占地面积15 285km2,总人口1991 346人,是一个多民族地区.耕地面积173.01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55%,全年平均气温17.6℃.
作者:姚云波;张缓春;陈良;雷素娟;刘红雁;赵立庆;李顺强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查明三类碘盐供应薄弱地区人群碘盐和碘营养水平现状.方法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实验室检查和结果判断全部按照全国碘缺乏病监测统一规定的方法进行.结果三类地区中碘盐合格率、人群尿碘明显低于1999年全省的碘盐合格率和人群碘营养水平.结论三类地区是我省今后碘缺乏病防治的重点地区.
作者:屠兴国;黄学敏;朱文明;周金水;姚顺荣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在实验室条件下,给怀孕绵羊皮下接种S105菌苗50亿,均未引起流产[1].为此,我们在现场对配种后的98只山羊和202只绵羊皮下接种S105活菌苗50亿进行了安全性观察.
作者:王淑静;张秉清;赵奇明;贾亚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本文通过对56例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以下简称甲亢)患者放射性131碘(131Ⅰ)治疗前后血清胆酸(CG)、尿白蛋白(ALB)、免疫球蛋白(IgG)γ1-微球蛋白(γ1-MG)的联合检测,对甲亢患者131Ⅰ治疗前后的肝、肾功能变化进行了初步探讨.报道如下.
作者:张雯杰;谢辉;高勇;王玉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天然水氟含量自然变化.方法在135团测定了2001年井水氟含量,根据1980年和2001年资料分析了井水氟变化.结果通过对相隔21年的2组井水氟含量比较,发现该农场21年来居民饮用的井水氟含量大幅度上升.该农场由20世纪80年代的轻、中度病区,现在已变为地方性氟中毒重病区.水氟上升可能与当地地下水开发有关.结论 135团近20年地下水氟含量有明显上升,这是一个在地方性氟中毒防治中值得注意的问题.
作者:王连方;林勤;唐仕坤;张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对61例儿童亚临床甲状腺机能减退症(SCH),进行替代治疗与非替代治疗,1年后,观察其尿碘、智商、听力、身高、甲状腺大小,甲状腺激素的变化.方法 61例SCH儿童患者中,21例TSH≥10 MIU/L,为替代治疗组(Ⅰ组);40例5 MIU/L≤TSH<10 MIU/L,为非替代治疗组(Ⅱ组);分别于1年前、后检查尿碘浓度,甲状腺激素水平,以及身高、智商、听力、甲状腺大小.结果通过替代治疗1年后,尿碘平均水平明显增高,与1年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智商、听力亦有明显改善,与1年前比较差异显著,P<0.05;1年前,Ⅰ组与Ⅱ组平均身高比较差异显著,即Ⅰ组各年龄平均身高较Ⅱ组低,P<0.05,通过替代治疗,1年后两组平均身高接近,比较无差异;通过替代治疗1年后,两组TSH水平相近,而治疗前后甲状腺肿发生率无明显变化.结论综上所述,儿童亚临床甲减患者,给予小剂量替代治疗后,智商、听力、身高有明显改善,反映机体碘营养状况的尿碘亦明显增加,因此,当TSH≥10 MIU/L时,应给予适当的替代治疗,这样有利于改善儿童的生长发育.
作者:胡玲;舒秉俊;罗一湛;孙掌花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碘酸钾和碘化钾两种碘剂对碘缺乏大鼠甲状腺抗氧化能力的影响.方法 Wistar大鼠低碘喂养3个月,复制出低碘模型后,随机分为4组:适碘碘化钾组(NI),适碘碘酸钾组(NO),高碘碘化钾组(HI),高碘碘酸钾组(HO),喂养22周后测定尿碘排泄情况、甲状腺重量、血清甲状腺激素水平和甲状腺组织抗氧化能力改变,观察甲状腺形态变化.结果 HO和HI两组补碘后尿碘显著升高;与NI组相比,HO组甲状腺湿重及相对重量均明显增加,HI组甲状腺相对重量明显增加,与NI相比,HO、HI组T3显著升高;与NI组相比,NO、HO、HI组GPX、SOD和TAOC均显著降低,HO组MDA显著升高,但NO、HI组MDA无明显升高;与HI组相比,HO组的GPX、TAOC显著降低.结论碘缺乏大鼠补充大剂量碘酸钾或大剂量碘化钾后,甲肿消退速度慢;无论补充生理或大剂量碘剂,与碘化钾相比,补充碘酸钾甲状腺抗氧化物酶持续降低,大剂量碘酸钾导致甲状腺MDA含量升高.
作者:李丽娟;吴粤秀;陈贯一;赵文德;邱明才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研究氟中毒大鼠肝、肾细胞凋亡与相关基因p53的关系.方法用流式细胞术检测氟中毒大鼠及氟加硒大鼠肝、肾细胞凋亡百分率及相关基因p53.结果氟中毒大鼠组及氟加硒组肝、肾细胞凋亡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且相关基因p53的表达也明显高于对照组(P<0.01).并且加硒组肝、肾细胞凋亡率明显低于氟中毒组.结论氟可以导致细胞凋亡,加硒可保护细胞减少细胞凋亡.p53参与并介导细胞凋亡.
作者:呼亚伟;崔炳元;张津旗;章和平;陈福尊;李桂云;曹丽 刊期: 2002年第03期
1 除铁、锰饮用水中铁锰含量高,影响水质,需要降低铁锰含量.目前除铁锰的基本方法有5种[1].1.1 氧化过滤法其中包括空气氧化法(分为自然氧化法和接触氧化法),药剂氧化法(氯气氧化法:每升的氯氧化1.6mg/L的二价铁或O.77mg/L的二价锰.高锰酸钾氧化法:每氧化验室mg/L的二价铁,需要0.94mg/L的锰酸钾.
作者:郭玉芹;李晓玲;谢国辉;邓汉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牛种布鲁氏菌株SRB51是一新的布鲁氏菌菌苗株,它是牛种布鲁氏菌株2308(简称S2308)的变异株.它不仅用在牛的免疫接种,而且也用在鼠、小猎兔犬、(北美洲野牛)等动物的免疫接种.本文就此菌苗在国外的研究状况加以概述,仅供参考.
作者:何玉萍;杨德民;杨悦;孙利仁;赵永利;张士义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氟对牙齿的损害及治疗方法与效果.方法综合以往有关方面的主要研究结果进行论述.结果摄入过量氟化物对牙齿产生了严重的损害,用现代方法可对着色型氟斑牙进行治疗,对缺损型氟斑牙可进行修复治疗.
作者:王连义;崔志刚;张仲斌;何艳;吕加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目的了解缺碘地区食用合格碘盐后孕期及哺乳期妇女的碘代谢状况.方法采用酸消化砷-铈氧化还原法检测2361例孕期及1 809例哺乳期妇女尿碘.结果孕期及哺乳期尿碘中位数均>200μg/L,但是其中30.41%孕妇及38.52%哺乳期妇女尿碘值<200 μg/L.结论在全民食盐加碘后,仍有部分孕妇及哺乳期妇女存在碘营养相对不足的问题,不容忽视.
作者:韩淑芬;齐全;苑晶慧;王洁;李紫璇;闫淑艳;孟奕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健康教育对于鼠疫防治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实践证明,70%以上的鼠疫疫情是在群众报告病、死啮齿动物的基础上发现的,西北地区群众捕猎旱獭感染鼠疫,云南和贵州一些家鼠疫源地鼠疫疫情发生后很长时间得不到发现,这些现象与群众不了解鼠疫防治知识密切相关,亦即与健康教育密切相关.
作者:苑绍琦;王晓春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建平县鼠疫自然疫源地系松辽平原察哈尔丘陵达乌尔黄鼠鼠疫自然疫源地,通过近30年对鼠疫自然疫源地内的啮齿动物及媒介动物的调查,基本掌握了啮齿动物的栖息和存在以及体外媒介动物的种类.
作者:周长海;吕广艳;钱树波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为正确使用灭鼠药物,开展大面积的室内灭鼠工作,我们对温州和大连化工厂生产的敌鼠钠盐,按说明要求配制不同浓度的毒饵,对自然环境和生活条件基本相同的2个自然村进行室内灭鼠效果观察,试验结果如下.
作者:贾延林;朱丙乐 刊期: 2002年第03期
敌鼠钠盐属高效低毒抗凝血杀鼠剂.现将本站收治的1例罕见误服敌鼠钠盐原药病例报道如下.患者:男、50岁.1995年1月4日,因腹痛而误服敌鼠钠盐原药约5 g(相当于误服万分之八的敌鼠钠盐配制毒米4 kg).服药后1 d出现牙痛、牙龈出血及口腔溃疡,4 d后全身及四肢出现瘀斑,血尿、大便黑色,曾在村卫生所给予白霉素、地塞米松、强力解毒敏等药物治疗,无明显疗效,于1月15日入院治疗.
作者:段志忠 刊期: 2002年第03期
作者:李景中 刊期: 2002年第03期
这次全国鼠疫重点监测点工作会是继2000年长春会议后,召开的又一次全国鼠疫监测工作会议.在过去的两年中,全国各地鼠疫监测点,在当地各级政府和卫生部门的领导下,广大鼠防人员,克服种种困难,努力工作,坚持深入广大农村、边远山区、戈壁沙滩和草原牧区,冒风雨,顶烈日,在生活条件和工作环境较差的情况下,主动开展鼠疫监测,做出了大量赋有成效的贡献,及时发现了动物和人间鼠疫疫情,并采取了有效的控制措施,及时扑灭了疫情的扩散与蔓延,保障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保证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作者: 刊期: 2002年第03期
卡辛-贝克病(Kaschin-Beck disease,KBD)在我国称为大骨节病.虽发现本病已150多年,但其病因仍不明了,以致至今没有一个有的放矢、行之有效的防治办法.近20年来,本病在我国虽已自发地大面积减少,但在陕西的某些病区小学生中,其临床X线检出率仍高达50%左右;另外,一种原因不明、没有采取有效防治而自生自灭的疾病,在某特定条件下又有卷土重来、死灰复燃的可能.因此,不应放弃也没有理由放弃对KBD病因及其发病机理的继续研究.对此笔者曾有拙文[1]议及,现再次提出对KBD病毒病因问题的一些不成熟看法供讨论.
作者:毕华银;王治伦 刊期: 2002年第03期